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性胃轻瘫病机特点与治疗方法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防治目前尚属困难.通过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病机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新防治策略和具体的防治方法,对于指导用中医中药防治糖尿病性胃轻瘫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张玉琴教授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升阳益胃法对糖尿病性胃轻瘫进行辨证施治;结果应用升阳益胃法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可靠。结论升阳益胃法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多潘立酮治疗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同时应用法莫替丁作为对照组,结论: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优于对照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时应优先选用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胃轻瘫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可引起血糖波动及控制不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糖尿病性胃轻瘫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经方代表方剂及病案举隅等方面,介绍黄苏萍教授诊治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理论及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枳实消痞丸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糖尿病自主神经受损导致胃排空时间延长,食物潴留于胃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01年10月-2004年5月,我们用加味枳实消痞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2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继发性胃轻瘫。有文献报道,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有胃轻瘫的比例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50%-76%。自2004年6月-2007年3月,笔者采用自拟理气健脾活血方配合吗丁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5例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26例和药物组19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其中针灸组有效率为92.3%,药物组有效率为63.2%,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应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近况及临床疗效,进一步总结及阐述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使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参考文献16篇。  相似文献   

9.
胃排空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排空检测的临床应用北京市中医研究所(100010)赵荣菜,王立关键词胃排空,胃动力障碍,胃失和降胃排空障碍主要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排空延迟。常见有糖尿病性胃轻瘫。手术后胃轻瘫和特发性胃轻瘫,慢性胃炎常有胃排空延迟,临床上出现胃脘胀满甚或早饱、暖气等消...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胃轻瘫与高血糖、胃肠神经病变、胃肠平滑肌细胞变性、胃肠激素失调等因素的关系研究较为深入 ,而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关系研究较少 ,笔者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作Hp感染检测 ,探讨糖尿病胃轻瘫与Hp感染关系 ,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胃轻瘫提供理论依据。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3 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 ,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排除有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者。胃轻瘫以饭后胀满 ,查体无阳性体征 ,B超、胃镜检查无系统疾病 ,X线钡餐检查钡剂通过延迟达 6h以上为诊断标准。本组患者年龄 3 1~ 69岁 ,平均 5 1 .6…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是指由于多种代谢紊乱导致的胃动力障碍和排空延迟,患者临床上可有胃灼热、早饱、暖气、厌食、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体重减轻等症状。病程长、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胃轻瘫。本症不但治疗效果欠佳,而且还对血糖控制有不利影响。笔者采用依托必利联合保和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温胆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剑玲 《光明中医》2010,25(1):71-71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是指继发于糖尿病基础上因胃自主神经病变而引起的以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近5年来,笔者运用温胆汤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胃轻瘫(DGP)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多潘立酮治疗5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同时应用法莫替丁作为对照组。结论: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优于对照组,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时应优先选用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8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晓华 《四川中医》2010,(10):71-7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为了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是否有积极因素以及疗效状况如何,采用了如下方法:病例患者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随后对比观察各证型病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差异。得到了临床实验结果如下:86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各证型之间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得到如下结论: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存在积极因素并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舒肝化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8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彤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5):294-294
目的:观察舒肝化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舒肝化瘀汤。结果:舒肝化瘀汤对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很好疗效。结论:舒肝化瘀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疏肝理气、化瘀导滞、消痞除满之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胃轻瘫是继发于糖尿病,以胃动力低下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积极寻找糖尿病胃轻瘫的有效诊治方式,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胃轻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7,(3):479-480
目的:总结李敬林教授采用调气祛痰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临床经验,拓展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治疗方法。方法:跟师出诊,整理导师治疗糖尿病合并胃轻瘫临床病案,总结导师对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的病因病机认识及遣方用药特色。结果:导师应用调气祛痰代表方温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胃轻瘫有很好疗效。结论:调气祛痰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胃轻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慢性胃炎、胃弛缓与胃潴留。糖尿病性胃轻瘫尚无特殊药物治疗,西药只是对症治疗,可使用促胃动力药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或静脉注射红霉素,模拟胃动素,使胃窦部蠕动性收缩期延长,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加味大黄甘草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患者常有明确糖尿病病史,临床出现餐后饱胀、厌食、恶心、呕吐、上腹不适、便秘或便溏等症状,有的伴有体重下降乏力、衰弱等,严重者可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加速病情恶化。据统计,糖尿病者中至少有50%以上患有胃轻瘫,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可达70%左右。笔者采用中药加味大黄甘草汤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多表现为餐后饱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近5年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发现针灸对糖尿病胃轻瘫Cajal间质细胞、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及肠神经等方面具有调节作用;并从针刺、艾灸、穴位注射、穴位埋针及联合治疗等方面概述了针灸对本病治疗现状,发现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具有多靶点、多角度的治疗优势,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而且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