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空间性质:多层公寓楼使用面积:93平方米主要建材:地材菠萝格原木地板复古地砖天花局部纸面石膏板吊顶白色立邦三合一乳胶漆壁面纸面石膏板隔墙白色立邦三合一乳胶漆橱柜柳桉木柚木贴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居住建筑设计历史的简单回顾和对居住行为与场所空间关系的剖析,臧居住环境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强调了设计中以人为本和营场所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微型居住空间是未来有效解决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住房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健康发展目标的重要居住类型.基于存量时代居民对居住的新需求,识别当代居住生活新特征和居住空间新认识,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小尺度户型的研究与实践,从多角度不同层面对微型居住空间概念与居住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上海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资金来代化市民的居住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为市民未来美好生活作出不懈努力。文章通过对上海城币肌理的分析和延续运用里弄住宅的基本构架,把地方居住文化的精华带入21世纪,提出完整的居住理念,改变冷淡的邻里关系,提出即时交往场所,建成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并以’96上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获奖作品──《家园》为实例,作具体深入分析,提出构筑上海城市居住园区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5.
韩挺 《城市建筑》2014,(11):31-32
民族地区的居住隔离与大城市不同,因此,探究民族地区居住格局及居住隔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前提。要采取相应策略,方便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6.
7.
人们为了在适应自然中保护自己,作为保护体的居住空间便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和生活方式产生了。 从这个原则出发形成了整体室内装饰系统(Interior Coordination)计划,也就是人与人、家具与家具、人与家具、饰品与饰品、人与饰品的整体调和系统的研究,即从生活的空间和家具的空间两者出发,在功能及气氛上确立这个系统的计划。  相似文献   

8.
《城市规划》1995,19(6):3-5
安得广厦千万间──住宅建设发展前景看好本刊记者引人注目的居住环境展览会1995年9月,中国居住环境建设成就展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次展览会的召开,与其说是回顾过去10多年来我国城市的住宅建设成就,毋宁说是展示居住环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目标下的未...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造成的负的社会外部性逐渐显现。文章在借鉴国外混合居住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在我国实行混合居住模式的社会意义及可行性,混合居住模式的规划策略,以及混合居住社区管理策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探索民居研究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居研究要获得成果,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研究观念和方法要对头。论文论述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规律及其特点,并根据作者长期以来对传统民居的研究,提出了人文、方言、自然条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再深入到民系民居的居住方式、居住行为和居住模式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深度、广度。特别是传统建筑中地方特色和地方风格来自地方建筑,其中重要建筑类型是民居建筑,如民宅、祠堂、会馆、书院、庭园等。因之,深入到民系民居建筑中去找寻,能为今天新建筑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季富政 《华中建筑》2000,18(4):126-127
有财力支持下的建筑深化,若先天 不足儒学功底浅薄,极易以建筑诉诸钱 财,使建筑成为张扬炫富的媒体,使建筑 流于庸俗。珠江三角洲一带富商多此弊 端。和顺民居兼财力与儒学融会于一体, 倾述的是桑梓情、故土恋,因此,它的精 致,反映在结构、用材及加工,工艺的深 度,雕刻选题,彩绘内容,甚至庭院绿化 皆一律中国故土手法。老人们清一色言 必称剑川木匠如何如何,绝非借外人装 点门面,去别人。所以,民居从外到 内(图17-18)、从整体到局部、从空间 到装饰、从材料到色彩、从铺地到石作、 从门窗到 (图16)直到家与子 玩具皆成烘托典雅气氛的因素。就是从 清初到民国几百年的时间反映在建筑上 的变化中,亦不过是加高柱子,舍去腰 檐,增大内庭采光面,去掉堂屋前檐柱间 的“天地笆”(图13),而其它民居构成 因素实察不出发生了多大变化。典雅是 中国文人对居住空间追求的气氛,它必 然延伸营造出俊逸、恬静,闲适的美学境 界。并给读书、书画、琴弦造成优美环境, 终其归宿又回复到耕读之本的神圣理想 中,回复到农业文明高纯度的天国里。  相似文献   

12.
蔡迪  刘阳 《建筑与文化》2016,(4):104-105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步入城市化正轨,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城市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城市化带来的最直观的结果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传统的居住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通过对现有居住文化研究文献收集整理,分析现阶段在建筑学的视角下居住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了解居住文化的组成要素,探讨居住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的居住水平相应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房间分得开、住得下,而是深入到各个生活细节,对住宅的实际使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住宅适应需求的发展,使今后的住宅真正成为温馨舒适的居所?唯有"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进行人性化的设计,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对住户居住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和了解.  相似文献   

14.
居住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阐述了居住绿地的地位和作用。介绍了成都市居住绿化的形势和发展趋势以及两种具代表性的居住绿地,并就创建生态家园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人居环境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人创造居住环境,而环境塑造和制约人的行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开始具有多元化,多结构,以及非模式化的特点,人们不仅讲究物质生活条件,还要追求精神生活上的需求,期望创造符合现代生活的物质功能和心理特性的居住环境,从安全、方便、卫生、舒适、美观等多个角度考虑,提高住宅及其周围环境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完美化的程度。按美国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学说,人有五种主要需求,我国人民的需要层次正逐步往高处发展,住所已不仅仅是栖身之地,更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满足人际交往,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住环境的认同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居住环境的认同意识是现代城市住区开发与建设中较重要的研究课题,是当今广大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居住环境的认同意识的基本概念出发,以其产生、发展、直到综合性的运用等多方面来探讨它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强调居住环境对认同意识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居住空间构成与居住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行为学、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类居住行为进行分析,指出由于人类的各种居住行为的需求,决定了相应的功能空间的作用和大小。同时,各种功能空间的存在,保证了行为内容的明确性和单纯性。  相似文献   

19.
万勇  王玲慧 《住宅科技》1999,(12):16-17
1居住地区交通的特点“交通”是指行人、各类客货运输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所产生的交通流在道路上流动和停放的状况。居住地区交通特指发生于居住地区这一空间地域内的交通行为(包括居民出行及货物运输),是创造方便、可达的居住环境的主要因子。由于居住地区特有的居住功能,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世界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指出老龄化将是21世纪重大社会问题,由此谈到老年人的居住行为特征,老年人居住环境现状以及老龄期适宜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