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暗娼行为特征与HIV及梅毒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艾滋病流行情况表明,性乱人群及静脉吸毒人群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多年的监测研究表明,性接触传播是目前福建省HIV传播的主要方式。虽然造成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以性交易为主要营利手段的卖淫行为的存在,对HIV的流行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探讨这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掌握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队伍、目标人群需求和态度情况,生殖感染在本地区流行状况,探索建立应对措施。方法 防治队伍和目标人群采取问卷调查。生殖健康采取筛查形式掌握生殖道感染的流行状况。结果 防治队伍网络健全,需要相关知识培训。目标人群需要生殖健康服务。生殖道感染人群大、病种多,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结论 培训提高防治队伍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非常必要,广泛普及生殖健康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探索建立防治措施,促进项目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涛  谢娜  符文慧  关静 《疾病监测》2018,33(1):59-62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m)的携带情况,分析菌群结构特征,为防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疫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6个年龄组,采集研究对象1份咽拭子标本,共250份,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进行血清群鉴定。结果 阿克苏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34.40%,其中B群占37.21%,X群占27.91%,C群占17.44%,Y群占5.81%,未分群占11.63%;不同年龄组、不同人群及不同流脑疫苗接种剂次人群的带菌率均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10岁年龄组人群带菌率最高,为54.39%,学生、无接种免疫史的人群带菌率分别为46.40%和39.78%。结论 阿克苏市健康人群Nm的带菌率高,菌群结构复杂,存在流脑流行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健康人群带菌率的监测,针对易感人群接种流脑疫苗,结合疫情分析,制定防控措施,防止流脑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朱恩学 《疾病监测》1999,14(7):258-259
白喉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市自从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已连续20年无白喉病例发生。为确切了解本市健康人群白喉免疫水平,客观评价预防接种效果,预测流行趋势,为今后进一步巩固消除白喉提供科学依据,1998年9月对197名健康人群进行了白...  相似文献   

5.
薛士银 《疾病监测》2003,18(12):455-456
为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涟水县健康人群麻疹免疫状况,预测麻疹流行的规律,以便发现高危人群,为制定麻疹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2年6月份对该县随机抽取的健康人群322人,采用微量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监测麻疹抗体,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社区护理     
李宁 《护士进修杂志》2013,(22):2019-2020
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3流行病学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社区护理作为护理领域的一个分支,人群是其主要服务对象之一,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是其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复杂因素系统时,需要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健康献血者人群中TTV的流行率。方法分别以UTR区引物和ORF1区引物用巢式PCR法检测乌鲁木齐地区健康献血者人群中TTV及TTV第1基因群的流行率。结果乌鲁木齐地区275例健康献血者中TTV的流行率为97.5%,TTV第1基因群的流行率为69.5%,其流行率在性别、民族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各年龄段间存在差异(P0.05);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到的阳性样本均为TTV。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健康献血者人群中TTV具有较高的流行率;所流行的TTV与世界各个地区所流行的TTV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说明TTV的流行不受种族和地域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HIV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感染者和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也在增加,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和儿童的健康。现将我市HIV母婴传播阻断情况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21世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对高血压不知晓、不控制的问题持续存在。加强全社会防治意识,对不同人群不同关口把关,尤为重要。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5岁人群是高血压患病的高发人群。采取专业理念持续关注医院门诊就诊人群这个相对特殊群体的血压情况变化规律,为提升和完善防治高血压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嗜肝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损害程度及经济损失,已被充分认识,同时由于其传播隐匿和多途径特点,至使社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较高。为了解企业人群HBV感染现况,对某厂职工进行了乙肝五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尤其是在我国,人群中HBV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约有1.3亿人为HBV DNA携带者。由于免疫和药物的双重压力,HBV感染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变异株的流行。因此,如何控制变异株的流行,制定新的免疫和检测策略,则需要了解其流行情况。此外,针对变异株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也是临床有效治疗HBV感染者的重要一环。这些都需要对HBV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希连 《临床医学》2008,28(11):112-113
感冒是一种感冒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多流行于冬春季节,在人群中不分男女、不分年龄,发病率高,流行快。轻者鼻塞、乏力,重者则发烧、寒颤,多伴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病程长短不一,治疗及时者2-5d可愈,不及时者可达月余,甚至更长,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栋梁  王晓萍 《疾病监测》2009,24(7):523-525
目的比较2007年合肥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前、后期健康人群免疫水平。方法在全市城区和农村按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乙脑流行前、后期分别进行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监测。结果流行前期乙脑抗体总阳性率为61.0%(218/356),农村低于城市,以15~19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86.0%(42/49),以1岁年龄段阳性率最低为44.0% (17/39),20岁以前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长;流行后期总阳性率84.0%(296/351),流行后农村84.0%(136/162)与城市84.7%(160/189)基本持平;2周岁儿童在流行期前后的阳性率差异最大。结论流行前期合肥市健康人群乙脑免疫水平低于流行后期,农村地区的乙脑免疫水平低于城市,2周岁儿童为乙脑的高危险人群,应提高该年龄段人群的免疫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牙周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成年人中80%~97%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牙周病是人群中最广泛流行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也是成年人失牙的首位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福建省汉族人群HLA—B15组和B40组抗原特异性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反相PCR—SSO技术做基因分型,并分析各等位基因对应的抗原特异性。结果:171名福建省汉族人中HLA—B15基因频率为0.1257,分属3种抗原特异性,其抗原特异性分布与上海地区人群无显著性差异;HLA—B40基因频率为0.2368,分属3种抗原特异性,其抗原特异性分布与上海地区人群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福建省汉族人群HLA—B15组和B40组抗原特异性的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西安、渭南等地健康人群进行非寄生性肝囊肿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发病率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对各年龄组健康人群的肝脏行常规B超检查。结果 非寄生性肝囊肿的发病率为10.28%。结论 40岁以上年龄者发病率显著升高,50岁以上年龄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仙居县1981~1997年钩端螺旋体病疫情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忠妙 《疾病监测》1999,14(9):333-335
我县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病于1974年报告首例病人,1981年后每年均有病例报告。为探讨钩体病在本县的流行特征、规律及防制措施,1981~1997年我们开展了钩体病疫情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疫情资料来自县级医院、中心卫生院的疫情报告和各地的疫情转归。病例均经过个案流行病学调查,部分病例经血清学、病原学检测核实。健康人群血清标本采自流行区和非流行区当年未接种过钩体菌苗的人群,均在流行季节前(5月)、流行季节后(10月)分两次采集。血清检测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血培养采用卡托夫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男同性恋者接受艾滋病干预前后的行为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男同性恋者接受艾滋病行为干预,减低他们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免受艾滋病的威胁。方法 通过媒体宣传、交流访谈、接触同性恋人群,普及掌握艾滋病知识。结果 在10例同性恋人群中,知晓艾滋病传播方式、安全套的使用及高危的行为有很大改变。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引导采用安全可靠的性行为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疟疾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近年来国内外疟疾流行形势十分严峻。为了及时发现病人,防止疫情回升,按照卫生部和福建省卫生厅制订的疟防规划,在“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开展疟疾监测与管理,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现将2003年福建省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态势进行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疟疾监测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国内慢性病的现状、流行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国内慢性病的流行现况,预测慢性病未来的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慢性病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7—01/2004—12有关中国慢性病流行现况与流行趋势的文献,检索词为“慢性病,流行趋势,应对策略”,限定检索的语种为中文。资料选择:文献的纳人标准:①有关慢性病队列研究的资料。②疾病监测的资料。(3)慢性病系统综述的资料。排除标准:①不符合前两条纳人标准的文献。②一般传统的描述性综述。资料提炼:检出有关国内慢性病流行现况与流行趋势的文献共26篇。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9篇文献,队列研究与疾病监测的文献7篇,系统性综述2篇。文献的背景资料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研究过程有明确的标准与程序,研究设计科学合理,研究结果准确,研究结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资料综合:①中国慢性病的现况与流行趋势: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上升,肥胖与糖尿病也已经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②预防控制慢性病的策略:一是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全社会人群的保健意识和保健水平。二是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不良膳食结构。三是密切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四是努力提高全社会人群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结论:发达国家半个多世纪的经验证明,控制环境污染、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不良的行为方式是预防控制慢性病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