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重度ASOPP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时立即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表浅、呼吸困难或意识不清、呼吸停止时再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洗胃清除毒物和解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再插管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AS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能有效地维持重要脏器的氧供给,避免呼吸衰竭由轻度发展到重度缺氧,为抗胆碱药和胆碱脂酶复能剂解毒等治疗提供时间保证,从而提高其救治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疗法,即血液灌流(HP)、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HP串联CVVH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 )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重症ASOP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2例患者(治疗组)在标准的基础治疗上加用血液净化疗法,1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标准的基础治疗.对2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器官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ICU入住时间、血胆碱酯酶(blood acetylcholinesterase,ChE)活性变化、治愈率及病死率7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昏迷至清醒时间、器官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均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1周后ChE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在标准的基础治疗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可显著提高急重症ASOPP患者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与经口气管插管在急性颅脑病变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方法将急性颅脑病变需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组和经鼻气管插管组,比较2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意外拔管发生率等疗效评估。结果经口气管插管组和经鼻气管插管组的28d病死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气管插管组生存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58.1±74.3)h,ICU住院时间为(7.9±3.4)d,意外脱管及再次插管1例;而经鼻气管插管组生存患者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123.9±64.6)h,ICU住院时间为(6.4±2.9)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疾病所致呼吸衰竭,实施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具有明显缩短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意外拔管率,同时不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病死率,不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49例意识清醒的ICU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组,予以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脱机失败、再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及程序化脱机前后实施集束化护理可降低脱机失败、再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心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患者的作用.方法 36例ASOPP患者在常规洗胃、导泻的基础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作为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阿托品用量的差异、血清胆碱酷酶(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而病死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阿托品用量的差异、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及时、有效清除ASOPP患者胃肠道的毒物,提高疗效,又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在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患者的作用.方法 36例ASOPP患者在常规洗胃、导泻的基础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作为治疗组,37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阿托品用量的差异、血清胆碱酷酶(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而病死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阿托品用量的差异、CHE活性恢复至正常50%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及时、有效清除ASOPP患者胃肠道的毒物,提高疗效,又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应用无创通气(NIV)撤机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ARF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h后病情好转,尚未完全满足撤机条件时随机分为两组,NIV组:拔管立即给予NIV作为撤机方法;有创压力支持通气(IPSV)组:继续经人工气道给予PSV实施撤机。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变化、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NIV组有创通气时间显著短于IPSV组(P<0.05),两组总的通气支持时间相似。NIV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IPSV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IPSV组(P<0.05)。两组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相似。结论NIV用于接受机械通气的ARF患者撤机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在减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疼痛反应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3~9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104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措施给予吸痰,试验组在吸痰前后30 min内给予音乐疗法。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础特征,并评估吸痰过程中患者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疼痛行为量表(BP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谵妄发生率和28天病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吸痰时两组患者的CPOT评分、BPS评分均增高,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吸痰后30 min两组患者的CPOT评分和BP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谵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天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疗法可以减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的疼痛反应,是一种无创、有效的缓解吸痰疼痛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呼衰)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各种原因所致呼衰患者25例为序贯通气组,先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根据病情在3~7 d内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选择同样病情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脱机.观察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脱机成功率、住院病死率及住院费用.结果 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总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序贯通气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其他患者,脱机成功率高于其他患者,而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其他患者(P<0.05或P<0.01).结论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不仅可用于COPD,对重症肺炎等其他疾病所致呼衰可能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NI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呼吸衰竭中作为撤机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气管插管有创通气的38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在病情有所好转,但尚未完全达到拔管撤机标准时随机分为两组:NIV组:拔管后立即经面罩给予NIV进行过渡撤机;有创正压通气(IPPV)组:继续经气管导管给予压力支持通气(PSV)实施过渡撤机。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拔管后应用NIV患者的pH,PaCO2和PaO2与应用IPPV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NIV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PPV组(P<0.05),NIV组的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IPPV组(P<0.05),病死率低于IPPV组(P<0.05)。结论应用NIV作为正在接受有创通气治疗的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撤机方式是可行的,NIV可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气管插管后洗胃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气管插管后洗胃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重度AOPP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与28例没有采取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病例数分别是21例和14例,病死率分别是19.2%和50.0%(p<0.05);治愈病例治疗组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阿托品化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阿托品化所用阿托品量比对照组大(p<0.05),2组ChE恢复至正常50%时间、阿托品总量和住院天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气管插管后进行洗胃抢救重度AOPP患者,成功率高于没有先行气管插管后洗胃抢救患者.  相似文献   

12.
急救护理路径在银环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银环蛇咬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9年9月本院急诊32例银环蛇咬伤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00年1月-2005年7月3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毒蛇咬伤护理,观察组采用银环蛇咬伤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处置完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见性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和气管插管意外拔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预见性气管插管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处置完成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紧急气管插管、肺部感染、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能及早对患者实施救治,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救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时机对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经口插管机械通气(MV)时间将上述患者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7d,共40例,以下称为早期组)和晚期气管切开组(>7d,共44例,以下称为晚期组),比较2组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前后各时间及预后指标,分析PDT和MV时间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组的经口气管插管MV时间、手术时间、术后MV时间、总MV时间、术后住ICU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晚期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的ICU住院病死率为15%,住院病死率为22.5%;晚期组的ICU住院病死率为15.91%,住院病死率为22.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总MV时间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总MV时间为ICU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行早期气管切开可缩短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但对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AST HUGS BID临床医护管理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FAST HUGS BID临床医护管理模式前6个月(对照组105例)、后6个月(观察组100例)于外科大手术后入住我科的机械通气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和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AST HUGS BID临床医护管理模式对S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可降低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缩短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陶化青  李新辉 《全科护理》2016,(16):1666-166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以提出预防对策,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单元(NSICU)行机械通气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了解机械通气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的相关性,检测病原菌,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皮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病死率。[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长的病人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气管插管相比气管切开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0例病人共检出106株病原菌,其中以肺炎克雷白杆菌为主;50例病人中死亡27例,病死率为54.0%,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死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NSICU的VAP发生率较高;应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选择合适的人工气道,针对病原菌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以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鲁军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4):2435-2436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插管前,应用面罩机械通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需行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行面罩机械通气,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气管插管;对照组行紧急气管插管。比较两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插管时并发症发生率、插管所需时间及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所需时间、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紧急气管插管前应用面罩机械通气能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迅速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通气对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患者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氧疗 药物等)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仅常规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动脉血气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等。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比单纯常规治疗显效快、并发症少,可减少气管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防控干预在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呼吸科ICU收治的40例经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呼吸机常规护理支持干预;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呼吸科ICU收治的42例经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呼吸机常规护理支持干预基础上应用风险防控干预。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入住ICU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实验组VAP发生率、非计划性拔管、误吸、压力性损伤、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应用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防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ICU患者VAP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提高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湿化在经鼻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给予间断气道湿化。随访1~3个月,比较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行持续气道湿化,可改善其血气指标,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洗胃次数和间隔时间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疗效的观察。方法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随机将6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1次洗胃组(A组)、2次洗胃组(B组)、3次洗胃组(C组),比较3组患者胆碱酯酶恢复至50%的时间(50%CHE)、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愈率、病死率、呼吸衰竭发生率、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B组、C组50%CHE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C组可明显降低中间综合征和呼吸衰竭发生率(P<0.05)。结论在重度AOPP急诊抢救过程中,3次洗胃可安全有效地清除进入体内的毒物,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