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TMl300的H.263实时视频采集压缩卡的设计。文中首先介绍了该视频采集卡的硬件结构原理,然后实现了系统软件的设计,并对H.263视频编码算法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
马伯康 《A&S》2007,(1):136-137
行业的应用需求拉动了数字监控技术的发展.尤其带动了视频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本文从视频监控的需求出发.通过介绍视频监控处理技术中的动态调整编码参数、双编码技术以及数字矩阵等技术,使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数字监控的发展历程,同时阐明了数字监控的发展离不开需求的增长,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精细粒度分层编码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nternet上流视频应用的增加,对于视频编码的要求也与以往有了变化,视频编码方法正经历了从单层到分层编码,再到嵌入式精细粒度分层编码(FGS)的变化,目前FGS技术已吸引了众多从事视频应用的公司和科研机构的注意,它有望成流视频的核心编码技术,本文主要介绍视频精细分层编码技术的产生,并分析了主要算法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PCI总线的MPEG-1压缩卡软硬件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和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视频的应用越来越广。但视频通常由于数据量巨大,应用受到不少限制。为解决视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唯一途径就是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结合目前实际需求,给出了一种基于PCI总线的MPEG-I压缩卡的软件、硬件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静 《A&S》2004,(70):40-42
要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音视编码卡,首先需要了解DVR用户的选择标准。从用户的角度选择数字监控系统重点考虑的几点是功能是否满足要求、技术是否先进、产品是否稳定、价格是否满意、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随着数字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以及数字监控产品的普及,用户越来越成熟,不再是单纯地考虑用什么压缩技术,而是更多的考虑是否满足自我的需求,也就  相似文献   

6.
图像编码技术及其标准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薛猛  张虹  刘兵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9):1476-1478,1491
图像压缩编码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压缩编码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小波变换、分形压缩等。国际标准也不断将这些新方法应用到其中。在重点介绍小波变换和分形压缩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系列国际标准,特别是JPEG2000和MPEG4。  相似文献   

7.
纠错编码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移动通信信道的抗衰落和干扰的能力.文章主要介绍了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到第四代中所使用的不同的纠错编码技术,以展示纠错编码技术在移动通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DCT编码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DCT编码在JPEG、MPEG、H.26x等编码标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随着Shapiro关于小波的嵌入式零树小波编码以及Said等人提出的集合分裂等级树编码的成功应用,使图像及视频信号的压缩编码提高到了新阶段,这虽然对传统的DCT编码提出了挑战,然而,Xiong等人利用嵌入式DCT块变换之间直流系数(DC)的高度相关性也能获得较高的编码性能,因为对DCT后的系数进行重组,同样具有小波多分辨率图像的特性。此外,基于形状自适应DCT、区域支撑DCT以及形态DCT的提出,还有利用DCT系数实现信息隐藏、图像大小调整、模式识别等等,都将DCT功能与性能推向更高层次,使得基于常规的DCT编码有了更大的应用与发展空间。为使人们对DCT编码现状有一概略了解,在对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技术作了概略介绍,并对DCT编码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的图像可分级编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图像渐进传输、多质量服务以及图像数据库浏览等多分辨率环境下的多媒体应用导致了图像可分级编码思想的产生.本文首先对图像可分级编码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然后以图像可分级编码的种类为线索,对基于小波的图像可分级编码技术的发展和常用技术进行了综述,特别对MPEG-4和JPEG-2000中图像的可分级编码技术进行了讨论,最后对静态图像编码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要了解什么是AVS,可以从认识MPEG开始。MPEG是什么?它是Motion Picture Expert 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的简称,是一个影音编码和解码技术的国际标准化组织。MPEG制定数字视频和音频国际标准,然后将制定的标准推广到各行业,比如第一代VCD光盘使用的是MPEG1.0标准的视频和音频编码,而DVD使用的是由MPEG2.0发展出来的视频编码。  相似文献   

11.
IC卡能广泛得到应用,并逐步替代磁条卡作为信用卡的主要形式,其安全技术的优越性是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安全机制是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技术措施。从芯片的三级安全保障体系,对芯片内存的存取控制到IC卡应用系统的密钥管理,一环扣一环,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无线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无线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并探讨了当前无线视频编码技术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小波视频编码技术在快速发展,作为视频编码核心步骤的运动补偿技术更是受到了高度重视.许多用于提高编码效率和提供新功能的观点和方法被提出.在介绍小波视频编码技术特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运动补偿技术在时域和小波域实现的最新进展,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视觉特性的静态图象压缩编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主观视觉特性的压缩编码方法突破了传统编码技术中以MSE作为评判标准的限制,将人眼视觉特性结合到编码算法中,以实现最低比特位率和最好视觉效果.目前该技术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现有的基于视觉特性的压缩编码方法,同时讨论了应用在JPEG-2000和MPEG-4中的一些视觉编码技术,通过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图象质量的客观评价、感兴趣区域的自动确定以及任意对象的识别与分割是基于视觉特性的编码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视频编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频编码是进行视频传输的一个关键环节,随着视频传输的广泛应用,视频编码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系统地讨论了当前视频编码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特点,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CD-R刻录原理和CD-R盘片CD-R盘片的尺寸和VCD盘片完全一样,直径120mm,容量可达680MB,市场价格每片只有20余元,因此记录成本低,每兆字节的费用小于0.05元(比软磁盘低得多)。CfrR盘和CD-ROM盘兼容,可以像VCD、CD-ROM光盘一样在CD-ROM机.上反复无数次阅读,只要适当注意保存环境,其中数据可以保存100年以上。所以它完全可以取代资料备份磁带,成为新一代的资料备份设备。Cllll是CompactDiscRecordable的简写,又叫做C]IV/O(CllwriteOnce),它只允许写人一次,写好以后,信息不能擦去,但写好后的CInll盘片可…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容量存储芯片技术的发展,出现一种存储容量大、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卡,即IC卡,又称其为智能卡。由于具有以上许多明显优越于磁卡等存储卡的优点,IC卡的应用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飞速发展。虽然目前世界上磁卡仍在广泛使用,但其逐步被IC卡取代是必然的趋势。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IC卡的应用将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手机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平均每人更换手机最频繁的国家。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目前,许多国内的通讯技术厂商纷纷盯上了手机外围功能开发,他们都想通过新的功能来吸引上千万的手机用户。假如你是一个不习惯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你就会发现.当你刚刚学会如何把短信写出并发送时,彩信和彩铃的到  相似文献   

19.
新品信息     
《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18(4):86-86
研华新出PCI总线4端口RS-232/422/485通讯卡,艾讯科技推出全新Intel Pentium 4嵌入式计算机平台SBC83800,研扬工控机BOXER AEC-68X0系列产品陆续上市,凌华推出MPEG4硬件影像压缩卡PCI—MPG24,NI发布新版免费测量服务软件NI—DAQmx 7.4,控创诠释新一代基于Intel Xscale技术的X-Board COM。  相似文献   

20.
《微型计算机》2007,(3Z):35-35
百花齐放是一种繁荣的象征,2006年,DV产品终于冲破种类单一的困扰,从原来Mini DV一家独大,发展到了DVD刻录式、硬盘式与之分庭抗礼的局面,更有闪存式产品加入市场争夺,正是存储技术以及媒体编码技术的发展积累打造了这些全新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