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评价受试制剂克拉霉素软胶囊与参比制剂克拉霉素片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入选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 0.25 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中克拉霉素的浓度,经BAPP2.0软件处理参数,并进行双单侧t检验确定是否生物等效。结果: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克拉霉素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1±0.6)、(2.0±0.8) h;Cmax分别为(815±191)、(800±200) ng/mL;t1/2分别为(4.0±0.4)、(3.9±0.5) h;AUC0-24 h分别为(5612±1283)、(5246±1375) ng·h·mL-1;AUC0-∞分别为(5722±1313)、(5339±1402) ng·h·mL-1。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0.5±23.9)%。结论: 受试制剂克拉霉素软胶囊与参比制剂克拉霉素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试验制剂托伐普坦片与参比制剂托伐普坦片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入选24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参比制剂和试验制剂 3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血浆中托伐普坦的浓度,经DAS 2.1 软件处理参数,并进行双单侧t检验确定是否等效。结果: 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179±97)和(189±86) μg/L;tmax为(2.5±1.1)和(2.5±1.0) h;AUC0-t为(1153±488)和(1225±528) μg·h·L-1;AUC0-∞为(1161±492)和(1232±528) μg·h·L-1;t1/2为(5.6±2.0)和(5.6±2.0) h。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5.8±18.7)%。结论: 试验制剂托伐普坦片与参比制剂托伐普坦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受试者按体重指数进行分层随机交叉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试验制剂和参比试剂2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氟桂利嗪的血药浓度。结果: 口服20 mg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盐酸氟桂利嗪AUC0-1,分别为424.27±74.01 和 410.25±72_56 μg·h-1·L-1;Cmax分别为67.02±14.89 和 67.45±15.68 μg·L-1;Cmax分别为2.90±0.42 和 2.98±0_47 h; t1/2ke分别为 9.73±3.15和8.89±3.08 h。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12±12.23)%。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分散片和肢囊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两种国产布洛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24名男性健康受试者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布洛芬 300 m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结果: 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单剂量给药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tmax、AUC0-24和AUC0-∞分别为:(13.5±5.9)和(12.7±5.4) μg/mL;(5.1±1.0)和(5.5±1.5) h;(100.2±45.4)和(98.5±44.8) μg·h·mL-1;(105.7±47.3)和(103.8±47.0) μg·h·mL-1。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多剂量给药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Cav、tmax、AUCss分别为:(14.1±5.3)和(14.9±6.4) μg/mL;(8.2±3.4)和(8.6±4.3) μg/mL;(4.8±1.0)和(4.6±0.9) h;(99.0±40.4)和(103.3±51.3) μg·h·mL-1结论: 经统计学分析,布洛芬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受试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爱普瑞乐)与参比制剂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健康受试者双周期交叉空腹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受试制剂和波立维片参比制剂 75 mg,用LC-MS/MS法测定氯吡格雷的羧酸代谢物氯吡格雷酸的血药浓度;用DAS 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氯吡格雷酸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来间接反应氯吡格雷的药代特征及生物等效性。结果: 氯吡格雷的代谢物氯吡格雷酸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 max分别为(1351.1±654.9)、(1184.6±607.7) ng/mL,AUC0-24 h分别为(2642.0±1093.8)、(2780.6±1283.1) ng·h ·mL-1,AUC0-∞分别为(2867.8±1238.9)、(3003.3±1291.2) ng·h·mL-1,t1/2分别为(3.81±2.54)、(4.62±2.88) h,tmax分别为(0.80±0.32)、(0.95±0.63) h,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34.8)%。结论: 本检测方法具有准确、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适合人血浆中氯吡格雷酸浓度测定。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tmax经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氧氟沙星缓释片单次、多次给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氧氟沙星片比较其缓释特征与生物等效性。方法: 单次给药20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单次口服药物 400 mg;多次给药18例健康成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组,自身双周期交叉对照,多次口服药物(参比制剂 400 mg/2次/d×5 d,受试制剂 400 mg/次/d×5 d)。通过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氧氟沙星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5382±1558)、(3419±1034)μg/L;Tmax分别为(1.7±0.6)、(4.2±1.8) h;t1/2分别为(8.2±1.0)、(7.6±1.8) h;MRT分别为(8.6±0.9)、(10.3±1.4) h;AUC0-t分别为(33764±5297)、(31280±4412) μg·L-1·h;AUC0→∞分别为(34643±5356)、(32642±4257)μg·L-1·h;Frel为(97.9±12.4)%。方差分析显示,Cmax、Tmax、MRT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AUC0-t、AUC0→∞各参数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90%可信限AUC0-t为 89.0%~97.0%;AUC0→∞为 91.4%~97.8%。多次给药参比制剂与受试制剂的Cmax分别为(3732±1502)、(3564±982) μg/L;Cmin分别为(750±193)、(438±89) μg/L;Tmax分别为(1.5±0.5)、(3.7±1.7) h;AUCSS分别为(32689±4786)、(33591±7929) μg·L-1·h;Cav分别为(1362±199)、(1405±337) μg/L;DF分别为(216.1±76.5)、(221.5±33.9)%;Frel为(102.9±22.5)%。方差分析显示,Cmax、Cav、AUCSS、DF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效性检验显示,90%可信限Cmax为 80.8% ~114.6%;AUCSS为 89.3%~111.9%;Cav为 89.5%~112.4%;DF为 93.7%~122.4%。结论: 受试制剂氧氟沙星缓释片相对于参比制剂氧氟沙星片,单次给药具有缓释动力学特征及吸收程度生物等效,多次给药达稳态时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单剂量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咀嚼片与参比分散片在健康人体中药代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特征。方法:20 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 口服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600 mg, 用双周期交叉设计自身对照试验方法, 以液相色谱法测定服药后不同时刻的血药浓度。结果:按该方法测得的克林霉素血药浓度的最低定量限为0.125 μg/mL (r =0. 999) 。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4. 5 ±1. 4)、 (4. 6 ±1. 4) μg/mL;tmax分别为(0. 83 ±0. 33)、 (0. 90 ±0. 29) h; t1/2 分别为(2. 3 ± 0. 7)、 (2. 3 ±0. 7) h; AUC0→t 分别为(16 ±6)、 (17 ±6) μg·mL-1 ·h; AUC0→∞分别为(17 ±6)、 (18 ± 6) μg·mL-1·h, 各参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等效性分析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 为96. 3%, 统计学结果显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试验制剂复方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T) 与参比制剂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缓释片和阿司匹林肠溶片(R) 的生物等效性, 以及缓释制剂释放特点、稳态血浓度和波动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单剂和多剂交叉给药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和阿司匹林代谢物水杨酸经时血浓度, 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 检验。结果:单剂给药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半衰期(t1/2) 分别为8.3 ±0.6、8.2 ±0.6 h, 血浓度峰值(Cmax) 分别为0.51 ± 0.09、0.53 ±0.09 mg·L-1, 达峰时间(tmax) 分别为4.8 ±0.4、4.6±0.3 h,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 分别为4.90 ±0.61、5.2 ±0.8 mg·h-1·L-1, 相对生物利用度(F) 为(96.1 ±10.8) %;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阿司匹林代谢物水杨酸t1/2分别为2.4 ±0.3、2.5 ±0.3 h, Cmax 分别为3.4 ±0.5、3.0 ±0.4 mg·L-1, tmax 分别为1.7 ±0.2 h 和4.9 ±0.3 h, AUC0-t 分别为13.4 ±2.5 和13.0 ±2.5 mg·h-1·L-1, 以水杨酸计阿司匹林F 为(103.6 ±9.6) %。多剂给药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单硝酸异山梨醇酯Cmax 分别为0.68 ±0.14、0.67 ±0.13 mg·L-1, Cmin 分别为0.17 ± 0.03、0.17 ±0.04 mg·L-1, 波动系数(DF) 分别为(136 ±36) %和(140 ±42) %。结论:单剂和多剂双周期交叉试验,经三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 检验, 结果显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呈生物等效性;试验制剂中缓释成分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9.
陈琳瑶  周星辰  郭歆  苏桃  程泽能 《金属学报》2012,17(11):1249-1257
目的: 丙泊酚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本文通过研究丙泊酚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从而评价国产丙泊酚注射液与进口产品的治疗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共入组受试者24名,于不同周期分别给予试验制剂或对照药,周期间的洗脱期为 7 d。受试者在心电、脑电监护的情况下给药,给药前2 min至用药后 15 min 实时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时间。采用HPLC-Flu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试验过程中记录不良事件。结果: 共23名受试者完成本试验,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 Cmax 分别为 2.284 和 2.452 mg/L; tmax 分别为4 和 4 min; AUC0-t 分别为 0.706 和 0.423 mg·h·L-1; AUC0-∞ 分别为 0.471 和 0.506 mg·h·L-1。两制剂间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3.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效学参数如下:BISmin分别为 51 and 53; AAImin分别为18 和20; BISAUC0-15 min分别为 373.4 和 342.7; AAIAUC0-15 min分别为 892.5 和 850.5。结论: 国产丙泊酚注射液与进口产品在药动学及药效学均具有等效性,且安全性良好,故认为二者具治疗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辅酶Q10 的血药浓度,进行两种辅酶Q10 片人体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方法 10 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交叉试验口服两种辅酶Q10 片,每天3 次,每次20 mg,连服7 d,于d 8 晨服药60 mg 。在d 8 晨于服药前、服药后1、2 、3 、4 、6 、8 、12h 各采静脉血测定血清中辅酶Q10 浓度。2 w k 后进行第2 次试验,交叉服用同剂量的对照品或试验品。结果 试验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 =(5.9±1.78)μg·h·ml-1,Cmax =(0.66±0.17)μg·ml-1,Tpeak =(4.00±1.25)h;对照品的参数分别为AUC =(6.30±2.09)μg·h·ml-1,Cmax=(0.70±0.20)μg·ml-1,Tpeak =(4.60±1.58)h 。两制剂的AUC 、Cmax 及Tpeak 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辅酶Q10 试验片与对照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9%,经等效性分析表明这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健康男性自愿者口服国产丙硫氧嘧啶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 20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自身对照分别单次口服丙硫氧嘧啶国产及进口片剂各200 mg 。用HPLC 法检测血药浓度,以内标法定量。结果 峰浓度Cmax分别为(5.7±1.5)及(5.8±1.8)m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4±0.8)及(1.4±0.7)h;消除相半衰期t1/2分别为(1.7±0.3)及(1.7±0.2)h;AUC0 -t分别为(18.0±4.4)及(17.8±4.6)mg ·h·L-1;AUC0-∞分别为(18.1±4.5)及(17.9±4.7)mg·h· L-1 。受试片相对于参比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01.9±13.2)%。结论 丙硫氧嘧啶片国产片和进口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克拉霉素分散片与克拉霉素片(利迈先)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交叉单剂口服给药法, 以藤黄八叠球菌为指示菌, 采用微生物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克拉霉素分散片和利迈先经时血药浓度。数据经3p97 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及双单侧t 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结果 克拉霉素分散片和利迈先药物动力学参数Ka 为0.7843 和0.5893 h-1, t1/2 (α)为1.7324 和2.3140 h, t1/2(β)为4.1449 和3.8635 h, Cmax 为2.2308 和1.8742 μg ·ml-1, AUC为17.741 和16.2751 μg ·h ·ml-1 。克拉霉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21 %。结论 两种制剂AUC值剂型间、阶段间和个体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国产加替沙星片剂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4 名男性受试者按双交叉随机开放试验设计,每名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国产或进口片剂4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 结果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国产和进口加替沙星片剂后体内过程均符合血管外二室模型, 平均血药高峰浓度(Cmax) 分别为4.45 ± 1.04 和4.05 ±0.85 mg·L-1, 平均达峰中位时间(Tmax) 分别为0.75(0.5, 3) h 和0.75 (0.5, 2.5) h, 平均消除半衰期(T1 2β) 为6.97 ±1.08 和7.19 ±0.91 h, 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 ~ ∞分别为31.99 ±3.80 和32.11 ±3.37 mg·h-1 ·L-1。48 h 内平均累积尿排出率分别为(79.47 ±6.00) %和(79.59 ±5.89) %。与进口片剂相比, 两制剂间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相近, 其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 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74 ±7.42) %。 结论 受试者单剂空腹口服国产加替沙星片剂400 mg 后体内过程符合血管外二室模型, 其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 原型药物在尿中排出率高。与进口片剂具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健康男性志愿者空腹或餐后单次口服国产伊曲康唑胶囊与进口伊曲康唑胶囊(商品名为斯皮仁诺胶囊)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本研究包括两个随机、开放、双周期、单次口服给药试验,各入组24名健康中国男性受试者,分别在空腹和餐后服用200 mg试验制剂和200 mg参比制剂后,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给药后伊曲康唑的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对两种制剂的空腹或餐后给药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空腹给药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为(124±79)和(124±86) μg/L;tmax为(2.9±0.8)和(2.5±0.9) h;AUC0-t为(1320±826)和(1348±1095) μg·h·L-1;AUC0-∞为(1420±902)和(1444±1148) μg·h·L-1;AUC0-t/AUC0-∞为(93.0±4.9)和(92.3±5.1)%;t1/2为(17.7±4.7)和(18.1±2.8) h。空腹给药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6.5±35.4)%。餐后给药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为 (202±107) 和(218±109) μg/L;tmax为(4.2±0.8)和(3.9±0.8) h;AUC0-t为(2494±1163)和(2657±1424) μg·h·L-1;AUC0-∞为(2705±1290)和(2870±1578) μg·h·L-1;AUC0-t/AUC0-∞为(92.3±5.2)和(93.6±4.1)%;t1/2为(19.3±5.5)和(18.0±5.1) h。餐后给药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0.5±33.1)%。结论: 两种制剂在空腹给药和餐后给药时都具有生物等效性。餐后给药组Cmax和AUC均明显高于空腹给药组,建议临床使用餐后服用药物,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