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Ca含量以及合金元素Mg、Si对于Al—Ca二元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同时运用了X射线衍射、金相观察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共晶相随Ca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Ca含量为8wt.%时全部转变为共晶组织.当Ca含量达到11%时,合金中出初生Al4Ca相。在Al-8Ca合金中加入Si元素后,组织中出现随机分布的规则多边形Al2CaSi2相;当加入6%Mg元素后合金组织未发生较大改变,仍由共晶α—Al及Al4Ca两相所组成,Mg元素以固溶的形式分布在共晶基体当中。  相似文献   

2.
张绪玉  罗永春  王大辉  闫汝煦  章应  康龙 《功能材料》2005,36(7):1034-1037,1040
研究了Al元素对合金La0.67Mg0.33Ni3.0中Ni的替代对舍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La0.67Mg0.33Ni3.0合金由PuNi3型(La,Mg)Ni3相和Ce2Ni2型(La,Mg)2Ni7相组成,Al元素加入后,开始出现CaCu5型LaNi5相,随着Al含量的增加,LaNi5相逐渐增多,当x=0.3时,LaNi5相成为合金的主相,合金La0.67Mg0.33Ni3.0中Al的X荧光元素面分布图像表明了Al元素主要进入LaNi5相中,说明Al是一种LaNi5相形成元素;电化学测试表明,随着Al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依次下降,4种合金的最大放电量分别为392、324、267和252mAh/g,活化次数变化不大(2~3次即可活化),循环稳定性先增加后下降。  相似文献   

3.
新型稀土镁基贮氢电极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研究了La0.7Mg0.3(Ni0.85Co0.15)x(x=2.5,3.0,3.5,4.0,4.5,5.0)贮氢电极合金的结构和储氢性能.该类型合金由(La,Mg)Ni3相(PuNi3型结构)和LaNi5相(CaCu5型结构)组成,两相的a轴参数和晶胞体积都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La,Mg)Ni3相的丰度先从x=2.5时的48.4%增加到x=3.5时的78.2%,然后又减小到x=5.0时的12.2%,而LaNi5相的丰度在x=2.5-3.5时基本保持不变(-20%),在x=4.0时突然增加到71.9%.合金的吸氢量从x=2.5时的0.86%(质量分数)增加到x=3.5时的1.50%然后又减小到x=5.0时的1.19%.合金的放氢平台压力在x=2.5-3.5时保持基本不变(-65.9kPa),然后逐渐增加到x=5.0时的0.30MPa.随着x的增加,吸放氢过程的滞后效应先增大后减小,而合金的放氢平台变得更加平坦.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Li元素对MgxLi-3Al合金组织的影响,并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合金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Li含量的变化可以明显改变合金的相组成。当m(Li)5.7%(质量分数)时合金由单一α-Mg相组成;Li含量在5.7%~10.3%(质量分数)之间时,合金为α-Mg+β-Li双相;m(Li)10.3%(质量分数)时合金为单一β-Li相。合金的塑性随Li含量的升高而增加,铸态LA113合金的延伸率高达37.36%,但挤压态下合金强度随Li含量升高而降低,挤压态LA53合金具有最佳抗拉强度,达到263.28MPa。当Li含量升高,合金中的第二相粒子会出现Al12Mg17转变为LiMgAl2。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Zn基合金的性能,采用合金化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Zn-Mg铸造合金,研究了不同Mg含量对Zn-Mg铸造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g含量的增加,晶粒组织细化,且显著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当Mg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摩擦系数曲线趋于平缓,且合金的摩擦系数降至0.40左右.Mg含量的添加量会显著影响Zn-Mg合金的耐腐蚀性,当Mg含量为2%(质量分数)时,耐腐蚀性最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Co对Al-5%Fe(质量分数,下同)合金中Al3Fe相形貌的改善作用。合金中加入Co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Al3Fe相的形貌:未加Co的Al-5%Fe合金中的Al3Fe相大多为粗大的针状和片状;Co的加入量为O.2%时,Al3Fe相的形貌为小花朵状和细小条状;Co的加入量在0.2%~1.0%时,细化效果较好,但尤以0.2%为最好,Co的加入量超过1.0%后,Al3Fe相开始略微粗化。在对Co元素的面扫描时发现其大多固溶在Al3Fe相内。X衍射分析发现,Co的量为0.2%和1.0%时合金中只存在Al和Al3Fe相,并未发现其它相。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挤压变形Al—0.8%Mg—O.6%Si-xSc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以确定稀土元素Sc和T6处理对该系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元素Sc可以有效地细化挤压变形Al0.8%Mg-0.6%Si—xSc合金的组织,提高其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经过T6处理后,Al—08%Si-0.6%Si—xSc舍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可得到显著提高;挤压变形Al—0.8%Mg~O.6%Si~xSc合金在拉伸加载条件下主要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Sb含量的Mg-10Al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在室温和150℃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Sb,Mg-10Al合金中生成了弥散分布的针状Mg3Sb2相,α-Mg初晶显著细化,抑制了网状共晶组织的形成。当Sb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组织细化效果最佳。随着Sb含量的增加,室温及高温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Sb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获得最佳综合性能。Mg-10Al-0.5Sb合金在150℃的抗拉强度为180MPa、伸长率为19%,比Mg-10Al合金分别提高了30%和90%。此外,在150℃条件下,含Sb合金仍保持了与其在室温下相当的强度,而未添加Sb的Mg-10Al合金的强度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旋涂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不同A1掺杂量的Mg—Al共掺杂ZnO薄膜.在室温下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PL)谱仪等手段分析了Mg—Al共掺杂Zn0薄膜的微结构、形貌和发光特性.XRD结果表明Mg.AI&掺杂zn0薄膜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共掺杂薄膜呈C轴取向生长.由SEM照片可知薄膜表面形貌随Al掺杂量的增加由颗粒状结构向纳米棒状结构转变.透射光谱表明共掺杂薄膜在可见光区内的透射率大于50%,紫外吸收边发生蓝移.在室温下的PL谱表明Mg—Al共掺杂zn0薄膜的紫外发射峰向短波长方向移动:Al掺杂摩尔分数为1%和3%的Mg—Al共掺杂ZnO薄膜的可见发射峰分别为596nm的黄光和565nm的绿光.黄光主要与氧间隙有关,而绿光主要与氧空位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进行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与拉伸性能测试等,研究了稀土La的添加对挤压态与固溶态Al-4.2%Cu-1.5%Mg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挤压态和固溶态Al-4.2%Cu-1.5%Mg合金而言,添加适量的La可使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细化,屈服强度得到提高,塑性有所改善。此外,固溶处理可以显著提高Al—4.2%Cu-1.5%Mg-xLa(x=0,0.1%,0.3%)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1.
腐蚀保护常用的几种牺牲阳极材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 3类常用的牺牲阳极材料 ,重点阐述了阳极材料中的杂质元素及合金元素对阳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铸造耐热铝合金在发动机上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列举了不同种类的铸造铝合金的高温性能,总结了提高铸造铝合金高温性能的几种方法,并展望了铸造耐热铝合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非晶合金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非晶合金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到了研发性能卓越、质量稳定,可大批量生产的新产品的阶段.通过简介非晶合金发展历史中3个商业化比较成功的公司非晶体金属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液体金属科技股份公司研发新产品的艰难历程,以及非晶合金国内外当前的应用研究状况,说明非晶合金在作为软磁功能材料和薄、轻、小的3C产品结构材料方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铸造镁合金的发展及其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地总结了各类铸造镁合金的成分、铸造方式与其高、低温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论述了高强度镁合金、高温镁合金及阻燃镁合金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应用于航空航天并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钛合金、铝合金和镁合金的真空摩擦学实验研究结果,综述了这几种轻合金真空摩擦学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指明了轻合金真空摩擦学的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轻合金在真空中的摩擦磨损行为与在空气中的明显不同,当与其自身或其它金属构成摩擦副时,在真空中的摩擦系数较在空气中的普遍降低,真空度、实验载荷和滑动速度是影响轻合金真空摩擦磨损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含碳Fe-Mn-Si记忆合金的记忆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戴品强  刘声桓 《功能材料》1998,29(5):499-451
研究了含碳Fe-Mn-Si记忆合金Fe-18.1Mn-5.5Si-0.32C(wt%)的记忆性能,并与典型的Fe-Mn-Si三元记忆合金比较.结果表明:碳原子显著提高Fe-Mn-Si合金的回复率和回复应力,增加可回复应变,使合金的可回复应变大于5%,还极大延缓Fe-Mn-Si记忆合金回复率的表减趋势.碳原子提高Fe-Mn-Si合金记忆性能的原因是碳原子通过固溶强化提高奥氏体的强度,抑制不可逆塑性变形,促进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转变.同时,含碳Fe-Mn-Si合金中应力诱发马氏体位向较单一,减少了相互交截,有利于形状记忆效应。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相图和位错理论,结合电子探针和X射线衍射分析,配制了新的口腔铸造合金(简称XB221S合金),成份为Cu36-38Zn36-38Ni18-19S5-10,其中S代表少量或微量元素Sb、Si、Sn、Ge和In,总含量为5-10%。合金熔点950-980℃。经口腔科临床试用,效果良好。新合金强度高、成本低、呈银白色。它克服了市售CuZnNi合金抗腐蚀性能差,使用后合金颜色变黄的缺点。  相似文献   

18.
Al-Li合金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铝锂合金的分类、性能、生产方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材料的研发与设计向着轻量化、高强化发展,轻金属在航空航天以及汽车工业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潜力,同时也对材料加工成形方式,如锻造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要介绍了金属锻造技术,如自由锻造、等温锻造和多向锻造技术,分析了锻造技术在轻量化金属如钛合金、铝合金以及镁合金上的应用,经过锻造处理后,金属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得到了提升,锻件质量得到了改善。还介绍了数值模拟在锻造过程中模具设计及工艺优化上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同时对金属锻造未来向精密化、复杂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含有Cr^6+的酸性溶液和擦试法可去除金,银,钯及其合金相样品表面的变形层和划痕,用相同的试剂配方采用浸泡法同时可显示金相组织。实现了一种试剂同时谐有抛光和显示组织的作用,是一种制备高质量金相样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