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高血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疾病,其发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我国就是一个高血压频发大国,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属于慢性病,因此,高血压患者的家庭护理极为重要。1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患者体循环动脉舒张压高于正常标准。成人高血压:收缩压≥16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95 mm Hg。正常人血压:收缩压≤130 mm Hg,舒张压≤90 mm Hg。临界高血压:血压在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2病因高血压的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嗜盐  相似文献   

2.
潘腾晖 《淮海医药》2011,29(3):282-282,F0003,F0004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血压分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将高血压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1]。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率在成年人中高达20%,并且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赵巧玲  王红军 《河北医药》2012,34(13):2055-2057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OISH)是指年龄≥60岁,收缩压(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而舒张压(DBP)<90 mm Hg的高血压[1].近年来,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单纯西药或中药治疗OISH,SBD的控制和达标率均较低,我院门诊治疗OISH患者10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即在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非同日3次或以上测量血压其中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或(和)舒张压≥90mm Hg.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95%,而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仅占5%.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人,每10年上升约25%,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就合理选择降压药物以达到有效﹑安全的降压目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隐匿性高血压(MH)是临床高血压研究中的一种特殊现象,Pickering等[1]2002年首先提出的,是指诊室内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135/85 mm Hg的现象。隐匿性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可引起左室肥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管损伤的标志[2]。正常高值血压(prehypertension,PH),是介  相似文献   

6.
<正>高血压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不断增加,目前,我国20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6.6%,全国有高血压患者2.54亿,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已经高达56.5%[1-3]。老年高血压常与多种疾病并存,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对于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15/6 mm Hg(1 mm Hg=0.133 k Pa),可以降低总病死率21%,心血管病病死率23%,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陈延雷  陈峥 《中国医药》2012,7(5):573-57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积极降压治疗对早期血肿增长的影响.方法 2010年3月至12月人院且发病在6h内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头颅CT证实为自发性脑出血,且收缩压持续≥150 mm Hg(1 mm Hg=0.133 kPa)且≤220 mm Hg.按住院号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2组,观察组28例入院即开始降压治疗,要求在1h内使目标收缩压≤140 mm Hg,并维持此目标值;对照组22例收缩压≥180 mm Hg或平均动脉压≥130 mm Hg才开始降压治疗.24 h后复查头部CT,依据ABC/2法计算脑实质内血肿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后首次CT检查,观察组的平均血肿体积为(34.1 ±3.1)ml,对照组的平均血肿体积为(33.5 ±3.2)ml,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平均血肿增长率为7.1%,对照组为36.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将收缩压降到≤140 mm Hg,可减缓24h内血肿的增大.  相似文献   

8.
<正>高血压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众所周知,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定义是安静状态下连续3次测量肱动脉压,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血压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就能幸免于心血管风险呢?2002年,美国对一百万人群正常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病死率的61项前瞻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表明,血压水平的高低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呈线性关系,且血压自115/95 mm Hg开始,收缩压每上升20 mm Hg或舒张压上升10 mm Hg,发生心血管  相似文献   

9.
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耘  郭秀霞 《中国药房》2005,16(16):1261-1263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Hypertension)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其在15a以上人群的平均发病率为11%[1].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一种公认的心身疾病[1].心身疾病系指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心理学认为,心理因素的作用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所以在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因素的调整,对患者的病情有着很大影响.笔者通过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11月,我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对患者逐条解释,患者充分理解条目意义之后独立完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相似文献   

11.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疗程6个月。结果68例患者中显效42例(61.7%),有效22例(32.3%),无效4例(6.O%)总有效率97.1%,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坐位血压明显下降,治疗前为(157±15)/(102±12)mmHg,治疗后为(142±12)/(92±6)mmHg,但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检测24h动态血压,计算降压谷峰比值率〉6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降压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出血伴高血压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只有血压> 180 mm Hg时才给予降压治疗,并维持患者血压在180~200 mm Hg;观察组患者应用降压药物连续使患者血压保持在140~160 mm Hg.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小出血患者得分为(4.4±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观察组中小出血量患者的总显效率分别为45.2%(14/31)和87.9%(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231,P<0.05);大出血量患者的总显效率分别为27.8%(5/18)和31.3%(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9,P>0.05).结论 对于出血量较少的患者,应及时给予降压处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献良 《淮海医药》2009,27(4):287-28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10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2组:左室肥厚组(n=30)与非左室肥厚组(n=72)。结果(1)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及脉压以及夜间舒张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46.2±13.5)mm Hg、(125.7±9.2)mm Hg;24 h脉压分别为(59.7±12.7)mm Hg、(46.8±7.1)mm Hg;白天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49.3±10.9)mm Hg、(128.2±10.64)mm Hg,白天脉压分别为(60.2±12.4)mm Hg、(48.1±8.0);夜间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41.7±16.9)mm Hg、(118.8±9.7)mm Hg;夜间脉压分别为(57.8±14.1)mm Hg、(43.7±6.7)mm Hg;夜间平均舒张压分别为(84.0±10.7)mm Hg、(75.1±7.6)mm Hg。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其动态血压呈非杓型节律为66.7%比30.6%,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者左室肥厚发生率高,对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德科  王世英 《中国医药》2013,8(6):840-841,844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择期准备硬膜外麻醉后行下腹部、下肢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曲马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于硬膜外麻醉注药前5 min,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曲马多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对照组不用药.观察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寒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地佐辛组和曲马多组寒战发生率均为3.3% (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 (9/30) (P <0.05);地佐辛组用药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在用药10 min时MAP以及HR均较用药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1)mmHg(1 mm Hg=0.133 kPa)比(87±14) mm Hg,(89±13)次/min比(83±14)次/min,均P<0.05];SpO2在用药10、20 min时均较用药前有明显降低[(94.5±1.2)%、(90.3±1.3)%比(99.4±0.9)%,均P<0.05].地佐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 (6/30),明显低于曲马多组的46.7%(14/30)(P<0.05).结论 静脉注射地佐辛有助于预防低位硬膜外麻醉后寒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进口奥关沙坦酯(商品名傲坦)比较,单中心评价国产奥美沙坦酯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验证本药与原研药等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方法进行研究。5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奥关沙坦酯组(27人、国产奥关沙坦酯20mg+傲坦模拟片1片20mg)和傲坦组(30人、傲坦20mg+国产奥关沙坦酯模拟片1片20mg),治疗期为8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若患者坐位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和(或)收缩压≥140mmHg,则将剂量加一倍,至疗程结束。若坐位舒张压〈90mmHg,则维持原剂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奥关沙坦酯组和傲坦组收缩压分别下降(22.5士9.5)mmHg和(21.4±9.5)mmHg(均P〈0.001),舒张压分别下降(16.1±5.5)mmHg和(14.7±4.4)mmHg(均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奥美沙坦酯组与傲坦组降压总有效率(96.30%VS92.60%)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关沙坦酯片20~40mg,每日1次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田颖  陆锐  董蕾  刘肆仁 《中国医药》2013,8(7):893-89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冠心病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6例,行24h动态血压、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64例)和非斑块组(6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77例)和非冠心病组(49例),分别比较血压变异系数与颈动脉斑块及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①颈动脉斑块组SBP平均值及变异系数与非斑块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平均值:(145±15) mm Hg比(116±10)mm Hg(1 mm Hg=0.133 kPa),变异系数:(0.09±0.03)比(0.07±0.01),P<0.05],而组间DBP平均值及变异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冠心病组SBP变异系数和DBP平均值与非冠心病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变异系数:(0.09±0.02)比(0.07±0.02),DBP平均值:(68±6)mm Hg比(71±6)mm Hg,P<0.05],组间SBP平均值及DBP变异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BP变异系数与冠心病相关(r=3.719,P=0.025).结论 血压变异系数尤其是SBP变异系数是颈动脉斑块及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齐帜  蒋长亮 《中国医药》2013,8(10):1383-1385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管内皮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比索洛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5mg,1次/d,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HR,评价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及H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135±13)mmHg(1mmHg=0.133kPa)比(156±12)mmHg,(86±4)mmHg比(96±8)mmHg,(64±7)次/min比(74±7)次/min;比索洛尔治疗组:(133±11)mmHg比(155±14)mmHg,(85±4)mmHg比(97±7)mmHg,(64±7)次/min比(74±7)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常规治疗组与比索洛尔治疗组SBP、DB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1、VEGF及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76±14)ng/L比(87±20)ng/L,(121±20)ng/L比(150±26)ng/L,(36±8)μg/L比(41±7)μg/L;比索洛尔治疗组:(69±18)ng/L比(88±18)ng/L,(120±20)ng/L比(148±27)ng/L,(25±7)μg/L比(41±8)μg/L],NO明显高于治疗前[常规治疗组:(74±21)μmol/L比(65±19)μmol/L;比索洛尔治疗组:(86±23)μmol/L比(65±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比索洛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素1和TNF-α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而NO的含量则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疗效确切,并可改善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氢溴酸右关沙芬糖浆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晨间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133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4例)和高血压组(69例),2组患者均服用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服药方法及剂量均相同,治疗1周;服用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期间,高血压组患者继续维持原降压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服药前后清晨8—12时右上肢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晨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无明显升高趋势,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男性晨间平均血压水平均较女性高,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2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前后晨间平均血压、心率水平,2组治疗后晨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无明显升高趋势,2组治疗前后平均血压、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在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对血压正常及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水平无明显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新疆地区直属机关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现况调查。方法:通过体检了解此群体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按年龄、性别分组,观察不同年龄、性别与高血压的关系,并观察不同BMI、WC及是否吸烟、饮酒者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结果:在907名研究对象中检出高血压患者302例(33.30%),发现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281例,患病率为34.91%,女性21例患病率为21.5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调查者中,总的知晓率为86.42%(261例),治疗率为65.56%(198例),控制率为37.09%(112例);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男、女组腹型肥胖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WC正常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疆地区直属机关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患病率在不同的年龄段有所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腰围为高血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赵海丹  周春华  刘佳 《中国医药》2012,7(12):1489-1490
目的探讨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诊期间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59例中年I-Ⅱ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N-乙酰-p—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将其分为早期肾损伤组(尿mAlb和/或尿NAG阳性,19例)和无肾损伤组(尿mAlb和尿NAG阴性,40例)。回顾性分析其过去24个月间8次随诊时血压值,用随诊期间血压变异标准差(SD)和血压变异系数(CV)评价2组患者随诊期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结果早期肾损伤组和无肾损伤组患者尿mAlb分别为(34±14)、(14±3)mg/24h,尿NAG分别为(29±15)、(10±4)U/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早期肾损伤组随诊期间SBP。SD、SBP—CV明显高于无肾损伤组[SBP—SD:(10.1±2.2)mm Hg(1mm Hg=0.133kPa)比(5.4±1.9)mmHg;SBP—CV:(7.1±1.8)mmHg比(3.8±1.4)/mm Hg,均P〈0.01]。结论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诊期间SBP—BPV与其早期肾损伤密切相关,可能预测早期高血压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