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部控制制度是上市公司控制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一系列制度方法,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考察上市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并能影响管理者和投资者做出的相关决策。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存在标准不统一、内容形式化等问题。本文阐述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针对现状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成因,并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发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披露了该信息,但披露程度不容乐观、披露主体也各不相同,因此建议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结构、外部监管和公司业绩这四个方面来促使上市公司积极披露自身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6-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具有明显的市场反应,但从不同侧面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从披露类型看,强制性披露较自愿性披露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从披露详略看,详细披露会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简单披露则不一定。此外,与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的市场反应相比,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据此本文认为,在进一步加强强制性披露的日常监管的同时完善自愿性披露的激励政策,是当前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和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还能通过发现问题来间接改善公司的内部管理与控制,从而为上市公司吸收更多的潜在投资者。本文将就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成功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有效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上世纪末,国际上出现的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等违法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会计研究人员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广泛关注。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对于各方利益相关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促进管理当局改进内部控制设计;同时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对于投资者而言内部控制信息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依据,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投资者可以了解公司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一方面增加了分析师预测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信息披露的真实完整等,这些都将影响到分析师的预测能力.本文从信息披露角度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能否给分析师预测带来增量信息;从有效性角度检验内部控制质量对分析师预测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充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内部控制越有效的企业,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且预测更为乐观  相似文献   

7.
笔者以沪、深两市2011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对象,从外资持股和股权结构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持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正向影响,而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则因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属性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改善外资持股比重,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增强公司内部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广度,但在深度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备性和局限性,没有把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本框架和实践的现状,分析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成因进行论述,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等问题引起了投资者、监管层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措施,包括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法规建设、加强外部监督等。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披露是降低代理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回顾中美两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的演进基础之上,从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方面对两国的信息披露制度展开比较,对我国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姜盼 《经营管理者》2023,(1):99-101
<正>重整投资人设立的SPV信息披露程度对重整投资成败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已有破产重整案件,发现交易所要求披露SPV内部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SPV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或利益安排;对重整投资人SPV信息披露制度提出有效建议,帮助重整投资计划顺利实施,有利于保护上市公司、债权人、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内部控制报告质量是内部控制规范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本文通过2008-2010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评和鉴证报告的数据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时间较为随意、披露内容缺乏信息含量.结合年报重述原因和重述内容的归类分析,得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可靠性较低的结论.这一研究结果的发现,为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提供了证据,为内部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家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须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内部控制失效比经营业绩下滑所面临的投资风险更大,投资者必须依赖获取的信息才能形成对其内部控制的判断并据其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可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三个关键点——内部控制实施、评价和审计师鉴证——分析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信号失灵原因和甄别工具,采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检验并发现,公司披露鉴证报告与否和会计信息质量无关,但披露高质量(声誉)审计师签署的鉴证报告,公司的操控性应计更低,会计信息质量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作为传递内部控制信息的二次信号是失灵的,而审计师质量具有信号甄别的作用。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公司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策略,还为内部控制信息市场的监管导向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不得虚假记载、误导或欺诈。本文在分析信息披露对投资者的影响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正在推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探索,对相关的概念做出界定,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对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上市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被很多新闻媒体当作负面报道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大量上市企业未披露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背景下研究负面偏好对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2012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为样本,从负面偏好的坏消息过度反应和事物类别诊断两个层面分别探究中国强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来,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主要外部利益相关方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采用Tobit、Probit和OLS回归估计方法,检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监管机构、诉讼相关方、审计师和投资者4个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数量与负面后果程度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负面效应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而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更易引起负面后果,现阶段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对此没有构成有效的威慑;②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过度反应对企业有实质性影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显著引起监管处罚、诉讼仲裁、非正常审计师变更和负面市场反应;③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充分程度与负面后果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能够削弱与之相对应的负面后果;④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正向调节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对负面后果的削弱作用。         负面偏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内生动力,催生上市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更多隐瞒和不充分披露,即“劣币驱逐良币”。研究结论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新视角,也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评估没有形成制度化、缺乏有力的财务控制、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应当抓好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监督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刘宇尧  陆家骝 《管理科学》2018,31(5):147-160
  上市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是测量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已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具有足够的动机和操作空间干预信息披露,其中主动提高信息披露水平的主要动机是对外融资。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上市公司长期保持低负债或高现金持有,形成了财务松弛,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当公司存在财务松弛时对外融资依赖下降,因此,逐渐被学界重视的财务松弛现象在理论上会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而对股价信息含量产生重要影响。         基于此,将财务松弛纳入已有理论模型进行拓展,在理论模型推导所得结论的基础上,利用2007年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财务松弛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中采用股价同步性r2量股价信息含量,根据财务松弛的定义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财务松弛的测量指标,并且利用2007年底出台的《物权法》中应收账款可以抵押贷款这一规定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松弛确实是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当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时,公司内部财务松弛水平的增加会使上市公司减少信息披露,进而降低股价信息含量,在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内生性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这说明作为内部资本结构重要组成内容的财务松弛不仅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也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特质性信息含量的重要因素。         研究结果为研究和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供了一个新的内部视角,也将目前学界对财务松弛与公司投融资等经营活动关系的研究拓展到探究财务松弛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孙莉 《经营管理者》2013,(29):22-22
本文将通过对财产保险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于财务绩效的长短期影响,来剖析二者的相关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财产保险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三点建议:积极引导和端正公司进行内控信息披露的态度;不断完善治理结构,从而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加大打击造假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