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精制对苯二甲酸中杂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精制对苯二甲酸中的主要杂质4-羧基苯甲醛和对甲苯甲酸的方法。该方法采用185nm紫外检测及低紫外吸收的电解液,从而获得高灵敏度的检测。改进了现有分析4-羧基苯甲醛和对甲苯甲酸的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可成为精制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效率良好地得到对苯二甲酸的同时、可以对结晶的粒度分布进行控制的对苯二甲酸制造方法及粒度分布窄的对苯二甲酸。为此,用铂族金属催化剂精制对苯二甲酸水溶液,接着,在使对苯二甲酸从水溶液进行晶析之际,利用在槽底部设置有以近乎台形的板状形成且转数能够改变的搅拌翼的搅拌槽来进行。由此,在效率良好地得到对苯二甲酸的同时,可得到粉体特性、浆液特性和反应性优异、可以对结晶的粒度分布进行控制的对苯二甲酸结晶。  相似文献   

3.
由扬子石化公司主持,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华东理工大学共同承担开发的精对苯二甲酸(PTA)国产化技术攻关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套工艺中对二甲苯(PX)氧化和粗对苯二甲酸(TA)精制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转鼓式真空过滤机通过了中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项目鉴定。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对苯二甲酸废水的物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及物化-生化联合处理法3类处理技术,并进行了评述.针对对苯二甲酸精制过程废水的特点,提出采用无机陶瓷膜和离子交换组合工艺处理的新技术,无机陶瓷膜分离并回收水中的精对苯二甲酸固体,降低对二甲苯单耗;离子交换法处理金属离子,使废水达到精制工艺回用水的标准,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及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并大幅度降低污水治理费用.  相似文献   

5.
一、概要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进而制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涤纶)的原料。涤纶的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聚酯生产的发展,推动着PTA工艺的开发和工业化。在聚酯生产早期,由于对苯二甲酸在常用溶剂中难溶,受热时有升华和脱酸现象,精制困难,因而通常采用先制成DMT后再提纯,进行酸交换,得到聚酯。 1965年美国AMOCO公司开发了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新工艺,PTA生产能  相似文献   

6.
<正> (一) 对甲酰基苯甲酸甲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造工序中的副产物,过去由于难以精制而未作为合成原料得到利用。最近日本东丽公司研究开发成功一种新的精制技术,从而使这种副产物成为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对甲酰基苯甲酸甲酯(OHCC_6H_4CO_2CH_3)为白色片状物,几乎不溶于水,但易溶于甲醇。利用该化合物结构中兼具醛基和羰基的特点,可制成对羟甲基苯甲酸及其甲酯、对苯二甲酸单甲酰胺、对氨基苯甲酸以及对氨基甲基苯甲酸等衍生物,它们是医药、农药、香料等中间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溶剂法合成了几种对苯二甲酸金属盐。首先通过FTIR光谱法研究了对苯二甲酸盐中金属离子和羧酸盐的配位型。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锌和对苯二甲酸铝的结合类型主要是桥接配位,而螯合配位模式主导于对苯二甲酸镁和对苯二甲酸铈。其次,通过TG和Py-GC / MS技术研究了在氮气环境下对苯二甲酸锌的热分解机理。最后,通过Friedman方法和Flynn-Wall-Ozawa(FWO)方法得到热分解过程的活化能,通过多次线性拟合获得最大概率函数。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锌的分解过程是一步反应,活化能等于187.38 kJ / mol  相似文献   

8.
石油产品非加氢脱氮技术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石油产品非加氢脱氮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酸萃取精制、溶剂精制、配合法精制、络合萃取精制、吸附精制及组合脱氮工艺、生物脱氮和微波脱氮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对苯二甲酸精制过程中几个反应工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畅延青 《金山油化纤》2003,22(1):11-14,17
从反应工程角度出发,对TA(对苯二甲酸)加氢宏观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三相床层中存在的粘滞液膜和滞留液囊对外湿润率有较大影响,在对影响TA精制过程的几个反应工程问题进行计算和讨论的基础上,探讨了PTA(精对苯二甲酸)装置长周期,高负荷稳定运行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1,3-丙二醇的合成方法及技术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1,3-丙二醇(简称1,3-PDO)的几种合成方法和工业生产技术,包括环氧乙烷羰基化法、丙烯醛水合氢化法和生物工程法。讨论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应用性能、生产能力和市场前景以及不同生产工艺的生产成本和技术经济比较。阐述了国内独立开发1,3-PDO合成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