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浅述HFC网中分配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线电视网已由传统的电缆网发展到采用光纤电缆传输的混合网即HFC网,它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大容量的传统广播电视业务,而且具备开展多种双向增值业务的条件。杭州有线电视台经过对原有网络的升级改造,在城区范围内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星-树结构的HFC网。其中光纤部分传输频带为750MHz,电缆部分为550MHz,每个光节点所带动的范围控制在半径1km以内,用户数为2000户左右。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已颁布的有关规范,主要有:(1)GY/T106-92《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2)…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有线电视网正逐步从同轴电缆网升级到以光纤为主干的双向HFC网。利用HFC网络 ,大大提高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 ,而且扩展了网络传输带宽。1 嘉兴有线电视网络概况嘉兴有线电视台从 1994年开始建设光缆网 ,到1997年上半年完成光缆覆盖 5县 (市 )、秀城区、秀洲区所有乡镇 ,主干带宽提高到 75 0~ 10 0 0MHz ,分配网络带宽提高到 5 5 0MHz。全市建立了光缆和电缆相结合、以市有线台为中心、乡镇站为枢纽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电视网络 ,有效地扩大了有线电视的覆盖面。从 1996年下半年开始 ,嘉兴台利用光缆主干网 ,改造…  相似文献   

3.
1 规划依据(1)GY5 0 6 3- 1998《市、县级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 )GY/T131- 1997《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3)GB6 5 10 - 86《30MHz~ 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4)《启东市有线广播电视光缆联网总体规划》(1998年 )。2 网络规划2 .1 频段划分5~ 6 5MHz为上行通道 ;6 5~ 87MHz为过渡带 ;87~ 10 8MHz为广播业务频段 ;110~ 75 0MHz带宽中 110~ 5 5 0MHz下传模拟电视节目 ,5 5 0~ 75 0MHz下传模拟或数字电视节目 ;75 0~ 10 0 0MHz下传数据业务。现行的频…  相似文献   

4.
目前,光纤传输手段被普遍应用,传输频率的上限逐渐从300MHz向1GHz扩展,有条件接收技术进入实用阶段,系统内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方向发展,双向传输系统开始逐步进入实验使用阶段,宽带全业务网络(宽带多功能网)正在逐步发展。据此,笔者对市(县)级有线电视网络的扩容、升级、改造的几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1)目前网络的升级改造常用光缆与电缆混合方式,即HFC网。光缆不断地延长,电缆不断地缩短,光缆与电缆在网络中的比例随着不断的升级改造而改变。按照这种比例常分为四步实施:①FTF方式:每个光节点覆盖2000~5000个用户,常用于市…  相似文献   

5.
1 网络设计建议小区的双向HFC网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是适宜的 ,最好是无源同轴网络。从HFC网络的发展趋势来看 ,从光纤到节点 (简称FTF)、光纤到路边 (简称FTC)、光纤到最后一个放大器(简称FTLA) ,每一光节点所服务的用户逐步减少 ,这是HFC网向宽带综合业务用户网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 ,非广电业务都是双向业务 (电话、计算机通信、交互式视频业务等 ) ,进一步缩小FTF模型中一个光节点的服务区域 ,以充分利用光纤传输的优越性。并且双向传输的上行信道存在两个基本的问题———上行频带 (通常为 5~ 4 0MHz)阻塞和反…  相似文献   

6.
HFC网是指有线电视系统的主干线用光缆 ,用户分支、分配线路用同轴电缆。早期建成的CATV系统受当时条件的限制 ,很多指标达不到HFC网的要求。如何将光缆传输的宽频带 (如 750MHz、1GHz)、大容量的电视信号 ,在改建后的HFC网上实现高质量传输 ,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邻频传输的CATV系统建立于 90年代初期。由于邻频传输系统 (如 30 0MHz、4 50MHz、550MHz)的频率范围及光缆传输电视信号的频带 (如 750MHz,1GHz)不同 ,造成改建的HFC网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光缆传输的频带宽 ,而原电缆传输的频带窄 …  相似文献   

7.
临盘采油厂是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下属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 ,现矿区居民 5 0 0 0余户。 2 0 0 0年临盘有线电视台将原有单一的CATV电缆传输网升级改造为一级星型HFC(光纤 /同轴电缆混合网 )网络 ,当年年底整个工程全面竣工 ,经测试和验收 ,完全达到设计标准。1 临盘有线电视网改造前状况临盘有线电视网始建于 1986年 ,采用树型全电缆结构 ,传输带宽 30 0MHz,从建网初期传送 10套电视节目发展到 1999年的 2 8套 ,在一定时期内满足了广大居民的生活需求。但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CATV电缆传输的弊端不断显现 :传输带宽窄 …  相似文献   

8.
1 HFC网络的可靠性调查HFC网络的可靠性及其对综合业务质量的影响是各有线电视台面临的共同问题 ,遗撼的是不少人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对正在建设中的有线网络非常不利。我们希望通过调查与分析 ,使网络可靠性得以改善和加强。(1)本文HFC网络的可靠性调查 ,基于一个中等城市———江苏连云港市的有线电视网络。这个城市的有线网络系统始建于 1993年 ,建网时为 5 5 0MHz邻频传输同轴电缆网 ,后陆续升级改造 ,大部分地区实现了75 0MHzHFC网 ,网络用户 10万户左右。由于该城市呈一市双城哑铃状 ,东部连云区地处海边…  相似文献   

9.
1 概况曲江县城位于粤北山区 ,改革开放以来 ,山区县城建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 ,在未来的几年还要把它建成一座旅游城市。为迎接时代的挑战 ,曲江县的CATV网将建成一个多功能的HFC网。城区CATV网始建于1987年 ,当时是采用 2 30MHz隔频传送 7套节目 ,1991年对网进行整改 ,采用 30 0MHz邻频传送 12套节目 ,1996年网络再次整改 ,系统升级为 550MHz邻频传送15套节目。至 1999年初节目增加到 19套 ,拥有 1.7万个用户 ,服务区达 10km2 ,主干线用HS540电缆 ,总长度为 9.7km。2 HFC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2 .1 设计指导思…  相似文献   

10.
有线电视网络规划建设中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线电视网络是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网络 ,频率资源丰富 ( 5MHz~ 1GHz)、传输速率高、信息容量大和用户数众多等显著特点已经在计算机网、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中越来越显示着特殊地位 ,在人类信息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间 ,有线电视网络走过了特殊的历程 ,即由一个单位或相对地域集中的用户共用天线系统 ,变为了30 0MHz、550MHz的有线电视系统。随着光器件的成熟应用和宽频带技术的不断发展 ,550MHz电缆系统又向着 750MHz、860MHz光纤电缆混合 (HFC)网络发展。在广大科研院所 …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甘肃省正在加紧敷设光纤干线 ,年内可与临夏州联网。临夏州有线广播电视台将抓住机遇 ,加快技术改造 ,建设一个技术先进的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网 ,推动临夏州信息化建设进程。1 网络的结构、传输体制及安全性1.1 网络结构本网络由系统前端、HFC双向网和用户终端 3大部分组成。前端设在州有线广播电视台 ,主要包括 75 0MHz前端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数字电视前端设备 ,通过软硬件的全面集成实现网络管理和增值业务的开展。HFC双向网光纤传输拓扑结构分为环状结构、树型结构、星型结构 3种 ,根据临夏台的网络实际 ,拟选用星型拓…  相似文献   

12.
浅谈CATV上行通道的干扰噪声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引言我国的CATV正在由现有单一信号分配网 ,向多功能的双向传输交换网转变。HFC网络的采用更为双向交换网的实现开拓了美好的前景。现就HFC上行通道的总体设计中干扰噪声抑制的实用问题作一些探讨 ,供同行参考。2 CATV上行通道的频率范围由于CATV双向传输网采用频率分割法 ,频率配置一般有下述三种形式 :低分割 :上行(5~40 )MHz,下行(47~750 )MHz;中分割 :上行(5~65)MHz,下行(87~750 )MHz;高分割 :上行(5~2 0 0 )MHz,下行 (2 2 3~ 750 )MHz。国标GY T1 0 6- 1 999将上行通道频率范围规范…  相似文献   

13.
1 概述1.1 HFC(1)发展历程① 1988年 2月 ,加拿大试验成功AM -VSB光纤系统 ,点对点光纤传送 2 0套N制TV ,传输距离 13km。② 1988年 4月 ,美国ATC试验成功AM -VSB光纤系统。③ 1991年 12月 ,美国TimeWarner在纽约皇后区建成 150个频道 (N制 )的HFC网Quantum。④ 1993年美国AT&T提出HFC网络结构。⑤目前 ,HFC已成为有线电视网络的主要结构模式 :在中国 >80 % ;在美国 >95%。(2 )结构模式①“星树”型———星型光纤干线 ,树型电缆分配接入 ,适用小型城镇 ;多星 (FTF)光纤干线 ,树…  相似文献   

14.
HFC网络回传通道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FC网是目前国内广为采用的有线电视组网形式 ,在其光传送部分大多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双向信号传输采用的是物理分割方式 ,即上、下行各用 1根光纤传输。而同轴电缆部分则为树型结构 ,经不超过 2级的延长放大、“楼放”分配入户 ,上、下行信号采用的是频分复用方式 ,通过双向滤波器进行频率分割 (有低、中、高分割方式 )。广电总局行业标准《市、县级有线电视网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波段划分。上行业务波段为 5~ 65MHz,过渡带为 65~ 87MHz。 87~ 10 8MHz为广播业务 ,110~ 10 0 0MHz为下行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5.
蛟河市早期组建的乡镇有线电视网 90 %为 30 0MHz有线系统。2 0 0 0年我局开始采用MMDS多路微波传输技术覆盖乡镇 ,达到了城乡联网的目的且下变频的频点正好落在U频段 ,这时各乡镇站才开始改造原有 30 0MHz网为 5 5 0MHz系统 ,现存在两个问题 :(1)由于条件所限 ,他们只是把原有网络的放大器及级间距离进行了改造 ,其他部分没有大的变化 ,加上MMDS系统的最高为2 3CH频率为 5 5 1.2 5MHz ,已超出系统 1.2 5MHz ,高端频道信号很难维护 (乡镇站技术力量较薄弱 )。(2 )乡镇用户有 4 0 %~ 5 0 %为黑白电视机 ,我们送的…  相似文献   

16.
1 方案制定的依据(1)GY5 0 6 3- 1998《市、县级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 ;(2 )GB11318.2 - 1989《30MHz~ 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和部件》 ;(3)GB5 0 2 0 0 - 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4)GB/T6 5 10 - 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5 )GY/T10 6 - 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本方案只涉及第二层网络结构的HFC接入网物理传输层网络设计 ,第一层网络结构的SDH传输网由省局统一实施。2 系统规模及模式的选择由于新城区为独立行政区域 ,有线广播电视系统采用 75 0 / …  相似文献   

17.
利用HFC网络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其中CableMo dem(CM)与SetTopBoc(STB)系统是最为理想的接入方式。本文通过讨论CM标准接入方式及其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并对其作尝试性的改进 ,以提高网络的投资效益。1 现有网络的特点目前运行的CATV网络 ,多为星—树型HFC结构的下行单向传输网络。其主要特点为 :(1)光纤星型辐射 ,下行带宽至少为 75 0MHz;光节点以下的电缆分配网为星—树型 ,多数为 5 5 0MHz带宽 ;每个节点有上行传输的备用光纤。(2 )光节点服务半径在 1~ 2km ,用户数在 2 0 0~00 0。(…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线电视业正在进行产业化改造 ,到 2 0 0 1年6月 ,各省市有线电视网将全部实现大联通 ,世界上最大的有线电视网将在我国诞生。在新世纪里 ,有线电视网络要如何升级改造 ,方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1 国内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情况我国有线电视虽然发展迅速 ,但网络建设很不平衡 ,从国家广电总局科技信息所事业发展部近年来对全国 2 2 1家有线电视网的调查表明 ,我国的有线电视接入网络结构是 30 0MHz、4 50MHz、550MHz、750MHz等多种带宽 ,全同轴、HFC、MMDS…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有线电视作为高信息量传输媒介在城乡得到了迅速发展。莱州市城区有线电视网始建于1992年 ,网络采用 5 5 0MHz邻频传输方式 ,当时辖区内不少乡镇也建起了卫星地面站和共用天线系统。 1997年完成了全市 75 0MHz带宽的HFC网的设计、建设工作 ,通过光缆将市有线台的 2 9套电视节目和一套调频广播节目送到各镇区广播电视站 ,镇区采用二级光纤将信号送到各光节点 ,通过电缆网入户 ,1999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由于建设初期资金有限 ,对分前端未作过多的考虑 ,乡镇站只是将市有线台的光信号接收下来 ,再通过二级光发射…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这种新型的用户网之前,先看看目前的几种用户网:(1)同轴电缆网(与光缆的混合网常被称为HFC网);(2)MMDS网,属于点对多点的单向网;(3)光纤用户网,这就是目前被炒得很热的光纤用户的FTTH网。这三种网是不是我们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最终途径?下面看看它们的特点。1 HFC网1.1 优点(1)频带宽(5~750MHz或1000MHz);(2)属于分配网中最经济或最廉价的网络。因为它具有以上两个非常吸引人的优点,所以目前广电部门在研究是否能发展成为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从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