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开发利用太阳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迫在眉睫,为了提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和光催化剂的性能,采用原位生长并结合表面静电吸附的方法制备三元复合材料,先利用水热合成MoS2/RGO二元异质结复合材料,再根据材料等电点调变溶液pH值制造MoS2与Fe2O3表面电荷同性、而与RGO表面电荷异性,进而构筑MoS2/RGO/Fe2O3全固态Z-Scheme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MoS2纳米花球和Fe2O3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二维片层结构的电子介体RGO表面,MoS2和Fe2O3分别与RGO形成稳定的异质结构,充分证明此种方式构建复杂三元复合材料的可行性。RGO基全固态Z-Scheme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具有优异的光催化还原降解性能,以无机重金属Cr(VI)溶液作为降解指示剂,60min内全固...  相似文献   

2.
以紫菜为碳源、KOH活化法制备的生物质衍生多孔碳为基体,采用水热法及高温煅烧成功合成钴酸镍/生物质衍生多孔碳(NiCo2O4/BPC)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其吸波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NiCo2O4/BPC复合材料具有远远高于生物质多孔碳和钴酸镍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当匹配厚度为5.5 mm、频率为6.24 GHz时,样品的最小反射损耗值可以低至-43.20 dB,此时有效吸收带宽为3.3 GHz。该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可有效改善纳米复合材料的阻抗匹配条件,提高材料的衰减能力,从而获得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  相似文献   

3.
关晓辉  匡嘉敏  赵会彬  杨柳  李世婷 《化工进展》2015,34(10):3693-3699
基于双膜分散技术与水热法相结合的思想,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短时间内合成了还原的氧化石墨烯(rGO)/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rGO/CoFe2O4的吸波性能。通过 XRD、SEM、EDS、TEM、TG/DSC、IR测试手段对rGO/CoFe2O4进行表征,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了复合材料在2~18GHz范围内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变化,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材料在不同厚度下电磁波的衰减性能。结果表明:在透明绢丝状石墨烯的表面及边缘负载了粒度均匀的纳米CoFe2O4粒子;单一纳米CoFe2O4的反射率损耗为-3.59dB。而mCoFe2O4:mGO为10:7的样品的吸波层厚度在2~3mm之间变化时,微波吸收效果显著增强,厚度为3mm时,出现最大微波衰减值-9.2dB,并且微波吸收峰随着吸波层厚度的增加而向低频移动。相比于单一纳米CoFe2O4粉体,rGO/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螯合法制备了RGO/δ-MnO2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低压氮气吸附脱附(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能谱(EDS)、热重(TGA)对其结构和物相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测试(CV)、恒电流充放电(GCD)以及循环测试对所制材料电化学储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RGO/δ-MnO2复合材料比纯石墨烯和纯δ-MnO2具有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1 A·g-1时,RGO/δ-MnO2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可达322.6 F·g-1,比纯δ-MnO2电极材料高234.2 F·g-1,比纯石墨烯高212.1 F·g-1。当电流密度放大10倍后,RGO/δ-MnO2复合材料的比电容保留率为79.1%。在1000次恒流充放电测试后,比电容为252 F·g-1(99.6%),说明该方法制备的RGO/δ-MnO2复合材料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Si、Al2O3、MoSi2微粉和生物竹材为原料,采用包埋烧结法分别制备出SiC多孔材料、Al2O3/SiC、MoSi2/SiC复合材料。采用XRD、SEM及波导法测试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MoSi2/SiC复合材料的厚度为2 mm时有明显的吸波特性,有效吸收带宽在X波段的9.65~12.4 GHz频率范围内达2.75 GHz,且最低反射损耗为-38.27 dB。Al2O3/SiC复合材料孔道内的Al2O3与SiC晶须交缠,形成大量电偶极矩,产生介电损耗;MoSi2/SiC复合材料除介电损耗外还存在电阻损耗,使得复合材料电磁损耗增加,是较有前途的结构功能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在不添加任何还原剂的情况下,通过水热法简易制备SiO2/还原氧化石墨烯(SiO2/RGO)复合材料。采用TEM、FTIR、XRD、TG-DSC、N2-吸附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表明:负载量为76.60%(质量分数)的SiO2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RGO表面上,且部分以Si-O-C键进行配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SiO2/RGO复合材料孔径主要分布在1~7nm,比表面积高达676m2/g。以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pH、投入量、温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2、35℃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吸附效果,吸附量为127.8mg/g。动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参数揭示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7.
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的多孔金属/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大的表面积和孔体积,引起了电磁波吸收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双金属NiCo-MOF,再通过煅烧制备了具有Yolk-shell结构的NiCo/C复合材料,采用SEM、XRD、拉曼光谱以及磁强计(VSM)等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Ni、Co质量比对NiCo/C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i、Co质量比的变化,吸波性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9.4 GHz的频率下,Ni1Co1/C复合材料的性能达到最佳,最小反射损耗为-56.8 dB,有效吸收带宽为5.5 GHz。分析该复合材料的吸波机理发现,电磁波的多重反射、界面极化损耗、自然共振和交换共振是导致其吸波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纳米多孔双金属MOF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热法制备得到TiO2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iO2),考察了其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将其组装成电极,对比未改性石墨烯(RGO)电极和RGO/TiO2电极的电吸附NH4+性能。重点考察外加电压、循环流速、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对RGO/TiO2电极电吸附NH4+的影响,并对其电吸附NH4+特性和对模拟实际含NH4+废水深度脱NH4+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GO/TiO2复合材料具有三维孔洞结构,比表面积为382.08 m2·g-1,比电容量在扫速为0.01 V·s-1时达到325.80 F·g-1,优于RGO材料。RGO/TiO2电极的初次电吸附量较RGO电极提升了28.3%,循环再生吸附10次后,RGO/TiO2电极的NH4+吸附量仅降低了5.87%,循环再生吸附性能优于RGO电极。外加电压2.0 V、循环流速35 ml·min-1和NH4+初始浓度1.0 mmol·L-1为RGO/TiO2电极的最佳NH4+电吸附条件。RGO和RGO/TiO2电极电吸附NH4+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电吸附NH4+为非均匀表面的多层吸附行为,以物理吸附为主。RGO/TiO2电极4级串联时对模拟实际含NH4+炼油净化水的去除率达到86.84%。  相似文献   

9.
以C3H6N6·2H3BO3为前驱体和纳米Fe2O3粉末为原料,通过热处理制备了一种BN/Fe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漫反射光谱等对合成的BN/Fe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其相组成、微结构和光催化性能。Fe2O3粉末在热处理下被还原为Fe纳米颗粒,合成了多孔结构的BN/Fe复合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B4材料对MO的光降解活性最好,45 min内可快速降解99.3%的MO。  相似文献   

10.
开发一种性能优异的氨气气体传感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gFe2O4纳米材料,并通过乙醇超声分散法与Ti3C2Tx复合,制备了不同比例的Ti3C2Tx–Mg Fe2O4复合材料。随后,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Fourier红外光谱等方法对Ti3C2Tx–Mg Fe2O4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比例Ti3C2Tx–Mg Fe2O4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2.5%(质量分数) Ti3C2Tx–Mg Fe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双金属MIL-101(Fe,Al)/Mo S2复合材料,以盐酸四环素为目标污染物探究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对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MoS2添加量、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负载MoS2可显著增强MIL-101(Fe,Al)的光催化活性,10%为MoS2最佳添加量,MIL/MoS2-10%表现出优于MIL-101(Fe,Al)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和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在MIL/Mo S2-10%用量为0.2 g/L时,对20 mg/L盐酸四环素模拟废水的总去除率达到90.06%,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MIL-101(Fe,Al)和MoS2的1.99和3.11倍左右,表明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相比单体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设备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的今日,电磁波辐射日益严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及人类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选择具有特殊层状结构、高导电率和介电损耗性能极佳的二维材料MXene与磁性铁氧体复合,通过改进的两步法水热-溶剂热法制备棒状Fe3O4。为了进一步提高铁氧体的磁损耗性能,采用高温液相还原法将Co3O4附着在其表面,之后将不同比例的Co3O4/Fe3O4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式与MXene复合。经过电磁参数和性能的测试与计算,得到了Co3O4/Fe3O4/MXene复合材料,当其中的Co3O4/Fe3O4添加比例为25%时,在14.9 GHz频段,有着最高的RL值,厚度为8.5 mm,最佳RL值达到-49 dB,EAB为1.1 GH...  相似文献   

13.
韩立宝  胡玉峰 《应用化工》2023,(12):3261-3264
建立了基于光芬顿技术的染料去除方法,该方法采用Fe3O4/SnS2作为光芬顿催化剂构建反应体系,研究了Fe3O4/SnS2复合材料中的最佳Fe/Sn比,并对所构建反应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Fe/Sn比为1.0时,制备得到的Fe3O4/SnS2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去除效率最高。基于Fe3O4/SnS2复合材料所构建的复合材料对于亚甲基橙和罗丹明B也均具有出色的降解能力。同时即使经过5次循环使用,Fe3O4/SnS2复合材料对MB的降解依然可以维持在80%以上。所建立的方法有助于实现水环境中染料的高效去除,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以聚苯胺/涤纶为柔性基材,通过化学镀Ni–Fe合金制备了对电磁波具有高吸收低反射的Ni–Fe/PANI/PET复合织物。研究了预镀镍时间、化学镀Ni–Fe合金时间及其镀液中Ni2+与Fe2+的质量浓度比对Ni–Fe/PANI/PET复合织物电导率、电磁屏蔽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先预镀镍40 min,再在Ni2+与Fe2+的质量浓度比为4∶1、总质量浓度为10 g/L的条件下化学镀Ni–Fe合金40 min,所得复合织物的电导率最高为103 S/cm,力学性能良好。此外,Ni–Fe/PANI/PET复合织物在0.03~3 000 MHz波段表现出高吸收低反射的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热法合成TiO2/GO复合纳米材料,在Q235碳钢表面制备了一系列TiO2/GO/EP复合涂层,并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探究不同含量GO对复合涂层光电化学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GO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吸收强度有明显提升;不同配比的TiO2/GO/EP复合涂层都具有光电响应和光致阴极保护效果,其中,TiO2/GO/EP-3复合涂层的光电响应最明显,光电流密度为0.003 8 A/cm2,光电压降至-681 mV。在环氧树脂中添加纳米复合粒子后涂层的耐水性、耐碱性更优,耐酸性有所改善,硬度和附着力明显增大,可对Q235碳钢基体提供良好的涂层屏蔽保护和半导体光生阴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NiFe_2O_4@TiO_2/RGO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了氧化石墨烯(GO)掺杂量对复合材料晶型、形貌、磁性能、热性能和光吸收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随着GO掺杂量的增加,NiFe_2O_4@TiO_2/RGO的比饱和磁化强度逐渐下降,但依然展示出超顺磁性;掺杂10%GO的NiFe_2O_4@TiO_2/RG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吸收性能,紫外光照射90 min,其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98%。NiFe_2O_4@TiO_2/RGO纳米复合材料是性能优异的可回收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将多巴胺与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接枝复合制备了聚多巴胺/还原氧化石墨烯(PDA/RGO)复合材料,通过XRD、FTIR、FESEM和XPS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水中Fe(Ⅲ)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Fe(Ⅲ)浓度和温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多巴胺与氧化石墨烯的仿生复合成功制备出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PDA/RGO复合材料。pH为2,293 K时,该吸附材料对水中Fe(Ⅲ)的最大吸附量为59.1 mg·g-1,其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对Fe(Ⅲ)的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呈现非均质吸附特性。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材料,该复合材料在Fe(Ⅲ)等金属污染废水处理中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Ti O2固定在碳材料表面可以有效提高其可见光吸收性能。纳米二氧化钛经过沉积方法处理后会负载在碳球(Cs)表面,生成核-壳结构的 Cs@Ti O2材料。由于两种材料之间形成界面,因此与纯 Ti O2相比,Cs@Ti O2的可见光吸收增强。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 SEM,EDS,FTIR 和 XPS 表征测定成功制备了 Cs@Ti O2复合材料。得到的Cs@Ti O2复合材料对 TC 进行光催化降解,研究了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性能包括 p H、光催化剂投加量和四环素浓度因素的影响。最佳的实验运行条件为在 p H=5,TC初始浓度为 20 mg/L和复合材料投加量为 50 mg时,光催化运行6个小时溶液中四环素降解率达到93%。  相似文献   

19.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制备出二维层状Ti3C2Tx/Ni/TiO2复合粉体,并利用TG-DSC、SEM、XRD和XPS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电磁参数并模拟计算不同涂层厚度下样品的反射损耗值(RL)。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样品中TiO2质量含量增加;当热处理温度为300 ℃时,在频率f=17.5 GHz下样品的RL为-35.2 dB,其有效吸波带宽超过1.7 GHz,对应的涂层厚度为4 mm。其优异的吸波性能一方面来自良好的阻抗匹配,另外一方面来自样品的介电损耗、磁损耗的协同效应。此外,样品的电磁波吸收能力可以通过其组分和微观结构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20.
采用静电纺丝结合后续热处理制备了均匀镶嵌超小CeO2纳米颗粒的碳纳米纤维(CeO2@CNFs)复合材料,研究了CeO2含量对其电磁特性及吸波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Ce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及电磁衰减能力降低,但阻抗匹配得到有效改善,吸波能力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CeO2含量约为24.6%(质量)的CeO2@CNFs-2样品因电磁衰减能力与阻抗匹配的更好平衡而表现出最好的吸波性能。当在石蜡基质中的填充量仅为10%(质量),厚度为3.0 mm时,最小反射损耗(RL)值达到-45.4 dB,RL低于-10 dB的有效吸收带宽为5.6 GHz(9.1~14.6 GHz),可覆盖约75%的X波段和45%的Ku波段。CeO2@CNFs-2的吸波强度是纯CNFs的3.1倍,说明CNFs和CeO2两者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该复合体系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