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etri网作为一个比较好的过程建模技术,在工作流模型的描述中有着一定的优势。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如何投入到具体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工作流引擎,此引擎必须要能够完全支持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的定义,Bigbross Bossa是各种工作流引擎中为数不多的采用Petri网来定义工作流的引擎之一,该文就Bossa工作流引擎的使用方法进行探讨和描述。  相似文献   

2.
工作流技术是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将Petri网引入工作流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建模方法。但是,传统的PN不能直接用于描述比较复杂的工作流模型。本文根据C.A.Ellis定义的信息控制网、W.M.P.vanderAalst定义的工作流网,结合工作流本身的特点,对Petri网进行扩展,提出了一种描述工作流模型的新方法--信息控制Pettri网,并给出其表示工作流模型的正确性定义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信一  黎燕 《微机发展》2003,13(6):91-93,97
Petri网是计算机异步成分之间进行通信的理论基础。Petri网的应用涉及计算机学科的各个领城。文中运用Petri网工具来对工作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描述,并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Petri网来描述工作流的各种同步关系以及流向,最后,文章还给出了一个由功能模型、数据/信息模型、组织模型、资源模型组成的工作流复合模型。  相似文献   

4.
Petri网是计算机异步成分之间进行通信的理论基础.Petri网的应用涉及计算机学科的各个领域.文中运用Petri网工具来对工作流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描述,并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使用Petri网来描述工作流的各种同步关系以及流向,最后,文章还给出了一个由功能模型、数据/信息模型、组织模型、资源模型组成的工作流复合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Petri网是一种很有效的模型描述语言,不仅能描述系统的结构特性,同时还能描述其动态特性,尤其适用于描述含有并行成分的系统,而工作流技术作为实现企业过程集成的有效手段,广泛用于各种场合。在简要介绍了Petri网和工作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的优点,讨论了将工作流模型转化为Petri网模型的基本原则,并且提出了一种扩展的Petri网模型作为一种工作流建模的工具,最后对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王培龙  刘文远 《计算机工程》2004,30(18):159-161
对传统Petri网在描述工作流模型时,组成模型的元素数量过多、无法体现数据流以及无法管理多个工作流实例等缺陷,将有色Petri网(Colored Petri net,CPN)理论的分析方法引入到工作流网(Workflow-net,WF-net),实现二者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新型扩展工作流网CPWF-net(Workflow-net based on Colored Petri net),给出了严格的定义,使能机制和触发,全面分析了CPWF-net的特性,并就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过程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业务过程建模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选择一种高效的建模技术对复杂多变的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形式化表示对构建一个灵活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了Petri网技术给业务过程建模,构造了一个灵活可分析的过程模型:首先介绍了相关的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技术,接着描述了Petri网到工作流过程模型执行的映 射,然后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基于Petri网建模方式的实例,最后利用随机Petri网和概率论的一些知识对该模型进行了时间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具有结构简明、描述能力强的特点。本文总结了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业务分析与建模过程中。给出了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的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提出工作流过程模型的触发机制.时探讨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时间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工作流管理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很多扩展Petri网概念用于工作流建模。描述工作流中的资源、资源条件以及任务与资源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而现有的用于描述工作流的Petri网在这方面,并不令人满意。该文特别强调资源的概念,在时间Petri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Petri网———资源条件/任务网(ResourceCondition/Tasknet,简称RC/TN),利用RC/TN网来进行工作流建模,描述工作流的执行过程。并将该工作流建模方法应用于OA流程的描述中。  相似文献   

10.
实现工作流技术的关键环节在于工作流的概念模型,而其中的过程建模又是构建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因此,对建立工作流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多。近几年,随着业务流程建模、工作流概念的出现以及Petri网技术的发展,Petri网也被用于工作流模型的建立。该文在介绍工作流模型和Petri网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工作流的四种基本流程结构,并以工作流的四种基本流程结构为出发点,给出了如何把它们映射成符合工作流网定义的模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亮  姚淑珍 《计算机工程》2007,33(9):60-61,9
为了更有效地对工作流模型进行分析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化简技术的工作流模型正确性验证方法。在对各种工作流模型验证技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非自由选择网结构活性和有界性的分析,给出了针对Petri网中非自由选择部分的分析方法。在保持活性和有界性的前提下,给出了将活的且有界的非自由选择部分转化为自由选择部分的转化方法,从而将非自由选择的Petri网验证问题转化为自由选择Petri网的验证问题。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如何使用该文提出的方法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保水产品供应链工作流的合理性和保证业务流程中物流和信息流的一致性,提出了较完善的基于状态的Petri网建模方法,对水产品供应链业务流程进行模型分析,描述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链各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流程模型,利用petri网设计了水产品管理系统流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Petri网能够优化设计水产品生产加工各个流程模型,对水产品生产供应链信息流进行有效的管理,为水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作流网的实时协同系统模拟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Petri网和工作流的概念,提出一种实时协同系统的形式化模拟与分析技术——逻辑工作流网,逻辑工作流网是抑制弧Petri网和高级Petri网的抽象和扩展,其变迁的输入/输出受逻辑表达式的约束,它与一般工作流网相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状态空间爆炸问题,且便于系统设计人员掌握和使用,该文分析了逻辑工作流网的若干性质及组合网的性质继承问题,并以网上企业销售系统为例,说明逻辑工作流网在实时协同系统模拟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Petri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易于使用的图形表示,是一种理想的建模和分析工具,因此在工作流的建模和分析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应用Petri网的理论对于工作流模型中的死锁进行分析,给出了解决死锁的基本算法,并分析了这些算法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前,工作流的建模和分析工具有很多,由于Petri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易于使用的图形表示,因而是一种理想的建模和分析工具。论文着重讨论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的分析技术,对其基本的过程和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尤其对模型正确性的判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文章最后,将给出一个应用的实例:全国高校网上招生录取系统。  相似文献   

16.
孙建召  曾巧明 《微机发展》2007,17(10):73-75
工作流技术作为一种过程建模和过程管理的核心技术,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介绍了工作流技术;提出了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融入Petri网模型所形成的面向对象Petri网,并讨论了建立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的步骤;运用面向对象Petri网建立了某制造企业的产品方案处理流程的工作流模型,并运用性能等价公式对工作流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流技术作为一种过程建模和过程管理的核心技术,在计算机应用领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介绍了工作流技术;提出了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融入Petri网模型所形成的面向对象Petri网,并讨论了建立基于面向对象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的步骤;运用面向对象Petri网建立了某制造企业的产品方案处理流程的工作流模型,并运用性能等价公式对工作流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Petri网在商务工作流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作流建模研究中,Petri网是一类重要工具。对于跨机构的商务工作流来说,用基本Petri网建模往往会因为图幅规模过大和细节过多而使得其可读性下降。该文提出了一种活动/层次网(A/H-Nets)模型,并给出了建模过程和应用示例。模型通过引入复合位置和子网转移及过程转移的概念,来满足Petri网在不同层次上建模的需求。为了保证层次之间的一致性,文中给出了层次建模必须的子网(过程)替换规则。  相似文献   

19.
The Petri Net Markup Language (PNML) is originally an XML-based interchange format for Petri nets. Individual companies may specify their process models in Petri nets and exchange the Petri nets with other companies in PNML.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ies of PNML in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s instead of an industrial interchange format only. In this paper, we apply PNML to develop context-aware workflow systems. In existing literature, different methodologies for the design of context-aware systems have been proposed. However, workflow models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in these methodologies. Our interests in this paper are to propose a methodology to automatically generate context-aware action lists for user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state of the workflow systems.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 we first propose Petri net models to describe the workflows. Next, we propose models to capture resource activities. Finall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workflows and resources are combined to obtain a model for the whole processes. Based on the combined model, we propose architecture to automatically generate context-awar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to guide the users and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orkflow systems. We demonstrate our design methodology using a health care example.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trajectory-tracking approach for verifying soundness of workflow/Petri nets represented by a decision-process Petri net. Well-formed business processes correspond to sound workflow nets. The advantage of this approach is its ability to represent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We show that the problem of finding an optimum trajectory for validation of well-formed business processes is solvable. To prove our statement we use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to tackle the soundness verification problem for decision-process Petri nets. As a result, applying Lyapunov theory, the well-formed verification (soundness) property is solved showing that the workflow net representation using decision process Petri nets is uniformly practically stable.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in a complexity-theoretic sense checking the soundness property is computationally tractable, we calculat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We show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rkflow nets and partially ordered decision-process Petri net used for business process re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ur computational experiment of supply chains demonstrate the viability of the modeling and solution approaches for solving computer science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