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夏霭玲  黄涛  谭倩妍  苏嘉千 《医学信息》2010,23(14):2420-2421
目的确保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供给,或者通过胃管以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 ,故选择一种良好、有效的胶布材料,固定留置胃管防止胃管脱出,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同时维护患者的个人形象。方法重症医学科通过评估危重症患者全面情况,在临床护理中选择2种不同材料固定胃管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危重症患者发生胃管脱出率1%,保持局部皮肤完整性,外观整洁,可视性高,患者感觉舒适。结论危重症患者使用良好、有效的胶布材料固定胃管,避免了胃管脱出而造成的护理不安全隐患,确保危重症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和维护患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有效固定鼻胃管的方法,减少鼻胃管松脱或脱出率.方法 随机对80例留置鼻胃管患者按不同的固定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单独用3M丝绸胶布固定,观察组采用3M透明敷料加3M丝绸胶布双重固定,观察两组患者鼻胃管移位、滑脱情况.结果 两组固定方法脱管率比较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M透明敷料加3M丝绸胶布双重固定鼻胃管方法优于单独3M丝绸胶布固定法,可减少鼻胃管松脱、脱出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的鼻胃管固定方法。方法将长期鼻饲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采用常规胶布固定法和一次性双鼻氧管+鼻胃管固定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鼻黏膜受损发生率,胃管滑出率显著低于常规胃管胶布固定组。结论该方法克服了使用胶布固定方法存在的弊端,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护理操作中的几种改进方法,以达到有效胃肠减压效果的目的。方法对本院60例胃肠减压成年人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进行胃肠减压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胃肠减压,实验组采用给予心理干预、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改良胃管固定方法等改进方法进行胃肠减压。结果实验组通过给予心理干预、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改良胃管固定方法等改进方法对防止胃管滑脱、达到有效胃肠减压有明显的成效。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护理时,可以通过给予心理干预、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改良胃管固定方法等改进方法以达到有效胃肠减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胶布固定法,不适用于长期放置胃管的病人,由于鼻腔两侧的汗和油性分泌物较多及病人活动、咳嗽、打喷嚏、呕吐等原因致使胶布的上缘不容易粘住胃管,使得胃管容易脱出。再次插管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容易损伤鼻腔粘膜,尤其是胃手术后插管有吻合口出血的危险。工作中经过反复摸索,我们总结出一种操作简单、适用的固定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活结系单侧鼻导管固定留置胃管在普通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 8 月~2017年3月在我科住院留置胃管 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活结系单侧鼻导管固定留置胃管,对照组采用布胶布分别交叉固定于两侧鼻翼及面部再加棉绳系于耳廓上缘,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胃管移位、脱管、局部皮肤症状、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活结系单侧鼻导管固定胃管脱管率、移位率低,局部皮肤受损轻,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结系单侧鼻导管固定留置胃管的方法可有效地固定留置鼻胃管,减少了胃管移位、脱管,对局部皮肤损伤少,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危重症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胃肠动力学特点,对危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是患者康复必要途径,评估危重症患者早期进行胃肠内营养护理.减少危重症患者胃肠内营养并发症。方法通过评估对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采用循证护理和个案护理,总结护理经验和调整饮食种类。结果评估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危重症患者出现胃肠内营养并发症减少,确保肠内营养落实到位,促进患者康复。结论正确评估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并发症.是阻止疾病发展,维持循环、呼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自制胃管固定带优化胃管固定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胃管固定方法固定胃管,观察组采取自制胃管固定带固定胃管,两组治疗、护理方法相同。对比两组胃管滑脱问题发生率、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胃管滑脱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44% vs 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8.21±1.34)分 vs (7.35±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56% vs 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管理制度为依托,通过新方法、新用具,可提升胃管固定的效果,降低胃管滑脱问题发生率,也能提升患者舒适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留置胃管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胃肠减压患者的护理措施。留置胃管前完善物品、环境准备,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患者配合,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理情况,消除患者紧张情绪。留置胃管时操作应轻快、准确,规范,操作完毕后,对患者给予鼓励,并告知胃肠减压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如何保护胃管。留置胃管后,注意观察患者在胃肠减压期间的不适感受,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一次留置胃管成功113例,脱出4例,自行拔出胃管3例。94%的患者主诉能较舒适地度过胃肠减压期。结论舒适护理是“以人文本”的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在胃肠减压中的不适感,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10.
赖茂霞  刘惠英 《医学信息》2008,21(1):101-102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 将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用健侧前臂头静脉进行穿刺,对照组消毒后在距离血管1-2厘米处进针,按照常规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在留置针进皮肤后直接入血管,再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取留置针直接入血管,加用输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在留置针进皮肤后直接入血管,再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期间用护腕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留置 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取留置针直接入血管,加用榆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护腕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在留置针进皮肤后直接入血管,再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胃管洗胃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院两年所收治116例洗胃患者护理资料的收集,并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积级配合,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达百分之百,使洗胃术顺利进行,其中2例死亡,其余11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急水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抢救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留置胃管法预防老年患者鼻饲并发症.方法 将26名老年卧床住院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改良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改良组采用改良留置胃管方法 置管,均给予相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呛咳、食物反流、胃潴留、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采用改良留置胃管法的患者鼻饲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留置胃管法的患者.结论 采用改良留置胃管方法 并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1月~12月共发生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出的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减少了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出。结论有效镇痛、镇静、加强基础护理,妥善固定胃管,加强巡视及健康宣教,可有效预防留置胃管的非计划性拔出。  相似文献   

14.
3M敷贴及手术贴膜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中的巧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持续硬膜外麻醉,用布胶布固定法固定硬膜外导管,由于面积较小,表面不光滑等缺点,导致麻醉后安置体位时起不到满意的固定效果,甚至导致导管脱出,给患者带来再次麻醉穿刺的痛苦,还延误手术时间,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我科通过对持续硬膜外麻醉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危重症患者镇静治疗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28例重症医学科需要镇静的患者给予镇静治疗.结果 28例患者均达到理想的镇静效果,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患者镇静的过程中及时评估镇静程度,严密监测病情及加强护理,是确保重症医学科患者镇静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鼻饲法是临床基础护理的重要操作之一,鼻胃管置入为该操作的关健.近些年来,诸多专家对鼻胃管置入方法和固定进行了大量研究,使之更具有人性化和科学性,提高了一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了胃管的脱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例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舒适度、口腔清洁湿润情况、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操作用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口腔护理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护士操作用时,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4月9日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举证倒置措施的相继出台,对医疗护理安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的痊愈或好转.近年来护理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护理工作在新形势必须要构建一套护理安全管理的理念、方法、制度、流程,培养护士知法、懂法、守法,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优良的服务,以有效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树立新一代良好护理人员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进PICC外固定方法减少不适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在治疗间歇期间能够更加安全的舒适的带管生活。方法将间歇期PICC维护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原来的方法在维护时将导管的延长管部分用胶布横行固定。观察组的方法是在维护时将导管的延长管部分连并肝素帽一起用3M丝绸宽胶带竖行全部包裹固定。结果观察组的固定方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改良后的导管外固定方法更有利于PICC带管患者在治疗间歇期的康复生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方法 采用莫尔斯跌倒量表对年龄大于65岁的住院患者存在的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共351例,经准确护理评估和相应护理对策,未发生跌倒事件.结论 临床护理须严格落实护理对策,把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