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修复中应用高熔合金进行熔模铸造时,熔模的包埋主要采用磷酸盐包埋材料[1,2].由于高频离心铸造时,高熔合金会对铸型产生强大的冲击力,采用磷酸盐包埋材料制作铸型时,由于材料和操作原因,在铸型局部薄弱位置高熔合金会击穿铸型.铸型被击穿不仅会造成铸造失败,材料浪费,而且还会损伤铸造机[3].  相似文献   

2.
吴建忠 《口腔医学》1999,19(3):159-159
我院运用口腔精密铸造技术制作修复体已有 10余年 ,尤其近几年来运用带模铸造技术使铸件更加准确、美观 ,更加符合生理功能 .从模型的制取到蜡型的制作等一系列技术日渐成熟 ,但有时却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铸件缺陷甚至失败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 ,对此作一简单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常见缺陷原因分析 : 1 粘砂 :  1化学性粘砂 :是由于浇铸时液态合金温度过高 ,使石英在高温条件下与合金中的碱性氧化物发生作用 .2热力粘砂 :包埋料不纯、耐火度差 ,或合金铸造时湿度过高 ,在热力下烧结在铸造件表面 . 2 铸造不全 :  1金属不足 .2铸型本…  相似文献   

3.
不同铸造条件对纯钛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包埋料及铸造温度等铸造条件对纯钛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铸型用氧化锆包埋料内包埋后再用磷酸盐包埋料包埋或只用磷酸盐包埋料包埋片状蜡型,用LZ型牙科铸钛机分别在室温、300℃和900℃条件下铸造Gr2型纯钛,并分别用磷酸盐和硅酸乙酯包埋料常规包埋铸造钴铬(Co-Cr)合金作比较,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对铸件的表面粗糙度(Ra)进行测定。结果:铸造纯钛时,使用氧化锆内包埋且铸型温度在300℃或室温铸造的纯钛铸件Ra值无显著差别(P>0.05),且低于其它条件下铸造的纯钛铸件和常规铸造的(Co-Cr)合金的表面粗糙度(P<0.01)。结论:使用氧化锆内包埋且铸型温度在300℃以下铸造Gr2型纯钛,其铸件表面粗糙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牙科精密铸造工艺多用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法 ,其基本过程是先用蜡或塑料等制成蜡型 ,蜡型表面涂敷包埋料制作铸型 ,然后熔化合金铸入铸型腔内 ,形成铸件。在这一系列过程中 ,每一个步骤都对最终的铸件完整性产生影响 ,而铸件完整性对牙科合金铸造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研究牙科合金的铸造性能即研究牙科合金能够完全铸入铸型腔的能力 ,也即实际铸入铸型腔内的合金占应该铸入铸型腔内合金量的百分比 (一般用Cv即铸流率表示 )。虽然牙科合金的铸造历史很长 ,但对其铸造性能的研究方法还没有达到广泛的一致 ,总的来说研究牙科合金铸造性…  相似文献   

5.
<正> 铸造用包埋材料(Casting Investment Mater-ials)是在精密铸造中不可缺少的铸型材料。包埋材料必须具备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凝固膨胀和温度膨胀;有一定的抗冲击强度和应有的稳定性及优良的复印性。(一)分类:高熔合金的精密铸造应用的包埋材料可分三大类:(1)石膏系包埋材——主要以半水石膏为结合剂伴有α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新型热铸型玻璃陶瓷的性能 ,研制出专用包埋材料 ,并对其性能和铸造精度进行检测。方法 :通过组分筛选和工艺合成得出优选配方 ,对包埋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检测 ;并用研制的包埋料铸造陶瓷全冠 ,用片切法观察代型与全冠之间的粘固膜厚度。结果 :热铸型陶瓷包埋料为石英磷酸盐包埋料 ,凝固时间 8.5 -9min ,凝固膨胀率 2h后为 0 .5 8% ,80 0℃热膨胀率为 0 .78% ,总膨胀率为 1.3 6% ,抗压强度 2 4h后 2 9MPa ,80 0℃焙烧后为 17MPa。代型与陶瓷全冠之间的粘固膜厚度 ,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热铸型陶瓷专用包埋料具有适宜的凝固时间、膨胀率及抗压强度 ,能够制作出适合性良好的陶瓷修复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院设备条件的改善,铸造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逐渐曾及.铸圈是开展铸造技术的必备器材之一,经常使用的金属铸圈,经高温烘烤后,容易氧化损坏,锈蚀剂脱的金属碎屑,可造成工作环境污染,且耗损较快,若没有合适的铸圈及时更换,常影响修复工作.我们在工作中摸索不用金属铸圈而改用自制的可复性塑料铸圈,在临床修复技术室工作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 材料选择 在临床工作中选用具有一定强度的磷酸盐包埋材料进行包埋,再利用粗细高低合适的废旧塑料瓶,作为塑料铸圈使用.我们选用的是150ml小号分离剂塑料瓶进行一次性包埋,待包埋料完全结固后,将塑料铸圈脱去,形成无圈铸型.塑料铸圈清洗干净后及当可再用.二 制作方法 铸圈是包在铸型外围使包埋料成型的工具.我们根据熔模的体积选择型号合适的铸圈,将塑料瓶底和上端的多余部分剪去,截取中间一段而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量铸型性能进一步优化自行研制包埋材料各组分的配比.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包埋材料,根据L9(34)正交实验设计9个实验组和1个商品化纯钛包埋材料对照组,每组包埋材料制备80 mm×20 mmx 20 mm的条状试样15个,测量试样常温抗折强度、高温抗折强度及残余抗折强度.9个实验组制备直径5 mm、高25 mm的圆柱状试样各1个,测定室温至1150℃的热膨胀曲线.结果 粉料占耐火材料总重的百分含量和粉液比对3种抗折强度的影响较大,当粉料占耐火材料总重的35%,粉液比为7.5∶1时可获得较高的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残余抗折强度适中.9个实验组的热膨胀曲线基本一致,平均线膨胀系数为(4 ~5)×10-6/℃.结论 通过控制粉液比、粉料占耐火材料总重的百分含量等指标,自行研制包埋料制备的铸型各项抗折性能可与商品化材料接近.  相似文献   

9.
烧烤及铸造温度对纯钛铸件表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磷酸盐包埋料为主,配制不同粒度的耐火材料和不同比例的结合剂作为纯钛铸造的包埋料。并对其不同烧烤温度和铸造温度下铸造成形的铸件进行X线内部检查与表面光洁度、表面硬度及金相显微观察等。结果表明降低耐火材料的粒度和结合剂中的磷氨含量,用高温加热、低温铸造的方法可以减少纯钛表面层与包埋料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包埋方法钛铸件的成孔性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实验目的在于研究不同包埋方法铸造的纯钛铸件的成孔性是否影响其力学性能。方法 :采用三种不同的铸模包埋方法 ,离心铸造商业纯钦 ,经X探伤 ,计算机图象分析 ,金相照片 ,显微硬度及力学测试。结果 :结果表明①一次包埋法铸件气孔明显少于两次包埋法 ;②铸件内较大气孔严重影响力学性能 ;结论 :包埋料和铸型形状与铸件气孔有密切关系。建议铸钛义齿 ,常规作X探伤检查  相似文献   

11.
在高温铸造过程中,粘砂是常见的铸造缺陷。粘砂常常给工作带来麻烦,尤其是冠内粘砂,严重时能使铸件不能使用。特别是基牙过小,冠内的内层涂料涂挂性差或涂料过稀,结果导致铸冠内因粘砂严重而无法使用。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常利用如下方法来防止:将可卸代型上制好的熔模取下后,用毛笔蘸肥皂湿润性,保证铸件表面光滑。安插铸道后,取少量调拌好的磷酸盐包埋料,自冠的一侧徐徐推入冠内,直至灌满。待稍结固后,再用硅酸乙酯包埋料进行常规的内包埋和外包埋。由于磷酸盐包埋料耐高温且较致密,因此不会发生冠内粘砂现象,且铸件内层光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包埋液调拌磷酸盐包埋材料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模拟后牙全冠外形的标准帽状试件及圆管,于试件上制作60个熔模,将熔模放置在60个铸型中,铸型随机分为6组。选用3种包埋液与2种包埋材料按厂商推荐比例混合调拌后,对铸型分别进行有圈包埋,采用相同的NiCrMo合金进行铸造。铸造冠在原标准帽状试件上试骀,在扫描电镜下测量铸件的边缘浮出量。结果:6组铸造冠的边缘浮出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包埋液调拌磷酸盐包埋材料对铸造冠边缘适合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我科临床高熔合金铸造836个有圈离模铸造中35个铸圈,51个铸件铸造不全的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其中因合金量不足的15件,蜡模太薄的9件、铸道设计不当的10件,铸圈烘烤温度不够的5件,铸造时机不适当的10件,铸道口不符合要求的6件。现逐一分析如下:一、合金量不足1.多数是由于估算材料的用量未掌握好,致投料不足。实践证明,估算材料的用量必须将铸道包括在内。足够的合金,产生足够的铸造压力,才  相似文献   

14.
钛在牙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具有较高的熔点(1670±50℃),较低的密度,与氧、氢、氮、碳的高亲和性,以及与包埋材料特别是磷酸盐结合的SiO_2基包埋料较高的反应活性,因而使钛成为一种难 于铸造的金属。两室压差铸造技术中,影响铸件完整度和孔隙率的因素包括施加于熔金上的氩气压、包埋料的透气性、熔金和铸腔的温差等。本研究考察铸造压差对钛铸件孔隙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制作长20mm。直径2.9mm的哑铃形塑料铸型24个,用磷酸盐结合的SiO_2基包埋料包埋、焙烧,用双室电弧氩气压铸造机铸造。先抽真空到7.9992Pa,在焙金室充氩,分别建立6666,19998,39996,59994 Pa的铸造压差,每种压差下铸造6个铸件试件,喷砂。试件摄X片,用计算机扫描系统对内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的目的是证实铸造力对铸造钛全冠完整性的影响.在树脂牙上进行全冠牙体预备,颊侧边缘为凹型,舌侧边缘为刃状.将18个全冠蜡型分为6组,用专用钛包埋材包埋,用Ohara钛铸造机铸造.1至6组所上的弹簧圈数分别为5、10、15、20、25和30圈,这样便产生逐渐增加的铸造力.第1组只铸出铸道,第2组铸出铸道和部分冠壁;第3、4组的冠大体铸出,但舌侧边缘圆钝并有小的缺损;第5、6组的冠基本完整,边缘锐利,只是舌侧边缘有少数很小的缺损.实验结果表明:①铸造钛金属时要有足够大的铸造力.②如果铸造技术未得到进一步改进,应避免为铸钛修复体设计刃状边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包埋材料热膨胀率和凝固膨胀率变化对铸件铸造精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预制标记点的圆盘形蜡型,用同一种铸圈、2种石膏基包埋料,其总膨胀率相似,但一种具有高的热膨胀率,另一种具有高的凝固膨胀率,选用0.7 mm厚的陶瓷纤维铸圈衬层对蜡型进行包埋铸造,测量相应标记点方向上铸件与蜡型的尺寸变化,研究包埋材料热膨胀率和凝固膨胀率变化对铸件铸造精度的影响.结果 在本实验研究范围内,包埋材料所铸造的铸件轴向方向膨胀均大于径向方向膨胀.高热膨胀率包埋料包埋的铸件各方向尺寸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凝固膨胀率包埋料包埋的铸件各方向尺寸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包埋料对铸件铸造精度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石膏基包埋材料热膨胀率和凝固膨胀率的变化对铸件的铸造精度有影响.在有圈衬层包埋时,应选用凝固膨胀率高的包埋料.  相似文献   

17.
高熔合金制作网状义齿支架模型有两种方法,一种为连模法,另一种为脱模法.脱模法制作简便,按常规方法要求,在石膏模型上直接制作.由于制作的铸件蜡型需要脱离模型,取下时易导致铸型变形,而影响铸件的精确度.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针对铸造网状义齿支架制作上的这一弱点,在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热凝塑料在支架脱模铸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科铸造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脱模铸造是最早用于齿科铸造的方法。60年代以来。由于磷酸盐高温包埋料的研制成功,带模铸造工艺被广泛采用,支架整体铸造得以实现。方便了技工操作,亦提高了精度。更扩大了铸造支架的适应范围;而脱模铸造法,因为受蜡的物理性能限制,操作困难,则渐渐遭到冷落。近年来,我们在开展高温铸造的工作中,往往缺乏现成的磷酸盐包埋料,要配制,其主要成分方石英又不  相似文献   

19.
<正> 七部分托牙的实验室制作——包埋铸造部分包埋是利用特制包埋材料涂布在蜡铸件的表面,经过烘烤后结成坚硬的模壳,在高温下有一定的热膨胀补偿合金体积的收缩,并能承受离心铸造时金属对模腔壁的冲击力,与金属不起化学作用能保持铸件原有的表面光洁度。目前包埋分内层和外层进行。内层包埋的方法有脱蜡形非真空内层包埋法;蜡形带模非真空包埋法及真空包埋法。包埋材料的不同其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1.脱蜡形非真空内层包埋法:此种方法是目前既经济操作又方便的方法之一。材料为水解乙硅酸乙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有圈包埋及无圈包埋方法对铸造钯银合金边缘适合性的影响。为临床制作钯银合金冠选择合适的包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在同一石膏模型上制作40个钯银合金基底冠蜡型,分别进行有圈包埋和无圈包埋。铸件黏固于代型后从中线切成相等两份,检测每组基底冠边缘和轴壁相对应的黏固剂厚度, 研究相比边缘适合性。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本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无圈包埋组试件的边缘适合性与有圈包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钯银合金铸造采用无圈包埋时的适合性优于有圈包埋。铸造钯银合金采用无圈包埋,能够有较好的边缘适合性,为患者提供更完美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