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宁省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监测点位中,45.46%的COD浓度为Ⅴ类或劣Ⅴ类,Ⅳ类水浓度占13.64%,Ⅲ类水为18.18%,其余为Ⅲ类以下,水质超标监测点位多位于辽河一级支流.16.67%的氨氮浓度为Ⅴ类或劣Ⅴ类,Ⅳ类水浓度占8.33%,Ⅲ类水为16.67%,Ⅲ类以下占比为58.33%.总氮监测数据显示,辽河流域58.33%的监测点位超Ⅴ类标准,总磷监测超标率为16.67%.从COD和氨氮污染特征看,支流污染是辽河流域重要的污染来源;总氮、总磷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农业源和城市生活源.基于辽宁省辽河流域水质污染特征,提出流域水环境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辽河作为辽河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广大,其水质对流域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早期因不注重环境保护,西辽河水质严重恶化,经过多年的防治工作,西辽河水质有所好转。通过对西辽河主要断面多年监测数据的研究,分析了西辽河主要干、支流水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5年,西辽河属轻度污染水平;"十二五"期间,受面源污染物影响,苏家堡和马家铺两个断面水质波动较大,其他断面水质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3.
辽河流域河流水质达标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河流域主要河流近两年水质监测数据,比较系统地统计分析了主要污染指标和主要污染断面的超标情况,分析说明当前河流水质达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重点控制的河段,为辽河域水质实现”一控双达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武水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成因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武水河流域7个监测断面的11个水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武水河水质时空分布差异性,辨识主要污染因子,解析污染成因.2013—2015年,流域水质整体较好,尚存在不达标断面.长河水库和黄岑水库出现NH_3-N超标现象,岑水桥和芙安河老桥断面出现重金属As超标现象,但NH_3-N和As浓度趋于降低.武水河流域监测断面水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库断面支流断面干流断面.2013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NH_3-N、TN和As,主要源自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2014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COD_(Mn)、NH_3-N、TP,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2015年,流域主要污染因子为BOD_5、粪大肠杆菌、pH,主要来源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因此,流域内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逐年降低,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对水质的影响逐年增大.流域内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重金属综合治理等项目,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估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平均浓度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82,自引:10,他引:82  
不了满足水质预测和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迫切需要,结合我国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少的实际,以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过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简便易用的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平均浓度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八里河流域污染成因、污染集中期和重污染地带,在八里河流域设置了7个河道监测断面及3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连续1年监测了地表水COD、氨氮、TP和地下水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分析了八里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受淀粉加工污染影响,各项指标在10~12月迅速上升,COD在第二年4月以后逐渐降低恢复至正常值,氨氮和TP难以达标;地表水污染以柳沟最为严重,五里湖沟次之,第三湖沟水质相对最好;淀粉废水还会通过淋滤进入浅层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氨氮污染;氨氮污染最初主要集中在流域西南方,逐渐向全流域扩散。针对当地突出的红薯淀粉加工废水污染问题,建议推广低污染的淀粉生产技术,制定适用于八里河流域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构建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大辽河水质污染规律及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自动站监测数据,分析了大辽河入海口段水质污染变化规律及污染趋势,分析结果认为,大辽河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和有机污染物;水质冬春季污染较重,夏季污染较轻;涨潮时污染相对较轻,落潮时污染相对较重;氨氮污染有逐年加重趋势。有机物污染逐年减轻。  相似文献   

8.
治理辽河水质成为辽宁省今年工作重点。辽宁省环境保护局局长王秉杰在4月11日召开的辽宁省环境保护暨辽河治理工作会议上说:辽河干流3年消灭超V类水质,5年实现城市段景观化,这成为省政府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澜沧江流域水质现状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分析表明,澜沧江流域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呈增长状态,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干流上中游水质较好且基本稳定,下游则恶化趋势明显且影响出境水质。在考虑澜沧江流域水污染规划时,应把控制下游作为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10年,辽宁省划建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成立保护区管理局,是我国第一个以大河为保护对象的流域管理机构,标志着辽河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综述了近年来辽河保护区河道、泥沙与水体、生态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辽河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奠定基础,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划定了辽河保护区,成立了保护区管理局,强化监测监管能力是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辽河干流监测断面、数据管理、监测平台以及响应能力的现状,围绕辽河保护区监测能力建设的目标,开展多尺度监测监控系统设计研究,包括水质监测系统、生态监测站和低空航测系统建设。设计建立水质污染自动监测系统,包括中心站、支流汇入口子站;选取生态监测站点,确定监测内容和监测设备;设计低空航测系统,遴选航测设备和设置监测航线。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是有效实施环境水质目标的主要基础和管理依据. 明确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使用现状以及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环境标准建立的特征,阐述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在环境毒理学评估、污染物风险识别、水生态污染效应、沉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实际,提出了建立我国在新型污染物和复合污染水质基准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我国水质基准支持条件下的水生态安全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   相似文献   

13.
采用模糊集合理论,对辽河铁岭段的四条支流,西辽河、东辽河、招苏台河和条子河分别在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做出水质污染的综合决断,由结果可看出四条河流水质污染的不同性,为治理辽河污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河段水质压力目标管理模式的概念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主流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模式中,在河段污染责任认定方面普遍存在难以界定上下游之间各自责任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河段水质压力概念的河流水质管理新模式.以水质压力为基础,配套建立了包括水质压力目标、水质压力纯水当量、水质压力偿罚金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概念及其设定与计量方法,完成对各河段的责任认定,并实现以河段处罚金与补偿金为调控手段的流域水质管理运行机制.结果表明,该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强水质污染处罚与水质生态补偿的区域公平性和针对性,其中的概念和方法可作为现行河流水污染控制方法体系的一种改进性补充,同时能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8~2016年湘江流域内40个监测站点10项参数的月观测资料,运用水质指数法分析流域水质时空分异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识别影响流域水环境演变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将水质、水量与水资源价值结合起来,利用改进的污染损失率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污染价值损失模型,定量估算流域水污染经济损失.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水质总体以优为主,2008~2011年水质变差,2011年后水质逐渐改善,2015~2016年改善状况较为明显.在季节尺度上,枯水期水质最差,丰水期和平水期接近.流域主要污染物是Hg、Pb、TP、NH4+-N和CODMn.经济发展是影响流域水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污染价值损失结果表明,长沙和郴州损失量最大,湘潭、株洲和衡阳次之,娄底损失最小.在年际尺度上,2013年污染损失最高(297.04亿元),2008年最低(66.53亿元),总体上2008~2016年污染损失在波动中增加.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工作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在湘资沅澧四流域建设了20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率先安装了重金属自动监测仪.通过对站房选址、站房建设、仪器配备与选型、系统集成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优化配备,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并在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营模式、运维工作内容、质控管理、数据质量判断等建设与运维管理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为实时监控河流断面水质的特征污染指标和水质现状,建立湖南水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水质污染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污染的防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水质污染防治的情况;介绍了COD、BOD、氰化物、砷、重金属、物理性状、富营养化等检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及遥感技术在水质污染监测上的应用情况;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的污染物,列举了有关的水处理方法,并涉及除磷、除氮、絮凝剂的应用,含油污水的处理及其它水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辽河流域阜新地区的地表河流布点监测,获得水质监测数据,从而全面掌握该地区河流水质状况,并调查流域主要污染源,分析受污染河流水质污染原因。  相似文献   

19.
辽河新民段水质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辽河新民段的多年调查与分析 ,指出辽河新民段水质污染严重 ,为持续多年的超 类水质 ,属有机污染类型。冰冻期溶解氧过低是辽河生态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联合应用流域水文非点源AnnAGNPS模型和水库水质CE-QUAL-W2模型,AnnAGNPS模型输出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将其转化为金盆水库入库浓度作为CE-QUAL-W2模型的输入,对黑河金盆水质进行预测,研究非点源污染对陕西金盆水库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水库水质进行预测时,应对洪水期和非洪水期的非点源污染区别对待.非点源污染在洪水期时对金盆水库水质有较大影响,而在非洪水期时非点源污染对水库水质影响不显著.非点源污染对水库纵向和垂向水质影响存在差异性.林地对流域非点源污染削减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