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广州化工》2021,49(12)
《化工原理》作为生物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借"雨课堂"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优化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构建流畅的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实施"雨课堂"以来,学习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涉及的单元操作较多、工程性和实践性强,学生学习的压力较大,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着重介绍"雨课堂"软件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初探过程,针对课程的教学现状、"雨课堂"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与剖析,旨在与同行分享经验,为高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更好地利用"雨课堂"建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引入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在雨课堂平台开展化工原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介绍了雨课堂辅助教学的实践应用及其优势,以期与同行分享经验,为雨课堂平台能够 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逐步影响着当今大学生接受知识和课堂学习的方式。传统课堂教学需要进行适时转变,探索出适应时代变迁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授课途径。基于"PPT+微信"的互动模式,"雨课堂"能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教学环节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搭建一座实时沟通的桥梁,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可以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全面。着重阐述"雨课堂"平台在卫生检验检疫专业《分析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应用,分析"雨课堂"实施对学生学习的利弊,从而为一线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模式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雨课堂"、慕课、微课等许多新兴网络教学平台不断涌现,既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也为两者的融合与促进提供了机遇。本文以"雨课堂"为网络媒介探索了"互联网+"模式下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新模式,着重从课前、课中、课后、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ISO9001标准,以学生为关注焦点,以高职《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为例,和"慕课"相结合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慕课的便捷性与科技性,将其作为《化工单元操作》正常教学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知识的延伸,积极建设多样性教学和个性化学习,实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构建。形成了符合学生真实需要的、符合当下教学潮流的新型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化工原理SPOC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学理念的改革,将教师以"教"为主转变到学生以"学"为主,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构建化工原理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先在课下线上平台自学,课上实施"翻转课堂"新模式。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化工单元操作》是化学化工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近几年化工单元操作教学的经验,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化工单元操作》课程理论课教学方法和实践课实训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克华 《广东化工》2014,(11):246-246,249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是高校化学、化工、制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及方法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开展《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效果进行了讨论,以期促进我国双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微课建设的意义,提出了微课开发、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框架。基于蓝墨云班课云服务开放性平台和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建立微课教学实践与评价体系,构建微课教学资源数据库,搭建微课移动平台,完成教学信息的即时送达和反馈,实现了微课在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课程中的创新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兰汉金  侯丽新 《广东化工》2009,36(5):233-234
文章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实施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介绍了《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精馏”单元一体化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案是通过课堂内的开放式互动教学与课堂外的计算机仿真、实训教学以及工厂实习的现场教学等动态教学方法相结合,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操作谢练有效地融为一体。重点详述了“精馏”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实践方法,结果表明“精馏”单元一体化教学模式收到事半功倍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姚路路  冉瑾  崔鹏 《安徽化工》2023,(5):142-145+149
为了提高“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将以“雨课堂”为代表的智慧教学工具用于“化工原理实验”信息化改革实践,使实验教学过程多样化、信息化。总结了“雨课堂”在“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预习、原理讲授、现场操作教学和成绩评价等环节中的实践经验。结果表明,采用“雨课堂”助力“化工原理实验”信息化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师指导实验课程的效率,为智慧教学工具在化工类工程型实验课程信息化改革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作过程的《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以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开展《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势在必行。从教学基础、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考核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阐述了《有机合成反应基础》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实践表明,双语教学获得较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为相关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进行《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通过引入"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工具,采用课前准备、课中实践、课后小结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物理化学》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把雨课堂应用到物理化学及实验的教学过程,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势,它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提升了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创造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教学中大力推广。但是,雨课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它需要在推广应用中进一步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7.
《广州化工》2021,49(13)
针对"新工科"、"互联网+"建设背景下如何构建智慧课堂,提出一些设想和措施,并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相融合,通过智能、高效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互动教学,构建《工程制图》"云、网、端"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借助MOOC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教学与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重点介绍了我国高校开展化工原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目前高校化工原理双语课的现状、教学效果等.针对化工原理课程的特殊性质和内容,结合其他高校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双语教学的英文教材,教学课件与授课方法,提出了不同类型教材组合教学的方式,和依据学生英文和专业课学习水平分班教学的方式,更好地提高化工原理双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器操作技术》中固定床反应器教学单元(苯加氢)中教学任务"常见故障分析处理"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重点分析了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效果与设计创新点等方面,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加快了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毕秋艳 《广州化工》2022,50(1):106-108
混合式教学是实现教师对不同知识层次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化工分离工程》为例探讨了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与实施。根据《化工分离工程》的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层次水平,设计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以弥补并改善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