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i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的分型及诊治方法,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经CT检查及快速冰冻切片确诊,1例弥漫型XGP行肾切除术,1例局灶型XGP行部分肾切除术.结论:快速冰冻切片是诊断和决定手术范围的直接证据,术前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iomatous pyelonephritis,XGP)的分型及诊治方法,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经CT检查及快速冰冻切片确诊,1例弥漫型XGP行肾切除术,1例局灶型XGP行部分肾切除术.结论:快速冰冻切片是诊断和决定手术范围的直接证据,术前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MS)的术前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为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MS患者中仅1例术前确诊。7例Ⅰ型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例Ⅱ型和2例Ⅲ型,其中2例行胆囊切除+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2例行胆囊切除+Roux-en-Y胆肠吻合术。结论 MS术前确诊困难,术前诊断不明确或者术中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终生痛苦。结合临床特点、B超、ERCP或MRCP检查可以提高MS的术前确诊率,手术方式应根据胆管损伤的类型及局部炎症反应状况决定。对于术前怀疑为MS的患者,开腹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6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我院 1990年 3月— 2 0 0 0年 3月收住并经手术治疗的 6 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断、治疗、手术方式和结果。结果  6 8例患者中直肠癌 10例 ,结肠癌 8例 ,血管畸形 12例 ,小肠憩室炎 8例 ,小肠平滑肌瘤 10例 ,溃疡性结肠炎 7例 ,内痔出血 6例 ,肠套叠 3例 ,小肠内异位胰腺 1例 ;手术方式包括小肠部分切除、半结肠切除、肠套叠手术复位、直肠癌根治、内痔缝扎止血等 ;仅 6例急诊手术。结论 本病病因多种多样 ,发病凶险 ,术前确诊率低 ,全消化道钡餐、纤维结肠镜、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5.
沈炜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4-15
目的:探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2月我院22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术前均行B超、CT检查,诊断为肾错构瘤,均予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治疗。结果:22例肾错构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肾部分切除12例,单纯肿瘤切除10例,平均手术时间115分钟,平均失血350ml,术中无并发症,术后1例出现肾周血肿,1例出现肾功能不全,22例平均随访287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肾错构瘤经B超、CT、Mm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脏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进行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44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随机将其分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先行术前介入治疗后再进行手术切除,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者13例(59.09%)、有效者8例(36.36%)、无效者1例(4.55%)、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显效者9例(40.91%)、有效者7例(31.82%)、无效者6例(27.27%)、总有效率72.73%;两组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能有效使瘤体缩小,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肿瘤的切除,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盂输尿管肿瘤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38例原发性肾盂输尿管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数病例的临床表现为腰痛、明显肉眼血尿和肾盂输尿管积水,术前确诊比较困难,主要检查以B超、CT、MRI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本组患者术前确诊仅8例.手术切除肿瘤并行病理检查是主要治疗手段.结论: 对不明原因尿路全程肉眼血尿、腰痛、肾盂积水等临床表现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相关检查,仔细分析,尽早确诊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86年2月~2004年11月收治的36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肾错构瘤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行肾切除术11例,肾部分切除术15例,肾错构瘤切除术10例,其中双侧肾错构瘤6例,恶变1例。结论:B超和CT是术前确诊得主要依据,对于肿瘤直径大于2cm,且靠近包膜生长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治疗,手术治疗是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治的20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16例经超声检查确诊,6例经CT确诊,3例经肾静脉造影检查确诊,1例MR检查确诊。左肾静脉主干血栓10例,右肾静脉主干内血栓6例,合并下腔静脉内血栓5例,双肾静脉内血栓1例,左肾内小静脉血栓2例,右肾内小静脉血栓1例。本组中经肾动脉途径溶栓治疗12例,经肾静脉途经溶栓6例,肾动、静脉联合溶栓1例,手术切除1例。5例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者行临时性滤器植入。抗凝、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肾功能恢复。结论对于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简单、方便、准确,应作为首选方法。经肾动脉或肾静脉途径介入溶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肠梗阻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前准备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56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其中31例患者入院后给予保守治疗,促使肛门排气排便,等腹胀、腹痛缓解后,进行术前准备并根据具体情况择期手术;25例患者在病症确诊后根据情况2天内给予急诊性手术;结果: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择期明显优于急诊手术.结论:结肠癌肠梗阻的手术应在术前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创造手术条件,使患者身体状况达到最佳,争取与Ⅰ期切除吻合,使肿瘤切除彻底、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免除再受手术痛苦,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自发性破裂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患者18例,临床表现突发腰腹部剧痛者15例,腰部酸胀者3例;其中伴休克7例、血尿2例、恶心呕吐2例、发热1例。18例患者均行B超及CT检查。结果术前确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11例,术中冰冻病理切片确诊者3例,误诊为肾癌者2例。行肾肿瘤剜除术8例,肾部分切除术5例,肾切除术4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加栓塞术1例。结论应提高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的术前诊断水平,采取各种措施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12.
李兵  周超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2):99-100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术前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的病例资料.结果:仅l例术前确诊(6.25%),16例中胆囊切除术9例,胆囊切除、瘘口直接修复术、T管引流术4例,胆囊部分切除、胆囊瓣痿口修复、T管引流术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Roux-en-Y胆肠吻合术1例.结论:Mirizzi综合征术前诊断困难,B超可提示诊断,术中易损伤胆管,手术方式应据病理类型决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梗阻手术方式选择和术前准备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56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其中31例患者入院后给予保守治疗,促使肛门排气排便,等腹胀、腹痛缓解后,进行术前准备并根据具体情况择期手术;25例患者在病症确诊后根据情况2天内给予急诊性手术;结果: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择期明显优于急诊手术.结论:结肠癌肠梗阻的手术应在术前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创造手术条件,使患者身体状况达到最佳,争取与Ⅰ期切除吻合,使肿瘤切除彻底、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免除再受手术痛苦,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微创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结石性脓肾患者,28例实施I期手术取石,32例行Ⅱ期手术;其中5例I期行肾造瘘术,Ⅱ期行PCNL术取石,围手术期同时予静滴中成药及口服中药。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50 min,I期手术取石28例(46.7%),Ⅱ期手术取石32例(53.3%),完全取尽结石53例(88.3%)。术后1~2天体温逐渐正常,围手术期发生脓毒血症49例,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均转危为安,术后无1例切除患肾,术后随访1月~4年无1例死亡。全组未出现严重出血、肾动静脉瘘、脓肿播散、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结石性脓肾疗效满意,临证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I期或Ⅱ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80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开始行保守治疗,其中6例保守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肾切除2例,保肾手术4例,最后均痊愈;12例开始即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9例,保肾手术3例,均成功治愈.结论:对闭合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准确诊断、正确地对肾损伤进行分级,继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提高闭合性肾损伤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80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开始行保守治疗,其中6例保守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肾切除2例,保肾手术4例,最后均痊愈;12例开始即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9例,保肾手术3例,均成功治愈.结论:对闭合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准确诊断、正确地对肾损伤进行分级,继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提高闭合性肾损伤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鳃裂囊肿和瘘管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6月~2009年6月36例鳃裂囊肿或瘘管的临床资料,对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和对本病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36例经手术治疗均获成功,随访3年以上未见复发.结论:影像学检查及术前针吸活检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首次手术完整切除囊肿与瘘管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外伤中切肾手术的指征 ,提高保留率。方法 经积极保守治疗 ,对 168例肾外伤中的 2 9例无法保全肾脏的患者 ,行肾脏切除手术。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蒂裂伤 6例 (占 2 0 .7% ) ,肾碎裂伤 4例 (占 13 .8% ) ,肾横断伤及肾全层裂伤 12例 (占 41.4% ) ,病理性肾损伤 7例 (占 2 4.1% )。结论 患者损伤重、全身状况差、原有病理性肾损害基础、有并发伤及治疗受延误是构成肾切除的主要原因 ;积极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正确估计损伤的病理类型 ,尽早修复肾脏裂口 ,对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 ,争取在 72h内手术探查 ,是减少重度肾损伤切肾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75-2005年收治肾外伤255例,其中1975—1984收治79例,1985-2005年收治176例,均经B超、CT、静脉造影等确诊。分别施行非手术治疗、肾修补及肾部分切除、肾切除及栓塞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发生和处理,提高对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2007年治疗1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本组3例术中发现,立即行输尿管对端吻合术;5例术后8~12小时诊断,3例行对端吻合,2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阴道漏尿6例中,逆行插管成功,保守治疗3例,3例于术后1~3个月行输尿管膀胱瓣成形术;1例延误至术后13个月,左肾无功能,行患肾切除。结果:除1例发现较迟,患肾无功能而作肾切除,其余病人恢复良好,肾功正常。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重点在于预防,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