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糖芯片是一种分析糖-蛋白质相互作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对目前糖芯片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影响糖芯片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及其对底片材料和固定方法的整体要求,进而对该领域发展方向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聚糖多以蛋白质和脂配基形式存在,在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细胞识别和蛋白质折叠等生物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继核酸和蛋白质之后被发现的第三类生物信息分子.但聚糖结构复杂,并存在大量异构体,无法象DNA一样进行合成和测序.根据聚糖分子能够与凝集素或糖结合蛋白特异性结合,提出并发展了糖微阵列技术.此技术在聚糖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已显示出优越性.通过对糖微阵列构建方式及检测方法的探讨,对近些年来糖微阵列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含量最丰富.具有最大的生物信息量,但对其研究工作开展不多.远远落后于另外两种生物信息分子核酸、蛋白质。2001年.Science杂志汇编了Hurtley。等的七篇综述和六篇简介.编辑了一期“糖和糖生物学”专辑,对糖化学和糖生物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前景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的糖基化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在生物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糖蛋白质的量和(或)糖基化程度的改变以及糖链结构的改变等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定量糖蛋白质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热点。然而由于糖基化蛋白质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其定量面临严峻的挑战。糖蛋白质组学定量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将为更好地研究糖基化蛋白质生物学功能起到重要作用。综述了基于生物质谱的糖蛋白质组定量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及其优缺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总结报导了糖胶树在临沧耿马大洪山林场和临翔区两地育苗和造林试验技术总结,包括了采种时期、种子千粒重、场圃发芽试验、苗木生长量、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和方法等7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糖胶树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报导了糖胶树在临沧耿马大洪山林场和临翔区两地育苗和造林试验技术总结,包括了采种时期、种子千粒重、场圃发芽试验、苗木生长量、造林地选择、造林时间和方法等7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书号:978-7-04-037676-0出版时间:2014年4月定价:48.00元字数:50万内容简介本书集实验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研究的前瞻性于一体,是国内第一本糖组学研究技术专著,鉴于其权威性和创新性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共分为16章,介绍了糖组学研究常用技术和近年来编者实验室发明的新的研究技术,其中不  相似文献   

8.
糖组学研究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细胞生物机体内,蛋白质糖基化是一个重要后修饰事件 . 蛋白质的糖链不仅仅是区别细胞种类的标志,且与众多的生物现象有关,如细胞发育、分化、形态、肿瘤转移、微生物感染等 . 糖组学的内容主要涉及单个个体的全部糖蛋白结构分析,确定编码糖蛋白的基因和蛋白质糖基化的机制 . 综述了糖组学的分离和结构鉴定技术及其最新进展 .  相似文献   

9.
N-糖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胚胎发育、癌症发生发展及免疫防御等诸多复杂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基于质谱的N-糖链的检测及其定量研究在动物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相比之下,植物N-糖基化及N-糖链检测的相关研究要远远滞后,这也是制约植物糖生物学研究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之一。对蛋白质N-糖链的释放、定量策略、可视化检测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指导后续植物N-糖链及N-糖组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糖科学(glycoscience)和糖技术(glycotechnology)的飞速发展令人瞩目;糖技术医药产品不断推出,糖技术公司的诞生如雨后春笋。人们把糖生物学(glycobiology)称做是继蛋白质、核酸之后,生物化学最后一个“伟大的战线”。那么糖技术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和产品,这些大大小小的糖技术  相似文献   

11.
糖、糖、“糖”——什么是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类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类生物分子,但是糖类因不同的人群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科学上的糖类,二是生活中的糖类,三是作为甜味剂的"糖"类.因为甜味是一个生理上的感觉,凡能与甜味受体相互作用的均是甜味剂,其中有些是糖的"糖",也有不是糖的"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小分子药物研究已经进入平台期,而大分子生物药物迅速发展起来。糖药物作为生物药中尤为重要的一类,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预防和治疗。然而无论骨架糖链还是修饰性糖链,都具有结构复杂且微不均一性的特点,这对现代分析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软电离技术、多级质谱技术的发展以及分辨率和灵敏度的提高,质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糖类药物的分析和表征。对糖药物、质谱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以多糖药物和糖缀合物类药物为例阐述了质谱在糖药物结构表征方面的技术进展,此外还就质谱在糖药物新药及仿制药物研发和注册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糖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又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主要是研究糖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糖是一类比核酸、蛋白质更加独特的生物分子,它们不仅是生物体储存能量和释放能量的主要物质,更是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分子,并且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细胞间的识别作用、炎症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在结构上,糖类物质更为复杂,具有宏观不均一性(蛋白质上有多个糖基化位点)和微观不均一性(同一结合位点上可以连接不同的多糖),所以糖链的结构解析一直是糖组学研究的难题.相较于传统的分析方法,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高通量等优势,被认为是在糖链结构解析过程中重要的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质谱、多级质谱、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方法在糖组学中糖链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糖基化修饰是蛋白质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通过与糖结合蛋白如凝集素、抗体等相互作用调节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能力及肿瘤异质性。通过化学合成法、化学-酶合成法或释放天然聚糖构建的糖芯片是分析聚糖与糖结合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文中综述了常见的点制糖芯片的技术及糖芯片在癌症疫苗、单克隆抗体及诊断标志物中的广泛运用。由于肿瘤发生的各个环节都伴随着聚糖结构的改变,利用糖芯片探究肿瘤细胞特异表达的聚糖所参与的生理病理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科学与糖工程的相互联系李远川(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系,美国)关键词糖科学糖工程几年前的《纽约人》杂志上曾刊登过一幅漫画:生活在当代的牛顿摆起了地摊,叫卖那些从树上掉下的苹果。尽管这些苹果曾使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但漫画中的这位摩登牛顿不会由此沉浸于对自然界...  相似文献   

16.
植物糖感知和糖信号传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玉华  杨清  陈敏 《植物学通报》2004,21(3):273-279
糖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能量来源和结构物质,同时还是一种信号分子,它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基因表达.本文综述了植物糖感知和糖信号传导的不同机制和遗传基础,以及糖信号和激素信号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糖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能量来源和结构物质,同时还是一种信号分子,它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基因表达。本文综述了植物糖感知和糖信号传导的不同机制和遗传基础,以及糖信号和激素信号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糖鞘脂是一类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脂类物质,它在调控细胞识别、黏附、增殖以及凋亡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综述主要讨论了在现代分析技术范畴中,糖鞘脂的鉴定及其糖链结构的分离与解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糖鞘脂在癌症等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生物学功能,以及糖鞘脂作为疾病治疗靶标的可能性.随着现代仪器技术,尤其是质谱技术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糖鞘脂的分离与检测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目前,使用质谱技术在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组织样本中均发现了不同种类糖鞘脂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其中,岩藻糖基化的糖鞘脂上调表达在众多癌症糖鞘脂检测中尤为突出,故岩藻糖基化的糖鞘脂可能会成为一类癌症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近年来,随着对糖鞘脂理解的不断深入,糖鞘脂在诸多疾病,如癌症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成为了热点之一.例如,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的大多数糖鞘脂在肿瘤微环境中主要起到了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而与此相反的是,另一种结构简单的神经节苷脂GM3却起到了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本综述汇集了对上述现象在分子水平上的不同解读以及利用此现象对癌症靶向治疗的研究与探索,并对基于抑制糖鞘脂合成的靶向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19.
糖生物工程     
<正>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张树政院士主编,各章节编写者均是国内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全书立足于糖生物学和糖生物工程发展实际,介绍糖生物工程各领域现状、趋势、需求、技术和应用前景。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从糖生物学与糖工程基础、糖生物工程平台技术、糖基化与糖药物、功能寡糖及其在食品保健中的应用、植物糖生物学与糖链植物疫苗、糖生物工程与健康养殖、糖  相似文献   

20.
糖组学是研究糖链组成及其功能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备受关注.目前糖组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阻碍糖组学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糖链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和研究技术的限制.微阵列技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分析技术,已经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其应用于糖组学研究必将推动糖组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