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堵塞现象制约了地下水源热泵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其堵塞机理寻找解决方法。回灌堵塞按成因分为物理堵塞、化学堵塞和生物堵塞三种类型。本文总结了这三种类型回灌堵塞的产生机理和解决方法的研究现状,根据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回灌堵塞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美国地下水的农药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地下水的利用与价值地下水是美国的宝贵自然资源,可为美国提供用水总量的四分之一。美国一半人口靠地下水供应饮用水,地下水几乎是美国唯一的生活水源,在美国有八个州的人民生活用水的90%以上甚至全部要靠地下水(详见表1)。农业用水消费了地下水的绝大部分。1975年抽出地下水的三分之二都用于农业灌溉,而且抽取的地下水量逐年增多,1980年抽出的地下水量相当于1950年的三倍,每天抽出量达880亿加仑。此外,地下水还具有重要的环境功能,例如,补充地面径流、保持土地潮湿和陆地生态系统等。在沿海地区,地下水可以防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回灌地下水风险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的加快,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再生水人工地下回灌作为水资源回用的一种新方式,已成为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对再生水回灌地下水风险分析和对国内外再生水回灌地下水应用与管理现状进行梳理,为我国的再生水回灌地下水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技术推广的背景及应用现状,对全市地下水源热泵项目的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编制应急预案、制定技术政策、确定水质监测项目以及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等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地下水源热泵、锅炉房单独运行以及地下水源热泵与锅炉房联合供热三种热源形式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计算,分析不同热源供热时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地下水源热泵与锅炉房联合供热具有显著地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技术推广的背景及应用现状,对全市地下水源热泵项目的监测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编制应急预案、制定技术政策、确定水质监测项目以及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等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沈阳市地下水源热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邯郸市是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源的城市,地下水水质的变化影响着城市发展和人民健康.通过对邯郸市地下水水质样品分析,利用单项组分评价及质量综合评价的不同评价方法,对邯郸市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邯郸市地下水污染较严重,其中总硬度、硫酸盐、氨氢、硝酸盐氮超标严重,部分井点的总大肠菌数也超过了饮用水标准.同时提出了地面污染源治理、加强水质处理、减少地下水开采、及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等,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巧环  陈卫平  王效科  任玉芬  张烨 《环境科学》2012,33(12):4127-4132
再生水是城市绿化的良好水源,但其潜在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基于对地下水及其灌溉水水质的长期监测,探讨了绿化草坪地下水主要理化性质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灌溉用水水质的关系.连续5 a的监测结果表明,再生水氨氮超出用于城市绿化的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总氮偏高,二者变化范围分别为0.05~65.4 mg·L-1和2.56~78.0 mg·L-1,平均值分别为12.0 mg·L-1和28.3 mg·L-1.使用自来水灌溉,地下水水质指标正常,波动不大;用再生水灌溉草坪(冬末初春4个月未浇)对地下6 m浅井水质影响明显,对20 m深井水质影响不明显,主要变化表现在硝态氮浓度值升高.浅井地下水硝态氮浓度与灌溉的再生水溶解态氮呈滞后的显著正相关性,表明用再生水灌溉草坪可能会引起地下浅层水硝态氮污染.因此,需要根据城市绿化用水量大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再生水回用标准,避免再生水回用造成新的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一、地源热泵系统简介[1][2]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它是利用水源热泵的一种形式,即利用水与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能为"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能为"冷源".地源热泵机组的能量流动是利用其所消耗的能量(如电能)将吸取的全部热能(即电能+吸收的热能)一起排输至高温热源.而其所耗能量的作用是使制冷剂(如R22)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从而达到吸收低温热源中热能的作用.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5kW 以上的热量或4kW 以上冷量.  相似文献   

10.
加油站埋地储罐渗漏是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潜在污染源。文章综述了国外加油站渗漏检测与渗漏污染监测的主要方法,介绍了我国埋地油罐渗漏检测和管理现状。提出学习国外埋地储罐渗漏污染监管方法,加强国内加油站埋地储罐渗漏污染监管,尤其是地下水污染监测,建议制定我国加油站埋地储罐周围地下水污染监测技术规范,建议对在地下饮用水水源防护区内的埋地储罐设置地下水多级监测系统,以加强加油站埋地储罐渗漏污染地下水风险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市地下水特征及其应急水源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地下水类型、含水岩(层)组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等方面介绍了南昌地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以城市规划为基础,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选择扬子洲—南新一带和广福—向塘一带作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并阐述了各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及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住宅小区是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量化分析表明:常州市住宅小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水平一般,但新建小区在环境质量和环境建设方面有明显进步,景观建设的水平较好,绿化质量有待提高,选址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有实质性的影响,城市规划应强化生活功能分区并优化配置资源,小区建设中循环经济的理念薄弱,是小区建设的软肋,节能、节水、垃圾分类收集的水平还很低,小区居民绿色生活的水平也不高。今后,小区循环经济建设和居民绿色生活培养应是重点关注和实践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雨水径流污染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形式,通过对镇江市城区2011年10场降雨径流水质监测,分析了镇江市城区降雨径流水质。结果表明,镇江市城区降雨径流存在一定污染,直接排入城市地表水体会对其造成污染。其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5、NH3-N、TP和总悬浮颗粒物,重金属含量较低,基本不存在重金属污染。各种不同类型雨水径流水质污染程度差异较大,天然降雨、屋面径流,大市口路面径流水质相对较好,基本能达到Ⅲ或Ⅳ类水体的水质标准;泵站、排口径流、河道径流污染较重,大多属于超Ⅴ类水体;南门大街路面径流污染最为严重,部分水质指标接近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14.
定量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及其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春市为例,基于LandSat7 ETM 影像数据定量反演晴空状态下城市地表温度、地表反照率和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通过分析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状况及其与地表反照率、NDVI的关系,研究城市热岛效应并提出治理对策.研究表明:长春市城区热岛效应显著,热岛中心主要分布在铁北工业园区、二道区北部和绿园区西南部;城区的地表反照率和NDVI始终小于郊区;城区地表温度随着地表反照率和NDVI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提高工业热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热量散失和排放的同时,提高城区植被覆盖率和地表反照率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区道路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际地表径流水质实地监测和实验室分析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揭示了天津市区道路地表径流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及不同污染物随降雨历时动态变化规律,全年道路地表径流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全面剖析了天津市区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合理化建议,为天津城市雨水污染控制提供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6.
赣江南昌段污染负荷及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和分析赣江南昌段各污染源,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污染负荷指标,分析了赣江流域南昌段污染负荷现状,确定了主要污染源。在此基础上,选择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作为计算因子,利用二维水质模型测算赣江南昌段水环境容量。根据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和现状污染物排放量,得到赣江南昌段各江段剩余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2008年南昌市排入赣江南昌段的污染负荷量为94255.47t,以化学需氧量为主。污染源中以城镇生活污染源、农田地表径流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为主。赣江南昌段除赣江南支外其余部分水质良好,有较富足的水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17.
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潜在危险性及应急处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了全国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方面的事故,及近几年来扬州市的水环境污染事故。介绍了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指出了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潜在危险主要是突发性船舶污染和上游来水污染,进一步加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预防,分别针对固定风险污染源及不定风险污染源,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建立健全应急反应体系,提高了扬州市区事故处理的应变能力,有效地预防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山风对重庆雾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分析了通过市中区、长江和嘉陵江剖面上的系留气艇探空资料,研究了浓雾生消过程中剖面上各气象要素场的连续变化.结果表明,山风、城市热岛和两江水面对雾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作为黔江区城区两大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点.根据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要求,"十二五"期间两大水源点的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上升,其中小南海水库的水质由Ⅱ类降为Ⅲ类,主要污染物是总磷.水源地水质主要受到库区养鱼、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污染、库区乡村游以及环境管理上的缺失等因素影响.为了黔江区实现"生态"绿色"发展目标,保障城区20多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黔江区生活饮用水保持良好,提出合理保护措施供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水社会循环中的水质安全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水循环及水质保障是水的社会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关键要素之一.城市水社会循环涉及到水的开发、传输、处理、使用、资源化、排放等多个过程,涉及非均相环境体系中的多种微界面效应.本文针对城市水社会循环中水质安全保障问题,分析和探讨了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再生水风险控制和城市水体水质修复等科学和技术进展,并对此进行了研究展望,希望能够对本期的环境微界面专题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