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粗纱作为前纺的最后一个工序,其条干CV高低直接影响成纱条干CV的高低.我厂使用的A456D型粗纱机,其牵伸形式为三罗拉双短胶圈牵伸,YT1-150A型弹簧摇架加压.在改纺纯涤纶品种初期,粗纱条干CV较高,经常发生牵伸不开出"硬头"现象,并且断头较多,短片段不匀大,中、小纱及里、外排纱差异大,纺纱张力不匀,每次接头点动开车出现细节,影响成纱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棉纱条干均匀度,减少纱疵,根据牵伸原理和棉纱质量测试的显示值,从并条、粗纱、细纱(或转杯纺OE纱)各工序对棉纱条干均匀度、常发性纱疵、偶发性纱疵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优化组合WRC系列高弹性、低硬度、耐高压、表面不处理铝衬胶辊和WRA系列高耐磨、高弹性、低硬度、低粗糙度值胶圈并合理配置工艺,提高相关应用技术,降低棉纱条干CV值与短细节、短粗节纱疵效果较好。并粗细研试不宜只以并、粗、细的条干CV值来鉴别,应密切注意不可发生长细节、长粗节纱疵。指出正确处理条干与纱疵两者关系应以消灭长细节、长粗节纱疵为重,以控制、减少短绒和选用优良的梳理元件、牵伸元件及应用技术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常所称纱疵,有三种不同的含意:一是纱疵率,是指在布面上暴露的纱线上的四种疵点(粗经、错纬、竹节纱、条干不匀)一处满11分造成布降等的匹数占总生产匹数的比例,国家标准规定纯棉纱线纱疵率超过2%,纺厂要赔偿织厂降等损失;二是十万米纱疵,也称偶发性纱疵,用纱疵分级仪检测的十万米纱线长度上的粗节纱疵点个数,一般规定以截面比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细纱机“重加压、紧隔距、小钳口”的工艺路线,我厂T/C13号纱细纱弹性皮圈钳口的原始隔距一直选用2.5毫米。1986年四季度以来,细纱条干纱疵出现较大的波动,特别是入冬后,降等条干纱疵一度急剧上升。1987年一月,细纱T/C13号纱疵率高达0.48%,影响纺部纱疵率指标的完成。与此同时,细纱挡车工普遍反映机上因出“硬头”而造成堵塞笛管、飘断邻纱现象增多,织部准备车间络筒机  相似文献   

5.
探讨色纺针织物纱疵性横档的成因及防治措施.重点介绍了由色纺纱纱疵引起的针织物横档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生产实践表明,原料性能差异、色纺纱重量偏差及不匀率、条干均匀度、捻度以及油污、上蜡不匀等是色纺针织物纱疵性横档的主要成因.可通过合理配棉、均匀混和、准确打样、严格控制各工序制品重量偏差及条干均匀度等措施进行控制,最终生产出满足质量要求的纱线,有效减少了针织物横档疵布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纺纱、整经和织造各工序中的纱线断头会造成生产率的下降、原料损耗和劳动力浪费。纱线断头的原因之一是纱线截面的不均匀性。纱线不均匀性会导致织物组织不匀。现代纺纱织布技术不断发展,为提高高速无梭织机及针织机械的效率和织物的质量,对棉纱的质量要求增加了三个指标:(1)单纱强力不匀率要求达到8~9%,(2)十万米纱疵筒纱达10~12个,(3)支数重量不匀率(重量CV)要求达到1.7%以下。  相似文献   

7.
上棉一厂超大牵伸细纱机,1975年开始改纺精梳涤棉纱,发生绕三皮辊情况严重,断头 增加三倍,挡车工来不及处理,而且竹节、条干不匀,细、粗纬疵点大量增加。他们对绕三皮辊上的纤维进行多次分析和显微镜观察,摸清了产生上述纱疵的原因是在须条中游离出来的半成熟棉纤维柬造成。经过多种工艺试验,在细纱机后区加装了下开口集棉器,品质指标提  相似文献   

8.
通过普通锭翼和封闭式锭翼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采用封闭式锭翼能显著改善粗纱条干不匀率、粗纱伸长率以及粗纱纱疵 ,纱条稳定 ,断头少 ,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降低细纱单强CV%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伟 《纺织学报》1995,16(4):52-52
影响单纱强力的主要因素有原棉的细度、长度、含短绒率、各机的牵伸倍数、成纱的捻度、精梳的落棉量、棉结、粗细节等,而影响单纱强度CV%值的主要有捻度不匀率,成纱条干CV%、长、短片断重量不匀、细纱张力等。通过生产实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粗纱机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的某一时段常出现频繁断头多发生在压掌部位,断头处多为牵伸不良的大粗节纱(俗称"棉老鼠"),造成粗纱机运转率降低并形成大量纱疵.经观察发现,凡是因大粗节纱断头的粗纱所对应的机后棉条均存在明显的纤维束粗节或折皱纤维束,消除这些疵点后,粗纱机恢复正常生产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