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剖宫产术后产妇发生院内感染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笔者对安庆市妇幼保健所2008年1月~2014年9月行剖宫产的产妇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经阴道分娩产妇作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剖宫产妇女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为降低产妇术后院内感染率提供参考。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8年1月~2014年9月在安庆市妇幼保健所分娩的产妇3 921例,其中,剖宫产妇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并发感染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糖尿病是非感染性疾病 ,但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 ,发生感染的机会很大 ,如何针对性防范院内感染尤为重要 ,现对我院糖尿病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82例作临床分析 ,并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97年 10月至 99年 11月收治糖尿病 380例 ,发生院内感染 82例 ,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50例 ,年龄 2 9~ 78岁 ,平均 58 9岁 ,大于 60岁的 4 6例。1·2 方法 参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采用统一感染诊断标准 ,依照临床表现 ,常规检查 ,细菌学培养 ,影像学诊断确定糖尿病病人是否为院内感染。2 结果2·1 院内感染发生的部位 以呼…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厚贞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601-2602
妇产科医院院内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是评价产科质量的重要环节,做好妇幼保健院的剖宫产手术管理和控制是本院确保产科质量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我们充分调动妇产科手术科室自我监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制定了各种监控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了剖宫产术感染发生率,使我院院内感染率达到了历年来最低水平(1·5%),进入了国内先进行列。1我院剖宫产术的现状自2000年我院开展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来,我院剖宫产率由9·26%增加到32·00%,我们对2000年1月~2005年5月间的2 964例剖宫产术孕妇切口愈合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造成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对应的解决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3000例剖宫产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切口感染组.研究两组各自的发生率,感染因素以及解决途径.结果 3000例剖宫产妇共计50例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67%.贫血、肥胖、感染以及有基础疾病是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此外,缝合不当、手术时间长、肛查或阴道检查次数过多、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以及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也对切口感染发生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对产妇进行孕期保健指导,加深其对感染的认识程度,基础疾病需要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肛查、阴道检查,提高医生手术技能,规范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院院内感染情况 ,笔者收集了我院2000年11339例住院病人院内感染监测数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资料来源于2000年1月至2000年12月出院病历 ,对院内感染监测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成文。1.2监测方法与诊断标准由院内感染专、兼职人员定期查看 (看体温单、临时医嘱、病程记录、检验单、护理记录等 )医院感染病历登记表。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编印的《2001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所规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确定。2结果2.1医院内感染情况见表1。2.2医院感染部位的分布及…  相似文献   

6.
泾县医院1994年院内感染调查分析汪胜利,汪琴秋(安徽省泾县医院242500)我院是皖南山区的一所综合性县级医院,院内设有内(儿)、外、妇(产)、骨、传染病五个临床科,共200张病床。为保证医疗护理质量,1994年开展了院内感染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医院感染在我院发病情况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 ,提高医疗质量 ,对5 32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选自我院 1999年 1月1日至 12月 31日所有出院病历 ,查出符合国家关于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的 5 32份院内感染病例[1] 。2 .调查方法 :将 5 32例病例按其年龄分为两组 :≥ 6 0岁为老年组 ,其院内感染者 16 0例 (男 10 6例 ,女 5 4例 ) ;<6 0岁为非老年组 ,其院内感染者 372例(男 2 10例 ,女 16 2例 )。二、结果1.两组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平均住院天数 :老年组院内感染者平均住院时间30 .10d ,非老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对社区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作用。方法:2014年我院实行传统护理管理模式,2015年我院开始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比较观察2014年与2015年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2014年我院共发生20例院内感染,2015年发生4例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数明显减少。结论: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水平,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是一所有 70 0张床位的综合性三级医院。自 1992年开展院内感染监测与控制以来 ,在创建爱婴医院中 ,进行了一系列感染监控改革工作 ,产科院内感染率逐年下降 ,确保了母婴健康 ,现将我院 6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为我院产科按照规定每月上报感染控制科的感染病例登记表和由产科每周、感染控制科每月定期环境采样监测结果。资料分析按创建爱婴医院前 (1994~ 1996年 )后(1997~ 1999年 )分别统计。1.2 判断标准 感染患者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1 ] 确诊 ,监测采样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 ]操作 ,微…  相似文献   

10.
490例院内感染病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对我院1997年490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控制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生,为做好医院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1997年12331份出院病案,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逐份选出490例医院院内感染病例。院内感染病例是参照国家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  相似文献   

11.
某医院院内感染的检测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医院院内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总体医疗水平及硬件设施配置、软件管理水准的重要量化指标。本人对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院住院病人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为 2 0 0 1年 1月初~ 2 0 0 2年 12月底 ,我院各临床科室每月院内感染报表及我科每月定期检查中院内感染漏报的监测汇总表。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1999)》所确定的方法进行监测[1] 。2 结 果2 .1 医院感染率由表 1可见 ,2 0 0 1~ 2 0 0 2年本院总出院数为 2 3 5 70人次 ,院…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很多医院已经开展了医院感染的监控工作。我们对1997年6月份我院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本组资料均由我院病案室提供,病历为1997年6月1日~6月30日出院的所有病人。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被调查的病历逐项查阅,并按统一表格登记。标准:采用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制定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1]。2结果与分析211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调查了我院1997年6月份所有出院病历共1054份,发生院内感染74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02%。2.274的院内感染部位构成74例院内感染患者中,5例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患者血清PCT(降钙素原)与CRP(C反应蛋白)以及WBC(白细胞)指标对院内感染进行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1月-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6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监测其WBC与CRP以及PCT的水平和其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当PCT在0.5μg/L及以上时,其对院内感染进行预测的敏感度是91.84%,而特异度是67.74%。当PCT在2.0μg/L及以上时,其对院内感染进行预测的敏感度是65.31%,而特异度是96.77%。其中WBC所具有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为最低。结论:对ICU患者进行PCT的测定,能够在早期发现其院内感染的情况,而对PCT在0.5μg/L及以上的ICU患者予以PCT的动态监测,能够发现存在院内感染的高危患者。但对PCT在2.0μg/L及以上的ICU患者,则建议及时的予以抗生素治疗,从而提高ICU患者其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李梅  周霞  狄承花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45-146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一大因素。控制医院感染达到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当前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任务。针对1997~1998年我院院内感染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微生物监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对策,并逐一落实,收到较满意的效果。1 1997年院内感染有关问题的调查情况 1997年、1998年护理部配合市防疫站按卫生部制定的消毒技术规范标准,对我院院内感染进行了监测。具体情况见表1。表1 污染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手的细菌监测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产比例的增高,医疗护理侵入性操作的增多,以及人们对医学科学知识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产褥感染已成为妇产科医院,医疗护理质量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医疗纠纷引起的主要因素。本文对68例院内产褥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院内产褥感染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我院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上报的68例院内产褥感染病例。2.诊断标准:参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采用的统一感染诊断标准和《临床产科学》中有关产褥感染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产妇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经历了漫长的孕期、分娩期后进入产褥期。其机体的生理及内分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受手术或分娩的打击,产妇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院内感染。本文对我院产科2003年1月~2005年6月61例产科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以了解产科病房感染的特点,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控制产科院内感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5年6月我科住院分娩共4 257例,其中剖宫产1 703例,阴道分娩2 554例,其中61例发生院内感染,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5·7岁。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医院感染管理》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  相似文献   

17.
丁晓芹  朱正艳 《工企医刊》1998,11(6):107-107
我院自1997年5月~1997年11月创立外科ICU(SICU),收治多发伤病人16例,平均SICU住院时间11天,仅1例1周内腹部三次手术,结肠造瘘病人发生切口感染外,其余未发生院内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我院1986~1989年住院死亡病例498例,发生院内感染者91例,感染率18.27%。其中直接死亡率3.3%,间接死亡率25.3%。感染构成比以呼吸系统、肿瘤疾病较多,感染率以胶原结缔组织疾病最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感染细胞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多。外科死亡病例院内感染机会相对较少,但后果较严重。住院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多。今后必需加强对危重病人院内感染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产科院内感染现状,探讨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1 580例产妇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引发产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生产科院内感染58例,感染发生率为3.67%。58例产科院内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和手术切口,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等。感染患者住院天数均超过同期产妇平均住院天数。58例中,使用留置尿管者19例,有妊娠合并症者15例,肥胖者2例。结论引发产科院内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加强病房管理,才能有效降低产科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我院胸外科每年要为大量患者作胸部手术,如何控制术后院内感染是衡量医疗护理质量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进一步寻找院内感染的发生规律、特点,进而做到预防或减少感染的发生,现将1994年4月至1997年3月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介绍如下:1调变方法和结果1.1方法由监测人员查阅病历,直接查看患者感染部位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X线、超声波及CT扫描等。1.2一般资料1994年4月1日至1997年3月31日,我院胸外科共手术647例(男459例,女188例),年龄12~91岁,发生院内感染33例共35例次,感染病例发病率为5.1%,感染例次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