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板坯连铸机振动导向弹簧板在浇铸生产过程中频繁发生断裂的现象,以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为手段,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对比发现导向弹簧板的整体受力异常,且这种载荷异常与弹簧板的本体结构、安装布置形式以及工作环境影响均存在直接关联.针对于此,提出一种缓解弹簧板频繁断裂的具体措施以降低弹簧板的异常断裂概率.该改进措施通过现场实施发现能有效遏制了弹簧板的断裂事故发生概率,在生产现场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这为同类导向弹簧板的使用安全稳定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某桥梁上的φ12mm60SiCrA热轧圆钢弹簧,投入使用仅半个月就断裂失效。采用断口的宏观和SEM分析方法并结合金相分析方法,分析了断裂原因。结果表明,该断裂模式为疲劳,疲劳核心是弹簧表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为了找出材质为55CrSi的阀门弹簧的断裂原因,采用光电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弹簧断裂处进行了化学成分、宏观、微观等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的断裂属于疲劳断裂,由弹簧表面磨损和表面脱碳引起。  相似文献   

4.
通过宏观检验及扫描电镜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等方法,对60Si2Mn钢弹簧疲劳试验断裂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在进行疲劳试验时出现早期断裂现象是由于弹簧表面存在擦伤部位,使其表面产生马氏体的硬化层组织,其脆性较大;使弹簧在疲劳试验时受到交变应力作用下,易在此处萌生微裂纹,最终导致弹簧断裂。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成分、电子显微镜、金相组织和硬度等分析方法,对运行过程中发生断裂的铁路机车52CrMoV4弹簧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弹簧加热成型过程中局部产生过热组织,导致其淬火产生裂纹,是铁路机车用弹簧早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徐永进 《江苏冶金》2006,34(3):10-13
对断裂弹簧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以及断口的宏观及微观分析。结果表明,该弹簧属脆性疲劳断裂失效,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子显微、能谱微区成分、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等分析方法,对工程机械用Φ47mm弹簧试车过程中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弹簧磨削异常导致磨削表面二次淬火产生脆硬马氏体层是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锦燕  陈兴元等 《攀钢技术》2002,25(4):23-25,32
通过失效分析,弄清了烧结机振动筛弹簧疲劳断裂和弹性过早松弛的原因,评估了同一批未用弹簧的实物质量。结果表明,弹簧疲劳断裂是由表面原始的微裂纹造成,弹簧弹性过早松弛是组织不良和严重脱碳的结果。未用弹簧既存在组织不良也存在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9.
对首钢65Mn弹簧盘条在拉拔过程中的断裂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观察分析不同形态的断口发现.杯锥状断裂、齐平状断裂和表面横裂是盘条在拉拔过程巾断裂的主要形式,盘条中的中心残余缩孔、大型夹杂及表面缺陷等是导致65Mn弹簧盘条断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某厂生产的钢板弹簧在台架疲劳试验中发生早期断裂失效,为了找出其失效原因并制定防止断裂失效的预防措施,通过宏观观察、扫描电镜、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断裂钢板弹簧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断裂发生在板簧紧固处附近,断口起源于板簧喷丸面;断口区域有明显的贝纹线特征,该断裂属于疲劳断裂;弹簧扁钢局部发生过热,出现组织晶粒粗大和全脱碳等异常组织。通过降低加热温度和减少在加热炉内高温段的停留时间,选择合适的加热速度,并控制炉内气氛等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热处理过程中局部过热造成的板簧早期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1.
Pro/E环境中进行金属弹簧装配,弹簧的自由高度和安装高度不同,安装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前置参数的设定方法,即通过对弹簧绘制中特定参数的设置,特别是对扫描轨迹的特殊处理,金属弹簧会随着安装工作的高度而随之改变,完成金属弹簧适合的装配,为后续的干涉检查、运动仿真、应力分析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弹簧式抗扭缓冲装置具有良好的柔性缓冲性能,安装、调试方便,代替10t转炉倾动机构的浮点铰链式抗扭缓冲装置,可减小转炉启动、制动时出现的动载荷、冲击载荷和扭振。  相似文献   

13.
某舰船用电液伺服阀中的关键零件弹簧管系用国产QBe2铍青铜棒料加工制成,设计寿命为1000小时,但在调机过程中仅运转了十几小时即发生断裂事故。在采用扫描电镜对失效弹簧管进行断口观察,并采用金相方法对失效零件及所用的铍青铜棒材进行全面分析后,本文认为该弹簧管的断裂性质属低应力脆性疲劳破坏,与加工不良以及棒料中存在呈长条状β相有直接关系。文中还就避免产生类似事故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鉴 《冶金动力》1997,(5):53-55
介绍了酒钢热电厂5#汽轮机调速器主弹簧断裂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并找出了主因是由于弹簧制造工艺不当即存在先天性裂纹及热处理不当,使弹簧硬度机械性能达不到要求,出厂前质检把关不严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相及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60Si2Mn弹簧脆性断裂的形貌特征及原因,认为原材表面缺陷和淬火裂纹是引起60Si2Mn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对脱碳层及氧化质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弹簧的裂纹来源于铸坯表面缺陷。在淬火过程中,由于工艺不当,也会使弹簧内部产生大量裂纹,形成脆性断口。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分析、断口观察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预扭断裂的扭杆弹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淬火加热不足及原材料存在的内部裂纹是导致扭杆弹簧预扭断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65钢硬线盘条在拉拔后弯曲成弹簧的过程中出现断裂。针对这个问题,对断裂试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夹杂物进行分析,对断口进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断裂试样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非金属夹杂物均达到国标要求。拉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盘条存在表面缺陷,次要原因是控轧控冷过程中造成的索氏体含量偏低,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轿车螺旋悬挂弹簧用钢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惠卫军  董瀚  高惠菊  马瑞卿 《钢铁》2002,37(10):43-47
从冶金生产工艺、微观组织、拉伸和冲击断裂行为、疲劳断裂机制及弹减抗力等方面对引进轿车中应用较多的螺旋悬挂弹和钢50CrV4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升高,试验钢的强度和硬度降低、塑性和韧性增加;对试验钢断裂行为的分析表明其对应力状态和应变速率敏感,在中温回火后具有较高的抵抗动态变形和断裂的能力;试验钢对表面缺陷和表层硬性夹杂物敏感;中温回火后由于具有细小的微观组织和碳化物,因而具有较好的弹减抗力。通过改进冶金生产工艺、热处理和弹簧加工工艺生产的螺旋悬挂弹簧满足引进轿车的要求,已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9.
蛇形弹簧联轴器存在不易点检,容易磨损、断裂的隐患,而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具有结构紧凑,装配方便,有一定的弹性和缓冲性能等优点,因此,将蛇形弹簧联轴器改造为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相似文献   

20.
某板簧厂用50Cr VA材料制作钢板弹簧,在应力喷丸时发生脆性断裂,采用化学分析、断口分析、金相分析等方法,对断裂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板弹簧脆断的主要原因是试样过热、过烧,导致晶粒异常粗大,晶界结合力脆弱,在应力喷丸下发生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