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122-2123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配合饮食控制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俞募配穴埋线配合饮食控制,选用背俞穴中的胃俞、三焦俞和大肠俞,配合胃之募穴中脘、三焦之募穴石门及大肠俞之募穴天枢;对照组50例,采用电针治疗,选穴同于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8%,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俞募配穴埋线配合饮食控制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任媛媛 《陕西中医》2011,32(10):1370-1371
目的:观察以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取穴:脾俞、胃俞、胃管下俞、大肠俞、小肠俞、三焦俞等。结果:总有效率90%。结论:背俞穴为主埋线是治疗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脐周八穴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针采用脐周八穴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脐周八穴埋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周八穴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有较好疗效,可持续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体重、腰围、BMI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纪青山教授运用背俞穴、募穴、下合穴、经验效穴配合治疗便秘:大肠经募穴天枢,大肠经背俞穴大肠俞,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三穴配合以疏通调畅大肠腹气,理肠通便;"大小肠皆属于胃",取足三里调理胃肠,宣通阳明腑气以通便;支沟宣通三焦,行气导滞。以上特殊穴相互配合治疗便秘,临床收到了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取穴规律,为单纯性肥胖的穴位埋线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建立Excel数据库,电子搜索中国知网( CNKI,1979~2013年)中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并对这些文献涉及的主穴、主穴的归经、分部及特定穴属性、辨证选穴、随症选穴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纳入111篇文献中,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辨病结合辨证选穴占52.25%、辨病选穴占37.84%、辨证选穴占9.91%;频次最高的腧穴为天枢、中脘、丰隆、气海、大横等,主穴归经以胃经、膀胱经、任脉、胆经、脾经等经为主;选用腧穴多集中在胸腹部,募穴、八会穴、背俞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时多选胃经、膀胱经、任脉腧穴,结合辨证及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便秘经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便秘优化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自2011年至2015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所有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结果:纳入分析的文献共55篇,用穴47个,统计得出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大肠俞等;在所选用经脉中以胃经、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特定穴中选用募穴、下合穴、合穴以及背俞穴最多。结论:针刺治疗便秘疗效肯定,安全无副反应,以胃经、膀胱经、任脉及脾经腧穴最常用;多以俞募合配穴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针刺及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用穴规律。方法:电子检索2005年~2015年近10年万方、维普、CNKI三大中文数据库中针刺、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文献,比较分析两者的临床用穴规律。结果:共纳入149篇相关文献,其中针刺为主(针刺加穴位埋线除外)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86篇,穴位埋线为主(针刺加穴位埋线除外)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63篇。其中天枢、中脘、足三里、大横、关元、气海、丰隆、三阴交等为针刺治疗肥胖病使用频次较高的主穴,天枢、中脘、丰隆、大横、足三里、关元、气海、带脉等为埋线治疗肥胖病使用频次较高的主穴。结论:针刺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选穴基本相同,临床上均多采用辨病加辨证的方式选穴,主穴多选取脾经、胃经、任脉上的穴位,腹部、下肢部选穴较多,募穴、合穴为使用频次最多的特定穴,配穴常需辨证分型,考虑选取相应受损脏腑所在经脉的五输穴、背俞穴及其相表里经脉的五输穴、下合穴,且无论主穴还是配穴,埋线背俞穴选取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查阅针灸治疗腹泻文献,探索其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方法:以针灸、针刺、电针、灸法、穴位贴敷、腹泻、泄泻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上检索近11年来针灸治疗腹泻临床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12篇,符合要求的文献50篇。经分析天枢、足三里应用频次最高,配穴以大肠的募穴天枢与大肠的背俞穴大肠俞所组成的俞募配穴,胃经合穴足三里与大肠募穴天枢所组成的合募配穴,大肠的募穴天枢,大肠的背俞穴大肠俞,胃经的合穴足三里所组成的合募俞配穴最为常见,治疗方法以温针灸、灸法、电针疗法最为常见。结论:温针灸和灸法是治疗腹泻的常用和有效方法;俞募配穴、合募配穴、合募俞配穴为治疗腹泻的常见配穴方法;天枢、足三里是治疗腹泻出现频次最高的穴位,可作为针灸治疗腹泻基础方,并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9.
俞募穴是针灸临床上常用的配穴法之一,由背俞穴与腹募穴相配以治疗脏腑的有关疾病。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输穴,位于脊柱两侧,属足太阳膀胱经。明·张介宾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健康人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相关经络穴位疼痛阈值的差异。方法:选择无心理和生理疾病的健康成年人34例为正常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为IBS组。采用疼痛测量仪分别测量正常组与IBS组大肠经、小肠经、胃经、脾经、胆经和治疗IBS的临床常用腧穴等经络穴位处的疼痛阈值,重复测量3次,穴位主要选取每条经络双侧的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募穴、下合穴、原穴、络穴及背俞穴,并比较两组临床常用穴位的疼痛阈值情况。结果:IBS组大肠经五输穴、络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原穴合谷、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背俞穴大肠俞穴降低更为明显(均P0.01);IBS组小肠经五输穴、募穴、原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络穴支正、下合穴下巨虚、背俞穴小肠俞降低更为明显(均P0.01);IBS组胃经合穴足三里、背俞穴胃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IBS组胆经合穴阳陵泉、背俞穴胆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IBS组脾经背俞穴脾俞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IBS组内关、太冲、太溪、三阴交、气海穴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IBS病变主要在胃经、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但也与肝经、脾经、肾经部分穴位关系密切。当脏腑功能出现异常时,与脏腑相关的穴位出现疼痛阈值降低的现象,经络腧穴从相应的沉寂状态转向敏化状态。  相似文献   

11.
回顾分析了近10年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选穴研究概况,发现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以多穴配伍为主,多穴中以脾胃之俞募配穴及脾胃之俞募穴配下合穴为主。表明脾胃之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对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应用穴位埋线配合走罐疗法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病患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病患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走罐法治疗,对照组病患采用耳穴压豆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统计两组病患治疗前后体重、BMI、腹围、体脂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患与对照组病患治疗前的体重、BMI、腹围、体脂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差异化治疗后,两组病患的体重、BMI、腹围、体脂率均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研究组病患下降更明显,且两组病患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患显效20例,有效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病患显效16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P0.05)。结论: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走罐疗法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作为临床工作中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字化期刊群(WF)建库至2020年6月30日的穴位埋线治疗IBS的所有文献共299篇,最终纳入文献47篇并建立穴位埋线治疗IBS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使用频次、归经、部位、特定穴及辨证取穴进行统计,对使用频数≥4次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总结穴位埋线治疗IBS选穴及配伍规律。结果穴位埋线治疗IBS涉及腧穴44个,总使用频次为281次。使用最多的穴位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使用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总频次为229次,占总频次的81.49%。涉及特定穴35个,占总穴位的79.55%,最常用的特定穴为背俞穴、募穴及下合穴。常见选穴部位为腰背部、下肢部及胸腹部,腰背部涉及10个穴位,以大肠俞最为常用;下肢部涉及14个穴位,足三里频次最高;胸腹部涉及11个穴位,天枢频次最高。证型以脾肾阳虚、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居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得到6个聚类群,其中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为重点取穴。结论穴位埋线治疗IBS疗效确切,通调肠腑为其基本治则,取穴以前后配穴与远近配穴为主,辨证取穴为辅,重视特定穴的使用。本研究对临床穴位埋线治疗IBS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刺血拔罐法治疗荨麻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丽岩 《中国针灸》2000,20(12):760
治疗方法 :穴取大椎、肺俞、大肠俞。操作 :令患者俯卧位 ,在其背部沿督脉及膀胱经用玻璃火罐走罐数趟 ,然后在大椎、肺俞 (双 )、大肠俞(双 )三穴处闪罐及揉罐数次后常规消毒 ,用三棱针点刺数下 ,再迅速拔以玻璃火罐 ,留罐 5分钟。起罐后擦净血迹。每日 1次 ,3次为一疗程。若患者为小儿则走罐、揉罐力量减弱 ,次数减少 ,视其出血量酌减留罐时间。疗效观察 :用本法治疗急、慢性荨麻疹 4 5例 ,男 1 6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 7岁 ,最大 68岁 ;发病时间最短2天 ,最长 4 0天 ,其中反复发作者 7例。经 3次治疗后 ,痊愈 (症状全部消失 ,随访 1年未…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902-1904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女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将85例女性肥胖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埋线走罐组(43例)、常规针刺组(42例)。走罐疗法,腹部以神阙穴至关元穴长度为半径顺时针方向、腰部大腿顺肌肉走向进行走罐。埋线治疗依据脏腑、气血、经络的基本原理,取天枢、中脘、建里、下脘、水分、气海、关元等穴,以1次/10 d,治疗3个月。常规针刺组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理常规取穴隔日1次,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肥胖度、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的变化。结果:走罐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后,患者肥胖指标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走罐疗法配合穴位埋线对肥胖病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俞、募穴和五输穴、原络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郄穴、下合穴等一样被称之为特定穴。在针灸临床中,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我们在临床中,审因论治,恰当地运用俞、募配穴法,对一些疾病的治疗,能够起到针到病除、效如桴鼓的满意效果。本文拟俞、募配穴法,在临床应用上,谈一些见解,试述如下: 一、俞、募穴略述俞、募穴最早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灵枢背俞》篇,提出了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肺俞、膈俞等腧穴的定位,并指  相似文献   

17.
俞募穴,属特定要穴,是针灸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俞穴皆分布于背部脊柱两侧,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线上,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故称背俞。募穴皆分布于胸腹部,指其位置与脏腑相近,是脏腑经络之气汇聚之处,因居腹部者多,故习惯称之为腹募。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俞募穴诊治疾病,收效甚佳。一、内脏疾病切俞募诊俞募穴不仅可用于治疗疾病,而且是中医“四诊”中切诊的内容之一。很多内脏疾病,可以通过切触俞募而定性定位,在临床上经常与四诊结合诊断疾病,有的仅凭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单纯性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实际体重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88%,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实际体重和BMI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阙八阵穴"闪罐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分析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络穴位选择,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截止至2016年3月的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文献质量评价的方法筛选,穴位出现采用频数和频率进行描述,运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7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十四经筛选统计总共出现34个穴位(前11位穴位依次为: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气海、关元、大横、中脘、支沟、肾俞、中极),分属8条经脉(膀胱经胃经任脉脾经大肠经三焦经、肝经、督脉);辨证经络取穴筛选出现23个穴位(前11位穴位依次为:曲池、气海、膈俞、阳陵泉、支沟、上巨虚、脾俞、胃俞、肾俞、关元、中脘),分属10条经脉(大肠经任脉膀胱经肝经胆经胃经脾经三焦经肾经),辨证方法以虚实及八纲辨证为主,虚证常用脾俞、气海,实证用上巨虚、支沟;热证取合谷、曲池,寒证取脾俞、胃俞、肾俞、关元;气滞取阳陵泉、行间、中脘、支沟、太冲,气虚取脾俞、气海、足三里、神阚,血虚取血海、膈俞;阴虚取太溪,阳虚取气海、关元。结论:功能性便秘穴位埋线治疗穴位多选用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常用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辨证取穴经络以大肠经、任脉经穴为主,其次为膀胱经背俞穴、肝胆经、脾胃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不同腧穴配伍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通级健康家兔4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俞穴组、募穴组、合穴组、下合穴组、合募俞下合穴配穴组,每组6只。除模型组与空白组外,均采用不同腧穴针刺治疗。比较各组效果。结果:针刺后较针刺前各组首粒黑便时间减少,24h大便粒数增多,24h大便质量增加,各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募俞下合穴配穴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更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