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洁  郝英立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5):2025-2029
对以水为换热介质的微通道冷却器对模拟发热电子芯片进行冷却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发热片表面热流密度,获得了不同几何结构微通道冷却器在不同加热功率、不同Re数条件下的换热特性和冷却效果.结果表明,微通道冷却器可以有效地对表面热流密度高达5.34×105 W/m2的发热电子芯片进行冷却;微通道冷却器的换热性能随Re数的增大而提高,所提高的幅度随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微通道的几何结构对换热性能有显著影响,平均Nu数随微通道的宽深比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V型微通道热沉的加工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EMS技术的V型微通道冷却器具有低热阻、低流量,高效率以及体积小等特点,能够对激光二极管阵列和其他高功率密度器件进行快速、高效地散热,成为一种新型的散热方案.介绍了V型微通道热沉的加工工艺,并利用研制的V型微通道热沉样品,模拟热源加载,进行了测试热沉散热性能的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得到微通道热沉的面积热阻仅为0.0543 K·cm2/W.  相似文献   

3.
散热设计是芯片封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芯片运行时的温度和可靠性。芯片内部封装材料的尺寸参数和物理特性对芯片散热有较大影响,可以用芯片热阻或结温的高低来衡量其散热性能的好坏。通过数值模拟(有限体积法)的方法,对某国产FCBGA封装的CPU散热性能进行研究,分析CPU封装内的各层材料尺寸、导热系数及功率密度等因素对CPU温度和热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IM1导热系数在35 W/(m·K)以内时,TIM1导热系数和厚度对CPU散热有较大影响;晶圆面积(功率密度)对CPU散热有较大影响,晶圆厚度对CPU散热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硅微机械陀螺目前已经能达到较高的精度,但温度的变化对它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改善硅微机械陀螺的温度性能,从硅微机械陀螺的基本原理入手,通过分析及测量微机械表头的传递函数中各个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陀螺性能的影响,找到了影响陀螺温度性能的关键参数和改进方法,对陀螺的微结构设计和陀螺的温度补偿电路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对精密热流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苛的挑战。ITO/In2O3陶瓷材料相比贵金属材料有着更高的塞贝克系数,并拥有低密度和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基于有限元仿真方法,建立了ITO/In2O3热电堆型薄膜热流传感器热电学仿真模型,设计了2种薄膜热流传感器结构,综合分析了热电堆在不同的热阻层分布、热阻层厚度和热流密度下的传热性能和输出动态响应变化,提出了ITO/In2O3薄膜热流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强对喷射冷板散热性能影响因素的了解,通过实验研究了喷射距离对喷射冷板散热性能与阻力值的影响,并对喷射冷板散热性能的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现有结构喷射冷板的总热阻随喷射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在喷射距离为1.5 mm时存在一个最小值;喷射冷板的阻力值随喷射距离的增大而降低,但喷射距离对喷射冷板的阻力影响较小;喷射冷板在水流方向的散热性能存在一定不均匀性,喷射冷板进水侧散热能力要略高于出水侧。  相似文献   

7.
张伟  唐军  刘丽双 《传感技术学报》2016,29(8):1165-1168
为降低温度变化对基于微环谐振腔的滤波器、调制器等光学精密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微环谐振腔的温度特性,设计加工了基于绝缘体上硅的单环以及多环微腔结构。通过数显温控加热系统对微环谐振腔加热,利用波长扫描的方式,进行了谐振腔透射谱线的测试实验,通过线性拟合分析,计算得到单环谐振腔谐振波长漂移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105 pm/℃,双环谐振器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97 pm/℃,三环谐振器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80 pm/℃,九环的谐振波长漂移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为27 pm/℃。即环个数增加,谐振腔温度系数有减弱趋势,较好实现了谐振腔温漂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散热效率计算方法存在计算时间过长、计算效率过低以及计算误差偏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散热效率计算方法———基于傅里叶导热方程的散热效率计算方法。通过对高功率半导体整流管芯片进行分析,引用傅里叶导热方程计算出整流管芯片的传热热阻,根据传热热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获取高功率半导体整流管芯片散热系数。根据高功率半导体整流管芯片散热系数,构建高功率半导体整流管芯片散热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分析转速、冷气流入口的压力和速度以及冷却孔的分布等对转子温度场的以及散热效率的影响,优化散热路径,完成高功率半导体整流管芯片散热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减少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与此同时,降低了计算误差,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工矿自动化》2016,(10):48-51
为解决透地通信系统主机散热问题,基于热管技术设计了矿井透地通信主机散热结构,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热管散热结构传递热阻,结果表明,该散热结构能满足主机散热性能要求;采用数值仿真得到了热管散热结构的温度场云图,结果与数值计算十分吻合。样机温度监测试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微流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快速升降温,设计了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TEC)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对控温对象微流控PCR芯片的热分析,确定了TEC的参数,并且研究了TEC效率与散热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热管鳍片式高性能散热器,对其传热机理、传热路线及热阻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对该热管散热器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温控系统的平均升降温速率达到7.48℃/s,为实现微流控PCR系统的快速精确升降温控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磁臂隐通道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它的存储隐通道、时间隐通道特征,并研究了消除(或降低)磁臂隐通道带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隐蔽信道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隐蔽信道是指允许进程以危害系统安全策略的方式传输信息的通信信道,是对安全信息系统的重要威胁,并普遍存在于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库系统中.国内外的安全标准都要求对高等级的安全信息系统进行隐蔽信道分析.首先分析隐蔽信道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技术组成及分类,然后从信道识别、度量、消除、限制、审计和检测几个技术层面综述隐蔽信道研究中经典的技术和方法,系统地总结隐蔽信道领域3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尤其对近年来隐蔽信道度量和处置新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试图为该研究方向勾画出一个较为全面和清晰的概貌,为隐蔽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化演变,数字付费频道的开播,三网融合,我国电视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频道专业化的趋势已不可避免。本文就数字付费的动画片专业频道在当前中国现实情况与现有条件制约下,如何在这次变革中寻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打造第一品牌,实现运营产业化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构建出动画片专业频道若干领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献[7]给出了一个三者之间利用四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实现单粒子量子态的量子信息分离的方案。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分析了经典噪声信道对这个量子信息分离方案的影响。通过利用二元对称信道以及二元删除信道,得到了信息分离成功概率与经典信道噪声系数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研究了量子噪声信道对此方案的影响。在振幅阻尼信道或者去极化信道上进行量子信息分离的过程中,量子纠缠信道将会发生退相干,从而导致量子信息分离质量的下降。文中给出了量子信息分离保真度与噪声系数以及所传送量子态系数之间的关系刻画。  相似文献   

15.
隐蔽信道可以在不违反系统安全策略的情况下进行信息泄露,该文解释了网络隐蔽信道的概念,介绍了网络隐蔽信道的分类和一般工作原理。然后,针对计算机网络各层次分别介绍了常见的隐蔽通道,并对各种隐蔽通道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检测和阻断网络隐蔽信道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隐蔽信道是指恶意通信双方通过修改共享资源的数值、特性或状态等属性,来编码和传递信息的信道.共享资源的选取,由隐蔽信道的类型与具体通信场景所决定.早期,存储隐蔽信道和时间隐蔽信道主要存在于传统操作系统、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系统中.近年来,研究重点逐渐拓展到了3类新型隐蔽信道,分别为混合隐蔽信道、行为隐蔽信道和气隙隐蔽信道.对近年来国内外隐蔽信道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和总结.首先,阐述隐蔽信道的相关定义、发展历史、关键要素和分析工作.然后,根据隐蔽信道共享资源的类型以及信道特征,提出新的隐蔽信道分类体系.首次从发送方、接收方、共享资源、编码机制、同步机制、评价指标和限制方法这7个方面,对近年来新型隐蔽信道攻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归纳,旨在为后续隐蔽信道分析和限制等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讨论了面向隐蔽信道类型的威胁限制技术,为设计面向一类隐蔽信道的限制策略提供研究思路.最后,总结了隐蔽信道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无线电波传播基本原理,结合UWB系统的特点,利用时域射线追踪的方法分析了室内传播信道的特点。利用时域方法克服了频域方法所带来的复杂性问题,得出了室内传播信道的主要参数如时延扩展等,对UWB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洪亮  王灿  黄天聪 《测控技术》2015,34(8):138-141
通道失配会严重影响阵列天线的性能,需要校正失配.窄带阵列只需在中心频率上校正即可,而宽带阵列因带宽相对较大需要对整个通道特性采取均衡的方法来保证各通道间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首先建立了失配通道模型,然后介绍了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频域均衡算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频域均衡算法的有效性.同时,新算法采用LFM信号作为校正信号,克服了时域校正时校正权值不收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Anderson于1996年研究发现了ELGamal签名中的一类结合宽带和窄带信道优点的阈下信道,称为牛顿信道.该文在考虑签名安全性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了牛顿信道的带宽,主要是签名作用子群与牛顿信道带宽的关系。文章的后面给出了DSA中一个带宽不太大,实用性强,计算复杂度小的牛顿信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间隐蔽信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隐蔽信道的基本概念以及网络隐蔽信道的研究现状,然后着重总结几种典型的网络时间隐蔽信道,最后综述网络时间隐蔽信道领域中经典的防御技术和方法。文章试图为该研究方向勾勒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貌,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