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动静脉内瘘穿刺皮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动静脉内瘘穿刺发生皮下血肿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21例动静脉内瘘穿刺发生皮下血肿,其中1例造成内瘘闭塞,2例影响透析血流量,其余18例经过及时处理未产生影响,至今仍在使用.结论 引起内瘘穿刺皮下血肿主要原因有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的愿因,选择合理的穿刺方法,采取有效地止血错施,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20例糖尿病肾病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1例因内瘘启用时间较早,血管充盈度差导致穿刺失败,形成皮下血肿,血管硬化,周围组织纤维化,于内瘘使用6个月后闭塞;1例因透析中多次发生低血压,1年后内瘘闭塞。结论:良好的穿刺方法及系统的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对延长DN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透析疗效,改善透析患者生命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早期使用动-静脉內瘘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回顾总结行血液透析51例尿毒症患者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护理方法和体会.结果 51例患者穿刺效果和血流量均达到治疗要求,9例发生皮下血肿经过压迫止血及24 h内用冰袋冷敷处理后血肿消退,1例瘘管闭塞,无感染发生.结论 透析前做好护理准备工作,穿刺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式,透析中做好严密观察及并发症的处理,透析后做好护理指导宣教工作,是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常采用动静脉内瘘维持患者长期的血液透析以延长生命.方法:对3例以高位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内瘘特点采用相应的穿刺方法及护理、干预进行总结,能提供足够的血流量,长期保持通畅.结果:3例患者的高位动静脉内瘘无1例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皮下血肿、堵塞、感染.结论: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高位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石梅  廖周谊  李亚娟 《西部医学》2012,24(7):1406-140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1月-2011年6月首次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穿刺前双人评估,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正确压迫穿刺部位并实施健康指导,观察穿刺成功率及内瘘出血、血肿的情况。结果本组55例首次使用内瘘的透析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血流量充足且无出血、血肿情况发生。结论首次成功穿刺动静脉内瘘,加强护理并重视患者的健康宣教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和生存质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密闭式回血法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00例采用密闭式回血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开放式回血法。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动静脉内瘘感染及闭塞发生率。结果穿刺点渗血、皮下出血、血肿、动静脉内瘘感染、闭塞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应用密闭式回血法,较常规开放式回血法优化了操作过程,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行预见性护理的5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情况,观察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2年内45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良好率86.54%(45/52);7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闭塞原因分别为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条件极差,2例高脂血症血栓形成,其中1例可能与透析脱水过多有关,另1例皮下血肿长期压迫。7例内瘘闭塞患者3例行内瘘重建术成功,4例行颈静脉长期插管。结论:诱发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很多,分析闭塞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血液透析时穿刺的技巧分析和护理重点。方法对我院55例行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穿刺过程和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5例患者的高位动静脉内瘘在使用过程中无一因穿刺及护理不当造成堵塞、皮下血肿,血流量均能满足透析的需求。结论正确的穿刺技巧和护理能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的质量,并减少患者的痛苦,防止动静脉血栓形成,减少闭瘘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制定自体动静脉内瘘全程护理干预流程,将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经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动脉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和88.9%、皮下血肿发生率分别为10.25%和6.18%、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1.45‰和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建立AVF的认识及遵医行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皮下血肿及动脉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发生动静脉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结果 28例透析患者中,3例发生内瘘狭窄,2例发生闭塞.其中1例因过度超滤引起低血压导致内瘘急性闭塞;1例因腹泻、呕吐后,不小心压迫内瘘导致急性闭塞;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条件差,内瘘未成熟提前穿刺引起内瘘慢性狭窄;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内瘘感染造成狭窄;1例因内瘘吻合口处静脉血管内膜增生致内瘘狭窄.结论 透析中过度超滤、低血压、糖尿病患者血管条件差,内瘘感染及护理不当是引起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狭窄或闭塞的常见原因.预防透析引起的低血压、积极采取正确的内瘘护理方法、提高穿刺技术、预防内瘘感染、对预防内瘘狭窄或闭塞,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33-1234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与护理要点,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通过对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6例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总结出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及护理体会。结果:本组36例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的透析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血流量充足且无出血、血肿情况发生。结论:掌握正确的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术,加强护理并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是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和生存质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失败原因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1998-2007年36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治疗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一次手术失败4例,血肿致血管阻塞1例,血管栓塞2倒,皮下出血1例,内瘘分流过大1例.结论 动静脉内瘘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其长期的通畅依赖于高超的造瘘技术和精心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动静脉内瘘发生皮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先冷敷,48 h后热敷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当归等中药外敷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当归等中药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的护理预防经验.方法 对32例经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加强预防护理,规范内瘘穿刺技术,设置合适脱水量,透析后正确回血和止血,观察动静脉内瘘狭窄情况并进行早期处理,指导患者进行内瘘日常维护.结果 观察期间4例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经内瘘修补术后应用良好;其余28例患者内瘘功能正常,透析效果较满意.结论 护理预防可降低动静脉内瘘狭窄及闭塞的发生概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程卫  叶丽萍  李钟声  高路  顾菁 《安徽医学》2013,34(5):584-585
目的充分利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率。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其中前臂内瘘128例,上臂内瘘37例)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1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臂内瘘术后1个月内闭塞5例;上臂内瘘无一例闭塞,但上臂内瘘血流量较大,压迫止血不充分易造成局部血肿,上臂内瘘可穿刺范围小,静脉易形成动脉瘤。结论前臂血管无法建立内瘘时,上臂内瘘是较好的选择。采取绳梯式穿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止血,可避免动脉瘤及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6年1月开展血透治疗以来发现,以肢体血管作为临时血管通路进行血透的患者透析后穿刺局部皮下淤血、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动静脉内瘘或深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患者的发生率,其中以肱动脉和桡动脉穿刺点出血率最高,不但影响局部血管再次穿刺及患者内瘘手术血管的选择,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了解肢体血管通路局部皮下淤血、血肿发生的原因,我们对其淤血、血肿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缪娟  黄新忠 《吉林医学》2014,(10):2239-2240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观察其内瘘并发症的防治效果及各种护理对策。结果:共有52例尿毒症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主要并发症包括血栓形成、出血或皮下血肿、内瘘感染、内瘘狭窄、假性动脉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术后精心护理,正确使用内瘘,及时防治内瘘并发症与加强护理是降低内瘘并发症、维持良好血管通路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导致血液外渗的原因,探讨积极有效地处理血液外渗和采取护理对策,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不适.方法 回顾2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分析其内瘘穿刺导致血液外渗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内瘘穿刺血液外渗的症状明显有所好转,病人无内瘘感染及内瘘处血液丢失.结论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因反复穿刺易发生渗血,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避免血液丢失和病人的紧张情绪和局部感染起着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琴  ;吴健谊 《吉林医学》2014,(21):4795-4796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在动静脉内瘘穿刺后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8例,对照组应用冰敷-热敷-涂搽喜辽妥的方法,试验组加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皮下血肿处。结果:试验组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消退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淤斑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式穿刺方式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使用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动脉采用顺血流方向针尖斜面向下改良式穿刺方式,对照组为传统穿刺方式,动脉采用逆血流针尖斜面向上的穿刺方法.结果 改良式穿刺方式组患者假性血管瘤、内瘘狭窄、闭塞、内瘘周围皮下血肿发生率均较传统式穿刺方法明显减少;穿刺成功率较传统法穿刺明显提高.结论 改良式穿刺方式能明显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