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发热门诊在北京地区SARS流行期间对SARS疫情控制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地区确诊SARS患者158名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内容主要为患者的发病及就医经过:包括患者发热时间,每次就医的时间、医院、科室,胸片和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患者处理及转院情况,同时调查了患者的接触史。按发热门诊建立规范过程分期,比较不同时期患者就医情况。结果①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及群众对SARS的了解加深,SARS患者从发热到就医时间间隔呈下降趋势;②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SARS患者从发热到被隔离前就诊次数明显减少;③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SARS患者首诊到发热门诊的比例显著增加;④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SARS患者从第一次就医到完全被隔离时间间隔显著缩短;⑤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SAKS患者从首诊到确诊的时间间隔明显缩短,到发热门诊比到普通门急诊就医患者确诊时间明显提前;⑥随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医院内感染比例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充分说明发热门诊的建立和完善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控制医院内感染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发热门诊构建了非典防控与诊治相联系的纽带,提高了SARS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总之发热门诊切实起到了对SARS患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作用,在北京SARS疫情控制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网络的建立及其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掌握SARS疫情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交通监测点、留验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监测点共29039个.覆盖率84.76%;建立省、市、县、乡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共1773个。结果:全省疫情报告SARS确诊病例7例、疑似SARS病例32例,均由发热门诊发现.发现率100%.及时发现率94.87%(37/39)。结论:发热门诊可迅速对SARS病例进行初诊、隔离和组织专家排查.有效地阻断传染源扩散,应作为今后控制SARS的常规措施;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作为今后防治SARS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典间歇期”医院防治SARS工作的方法。方法 回颐防治SARS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后,在“非典间歇期”医院所采取的各种防治方法和措施。结果 诊治发热病人总数为808人,其中发热门诊诊治789人,留观19人,未发现疑似SARS病例及医学观察病例。结论 在“非典间歇期”,医院作为防治SARS的第一哨点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常规状态下防治SARS预案;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治知识、防护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完善发热门诊、留观室三个区域和两个通道的划分;进一步规范发热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护理及治疗的工作流程:加强医院感染的豁测和控制:做好疫情监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上报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成立并完善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避免引发医院内外交叉感染,确保病人就诊安全,控制传染病传播.方法 从发热门诊的建设;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消毒隔离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发热门诊的管理现状.结果 完善发热门诊的建设;对全员工作人员进行院感防控知识的培训;健全制度、流程、岗位职责;严格消毒隔离管理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结论 发热门诊的设立和加强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是防控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烈性传染病,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并分析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 PsA)患者就医行为特点及规范化治疗状况。方法 对2018年2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6家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PsA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首诊及确诊科室,就诊及确诊时间, 随诊时间间隔及传统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或生物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 参与调查的共133例PsA患者,平均年龄(47±11)岁,男女比例为1.3 ∶1,病程(16±8)年。患者首次就诊科室最多的为风湿免疫科(37.6%, 50/133),其次为骨科(24.1%, 32/133)和皮肤科(23.3%, 31/133);首诊确诊率以风湿免疫科为最高(78%,39/50),其次为皮肤科(19.4%,6/31);从患者首次就诊到确诊PsA的中位时间为7.6个月,首诊于风湿免疫科的患者确诊时间明显少于其他科室;仅有37%患者规律随诊,随诊时间间隔≤3个月,17.3%患者随诊间隔3~6个月,40.2%患者随诊时间间隔超过1年。48.8% PsA患者本次调查时段就诊前未接受规范化治疗,1/3的患者未应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DMARDs)。在治疗药物方面,PsA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者最多,占58.3%,其次为来氟米特20.5%,生物制剂19.7%,均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结论 PsA患者首诊科室分布广泛,确诊科室以风湿免疫科为首,PsA患者首诊及确诊时间延误,约半数患者治疗及随诊不规范。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春天,在我国部分地区集中暴发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的疫情。在那次SARS疫情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医务人员感染占了很大的比例,国内多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因院内交叉感染严重而被迫整体关闭和隔离,医院成了SARS暴发流行的重要传染源之一。其原因,除了医院管理不善,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工作和SARS初期的疫情重视不够;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缺乏了解,警惕性不高,疏于防护;医院建筑设计不合理,过紧、过密,空气流通不畅等原因外,与医院学科设置不完整,专业划分及发热病人的诊疗流程不科学、不合理有密切关系。为了做好发热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和避免SARS这样的疫情悲剧在医院内重演。我们在总结防治SARS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门诊发热病人的诊疗流程和住院发热病人的诊疗流程。该流程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对发热病人的诊疗发挥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1 控制传染源1.1 规范患者就医流程 为加快诊治速度和转运速度 ,尽快缩短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时间 ,我们执行简便快捷的患者就医流程 ,以减少SARS的漏诊和交叉感染。1.2 加强门诊患者的管理 在门诊分诊处设有体温测量窗口 ,实行就地测量就地登记。如果患者体温超过 37.3℃ ,或者患者行动不便需要陪同人员协助到诊室 ,陪同人员同样需要测量体温 ,体温超过 37.3℃ ,由护士指导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并在分诊处留有发热患者的一览表 ,以供随访。发热门诊出入口处设保安人员站岗 ,限制陪伴人员进入诊区 ,且凭医嘱放行患者。发热门诊设有收费…  相似文献   

8.
探讨门诊护理管理者在大型综合医院应对突发疫情时的管理方法。建立新科室新体制与实施新制度新流程;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和防护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及工作流程;建立对各类工作人员的全员全面岗前培训考核制度;护理人员的统一协调;明确人员属地管理原则。经过采取上述一系列协调管理措施,使在门诊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和SARS专用手术室工作的各类人员无一人发生感染。对防止SARS向院内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发热门诊的规范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合理布局 我院发热门诊设在独立的区域 ,且处于医院门口 ,标识明显 ,门 (急 )诊楼门口显著位置设有专人测量体温 ,指引发热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 ,避免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相交叉。SARS患者主要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等传播 ,故发热门诊选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诊区内空气较为新鲜 ,尽最大可能降低SARS病毒的密度 ,减少感染机率。病房在气溶胶空气消毒的间隔 ,不间断地开窗通气和使用空气清洁器 ,在留观病房安装抽风设施 ,以提高空气流通效果。发热门诊设有候诊区、诊室、治疗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等 ,配有移动式X线机。并设有独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SARS疫情下降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分析5月11~16日北京市SARS流调资料及到5月16日为止的疫情数据库。结果 本期疫情特点主要表现为:新发确诊病例持续减少,疑似病例的比例增加;疑似转确诊的病例数较多,是非典病人的主要来源;没有明确接触史的病例占有很大比例,查清传染源和传播链变得越来越困难;病人发病到初诊的时间间隔缩短,病人就诊的及时性增强;与直接确诊病人相比,疑似转确诊的病例从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增加。结论 新发病例减少可能与各种防控措施的作用及疾病流行的自然规律有关;病人及时就诊、医生对临床诊断标准掌握较松可能是疑似病例比例增加的原因;病人症状较轻可能与病原体毒力下降及疑似病例比例增加有关,更加深入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是SARS流行后期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发热是多种疾病常见而非特异性的症状,是许多疾病的第一主诉症状和就诊原因。为了早期鉴别SARS等流行性传染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建立发热急诊是防治SARS的一条重要措施和成功经验。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从高峰到控制期间,我院发热急诊共接诊1541例发热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并对发热诊中常见发热疾病的鉴别诊断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谁继续为发热门诊买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SARS流行高峰期,全国各地二级以上医院普遍设立了发热门诊,24小时不间断运转。当SARS疫情过后,部分医院撤销了发热门诊。2003年底和2004年初禽流感突然爆发,发热门诊又一次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ISO 9000管理方法在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ISO9000质量标准在发热门诊运行中对规章制度的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诊治流程和为发热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在发热门诊依据ISO9000标准来实现管理职责的文件化、护理服务项目的流程化、消毒隔离防护的标准化、人力配置的合理化和护理标识的可追溯性的管理。通过ISO9000标准在发热门诊的实际应用,有效地控制传染源,使发热患者和SARS患者得到良好的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14.
李婕 《基层医学论坛》2011,(Z1):113-114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从发热门诊的建设布局;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消毒隔离管理等各方面综述发热门诊的管理现状。结果完善发热门诊的建设;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健全制度、流程、岗位职责;严格消毒隔离管理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结论发热门诊的设立和加强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是防控SAR S、禽流感、甲型H 1N 1流感疫情等烈性传染病,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发热门诊在综合性医院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通过调研各地发热门诊生存状态,结合我院发热疾病科工作实际进行分析。 结果 2012 年我科接诊流感样病例10 614 人次,占全年病人总数35.59%,共计报告水痘、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猩红热、艾滋病、梅毒等21 种传染病590 例,隔离救治重症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15 例,为综合性医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隔离和检疫传染病提供了重要平台。发热门诊的成立和常态化使用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发热诊治水平和促进发热学科发展。 结论 发热门诊对于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筛查、传染病暴发快速处置、完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SARS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及放射学特点。方法:通过分析我院2003年4月5日至4月20日收治的45例SARS患者的临床表现、胸片特点、病情发展过程及重症肺炎情况,总结SARS的发病特点及发展规律。结果:SARS传染性强,造成群体短期集中发病;以发热为首要表现,发热均在38.5℃以上;白细胞正常或偏低;先发热后有胸片变化,近80%的患者在起病24h后出现胸片异常;71.1%患者间隔48h胸片有进展。24.4%的患者进展为重症肺炎。结论:SARS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有一定的临床及放射学特点,病情有进行性加重趋势;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避免疫情播散、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发热诊区是为了有效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疫情,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而专门设立的独立病区。“非典”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其传染性强,无特效预防药,死亡率高等特点,一些出现疫情的地方人心惶惶,闻“非”色变。我院发热诊区从4月25日开诊至今共接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直接确诊与疑似转确诊SAR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分析截至5月23日北京市的疫情数据库和流调资料。结果 疑似转确诊和直接确诊病例从发病到住院时间间隔中位数分别是2天和3天,从发病到明确诊断的时间间隔中位数分别是9天和3天,SARS病人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1天,二类确诊病人相差不大;直接确诊病例和疑似转确诊病例中有接触史的比例分别是65.89%和52.06%;疑似转确诊与直接确诊病例的病死率分别为3.21%和5.86%。结论 与直接确诊病人相比,疑似转确诊病人具有以下特点:症状轻、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进展慢、有接触的比例较低、病死率低,而且越到疾病流行的后期其比例越大,成为确诊病例的主要来源。产生差异的原因,一是在疑似转确诊病例中混有为数不少的假SARS病人,二是利益驱动的影响;建议加强对SARS病人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对病例诊断质量监督检查,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及时减少定点医院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抗击SARS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综合性医院的隔离观察室采取怎样的有效管理。方法 由发热门诊的护士兼任负责完成隔离观察室的各项常规工作;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各种设备保持良好,功能齐全,呈备用状态。结果 保证应对突发事件发生。结论 对预防SARS应进行合理有效的常态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疾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恐惧,SARS的病情危重者会发生呼吸衰竭,导致死亡。因其主要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自我国2003年3月发现首例SARS患者后.我院立即于2003年4月中旬采取措施,成立发热门诊科,将住院患者与普通门诊患者隔离,有效地控制了SARS的蔓延,现将发热门诊的管理及专业防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