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利用2004—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全面分析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存在互动关系,但两者的关系还需进一步协调。两者协调性不足的原因是旅游产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落后于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较大,并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旅游产业发展对信息化有较强的正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资源科学》2015,37(3):565-572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游业内部结构变化是旅游业碳排放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中国旅游产业整体上属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其中东部与中部地区旅游业存在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旅游资源体系,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且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日渐深入,为旅游产业联动奠定了基础。但同时还存在着区域合作基础薄弱、联动开发缺乏总体规划、旅游设施建设落后和人才资源严重短缺等问题。必须从产业联动的指导原则、主要目标、基本战略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来制定发展战略,促进武陵山区旅游产业的联动合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旅游需求旺盛的背后已逐渐显露出旅游后勤服务的滞后。由于商贸物流对现代旅游具有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同时旅游产业的繁荣又促进了物流产业向新领域不断拓展,因此研究现代旅游与商贸物流两大产业间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彼此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两大产业间融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更着重结合郑州发展旅游物流的优势,从旅游物流的营销、资金系统、电子商务、绿色旅游物流等多方面阐释了科技创新引导旅游与物流产业升级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天然的互补性决定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必然性,探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对两大产业发展的潜力以及第三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的分析,运用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选取广州2007-2013年数据对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和协调水平在不断提高。并进一步完善广州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另一个诱因,而从产业层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进行分解,能够呈现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征和差异来源的内在结构信息。为此,将数字产业划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互联网行业四大产业,基于2013—2021年中国八大经济区数字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对中国数字产业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空间、产业分解,以探讨不同产业和区域对数字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在逐年下降,八大经济区间不平衡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各产业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贡献最大;八大经济区内部的产业发展差异对区域内不平衡的贡献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北部沿海区域贡献最大;中国数字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八大经济区内及经济区间不平衡变化主要由集中效应所致。为促进中国数字产业协调发展,从基础研究、发展区域优势数字产业、产业间协同发展及正确认识数字产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印中华  宋维明 《资源科学》2011,33(9):1735-1741
中国是木材产业大国,但资源基础的薄弱制约了木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中国木材产业资源基础问题,对于实现木材产业长期、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竞争力的持续性和边际收益等角度,阐述了资源贡献的理论依据,并基于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测算对资源贡献展开系统的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中国木材产业资源基础转换的思想。研究结果表明,以创出性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式是中国木材产业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但中国木材产业处于以原始性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阶段。基于此,得出结论:实现以原始性资源为主导向以创出性资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式过渡,是中国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周崴 《科教文汇》2008,(25):228-229
旅游产业化进程对中国而言只是刚刚开始,对于河南来讲更是需要采用多种措施加快其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河南的自身旅游产业现状,需要深化改革,从加快旅游业机制、体制创新;做好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协调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扩大产业深度;加强旅游立法,推进依法治旅四个方面提升河南的旅游产业化水平,推动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在我国中部旅游行业崛起中争当排头兵。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经济还不发达的国家,在经过了20多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之后,旅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基本上还是属于一种粗放式发展模式。以中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为一个切入点,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在理论上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偏离份额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市国际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于全区标准,产业结构效益尚未转化为实际竞争力,竞争力不足成为最大限制性因素;部门全而不精,大而不强,关联度低,协调性差,产业链不畅;但是产业中朝阳部门所占比重大,结构较好,产业整体发展呈现优化升级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一个深刻的话题,西部地区的旅游业要想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目标为导向。本文主要分析了旅游业的生态属性、生态旅游业的涵义和旅游业的生态目标,并探讨了西部旅游业生态目标追求的必要性,从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西部旅游业生态目标追求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2.
程溪苹  孙虎 《资源科学》2012,34(7):1318-1324
近年来,游客满意度是旅游业的热点研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为例,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Analysis)分析法,从游客的角度对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韩城市旅游市场满意度的评价一般。在此基础上,将28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子定位到IPA分析图的4个象限,分析出韩城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每个象限提出4种发展策略:保持发展、重点发展、低优先发展和顺其自然发展。而当务之急,韩城市旅游业应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第Ⅱ象限的13项因子上,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提高韩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达到游客满意,进而促进韩城市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洪波 《科技广场》2014,(8):210-213
滩涂湿地资源是盐城非常重要的土地资源,发挥盐城滩涂湿地资源的优势对于盐城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索科学开发利用盐城滩涂湿地资源的有效途径,以提高盐城湿地旅游开发利用的层次,为盐城滩涂湿地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山东蓬莱旅游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军继 《资源科学》2005,27(3):150-155
蓬莱市位于山东半岛北端,是中国古代四大港口和近代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其历史悠久,知名度高,独特性强,文化积淀丰厚,高品位资源分布集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本文全面分析了蓬莱旅游资源特征;并基于该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偏低,市政建设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客源分级策略、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策略、旅游文化开发策略;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建议把发展旅游业纳入政府工作议程,将旅游业作为蓬莱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并在加强旅游环保和环保旅游的同时,实行联合促销,强化旅游宣传,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勇 《软科学》2008,22(10)
选取2000-2005年中国各省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的相关数据,在省际层面上就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作用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非旅游资源部门也成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采用区位熵和分解加总法分别测算2001—2016年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度和碳排放强度,继而运用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法探究其空间演变及内在关联特征,最后构建二者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旅游产业集聚呈现出东中部高、西部低的分布格局,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与其相反;②旅游产业集聚重心分布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与南阳市及其交界地带,其演变轨迹整体向西北小幅偏移,移动距离约为112.362 km;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重心分布在陕西省商洛市、安康市和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其重心轨迹整体呈现出南略偏东的态势,移动距离约为256.734 km;③旅游产业集聚会显著降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高集聚-低排放类型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贵州和云南等省区;低集聚-高排放类型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以及青海等省区。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体育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立阳 《科教文汇》2013,(6):108-10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体育产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体育旅游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大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着大量的体育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如何利用大连市体育旅游的优势开展体育旅游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分析当前大连市体育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大连市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希望为大连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变量序列分量方差分析模型,发现当前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变化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影响较大,餐饮、零售业对国内旅游推动较大,在研究的周期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国内旅游几乎没有影响,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国内旅游需求增长贡献有限。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总体上我国还没有进入旅游消费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