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和PCR产物测序方法,检测119例AL患儿(病例组)和106例对照儿童(对照组)的CYP3A5-6986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既往发表的文献进行温州与苏州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1对照组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G位点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3按性别因素分层分析,儿童白血病的遗传易感性存在性别差异。4温州、苏州两个地区AL患儿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3A5基因6986位点AG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男性白血病患儿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谷杭芝  郑飞云  林峰  金珍琳  王金仙 《浙江医学》2010,32(12):1760-1762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1A1,CYP1A1)基因MSP I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5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96例对照组人员进行了CYP1A1基因MSP I多态性的检测,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CYP1A1基因MSP I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TT(5417%)、CC(5.7%)、TC(39.6%);T(74.5%)、C(25.5%).对照组分别为TT(32.3%)、CC(12.5%)、TC(55.2%);T(59.9%)、C(40.1%).内膜癌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等位基因C的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CYP1A1基因MSP I位点多态性的存在可能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CYP2A6基因rs8192720多态性与新疆汉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以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技术,分析107例食管癌患者(病例组)和204例非食管癌患者(对照组)CYP2A6基因rs8192720A/G位点基因型的分布,并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GG、GA、A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6.35%、32.69%和0.96%,在对照组中为69.59%、27.84%和2.58%,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5,P=0.48);GG和GA+AA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57)。结论:CYP2A6基因rs8192720A/G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人食管癌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易感性之间关系。方法提取92例COPD患者及80例对照组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法(Allele-spe-cific PCR)检测β2AR基因+46(A/G)位点和+79(C/G)位点多态性;统计分析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β2AR基因+46(A/G)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79(C/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2AR基因+46位点(A/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中部地区汉族COPD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生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1A1、谷胱甘肽转硫酶M1、T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89例儿童ALL患儿以及90名健康对照者的CYP1A1MspI多态(T264C)、GSTMI和GSTT1等基因的多态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儿童ALL组的CYP1A1基因MspI多态纯合子突变型(C型)的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纯合子突变型的儿童患ALL的危险度比杂合子突变型(B型)与野生型(A型)儿童的高(OR=1.997,95%CI:1.024—3.896)。GSTM1缺失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709,95%CI:1.427-5.146),GSTT1缺失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携带CYPIA1C型、GSTM1、GSTT1缺失型的联合基因型儿童患ALL的风险增加(DR=2.235,95%CI:1.111-4.497)。结论CYP1A1基因MspI多态纯合子突变型(c型)、GSTM1缺失型与儿童ALL的易感性可能相关,GSTT1缺失型与儿童ALL易感性可能不相关;同时携带CYP1A1C型与GSTM1、GSTT1缺失基因型可能是儿童ALL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河北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1A2(cytochrome P4501A2,CYP1A2)C163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210例河北汉族正常人进行CYP1A2 C163A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河北汉族人群CYP1A2 C163A基因A和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68.3%、31.7%。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1%、40.5%、11.4%。符合 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定律(χ2=1.22,P>0.05),具有代表性。结论河北汉族人群CYP1A2基因存在C163A位点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肖飞  邱健  钟国强  曾志羽  涂荣会  何燕  李烁 《重庆医学》2013,(25):2991-2993,2996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 3A5(CYP3A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MGB探针建立了CYP3A5*3(6986A>G)位点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型方法,对170例中国汉族EH患者和193例排除EH诊断的对照者进行CYP3A5*3(6986A>G)位点基因分型。结果 EH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2%、42.4%、6.5%,而对照组则为39.9%、50.8%、9.3%。携带GG基因型者EH的患病风险是至少携带一个A等位基因者的1.579倍[95%CI:1.041~2.395]。结论 CYP3A5*3(6986A>G)多态性位点可能与中国汉族人EH具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降低EH的患病风险,存在稍低的收缩压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汉族人群瘦素受体(LEPR)Pro1019Pro基因型分布,探讨该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无亲缘关系的381例温州地区汉族人群的LEPR基因Pro1019Pro多态性(正常对照组111例,高血压病合并肥胖148例,高血压病非肥胖122例)。结果:高血压合并肥胖组LEPR基因Pro1019Pro的AA、GA和GG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770、0.196和0.034,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132和0.868;高血压合并非肥胖组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590、0.352和0.058,基因型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34和0.766;正常对照组基因型表达频率分别为0.514、0.405和0.081,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84和0.716;Pro1019Pro位点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在对照组和病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A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合并肥胖患者中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结论:LEPR基因Pro1019Pro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高血压合并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妇女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基因 MspⅠ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76例经腹腔镜或手术证实为内异症的患者(内异症组)和80例非内异症的妇科手术患者(对照组)CYP1A1基因3’端限制性内切酶MspⅠ位点的3种基因型(m1m1、m1m2、m2m2)的分布频率并加以分析,2组检测对象均为广东籍汉族妇女。结果CYP1A1基因 MspⅠ位点基因型m2m2在内异症组和对照组中各占19.7%和12.5%,基因型m1m1在2组中分别占30.3%和42.5%,基因型m1m2在2组中分别占50.0%和45.0%,各基因型在2组中所占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m1、m2等位基因频率2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毒酶CYP1A1基因MspⅠ多态性的单独存在可能与广东籍汉族妇女内异症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15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贵阳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分布特征。方法:选择2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对照组为同期150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检测两组IL-17A-152G/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其与哮喘易感性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IL-17A基因-152G/A位点 AA、AG、GG 3种基因型频率在哮喘组中分别为21.4%、53.6%、25.0%,对照组中分别为11.3%、54.7%、34.0%,该位点在哮喘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5;χ2=6.635,P<0.05),等位基因A与哮喘相关。结论:IL-17A基因-152G/A位点多态性可能是贵阳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候选基因,AA纯合子基因型可能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肾移植病人术后稳定期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剂量比(C0/D)的影响。方法以随访的149例稳定期肾移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IL-10-819 C/T、-592 C/A、-1082 G/A和CYP3A5 6986 A/G基因分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他克莫司的血药谷浓度(C0),比较IL-10和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C0/D的影响。结果在149例肾移植稳定期病人中,IL-10-592 C/A、-1082 G/A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C0/D均没有明显影响;而-819C/T与他克莫司C0/D存在明显相关性,IL-10-819 TT型他克莫司C0/D均明显高于TC/CC型(P < 0.05)。同时CYP3A5 6986 GG型(无活性组)的他克莫司C0/D明显高于CYP3A5 6986 GA/AA型(有活性组)(P < 0.05)。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CYP3A5有活性组中,IL-10-819 TT型病人的他克莫司C0/D明显高于IL-10-819 TC/CC型病人(P < 0.05);在CYP3A5无活性组中,IL-10-819 TT型病人他克莫司C0/D也明显高于IL-10-819 TC/CC型病人(P < 0.05)。结论在肾移植术后稳定期,IL-10-819 C/T和CYP3A5 6986 A/G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C0/D具有明显相关性,且IL-10-819 TT型对CYP3A5 6986 GG型病人的他克莫司C0/D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代谢酶CYP1B1基因CYP1B1*2 142 C/G,CYP1B1*2 355 G/T,CYP1B1*3 4326 C/G多态性与北方地区汉族人群喉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ulti-PCR)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 MS)对200例北方地区汉族人群喉癌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DNA中CYP1B1*2 142 C/G、355 G/T,CYP1B1*3 4326 C/G基因进行多态性研究,并分析上述基因位点之间及基因和烟酒的联合作用与喉癌发生风险的关联强度。结果:携带CYP1B1*2 355 G/T突变型基因型的病例组患病风险高于对照组(OR=2.281,95%CI: 1.142~3.516,P<0.001),携带CYP1B1*3 4326 C/G突变型基因型的病例组患病风险低于对照组(OR=0.571,95%CI: 0.370~0.882,P=0.011)。C142T355C4326单倍体型具有协同效应,显著增加喉癌风险(Adjusted OR=3.180,95%CI:1.760~5.746,P<0.001)。在非吸烟及吸烟者中携带CYP1B1*2 355 G/T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危险度OR分别为2.080(95%CI: 0.742~5.830)、6.322(95%CI: 2.541~15.725,P<0.001)。结论:CYP1B1基因的多态性与喉癌患病风险密切相关。CYP1B1*2 355 G/T突变型基因是喉癌的风险基因,CYP1B1*3 4326 C/G突变型基因是喉癌的保护基因。CYP1B1*2 142 C/G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无相关性。基因与基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风险基因越多患癌风险越大。烟酒与基因之间无相互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亚单位1(VKORC1)、细胞色素P4502C9(CYP2C9)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及与国外其他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206例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CYP2C9及VKORC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与国外多个民族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比较。结果检测到VKORC1有A和G两种等位基因,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1和0.09。VKORC1-1639G〉A基因型检测有169人为突变纯合子AA型,基因型频率为0.82,35人为杂合子GA型,基因型频率为0.17,2人为纯合子GG型,基因型频率为0.01。共检测到CYP2C9*1及CYP2C9*3两种等位基因,未检测到CYP2C9*2,CYP2C9*1及CYP2C9*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5和0.05。CYP2C9基因型检测有186人为*1/*1型,基因型频率为0.90,20人为杂合子*1/*3型,基因型频率为0.1。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分布有自己的特点,可为研究VKORC1、CYP2C9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华法林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Zhang ZJ  Yao ZJ  Mou XD  Chen JF  Zhu RX  Liu W  Zhang XR  Sun J  Hou G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4):2119-2123
目的 探讨瘦素基因启动子区 - 2 5 4 8G/A功能多态性是否与首次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 (APS)急性期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相关。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分析 12 8例患者 (男 6 1例 ,女 6 7例 ) - 2 5 4 8G/A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 ,APS(利培酮或氯丙嗪 )单药治疗 10周 ,治疗前后每周测体重和体重指数 (BMI) ,采用MRI测治疗前后腹部脂肪分布 (30例 ) ,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基础体重指标和其变化值的相关性 ;同时分析 38名性别、年龄和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 ,其中 2 2例进行MRI扫描。结果 治疗后患者体重增加是基础体重的 (6 .2± 5 .7) % ,腹部脂肪增加是基础腹部皮下脂肪 (SUB)的 (38.5± 4 2 ) %、腹内脂肪的 (4 0 .0± 4 1.2 ) % ;- 2 5 4 8G/A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患者组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在体重增加≤ 7%和 >7%患者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χ2 =7 5 2 9,df =1,P =0 .0 0 6 ;OR =1.94 1;95 %CI:1.175~ 3.2 0 7) ;基因型对患者组或对照组的基础体重指标无显著影响 ;与携带G等位基因患者相比 ,AA基因型携带者治疗后BMI(P =0 .0 0 3)和SUB(P =0 .0 0 9)明显增加。结论 瘦素基因启动子区 - 2 5 4 8G/A功能多态  相似文献   

15.
Wang F  Jia JP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9):614-618
目的探讨胆固醇24S-羟化酶(CW46)基因第二内含子A→G多态性位点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基因第六外显子G→A(R219K)多态性位点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VLV)技术对168例SAD患者和215名正常对照的CYP46和ABCA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CYP46基因第二内含子A→G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在SAD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A1基因第六外显子G→A多态性的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0,P=0.016),AD组携带A等位基因(G/A+A/A基因型)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1.3%vs73.5%,x^2=6.444,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携带A等位基因者(G/A+A/A基因型)比携带GG基因型者AD发病风险低43%(校正后OR=0.57,95%CI=0.36~0.91,P=0.019),而从纯合子比携带GG基因型者AD发病风险低60%(校正后OR=O.40,95%CI=0.21~0.77,P=0.006)。结论CYP46第二内含子A→G多态性可能与AD发病无关;而ABCA1基因第六外显子G→A多态性与SAD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或从基因型对SAD发病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素Dl(cyclin D1 gene,CCNDl)G870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南方地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346例中国南方地区白血病儿童患者和520例健康对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病例和对照中CCNDl G870A分布频率无差异?在对白血病免疫分型及危险度分层分析中,该基因分布频率亦无明显的差异?结论:CCNDl G870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南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病风险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γ-氨基丁酸B受体B1亚单位(gamma-aminobutyric acid B receptor 1,GABBR1)基因G1465A多态与中国汉族人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uvenile myoclonic epilepsy,JME)的关系.方法 柱层析法提取血细胞基因组DNA,应用PCR-RFLP检测105例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和100例中国汉族正常人GABBR1基因G1465A多态基因型.结果 ① A/A基因型频率在JME组(0.524)显著高于对照组(0.360)(P<0.05).② A等位基因频率在JME组(0.695)显著高于对照组(0.560)(P<0.05).③ A等位基因频率患JME的相对风险度为1.792(95%CI:1.195~2.688)(P<0.05).结论 GABBR1基因G1465A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JME相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JME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代谢酶CYP1B1基因CYP1B1*2142C/G,CYP1B1*2355G/T,CYP1B1*34326C/G多态性与北方地区汉族人群喉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方法(Multi—PCR)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MS)对200例北方地区汉族人群喉癌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DNA中CYP1B1*2142c/G、355G/T,CYP1B1*34326c/G基因进行多态性研究,并分析上述基因位点之间及基因和烟酒的联合作用与喉癌发生风险的关联强度。结果:携带CYP1B1*2355G/T突变型基因型的病例组惠病风险高于对照组(0R=2.281,95%CI:1.142~3.516,P〈0.001),携带CYP1B1*34326c/c突变型基因型的病例组患病风险低于对照组(0R=0.571,95%CI:0.370~0.882,P=-0.011)。C142T355C4326单倍体型具有协同效应,显著增加喉癌风险(AdjustedOR=3.180,95%CI:1.760~5.746,P〈0.001)。在非吸烟及吸烟者中携带CYP1B1*2355G/T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危险度OR分另U为2.080(95%CI:0.742—5.830)、6.322(95%CI:2.541~15.725,尸〈0.001)。结论:CYP1B1基因的多态性与喉癌患病风险密切相关。CYP1B1*2355G/T突变型基因是喉癌的风险基因,CYP1B1*34326C/G突变型基因是喉癌的保护基因。CYP1B1*2142c/G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无相关性。基因与基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风险基因越多惠癌风险越大。烟酒与基因之间无相互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汉族人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116例结肠癌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者的MMP-3基因启动区-11715A/6A 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与结肠癌发病风险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结肠癌患者5A/5A+5A/6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104,95%CI=1.247~3.549),推断携带5A/5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且在结肠癌中,MMP-3-11715A/6A 多态性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3基因启动区-11715A/6A 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群结肠癌的遗传易感性及肿瘤的侵袭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