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质量~([1])。目前,药物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主要手段,长期使用会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存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加重抑郁的可能性~([2])。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容易使患者产生厌倦感,积极性和配合度不高~([3])。因此,寻求改善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有效康复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伴有多种躯体和精神症状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可达20%~50%~([1])。PSD主要是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递质表达异常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后生活能力下降引起的心理变化,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PSD患者因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往往出现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失眠等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已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后功能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造成脑卒中后病程迁延,若不及时治疗将对随后的神经功能康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强制性运  相似文献   

4.
正脑卒中手功能康复指利用各种手功能康复评估手段,提供康复策略,以降低疾病带来的致残率~([1]),最大限度地恢复手功能。其康复的主要机制为神经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手在大脑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占据大面积投影,因此脑卒中的病变部位常累及手部皮层控制区,导致手部功能障碍,故手功能康复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环节~([2])。手的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减退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3])。二者受损导致双手完成任务的质量、效率下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社会参与能力~([4])、自信心和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半数以上脑卒中患者发生手功能障碍~([1]),手功能障碍成为影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因素~([2])。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系列研究提示~([3—5]),"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康复干预模式,在提升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中发挥着作用,成为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研究领域的热点,已引起学界重视。1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概念"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是指所有可以促进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干预措施的整合,它贯穿于临床治疗、功能评估、康复训练、家庭社会支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已成为一类致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1])。在我国第三次死因调查中,脑卒中已跃居首位~([2])。而在康复恢复期中出现的肌张力增高,不仅阻碍康复进程的进行,对患者身心也会有巨大影响~([3])。有研究显示,近半数脑卒中偏瘫患者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4])。我院康复医学科针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采用中药熏药疗法结合艾炷灸法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健康教育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认知和行为得到改变,重建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脑卒中复发率、致残率~([1])。医护一体化模式是健康教育的一种方法,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2])、减少并发症发生~([3])、降低患者术前等待日、住院日~([4])、提高遵医行为~([5-6]),还可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是目前造成肢体功能缺失的首要疾病,也是导致手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1—2])。人类手功能约占全身功能的54%~([3]),60%以上脑卒中患者直到平台期仍持续存在上肢活动障碍,特别是远端上肢运动功能和精细动作~([4])。由于手部位于大脑皮层的投射区域相对较大,手及手指的精细操作和协调配合极具复杂性,使得其恢复较身体其他部分更为困难~([5]),所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目前仍是临床康复中的重点和难点~([6])。有研究显示,手及上肢功能的灵活性与上下肢一体的协调性康复效果直接影响患者手的实用性能力及回归家庭的日常生活能力~([7—9])。针对手及上肢功能的灵活性与上下肢一体协调性康复,本研究选择了多关节协作、眼  相似文献   

9.
正偏瘫为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约有1/3—1/2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仍不能独立步行~([1]),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是康复治疗的关键~([2])。减重平板训练是近年来康复治疗领域中逐渐兴起的一项新技术~([3]),Barbeau等1986年开始将减重平板训练(body weight-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BWSTT)应用于治疗偏瘫患者,研究结果表明BWSTT能够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4])。有研究证明,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异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PSSP)通常出现在脑卒中后2周至数月间,其发病率在16%—84%左右,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常遇到的问题~([1—2])。肩痛可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及上肢功能,导致患者自主功能和自理能力下降。从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及时改善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及上肢功能,将会显著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康复结局~([3])。脑卒中后肩痛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脑卒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指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约1242万~([1])。此外,研究报道大约80%脑卒中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其中约65%的患者在后遗症期仍遗留手与上肢功能障碍~([2—3])。手与上肢功能改善将能最大限度促进脑卒中患者整体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4])。因此,脑卒中后手与上肢运动功能康复应是我国康复医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指由各种血管性病因(包括出血和缺血)引起的急性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h的急性脑血管病,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1])。中国城乡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远高于全球水平~([2]),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伤残调整寿命年呈整体上升并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首次脑卒中后1年的复发率高达17.1%,康复时间长,经济负担加重~([3—4])。康复治疗作为脑卒中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模式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5—6])。虚拟现实技术是藉由计算机对真实世界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3.
<正>脑卒中是导致功能障碍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仅有不足40%的患者在康复治疗后可以完全恢复功能~([1])。虽然目前康复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依然是目前卒中后康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2])。目前认为脑卒中发生后,两大脑半球间兴奋性平衡被打破,非损伤侧皮质可经胼胝体抑制损伤侧皮质兴奋性,阻碍运动功能的恢复~([3—4])。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  相似文献   

14.
<正>卒中后抑郁是指发生脑卒中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有文献报告,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6%~79%~([1]),而我国文献报道则显示,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平均为60%左右,常于脑卒中2年后发病~([2-3])。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要加以关注,引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应  相似文献   

15.
<正>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致死类疾病之一~([1])。脑卒中患者即使在发病后存活,仍有大部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2])。运动功能障碍常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与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通过积极、规范的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3—4])。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已成为康复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Bohannon等~([5])的研究显示,偏瘫侧姿势控制相关肌群的肌力较非偏瘫侧相差约30%,在多个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因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随腱反射的亢进,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组成部分~([1])。据统计,痉挛是导致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4])。针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5])。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治疗前后进行有效的评定,本文主要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脑卒中后有35%的患者发生认知障碍~([1])。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可分为: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混合型认知障碍。认知训练可以改善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2])。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脑卒中、脑外伤的认知康复~([3—4])。基于Kinect体感交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多伴有高血糖。有研究~([1])指出,约4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高血糖状态,60%重症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血糖增高。高血糖会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和水肿,使梗死面积扩大,从而影响脑功能康复,增加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2])。脑卒中发生后血糖异常包括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原发性糖尿病、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及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等四种类型~([3])。与其他形式血糖异常相比,患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脑卒中临床症状更重,预后  相似文献   

19.
正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约15%为重度抑郁~([1])。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是脑功能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领域~([2]),具有时间灵敏度高、成本低、便于携带安置、执行任务难度低及操作简单等多项优势~([3])。在进行f NIRS检测时,需要执行认知激活任务,颇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据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0显示,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致死原因~([1]),同时也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2])。以往脑卒中康复主要集中在肢体运动、言语、认知障碍等方面,而肺功能康复一直未得到重视和推广,原因可能是这些患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肺部症状或疾病~([3]),但实际上肺功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十分常见。2000年Khedr等~([4])发现约40%的脑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