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结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1)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1.0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的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等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效果满意,其疗效优于针刺结合中药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敏灸是否能增加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为单纯中药灌肠治疗,观察对小腹疼痛和腰骶胀痛的缓解。结果在小腹疼痛积分改变方面,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腰骶胀痛积分改变方面,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在缓解慢性盆腔痛方面优于单纯中药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联合督脉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1月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依就诊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汤每日1剂口服,治疗组在少腹逐瘀汤口服基础上给予隔物督脉灸治疗,督脉灸3 d/次。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于经期停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和盆腔体征评分;盆腔包块大小和盆腔积液深度;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粘连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盆腔体征积分、盆腔包块大小和盆腔积液深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和ICAM-1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0和MMP-2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联合督脉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加味桂枝茯苓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进行治疗;实验组43例,给予加味桂枝茯苓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复诊统计疗效。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局部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及盆腔B超结果的改善情况,并计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1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经临床检测统计可知,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7.44%,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2两组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外比较实验组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实验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盆腔B超结果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茯苓丸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通过活血消癥、清热利湿止痛的功效,起到抗炎抑菌、改善微循环、解痉镇痛的作用,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直肠黏膜,分解盆腔粘连,促进包块吸收。可从根本上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疗效突出,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湿热蕴积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湿热蕴积型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患者随机成两组:治疗组48例(予中药内服+中药灌肠+物理治疗),对照组48例(予妇科千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三个疗程前后中医证候、局部体征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盆腔B超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法均能降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局部体征评分,治疗组改善白带异常、经行腹痛加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方法均能改善血液流变指标、减少盆腔积液、缩小炎性包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150-153
目的 探讨中药灌肠联合脐灸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年12 月我院门诊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灌肠联合脐灸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水平及B 超指标盆腔积液深度和盆腔包块直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 水平及盆腔积液深度和盆腔包块直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RP、TNF-α 水平和盆腔积液深度和盆腔包块直径均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CRP 水平和盆腔积液深度和盆腔包块直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脐灸辨证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炎症水平及疼痛感,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黄玲华  彭薇萍 《当代医学》2010,16(15):146-14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药保留灌肠加超短波治疗为对照组,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5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使用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观察2组治疗1个疗程后与治疗2个疗程后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2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与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比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加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理疗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妇科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随机划分为40例/组,对照组给予理疗+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理疗、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可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脐灸配合利湿退黄方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脐灸配合口服利湿退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利湿退黄方治疗。治疗15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肝功能TBil、ALT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Bil、AL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96%,对照组分别为46.3%和66.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灸配合利湿退黄方是一种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隔中药饼灸联合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服用元胡止痛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隔中药饼灸联合按摩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中医证候积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95.8%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3.5±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中药饼灸联合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具有三效合一优势,起到调经止痛、活血化瘀、温经暖宫之功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联合妇科灌肠液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验方内服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予以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盆腔积液量、盆腔包块缩小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彩超检查盆腔包块/盆腔积液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口服联合妇科灌肠液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盆腔炎性积液吸收及盆腔炎性包块消除。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6-119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2HRZE/10H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胸腔积液TNF-α、FIB及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胸水TNF-α、FIB及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TNF-α、FIB及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发热、胸胁痛、气促、咳嗽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发热、胸胁痛、气促、咳嗽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能显著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促进胃动力等常规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水煎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37%,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68.29%,两组患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0.73%,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87.80%,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有效性研究确定一种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9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盆炎消+西药盆腔灌注;对照组采用西药盆腔灌注。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盆腔体征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40.278,P0.01)。两组治疗1疗程、2疗程、3疗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值分别是-2.130、-5.654、-2.213,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值分别是-1.207,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2疗程盆腔体征积分比较(t值分别是-3.159,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1疗程、3疗程盆腔体征积分比较(t值分别是1.162、-0.161、0.252,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盆炎消合盆腔灌注是一种高效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韩永梅  卫爱武 《中医学报》2019,34(5):1077-108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活产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抗磷脂抗体转阴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肾虚血瘀型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中医证候疗效、抗磷脂抗体转阴率及活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合二藤汤保留灌肠法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属湿热瘀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根据辨证湿热瘀结型给予二藤汤日1剂水煎400 ml,200 ml口服、200 ml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补肾调周方药口服日1剂联合二藤汤灌肠1剂/2 d。两组均在每个月经周期的期间治疗10 d,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这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征疗效及B超检查情况的变化。结果在缓解盆腔疼痛、中医证候及局部体征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缓解盆腔疼痛、改善中医证候和局部体征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妇科超声方面: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妇科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妇科超声指标,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调周法口服中药合二藤汤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明显降低盆腔痛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体征积分,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妇科超声异常指标有效,两组中抽查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气化瘀盆炎汤组(试验组)30例和奥硝唑胶囊组(对照组)30例。两组临床观察时间均为4周,均以患者的体征、中医证候、舌象、脉象作为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对比。结果:据综合疗效判定: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证候学表明: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症状经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后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且在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总积分比较上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盆炎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采用口服中药治疗;西药组单纯西药盆腔灌注法治疗;中西医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西药盆腔灌注治疗。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3组病例治疗后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盆腔体征积分。结果:中西医组治疗后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盆腔体征积分变化中西医组与西药组、中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引起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等症状,改善子宫活动受限、输卵管增粗或子宫旁片状增厚等体征,为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最佳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每次40min,两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结论:热敏腧穴悬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70例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口服我院自拟方剂,比较两组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我院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慢性盆腔炎其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