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忠  师军  薛宏斌 《中国医药》2011,6(10):1250-1252
目的 通过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评价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与乌司他丁注射液的疗效。方法 120例重度以上烧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血必净+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组均给予早期液体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器官保护等治疗。血必净+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静脉滴注,2次/d,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血必净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等渗盐水,连用7d。分别于To(入院后即刻)、T2(伤后48~72 h)、T4(伤后96~120 h)、T7(伤后168~192 h)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PA。结果 烧伤后患者PA水平均下降,在T4、T7 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血必净+乌司他丁组(96.9±15.7) mg/L,血必净组(86.2±18.2)mg/L,乌司他丁组(75.6± 17.4) mg/L,对照组(64.9±18.2) mg/L;T7:血必净+乌司他丁组(70.3±25.0)mg/L,血必净组(58.2±27.1 )mg/L,乌司他丁组(47.3±14.7) mg/L,对照组(32.6±9.0) mg/L,P<0.05或P<0.01]。血必净+乌司他丁组较治疗前下降幅度小于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乌司他丁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7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乌司他丁组在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乌司他丁2万U/kg;选取4个时段抽血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GPⅠb、GPⅡb/Ⅲa和血小板计数;记录术后心包、纵隔引流血量及输血量。结果 GPⅠb、GPⅡb/Ⅲa在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术后引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输血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的乌司他丁通过保护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而对血小板功能有部分保护作用,从而减轻术后非外科性出血,可取代抑肽酶作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血小板保护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大鼠体内灯盏乙素对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和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8只: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分别灌胃10,50,200 mg·kg-1灯盏乙素,同时均灌胃瑞舒伐他汀5 mg·kg-1;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2%CMC-Na水溶液。分别于给药后1,2,6 h摘眼球取血,取血后立即处死大鼠,取出心、肝、肺、肾、脑组织处理,HPLC-MS测定血浆及组织的瑞舒伐他汀含量。结果所建立的瑞舒伐他汀血浆及组织样本HPLC-MS法符合要求。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大鼠的血浆瑞舒伐他汀浓度在1 h分别为(170.38±40.77),(218.09±59.52),(278.64±76.26),(297.48±95.37)ng·m L-1;在2 h分别为(237.26±70.31),(293.76±89.04),(410.27±102.13),(461.49±121.73)ng·m L-1;在6 h分别为(131.58±40.52),(166.21±48.52),(236.78±73.40)和(251.33±82.94)ng·m L-1,各实验组大鼠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大鼠的瑞舒伐他汀均主要聚集于肝,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在大鼠肝的瑞舒伐他汀浓度在1 h分别为(2098.57±735.10),(1905.91±703.16),(1406.39±435.86),(1217.08±318.65)ng·m L-1;这4组在2 h分别为(3204.19±893.53),(2863.87±836.12),(2114.28±598.31),(1973.15±512.64)ng·m L-1;这4组在6 h分别为(1681.71±513.29),(1603.14±517.86),(1120.08±298.75),(1057.91±267.66)ng·m L-1,实验Ⅱ组和实验Ⅲ组在肝的瑞舒伐他汀浓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Ⅲ组的瑞舒伐他汀在大鼠的心、肺、肾及脑组织的浓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剂量达到50 mg·kg-1的灯盏乙素对瑞舒伐他汀血浆浓度及肝组织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其分布机制可能与竞争蛋白转运体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00万U(其中30万U为麻醉诱导前给予,40万U预充体外循环机内,30万U为开放升主动脉后给予);对照组不给予其他药物.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阻断升主动脉30 min(t2)、再灌注1 h(t3)、再灌注6 h(t4) 及再灌注24 h(t 5)各时间点取动脉血,测定红细胞比容(HCT)、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 记录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复跳情况. 结果 与t 1相比,两组患者CK、CK-MB、cTnI在t 3、t 4、t 5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CK-MB、cTnI均在t4达最高值, t5开始下降. 两组患者之间CK、CK-MB、cTnI在t1、t2时无明显差别,对照组CK、CK-MB在t 4、t 5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P<0.05), cTnI在t3、t 4、t5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P<0.05). 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中使用乌司他丁减轻了体外循环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辅助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价值。方法胎龄32周以下、体重1 500 g以下、需有创机械通气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11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加气管插管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以及限制液体、控制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后逐步调整、撤离呼吸机,改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支持,病情稳定后逐步停氧。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0 000 U·kg~(-1)·d~(-1),疗程3周。比较两组BPD发生率,机械通气、CPAP辅助通气、总用氧时间,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乌司他丁组完成治疗50例,对照组完成47例。乌司他丁组BPD发生率4%(2/50),低于对照组[21%(10/47),P<0.05]。乌司他丁组机械通气、CPAP辅助通气、总用氧时间分别为(103.7±18.7)、(153.2±16.3)、(478.5±38.1)h,均低于对照组[(147.6±19.3)、(201.8±74.7)、(597.4±97.5)h,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少NRDS患儿的机械通气、CPAP辅助通气和总用氧时间,可能对防治BPD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63岁,ASAⅠ~Ⅲ级,体量指数20~24kg/m2,随机分为两组(n=15):乌司他丁组(U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将乌司他丁(Ulinastatin)20万U溶于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司他丁组和乌司他丁联合磷酸激酸钠组(联合组)三组,对照组给与抗脓毒症集束化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组在乌司他丁组基础上给予磷酸激酸钠。治疗5天后抽血测心肌钙蛋白(c Tn I)、B-型钠尿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的变化,监测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的变化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乌司他丁组、联合组治疗第5天后以上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优于乌司他丁组。三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比对照组及乌司他丁组下降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保护脓毒症患者心肌并改善其心功能,联合应用磷酸激酸钠直接对损伤的心肌细胞供能取得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应用于中暑患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中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中暑并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以入院时和入院第7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为观察指标,评价乌司他丁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乌司他丁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均较观察组显著降低,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中暑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LP)所致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55只,按随机化原则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5只、模型组25只、乌司他丁治疗组25只,后两组再随机分为5个时间点(1h、6h、12h、24h、48h),每组每时间点各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乌司他丁治疗组,造模后立即给予乌司他丁10万U/kg,尾静脉注射,分别在各个时间点采血、留尿标本,进行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Urea),尿肾损伤分子(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司他丁治疗组大鼠各时间点Scr、Urea,尿KIM-1、IL-18、NGAL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29):4119-412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乌司他丁组、醒脑静组和联合组,各40例。3组患者入院后均及时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乌司他丁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单位,ivgtt,bid;醒脑静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ivgtt,qd;联合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用法同上(两药间隔1 h滴注)。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颅脑损伤血清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B蛋白(S100B)]水平、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治疗后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颅脑损伤血清学指标和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乌司他丁组显著低于醒脑静组,联合组显著低于两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颅脑损伤血清学指标水平和GC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两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乌司他丁组与醒脑静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GOS评分[(4.17±0.81)分]显著优于乌司他丁组[(3.05±0.97)分]和醒脑静组[(2.97±0.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乌司他丁组与醒脑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显著低于乌司他丁组(50.00%)和醒脑静组(4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乌司他丁组与醒脑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可显著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颅脑损伤,保护脑组织,改善患者近期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干预小鼠内毒素耐受的形成,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内毒素耐受的影响。方法以昆明鼠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ⅠA组为健康对照组,ⅠB组为单次直接致死剂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2LD50=8 mg/kg)对照组,Ⅱ组为标准内毒素耐受组,ⅢA组为初始LPS刺激前高剂量Dex(10 mg/kg)干预组,ⅢB组为终末致死量LPS前高剂量Dex干预组,ⅣA组为初始LPS刺激前低剂量Dex(1mg/kg)干预组,ⅣB组为终末致死量LPS前低剂量Dex干预组。完成实验处置后3 h取血标本,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NF-α和IL-10水平。结果①ⅠA组TNF-α、IL-10水平极低,ⅠB组TNF-α、IL-10水平较ⅠA组显著增高(P<0.05,P<0.01),Ⅱ组TNF-α、IL-10水平较ⅠB组显著下降(P<0.05,P<0.01),但仍高于ⅠA组。②各Dex干预组TNF-α水平与Ⅱ组比较:ⅢA、ⅣA组TNF-α水平与Ⅱ组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B、ⅣB组TNF-α水平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Dex干预组IL-10水平与Ⅱ组比较:ⅢA、ⅣA组IL-10水平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B、ⅣB组IL-10水平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LPS刺激可导致小鼠体内TNF-α水平、IL-10水平升高。内毒素耐受时,小鼠体内TNF-α、IL-10水平升高的程度明显降低。②终末LPS前一定时间内予以Dex干预可以促进内毒素耐受的形成,Dex剂量过高可能不会带来更多受益。③IL-10对内毒素耐受的形成可能不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育冬  靳洪涛  宋新梅  张绍君 《河北医药》2010,32(18):2475-2478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Ⅱ~Ⅴ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模型,于造模后第12天开始Ⅲ组给予甲氨喋呤灌胃治疗,Ⅳ~Ⅴ组给予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第28天取膝关节滑膜,常规HE染色,计算滑膜病理积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NF-α、HIF-1α和VEGF在膝关节滑膜的表达。结果Ⅰ组大鼠滑膜组织均有少量TNF-α、HIF-1α和VEGF的表达,Ⅱ~Ⅴ组较Ⅰ组均明显增高。Ⅳ、Ⅴ组滑膜组织TNF-α表达较Ⅱ组明显减低(P〈0.01)而Ⅲ组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Ⅴ组滑膜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赛普可明显降低AA大鼠滑膜组织TNF-α、HIF-1α和VEGF表达。益赛普可以降低A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足体积,减轻足肿胀程度,对AA大鼠的关节炎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白芍总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慧丽  李慧 《中南药学》2010,8(2):128-13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备大鼠UC模型,检测白芍总苷对大鼠UC模型血清中TNF-α、IL-6、IL-8、IL-10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TNF-α、IL-6、IL-8含量明显增高,而IL-10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剂量TGP组及SASP组TNF-α、IL-6、IL-8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TGP组与SASP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可显著降低UC大鼠血清TNF-α、IL-6、IL-8的含量,而显著升高IL-10的含量,有治疗UC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Ⅱ-Ⅴ组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AA)模型,于造模后第12天开始Ⅲ组给予甲氨喋呤灌胃治疗,Ⅳ-V组给予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第28天取膝关节滑膜,常规HE染色,计算滑膜病理积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NF-α、TGF-β1和VEGF在膝关节滑膜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滑膜组织均有少量TNF-α、TGF-β1和VEGF的表达,Ⅱ~Ⅴ组较Ⅰ组均明显增高(P〈0.05)。Ⅳ、Ⅴ组滑膜组织TNF—α表达较Ⅱ组明显减低(P〈0.05),而Ⅲ组与Ⅱ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组滑膜组织TGF—β1、VEGF的表达均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溶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明显降低AA大鼠滑膜组织TNF-α、TGF—β1和VEGF表达,对AA大鼠的关节炎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抑制局部组织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极重型基底节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0例极重型基底节出血患者根据金谷分类法、CT分型、手术方式、基底节出血距脑疝症状出现时间、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的间隔时间进行分类,统计患者病死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金谷分类法Ⅳb级患者70例中死亡40例,病死率为57.1%,Ⅴ级患者30例中死亡22例,病死率为73.0%,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分型Ⅰ~Ⅱ型患者病死率为48.4%( 30/62),低于Ⅲ~Ⅴ型患者的病死率[84.2%( 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为54.4%( 37/68),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为78.1% (25/32),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患者ADL分级:开颅手术组Ⅰ级6例,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10例,Ⅴ级37例;微创手术组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1例,Ⅳ级6例,Ⅴ级25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于基底节出血2h内(其中7例≤1h)出现脑疝症状,手术治疗后仅2例生存,病死率为87.5%;而基底节出血12 h后出现脑疝症状的患者26例,治疗后存活16例,病死率为61.5%,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时间间隔≤1h的40例患者中18例死亡,病死率为45.0%;而时间间隔>4h的12例患者术后全部死亡,病死率100.0%,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的因素有金谷分类法分级、CT分型、手术方式、基底节出血距脑疝症状出现时间、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的间隔时间等.  相似文献   

16.
乌司他丁调控脓毒症大鼠TNF-α与IL-6及IL-10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清TNF-α、L-6、IL-10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于造模后2.0,8.0,12.0,24.0h处死大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L-6、IL-10水平;留取完整左肺组织行病理切片,评估肺脏损伤情况。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L-6、IL-10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乌司他丁组与模型组相比,除24.0h外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IL-6水平各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1),IL-10水平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乌司他丁组肺损伤轻于模型组。结论:乌司他丁能下调脓毒症大鼠TNF-α、L-6水平,对IL-10有上调作用,并能减轻脓毒症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疗效。方法103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及CVVH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肾功能的变化以及ICU住院天数、cVVH应用时间和患者死亡风险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下降;血清TNF-α、TXB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血清6-keto—PGF1a均显著上升(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及CVVH应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UT联合CVVH治疗MODS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愈疡方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抗炎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除正常组外,采用口服DSS造模后,按完全随机法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治疗组动物给与中药灌肠,对照组给与柳氮磺胺吡啶灌肠共14d。进行结肠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测定及通过免疫组化检测TNF-α在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与模型组基本相同,治疗后治疗组的大便较成形、血便及体质量减轻较不明显,一般情况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P<0.05)。SS小鼠结肠炎结肠组织中TNF-α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用中药治疗组则显著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表达主要见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主要集中在靠近糜烂或溃疡的周边,小血管扩张的周围,也相对增多,治疗组TNF-α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愈疡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TNF-α含量。抑制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吴凡  梁涛  韦玄  解雅英 《中国医药》2014,(3):354-35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硬模外麻醉对老年直肠癌开腹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70岁以上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诱导剂量0.8 μg/(kg·min)泵注10 min,按维持剂量完全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Ⅰ组0.4 μg/(kg·h)、Ⅱ组0.6 μg/(kg·h)、Ⅲ组0.8 μg/(kg·h),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入室时(T0)、用药后10 min(T1)、用药后20 min(T2)、停药即刻(T3)、停药后10 min(T4)以及手术完毕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比较术前1 d、术后即刻、术后24 h 3组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3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7 d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评分(MMSE).结果 3组患者在T0时血压、心率、BIS值,镇静评分(Ramms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MAP和HR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随着右美托咪定的用量的增大,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也增加,与Ⅰ、Ⅱ组相比,Ⅲ组患者T3时心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8±6.8) 次/min 比(70.2±2.5)、(69.7±2.4) 次/min](P〈0.05).Ⅱ、Ⅲ组患者术中BIS值维持在60~75之间,可以满足术中的镇静要求.Ⅲ组患者术中BIS值下降,Ⅰ组共有8例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40.0%,Ⅱ组有2例出现POCD,发生率为10.0%,Ⅲ组共有5例出现POCD,发生率25.0%.Ⅰ组与Ⅱ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5).与I组相比,术后即刻、术后24 hⅡ、Ⅲ组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IL-6(3.6±0.4)、(3.6±0.4)ng/L比(5.7±0.4)ng/L,TNF-α(6.2±0.4)、(6.1±0.5)ng/L比(7.1±0.4)ng/L;术后24 h IL-6(3.4±0.4)、(3.4±0.4)ng/L比(6.8±0.4)ng/L,TNF-α(6.±0.5)、(6.1±0.5)ng/L比(7.1±0.4)ng/L](P〈0.05).结论 老年患者以0.8 μg/kg的剂量泵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以0.6 μg/(kg·h)右美托咪定泵注复合硬膜外麻醉安全有效,可改善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唐彦明 《中国药业》2013,22(15):93-9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入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40例。于术前5 min分别给予Ⅰ组,Ⅱ组,Ⅲ组舒芬太尼0.1,0.2,0.3μ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手术开始(T1)、术中牵拉甲状腺时(T2)及缝皮时(T3)血流动力学、镇静程度及镇痛评分的差异。结果Ⅱ组和Ⅲ组T1及T2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低于Ⅰ组(P<0.05);在T1、T2及T3时点,Ⅱ组和Ⅲ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评分显著优于Ⅰ组(P<0.05);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 0.2μg/kg的舒芬太尼持续输注镇痛、镇静效果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