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辅助锅炉是光热电站快速、安全、高效起停和运行的关键设备,针对某100 MW塔式光热电站辅助锅炉的蒸汽参数和容量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煤电站的辅助锅炉选型原则不宜直接应用于光热电站,设置单独小辅助锅炉满足轴封需要以及不同时考虑SGS汽包和除氧器给水箱加热,可以提升机组运行灵活性并减小锅炉容量。这种配置在保证电站成功起停和运行的同时节省了投资,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董海鹰  房磊  丁坤 《太阳能学报》2019,40(10):2763-2772
针对中国"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因热电机组"以热定电"运行约束,导致系统调峰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大量弃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电联产运行模式的光热电站调峰策略。该文首先分析光热电站辅助供热后热电机组电热特性及其调峰能力变化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时段的负荷特性及热电机组运行状况制定出基于热电联产运行模式的光热电站在各时段的运行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含光热电站、热电机组、纯凝机组、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电热综合调峰优化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新模型增加了系统热平衡约束、热电机组的热电耦合约束、光热电站运行约束等。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热电联产运行模式的光热电站,通过辅助供热不但可有效提高电网的风电消纳水平,同时可避免运行成本较高的纯凝式机组频繁调节,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储能材料、储能技术以及储能技术在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应用,分析了熔盐储能技术应用在光热发电领域的优势。通过对槽式和塔式光热电站的储能容量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相同储热容量而言,槽式光热电站的熔盐使用量远远大于塔式光热电站,其熔盐储热成本是塔式电站的3倍。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主要有:塔式、槽式和蝶式三种,其中槽式系统已在20世纪90年代投入商业运行,其它两种目前仍处于示范阶段.对上述几种光热电站进行调研总结,提出光热电站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等方面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5.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采用100%容量旁路系统对于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锅炉启动过程中,旁路系统能提高运行参数至干态进行大流量冲洗和汽轮机冲转,减少机组启动时间。国内火电机组基建调试工程由于调试时间短、资料不全等因素,不能完全做到旁路全程自动控制,机组移交电厂后锅炉安全运行受到一定影响。田集发电厂二期660MW超超临界机组基建工程采用100%容量旁路系统,通过前期与旁路厂家、锅炉制造厂、电厂运行、检修等部门的协商、讨论,制定了旁路全程自动控制策略,机组初次点至冲转带负荷即实现旁路全程自动控制,有效缩短机组调试时间,为锅炉正常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徐欢  袁越  张新松  傅质馨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3):240-243,36
考虑到风电并网因风功率波动性所引起的电能质量与电网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风能利用形式风热装置,并将风热装置引入槽式光热电站,构建了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风光热电站,给出了风热装置与槽式光热电站的连接方式,基于美国国家新能源研究所在科罗拉多州戈尔登地区实测的2011年全年风速、光照强度数据,利用牛顿插值法计算风电输出功率,同时采用槽式光热电站输出功率模型计算其输出功率,从风热装置与槽式光热电站发电量的角度,分析了风能光能在时域上的互补性,进而对风光热电站进行了成本估计,为验证风光热电站的可行性与优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镜场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关键系统,是太阳能热电站设计的难点,对太阳能热电站能否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分析了槽形抛物面聚光器的光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槽式太阳能热电站镜场聚光器阵列设计和定位布置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熔盐、导热油、硅油在光热电站中的应用及选择,研究了塔式光热电站结构特点及熔盐蓄热储能循环系统的设计,讨论配置熔盐蓄热储能的槽式光热电站结构特点及导热油循环系统的设计。介绍以水作为热载体吸热介质的塔式光热电站结构特点及配置中压中温水箱进行蓄热储能的设计,总结了蓄热储能型光热电站在未来新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太阳能发电模拟软件SAM3.0.3.0对在浑善达克沙地建造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进行可行性分析。对该热电站在不同系统组合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分析了太阳能辐射强度、地理位置、蓄热设备容量、冷却方式和辅助能源等因素对该类型电站经济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浑善达克沙地建立50MW槽式热发电站(6h蓄热,水冷,天然气辅助热源)的上网电价可达到0.727$/kWh,另外,单位集热面积每年可减排CO2307kg。  相似文献   

10.
热电结合是我国重点推广的节能技术措施之一。自国务院规定:“企业凡装设单台锅炉容量10吨/时以上,有稳定的热负荷,年运行小时数在四千小时以上的可安排热电联产”后,我市不少企业建立了热电站。“六五”以来,我市共有热电站12座,供热机组15台,总装机容量为3.6万千瓦,其中:背压式机组12台1.5万千瓦,抽凝式机组3台2.1万千瓦。目前正在等建的热电站4座(含二期工程),总装机容量为5.5万千瓦。已投入运行的供热机组中,大部分都是中温中压机组,单机容量最大的供热机组为3000千瓦。但热电站的热能利用是比较低的,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率不到30%,热网输送效率平均为90%左右,热设备的效率平均不到50%。另外泗洪电厂、宿迁电厂、淮安电厂和淮阴发电厂(2.5万千瓦以下),共7.3  相似文献   

11.
莫维明 《电力与能源》2021,42(3):339-342
当前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主设备的设计越来越成熟,而承担着提供辅助蒸汽系统汽源的启动锅炉及其配套系统的设计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给启动锅炉带来不稳定的运行因素.针对某厂在启动锅炉调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一些改进手段解决了这些问题,确保启动锅炉安全稳定地投入运行,给机组启动用汽提供稳定的汽源,也有助于完善启动锅炉及其配置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槽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模型。并针对槽式太阳能辅助燃煤机组回热系统最常见的两种集成方式,以槽式太阳能辅助某330 MW亚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年气象数据及原燃煤机组年实际负荷,对这两种集成互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蓄热对互补发电系统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联集成方式在运行调节及系统控制方面更易实施,但并联集成互补系统具有更好的热经济性;此外,蓄热能大幅减小太阳能间歇性造成的集热子系统输出波动,且对于有条件设置较大集热面积的互补系统,加入蓄热可使其获得更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杨晓平  陆克洲 《节能》1993,(4):37-38
小型热电站背压式汽轮机的选型主要是额定功率,额定初、终参数的选择。这三者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热电站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单机容量、蒸汽参数、可用率、劳动生产率、制造工艺、设计特点和技术经济效果等方面对国内外电站锅炉的现状作了逐项比较。指出: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应加速研制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和推广热电站、解决烧劣质煤引起的各种问题,并需适当引进和研制新型的调峰机组。预测到二○○○年前电站锅炉的发展仍以改进设计结构和燃烧方面为主。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美国达科特地区建设的50MW槽式热电站为模型,利用SAM软件对配备储热系统的槽式太阳能系统的运行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并从发电量、设备利用率及发电成本等方面讨论了蓄热系统对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联合循环机组容量的提高,促进余热锅炉的设计大型化.调峰运行要求对余热锅炉适应机组快速启、停和负荷变化要求提出了挑战.针对调峰余热锅炉常会发生的问题,重点阐述余热锅炉关键受压部件产生的疲劳机理,提出相应的设计措施;介绍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余热锅炉设计采用的独特Harp型结构和强化的疏水等措施,能有效地防止余热锅炉的低周疲劳,适应大型联合循环调峰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大型海外火电投资项目,为保证电站锅炉安全运行及高可靠利用率,为避免超临界锅炉超温爆管风险,参考电厂实际运行实践,采取壁温监控优化措施,实现对锅炉超温报警、反馈调节功能。该措施增加机组锅炉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为机组锅炉满足电站高利用率要求提供保障,也为类似海外火电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我国从“六五”计划开始,建设了一批以节能为目的的、结合企业用汽和供暖需要的中小型热电站。这些热电站大都选用背压机组。投入运行后,由于热负荷不落实,实际用汽量很少,不能正常运行。有的热电站为了满足用电的需要,不得不对空排汽发电。锅炉负荷过低时燃烧不稳定,不得不投油助燃。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没有达到原定的节能目的,反而浪费能源。为了使电站能  相似文献   

19.
引言汽轮机是发电设备中的主要部件之一,它的容量选择和与锅炉的容量匹配,直接影响机组容量的大小。笔者接触了一些汽轮机的招标书,觉得对可超压运行机组和不可超压运行机组在裕量的给定上各方面的理解不完全一致,故根据个人的理解,结合国内  相似文献   

20.
钟伟敬 《工业锅炉》2013,(5):51-52,63
分析了45t/hCFB锅炉气槽式冷渣机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改造过程及其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论述CFB锅炉选用滚筒式冷渣机的可靠性、经济性。提出了远程方便快捷排渣和高效利用灰渣余热的系统设计方式。对新建CFB锅炉机组热力系统和冷渣系统的设计、选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