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急性梗阻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99年6月~2007年5月,本院外科共收治37例因结肠或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8例行Ι期根治性肠切除 吻合术;23例行根治性切除 近断端结肠造瘘术;4例行经腹会阴切除术;2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结果 8例行肠切除Ι期肠吻合者均未发生吻合口瘘,全部病例均安全度过手术关.术后病理37例均确诊为癌.结论 对右半结肠癌性梗阻均可行Ι期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左半结肠或直肠癌性梗阻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0~2002年67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67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病人I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14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37例,Ⅰ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近端结肠造瘘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近断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4例。3例直肠癌致肠梗阻病人,肿瘤无法切除,作乙状结肠造瘘1例,横结肠造瘘,肠梗阻缓解后行Mile’s手术3例。全组无吻合口漏和死亡病例。结论 为了提高5a生存率和减少Ⅱ期手术,结肠癌致肠梗阻应争取Ⅰ期切除吻合。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术中结肠灌洗和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关健。文章还强调了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急诊行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乙状结肠侧端吻合,同时将吻合口远端预留横结肠约10~15cm,在左侧腹壁作单口造瘘,术后3~5月在局麻下行腹膜外瘘口封闭术。结果:28例治愈,无吻合口瘘发生,4例因并发症死亡。随访6月至5年,9例因肿瘤转移死亡,17例仍存活。结论:左半结肠肿瘤合并急性肠梗阻采用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加横结肠单口造瘘术比传统分期手术和I期切除吻合术疗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老年低位肠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 本组37例患者均急诊入院,癌性梗阻35例,其中12例为右半结肠病变,行I期右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23例为左半结肠病变,其中11例行I其右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及近端肠管双管造瘘术,术后3月左右行II期造瘘口还纳术,3例结肠病变腹腔广泛转移患者行结肠双管造瘘术,2例乙状结肠巨大粪石梗阻,行I状结肠切开取石,阑尾切除、回盲部置管减压灌注造瘘术.结果 术后2例死亡.1例腹腔广泛转移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其余3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吻合瘘.结论 急性低位肠梗阻多为癌性梗阻,病变位于右半结肠行I期切除吻合,病变位于右半结肠,若能保证术中彻底地结肠减压及灌注,术后引流通畅及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I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文信  刘桂平 《广西医学》2010,32(10):1256-1257
目的总结大肠癌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结果Ⅰ期切除术43例,其中同时吻合术32例(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19例,行Hartrnanns术5例,肿瘤切除后行端端吻合+近端结肠造瘘6例);8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瘘3例,横结肠造瘘3例,捷径手术2例;术后吻合口瘘1例。结论大肠癌致肠梗阻,只要及时正确处理,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癌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一期肿瘤切除吻合80例,Hartmanns手术10例,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6例,回肠同横结肠直接吻合1例、单纯梗阻近侧造瘘1例。结果:94例均治愈,4例死亡。有3例因不能耐受改行结肠造瘘术。术后并发吻合口瘘3例,其中右半结肠2例,左半结肠1例;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癌性结肠梗阻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病变部位、梗阻近端肠管病理状况选择恰当的术式,吻合口瘘是最主要的并发症。早期发现、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1~2007年32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行Ⅰ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肠管端端吻合术共24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切除3例,左半结肠切除5例,乙状结肠切除9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横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备二期吻合2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结肠造口1例;肿瘤无法切除行结肠侧侧吻合或造口5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9%(7/32),围术期死亡率3.1%(1/32).结论 重视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早期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做好围术期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肠梗阻探查术中结肠癌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肠梗阻探查术中发现的结肠癌患者23例,分析术中处理措施和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急诊手术23例,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4例,横结肠切除Ⅰ期吻合2例,右半结肠切除、近端造瘘3例,左半结肠切除、近端造瘘13例,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造瘘1例.无肠瘘、死亡病例.结论 ...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25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海 《重庆医学》2008,37(15):1670-1671
目的 探讨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 右半结肠切除吻合4例;横结肠切除吻合3例;Ⅰ期乙状结肠和(或)直肠上段切除吻合3例,加近段结肠造瘘3例,近段结肠造瘘、远端关闭Ⅱ期吻合6例;乙状结肠造瘘行Miles术2例,Dixon术1例;无法切除仅行乙状结肠造瘘,Ⅱ期乙状结肠和直肠上段切除吻合2例,死亡1例.结论 对于大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治疗方法,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争取急诊Ⅰ期手术治疗,依据个性化原则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及盲肠造瘘在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宝应县人民医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行术中结肠灌洗、盲肠造瘘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加强抗感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本组均行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切口液化感染8例,近期内不全性肠梗阻4例。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术中行结肠灌洗、盲肠造瘘Ⅰ期切除吻合,一次性解决肿瘤和梗阻,避免肠造瘘和二次手术,避免本可切除的肿瘤因延误时间而增加扩散变为不可切除的肿瘤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及盲肠造瘘在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宝应县人民医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患者行术中结肠灌洗、盲肠造瘘Ⅰ期切除吻合,术后加强抗感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加强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本组均行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切口液化感染8例,近期内不全性肠梗阻4例。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术中行结肠灌洗、盲肠造瘘Ⅰ期切除吻合,一次性解决肿瘤和梗阻,避免肠造瘘和二次手术,避免本可切除的肿瘤因延误时间而增加扩散变为不可切除的肿瘤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梗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28例结直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均经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伴梗阻12例,其中11例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无吻合口漏发生,另1例癌肿不能切除行短路手术;横结肠切除一期吻合1例;一期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其中2例乙状结肠癌伴梗阻者行金属内支架置入,解除梗阻后2周行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Hartmann手术5例,术后恢复顺利,造口排便通畅,3~6个月后4例均进行了顺利关瘘手术,1例永久造瘘;肿瘤无法切除行单纯结肠造口4例.结论:重视围手术的处理,根据急性梗阻性结直肠癌病人全身情况和局部条件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梗阻术中肠道灌洗后行一期切除吻合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37例左半结肠梗阻患者在术中肠道灌洗后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降结肠癌7例,乙状结肠癌15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癌10例,直肠中上段癌5例,经术中肠道灌洗后均行一期吻合术。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4例,吻合口瘘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患者出院后随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中肠道灌洗实施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白高余 《吉林医学》2010,(27):4772-4772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外科诊治处理方法。方法:对12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做前瞻性探讨。结果:12例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回肠结肠吻合术6例;横结肠癌切除一期横结肠癌切除术3例;左半结肠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二期吻合2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1例,5年生存率可达80%。结论:目前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急性低位肠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本组18例均行术中肠道减压、灌洗Ⅰ期左半结肠病变切除吻合术。结果:Ⅰ期切除吻合者1例发生吻合瘘。结论:急性低位肠梗阻多为癌性梗阻,病变位于左半结肠,若能保证术中彻底的结肠减压及灌洗,术后引流通畅及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围术期处理和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和手术疗效。方法对80例老年大肠癌致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80例患者中25例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10例行一期横结肠切除,30例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10例行一期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做二期切除,5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10/80),围术期病死率2.5%(2/80);随访统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54.3%和37.5%。结论术前对有伴发疾病的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认真进行评估和处理,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90例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大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外科处理及疗效.方法 对90例老年大肠癌致梗阻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90例患者中28例行Ⅰ期右半结肠切除,10例行Ⅰ期横结肠切除,27例行Ⅰ期左半结肠切除,18例行Ⅰ期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切除、近端结肠造瘘,关闭远端结肠或直肠备做Ⅱ期切除,7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4%(12/90),围术期病死率4.4%(4/90);随访统计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6%、44.8%和32.5%.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各器官功能支持和营养代谢支持是减少死亡率、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结肠脾曲癌4例,降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15例。行Ⅰ期结肠癌切除吻合17例,分期手术切除吻合5例,1例行单纯近端结肠造口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结论:正确掌握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和术中肠道灌洗方法,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和术后的处理,尽量施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97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37例,其中2例结肠癌并梗阻导致穿孔(横结肠近脾区1例、乙状结肠1例);右半结肠癌并梗阻41例;直肠癌并梗阻19例。一期切除吻合75例,Hartmamm手术11例,回肠乙状结肠或回肠直肠捷径吻合手术5例,肿瘤切除、近端肠管造口、二期恢复肠道连续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15.4%),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和肠瘘。死亡1例,96例(98.9%)痊愈出院。结论经阑尾残端行结肠灌洗并一期切除吻合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方便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39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兵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11,25(3):290-290,30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39例,行Hartmann’s术3例,Dixon术1例,Miles术1例。左半结肠14例中切除吻合术1例,切除吻合加近侧肠造瘘7例,单纯近端结肠造瘘术5例,捷径术1例。右半结肠20例中,切除术16例,行回肠、横结肠吻合术4例。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吻合口瘘1例行左半结肠切除1期吻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行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