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省出生缺陷监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了解河南省出生缺陷发生、分布、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等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取分层抽样法,在全省部分市县共抽取57所医院进行出生缺陷监测。1996年监测结果显示:河南省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1.35/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男女首位畸形均为神经管缺陷;女管神经管畸形及膈腹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婴,而头面部畸形及先心发生率则明显低于男婴;经济、地理、气候对畸形发生率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将干预重点放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汝南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和采用出生缺陷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我们对2000-2002年妊娠的3047例孕妇实行了全程监测和出生缺陷干预。监测的孕妇人数占同期孕妇人数的1/3以上,本研究2000年11月1日启动,2002年6月结束,现将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3.
了解河南省出生缺陷发生、分布、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等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取分层抽样法,在全省部分市县共抽取57所医院进行出生缺陷监测。1996年监测结果显示:河南省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1.35/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140.04/万:62.97/万);男女首位畸形均为神经管缺陷;女婴神经管畸形及膈腹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男婴,而头面部畸形及先心发生率则明显低于男婴;经济、地理、气候对畸形发生率有一定影响。提示:应将干预重点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沈阳市和平区2010年出生缺陷情况,提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结构或功能发生的异常,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也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存活的缺陷儿多数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不仅严重影响缺陷儿未来的生活质量,还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淮河流域重点地区恶性肿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淮河支流  相似文献   

6.
黄彩练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3):3600-3602
目的:了解浏阳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手册》要求,从2006年10月1日起对居住在浏阳市37个乡、镇、街道产妇(包括本地户口及非本地户口在浏阳市居住1年以上的产妇)的胎婴儿进行人群监测,监测期限为孕满28周~产后42天。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8.70/万,城镇为64.58/万,农村为114.28/万,农村明显高于城镇(χ2=11.68 P<0.01)。围产儿死亡率为7.93‰,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3.55‰,占围产儿死亡的44.80%,出生缺陷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副耳、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马蹄内翻足。结论:广泛开展对育龄人群的健康教育,普及叶酸投服,做好孕前期、孕早期保健,避免致畸因素的影响,开展优生咨询、产前检查和产前诊断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峨眉山市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情况,提出干预建议。方法对峨眉山市2007-2010年的人群出生缺陷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11 443人,出生缺陷人数153人,出生缺陷发生率13.37%,产前超声诊断14例(9.5%),42 d内死亡20例(13.07%)。出生缺陷患病率前3位分别为小(副)耳、多(并)指(趾)、唇腭裂。结论提高婚前检查和产前检查质量,积极开展产前筛查工作,加强优生优育宣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监测期限的人群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对完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提出建议.方法 比较同一人群3种不同监测方法出生缺陷患病率、种类顺位、转归与诊断时间相符性等.结果 5年共监测胎婴儿17 030例,各类监测共报告出生缺陷468例.3种监测方法的出生缺陷疾病顺位中先天性心脏病均居首位,国家级,市级,省级的先心病患病率分别为29.7/万,52.8/万,71.0/万.结论 不同监测期限各有利弊,适当延长监测期限可以防止漏报,应根据监测工作基础和监测重点选择监测期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出生缺陷人群监测点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信息的采集、上报和质控等成功管理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出生缺陷人群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方法:选取2006~2013年江苏省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年度分析报告及质控督导报告等,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江苏省通过加强信息管理和基层督导、提高出生缺陷监测人员素质和完善漏报调查等途径,逐步提高了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工作质量,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结论: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工作存在诸多困难,江苏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与国内部分省份和国际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人群监测系统的投入,加强信息网络共享方面的建设,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完善人群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26803例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本地区人群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和类型,为今后制定出生缺陷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年6月-2004年8月期间纳入出生缺陷监测项目并随访分娩结局的围生儿(包括死胎、死产、病理性引流产、新生儿死亡)26803例中的出生缺陷类型及地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人群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4.31/万(360/26803);360例出生缺陷中,71.67%(258/360)为产前诊断发现的,28.33%(102/360)为随访发现。出生缺陷前5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先天性脑积水、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损;按系统分类结果显示,面颈部畸形发生率最高,占3.21‰(86/26803),其次为神经系统畸形,占2.72‰(73/26803),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畸形占1.98‰(53/26803),苏南、苏中、苏北围生儿肌肉骨骼系统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少出生缺陷的工作重点在预防,应加强优生知识的宣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产前诊断技术,以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东莞市出生缺陷的现状,为进一步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东莞市各镇区住院分娩的孕龄满28周至产后7 d的围产儿556 282例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对监测所得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4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6.41‰,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为19.32%;2)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顺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腭裂、马蹄内翻、神经管畸形;3)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以下特征:孕母年龄≥35岁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双胎(或多胎)妊娠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东莞市本地户籍孕母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非东莞市户籍孕母;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死亡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远远高于存活围产儿(P值均<0.01)。 结论 东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生缺陷类型顺位前3位与全国顺位相同;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母年龄、户籍、怀孕胎数、围产儿性别、存活状况有相关性;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低,应加强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为重点的三级干预措施,使出生缺陷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在母体孕产期和出生后不同时间段对出生缺陷发病率和诊断报告案例构成,探索更合适的出生缺陷监测时段。方法 利用宁波市江北区2009年10月11日-2015年9月30日全部23 054例妊娠人口,收集孕13周至子代生后2年内报告的出生缺陷个案,描述分析出生缺陷发病率、疾病谱、疾病诊断时间构成。结果 基于孕产队列的人群监测中发现,2010-2015年期间,宁波市江北区共发现1 040例出生缺陷。每100名孕妇中,从孕13周至子代生后2年的时间内,子代出生缺陷累计发病率为4.51%;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在死胎中发病率高。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缺陷顺位中稳居首位。该人群在孕13周~生后7天监测到的发病率为2.70%,监测期延长至生后42天时的发病率3.61%,延长至1年时发病率4.42%,延长至2年时发病率4.51%,从孕13周~生后2年能发现的出生缺陷率是孕13周~生后7天的1.7倍,约97.88%的出生缺陷是在生后1年内被发现。结论 延长出生缺陷监测时限,使数据更接近真实值,建议扩大监测期至2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乡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种类及动态变化情况,探索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方法对西乡县22个镇卫生院2008至2012年上报的出生缺陷卡中孕28周到产后7天的围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监测围产儿共15753例,出生缺陷儿92例,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为5.84‰,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4.56‰、6.63‰、6.93‰、5.03‰和5.87‰。男性与女性出生缺陷发生率、农村与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0.060和0.970,均P>0.05)。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唇腭裂、多指、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肛门闭锁。结论出生缺陷的干预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健康教育,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加强婚前、孕前、孕期保健指导,全面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达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及生命质量的目的,是有效减少出生缺陷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利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对出生缺陷进行长期、持续的动态观察,有助于及时获悉缺陷发病率和疾病顺位的变化趋势,分析原因,为制定出生缺陷防控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出生缺陷的监测模式、监测病种和监测期限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山西省和顺县1997年到2001年出生缺陷地域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技术中的平行坐标图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数据是通过选择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五组出生缺陷的总病例数(神经管畸形和其他畸形)作为变量进行平行坐标图的绘制。结果阳光占和横岭两镇在地域上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李阳和牛川两镇在地域上具有弱的正相关性;义兴和松烟出生缺陷在地域上没有呈现相关关系;其他乡镇间在出生缺陷地域上不具有的正相关性。结论研究区域出生缺陷存在着一定的地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了解其动态变化,进一步做好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方法 对吉林省2002-2011年监测医院出生的孕28周至生后7 d的1 502 020例围产儿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1 502 020例围产儿,缺陷儿11 892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79.17/104,主要缺陷类型是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缺陷。农村和城镇地区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70.01/104和89.72/104。男性和女性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84.89/104和71.04/104。母亲年龄20岁以下缺陷儿的发生率最高,35岁以上次之。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从2002年的5.61/104上升至2011年的13.67/104,多指(趾)发生率从2002年的5.75/104升高至2011年的11.69/104,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从2002年的8.40/104下降至2011年的3.47/104。结论 吉林省近10年神经管缺陷和总唇裂发生率降低明显,先天性心脏病和多指(趾)发生率升高明显。深入研究出生缺陷致畸因素,普及健康教育,加强三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水平,做好优生优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柳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出生缺陷病因研究及制订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2013年柳州市范围内119家助产医院的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监测围产儿239343例,发现出生缺陷儿4324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8.07‰,整体呈现上升趋势(χ^2势=44.393,P<0.001)。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顺位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总唇裂、马蹄内翻足。缺陷发生率城镇(22.36‰)高于农村(14.94‰,(χ^2=194.909,P<0.001);男性(20.34‰)高于女性(15.33‰)(χ^2=84.584,P<0.001)。结论 柳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大出生缺陷的一、二级预防措施,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提高孕前产前检查,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出生,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结果,探讨出生缺陷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至2013年昌吉州辖区内13家医院99150例围产儿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不同年份及不同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结果2005至2013年昌吉州围产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73.92/万,2010年呈现高峰,2005至2010年成上升趋势,2011至2013年逐年下降。前五位出生缺陷病种占全部缺陷类型的67.37%,依次为总唇裂、多指(趾)、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马蹄足内翻。出生缺陷的发生在民族、城乡、男女性别、孕妇年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37.61、61.33、51.37、59.46,均 P <0.05)。结论2005至2013年昌吉州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处较高水平,提示应针对危险因素确定干预工作重点,对高发的出生缺陷进行必要的病因学和人群分布等方面研究,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将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中监测的2009至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导出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9-2014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总的发生率为15.12‰,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x2=114.23,P<0.001),其中产前确诊占10.39%,产后确诊占89.02%.6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马蹄内翻足、外耳其他畸形、唇裂合并腭裂.男婴和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57.914,P<0.001),不同户籍类型的产妇出生缺陷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x2=8.518,P=0.014).开展免费筛查和诊断前后引产孕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7,P<0.001).结论 龙岗区近几年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多,尤其以先天性心脏病增长比例最高,因此应制定一、二级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婚前、孕前保健,重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武汉市中心城区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为出生缺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4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386例出生缺陷儿的产妇、1 544例正常儿的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使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1∶4匹配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产妇孕期接触致畸因素(OR=1.602)、被动吸烟(OR=1.002)、孕期健康状况好(OR=0.943)、孕期坚持运动(OR=0.955)、剖宫产(OR=0.863)和曾分娩活产次数(OR=0.712)。结论产妇孕期接触致畸因素和被动吸烟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孕期健康状况好、孕期坚持运动、剖宫产和曾分娩活产次数是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