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牛静  王庆峰 《河北医药》2007,29(2):186-18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急性脑梗死的损伤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的深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血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溶栓不可能逆转已经梗死的病灶,其目的是挽救存在于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早期动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或其他治疗方法有其优点:(1)可以直接发现闭塞的血管,评价侧支循环状况.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生率高,致残率高.给病人及家属的生活带来巨大痛苦和沉重经济负担。80%以上的卒中是由脑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梗死,早期开通闭塞动脉,尽快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供血使缺失的神经功能等得到改善或恢复.局部动脉的溶栓被证实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是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我院于2004年1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急性脑梗死尿激酶介入动脉溶栓术后的患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溶栓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静脉溶栓相比,血管内溶栓治疗时间窗较静脉溶栓治疗宽,闭塞血管再通率高,可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IP)的脑细胞功能,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本文就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溶栓相关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脑梗死(A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早期的治疗关键是恢复梗死区血供,抢救缺血半暗带,减轻灌注损伤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我们早期静脉溶栓,同时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静脉溶栓后应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姚德斌 《江西医药》2014,(9):926-930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约60%-80%[1]为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可出现脑梗死、TIA或者无症状脑梗,但由于侧支循环的存在,梗死是否出现、梗死面积的大小以及临床症状的轻重及临床预后的转归都有很大的区别,急性脑卒中时侧支循环的建立对改善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神经功能、治疗方案的个性化选择、临床预后的评估及其减少卒中复发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早期,病变中心部位很快即出现坏死,若及时恢复血流和改善脑组织代谢则可避免缺血半暗带组织发生坏死。大部分缺血半暗带仅存在数小时,80-90%的急性脑梗死是由血栓栓塞性闭塞所致,因此溶解血栓、尽快再通闭塞的脑血管、恢复或改善缺血区的灌注是急性脑梗死的根本性治疗方法。本文现将脑梗死及其后遗症的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溶栓治疗能使闭塞血管再通,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缩小梗死面积,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有效方法[1]。  相似文献   

8.
<正>脑血管病存活者中50%70%遗留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都很高,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1]。急性脑梗死是由多因素引起,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血黏稠度增高,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所致,由于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形成梗死灶[2]。目前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之一是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区血液供应,由于溶栓治疗受到时间窗的限制,使得神经保护、抗氧化治疗越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为发病内6h,并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行低剂量CT灌注成像检查,观察溶栓治疗前后病变区相对脑血流量( rCBF)、相对脑血容量( 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 rMTT),溶栓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6h内CT灌注成像均显示灌注异常的缺血半暗带,表现为rCBF、rCBV降低,rMTT延迟,表明存在缺血半暗带。溶栓后大部分患者脑灌注情况明显改善,与溶栓前比较梗死核心区rCBF、rCBV及缺血半暗带区rCB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缺血半暗区rCBF显著增加, rMTT减小,溶栓后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行低剂量CT脑灌注成像能显示缺血半暗带,溶栓治疗后缺血半暗区灌注异常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脑梗死治疗主要改善梗死区的供血,特别是半暗带区缺血,最大程度地缩小梗死面积,增加脑供血,减少脑梗死面积。本文收集2013年1月至4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观察其治疗疗效并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尼莫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梗死患者在应用UK(为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合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拜耳公司生产的尼莫通),可大大增加闭塞血管再通的机率和解决血管再通后的再灌注损伤,保护并改善缺血半暗带(IP)的血供和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及时的溶栓治疗能够再通堵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早期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在发病4.5h内给予溶栓药物,目的是尽早再通闭塞的脑血管,使局部缺血脑组织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之前获得再灌注,以期迅速改善症状,减轻病残程度[1],但溶栓后对并发症的观察、康复护理等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时脑血管闭塞,脑血流中断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供血区域脑组织坏死和软化,梗死中心区的神经细胞迅速死亡,其周围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细胞功能受损但短期内尚可存活,处于可逆状态,如果在有效时间内缺血半暗带区及时得到血液供应,并防治再灌注引起的脑损害脑代谢得以恢复,神经细胞可以存活并恢复功能,从而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梗死的致残率与致死率。笔者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期间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大动脉闭塞,经CT血管造影(CTA)研究证实缺血半暗带的存在与严重程度与良好的侧支循环及患者相关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其治疗原则以早期恢复血流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为主[1]。动脉血管内再通是现阶段临床中最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治疗后侧支循环再通率与预后均较为理想。对急性脑梗死动脉血管内再通的应用现状与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静脉溶栓可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挽救梗死心肌。选择我院2005年以来104例STEAMI患者,分别应用r-SK、UK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脑梗死起病急骤,病情危急,具有极高致残率及病死率,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1]。近年来,受生活水平、老龄化趋势及膳食结构等因素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病率急剧增长,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为脑血管疾病多项防治指南推荐急性脑梗死有效治疗措施,可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溶血血栓,恢复梗死区血供。同时大量学者证实,亚低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指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急性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迅速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如何进一步增加闭塞血管的再通率,缩短再通时间,从而改善局部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并最大限度的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1]的脑细胞功能已经成为目前脑血管病的研究热点。血管内介入治疗近年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管再通治疗,接触性溶栓、经微导管机械碎栓和Solitaire AB 支架[2]取栓三种方法对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以往多发于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增加,发病和死亡年龄前移,自然预后差,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能挽救缺血半暗带、促进闭塞血管再通、使脑组织血流得到回复或重建,从而限制梗死范围扩大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罗语嫣  丰宏林 《医药论坛杂志》2011,(24):209-210,248
目前,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的治疗措施是使血管再通,然而正是侧枝循环提供了阻塞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的血运,并决定了缺血半暗带的范围。如果脑缺血后迅速促进缺血组织侧枝循环的建立及微血管的形成,这将对缺血组织的保  相似文献   

20.
<正>急性脑梗死(ACI)亦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患者因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存在脑部血流障碍,继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其早期治疗关键在于改善梗死区血供,抢救缺血半暗带,减轻灌注损伤~([1])。尤瑞克林为人尿激肽原酶,自男性尿液中提取精制而来,可催化激肽原水解产生激肽,进而扩张血管,在缺血部位诱导新生血管生成,改善半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