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建立灰色离散分数阶预测模型GM(1,1)、BP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西安市建筑安装涂料产生的VOCs为例,将用于建筑安装的涂料量以及其驱动因子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值,用收集整理的2004—2011年16组西安建筑安装涂料消耗量数据进行BP和RBF神经网络训练模拟,2011—2014年5组年数据进行检验预测,采用曲线拟合度和相对误差2个评价指标对3种预测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灰色预测、BP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样本训练及预测的平均误差为:-16.53%,、7.05%,和4.73%,,结合真实值与预测值的曲线拟合和误差下降曲线来看,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优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采用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城市建筑安装VOCs的排放量进行预测具有模拟效果好和预测精度高的优势,对城市VOCs的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能源消费量预测,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能源消费量预测模型。以我国1978~1997年的实际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拟合效果良好;以1998~2002年的实际数据检验网络,预测精度较高。并通过实例与BP网络进行比较,表明RBF网络预测模型优于BP网络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基于RBF神经网络与相空间重构理论,对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改进,并以Lorenz动力系统产生的混沌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与相空间重构理论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比BP、RBF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高、误差小、性能优越,改进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RBF神经网络,依据某地实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了考虑历史天气状况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和仿真,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满足精度要求,并将此RBF负荷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在相同预测条件下,RBF神经网络相比于BP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组合预测模型在风速短期预测中的可行性.该模型以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粒子群BP神经网络3种预测模型的风速预测值作为组合预测模型的输入,实际风速值为输出,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构造风速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实现风速多步预测.将该模型的预测性能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线性组合预测模型进行比较,通过平均绝对误差、误差平方和、平均相对误差3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低于6%,其他误差指标也明显低于其他预测模型.因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不仅高于任一单项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而且高于传统的线性组合预测模型与一般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验证了该模型在风速预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径向基(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交通流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交通流预测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然后训练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求得最优解,并将该预测方法与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交通流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预测精度高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7.
港口船舶交通流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精确地对港口或航道内船舶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仿真,并以宁波港船舶交通流量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宁波港现有发展基础和港口设施状况下,RBF神经网络用于宁波港船舶交通流量预测误差较小,预测值与实际值相近.  相似文献   

8.
运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RBF神经网络,依据某地实际的历史电力负荷数据和天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了考虑历史天气状况因素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和仿真,预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较小,满足精度要求,并将此RBF负荷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建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在相同预测条件下,RBF神经网络相比于BP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选取55个厦门市典型工程造价指标,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工程特征和训练样本进行相关性分析、归类合并,得出11个工程特征作为平米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原理为基础,建立工程造价估算模型,通过试验,选择net=newrb(P,T,0.01,1.0)建立RBF网络,用y=sim(net1,P)对样本进行训练测试.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计算快捷简便的优势,估算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可用于实际工程造价的辅助估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电流下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饱和压降和集电极电流与结温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带来的结温预测难题,搭建了大电流下IGBT饱和压降测试系统,获取了结温和集电极电流与饱和压降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曲线,分析了关系曲线变化规律对应的物理机制.采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结温预测.与多项式数学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表明:两种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相对误差和预测误差90%置信区间比多项式数学模型更小,结温预测精度更高;并且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结温预测模型选择时应优先考虑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短时交通流不确定性极强引起的预测结果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萤火虫算法(IFA)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IFA-RBF).该模型通过引入线性递减惯性权重和混沌机制,来改进FA后期存在的易陷入局部极值和种群多样性匮乏的不足,利用IFA优化RBF神经网络的连接权重和基函数宽度,以提升RBF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Elman、BP、RBF和FA-RBF模型相比,构建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IFA-RBF)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针对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受样本数据随机性影响较大,而灰色理论能弱化数据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差值结合法将灰色GM(1,1)模型和RBF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地结合起来,构建了差值灰色RBF网络预测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进行股票价格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稳定性较好,预测精度高,平均预测误差为0.68%,与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相比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和更高的预测精度,在股票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耐高温滤料过滤效率的试验数据为基础数据,分别采用LS-SVM、RBF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3种方法,以空气温度、过滤风速、发尘浓度作为输入,过滤效率作为输出训练算法,预测不同测试条件下滤料的过滤效率,并对3种算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S-SVM无论从预测精度还是运行时间上,预测效果都最为理想;LS-SVM的过滤效率预测模型与RBF、BP神经网络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小,程序运行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4.
王林鹏  马巧花  马细霞 《河南科学》2011,29(9):1091-1093
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模型,有效解决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中的非线性问题.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对所建立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模拟和检验.实例结果表明:应用RBF神经网络所建立的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模型,能真实地表达要素之间的高度非线性关系,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产过程越来越复杂,多工序制造过程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普遍,工序之间相互关联作用,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工序复杂生产过程,考虑数据的全样本、多特征特性,构建了谱聚类(SC)和粒子群(PSO)算法优化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质量预测模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单一的RBF预测误差为0. 649,SC+RBF预测误差为0. 214,BP神经网络质量预测误差为0. 183,改进的RBF预测模型效果最佳,均方根误差为0. 089,小于10%,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建筑逐时空调负荷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广州市一栋办公楼和一栋图书馆在夏季不同月份的逐时冷负荷进行训练和预测,发现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都仅是BP神经网络方法的64%左右.仿真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及更好的泛化能力,是建筑空调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建筑逐时空调负荷智能预测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的建筑物空调负荷预测模型。对广州市某办公楼在夏季不同月份的逐时冷负荷,分别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计算,发现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Δ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ΔMRE都仅是BP神经网络方法的64%左右。仿真结果表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及更好的泛化能力,是建筑物空调负荷预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预测的精度,将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应用于能源消费总量预测中,通过建立RBF、ELM、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用熵值法确定组合预测模型的加权系数,建立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获得的1991~2007年安徽省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检验仿真,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的误差较小,精度较高,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RBF网络的我国能源消费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历史数据,采用灰色预测法建立预测模型,再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对灰色预测模型结果进行预测,以作为其最终的预测值.实验结果表明,灰色RBF网络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优于单一的灰色模型.该模型计算简便,有较高的拟合和预测精度,拓宽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基于遗传算法的RBF神经网络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克服了单个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中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及网络训练速度缓慢的问题.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较,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是令人满意的,数值模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