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筋膜腱弓(A TFP)由覆盖在闭孔内肌及肛提肌表面的筋膜增厚形成,起着连接阴道侧壁的作用,其将阴道前壁有效地拉向骨盆侧壁,并将阴道牢牢的固定于此。ATFP从阴道侧壁的分离是阴道前壁脱垂的最常见原因,A TFP强度决定于其胶原含量。胶原纤维由I、III和V型原纤维聚合而成,III型含量最高,但I型的含量决定结缔组织的强度。临床发现,阴道脱垂通常在分娩后数十年发生,提示有分娩以外的因素,绝经是一个重要因素。推测绝经可引起A TFP中I、III和V型纤维含量值下降,导致阴道脱垂,激素替代治疗(H R T)减轻绝经对盆底结缔组织的影响。为…  相似文献   

2.
正阴道旁侧支持组织是指阴道侧缘与侧盆壁表面附着的盆筋膜腱弓(arcus tendinous fascia pelvis,ATFP)相连的纤维结缔组织,其呈"楔形",顶端宽而厚,远端窄而薄,大小和形状影响女性前、后盆腔的稳定性。传统观点认为阴道旁侧缺陷是盆内筋膜从ATFP上脱离造成。文献报道,67%的阴道前壁脱垂患者可见阴道旁侧缺陷,90%以上的严重阴道前壁脱垂患者存在阴道旁侧缺陷,并且在旁侧缺陷修复术后,约97%的阴道前壁脱垂显著减小[1],可见其在阴道前壁脱垂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阴道顶端下降导致阴道旁侧从侧盆壁脱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行阴道旁修补术在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探讨经阴道途径行阴道旁修补(VPVR)手术治疗中、重度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VPVR手术,治疗25例有临床症状、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和Baden-Walker盆腔器官脱垂的阴道半程系统分度法,确定为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的患,其中,POP-Q分度法为Ⅲ~Ⅳ度占92%。VPVR手术主要包括经阴道于耻骨降支下进入耻骨后间隙,暴露盆腔筋膜腱弓(ATFP),用不可吸收线将盆腔内筋膜、盆腔筋膜腱弓及膀胱筋膜逐一缝合,关闭阴道旁缺陷等步骤。同时进行其他盆底修复手术共11种。术后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主观(患自觉症状或感觉)及客观(临床检查)评价。结果25例行VPVR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40min,出血量平均为70ml;有2例术中耻骨后静脉丛出血,分别为100ml及200ml。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无术后病率。有2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及尿潴留,1例于短期内痊愈,另1例为术后2个月现仍在治疗中。25例术后随访2~14个月,平均6个月,患无任何自觉症状,主观治愈率为100%。2、6个月随访时,各有1例临床检查发现为复发(POP-Q分度法为Ⅰ度),客观治愈率为92%。结论VPVR手术可以恢复耻骨宫颈筋膜附着在盆腔侧壁的解剖位置,对纠正中、重度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核心蛋白聚糖(DC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与Ⅰ型胶原含量变化.方法将40例绝经前后妇女根据是否存在SUI分为SUI组(23例)和对照组(17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妇女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实时定量PCR技术测DCN和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绝经前后SUI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DCN mRNA表达水平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 mRNA表达水平减少,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绝经后组,无差异(P>0.05).结论①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减少,可能是SUI发生的原因之一;②SUI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Ⅰ型胶原含量减少可能是由于局部DCN mRNA表达增强,TGF-β1 mRNA减少所致;③DCN可能通过与TGF-β1共同影响结缔组织的胶原含量参与SU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前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盆腔器官缺陷的前部区域是指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发生在阴道下段的膨出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发生在阴道上段的膨出与排尿困难相关,尿失禁的相关进展将另有专题讨论,本文仅讨论前盆腔缺陷的手术治疗进展。前盆腔脏器膀胱和阴道的正常位置主要是依靠筋膜组织的支撑,这种解剖关系使得阴道前壁及膀胱膨出的发生率高,也是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中最困难和最易复发的部位。以前认为阴道前壁和膀胱膨出是由于阴道黏膜下覆盖于膀胱壁的一薄层耻骨宫颈筋膜的过度伸展变薄所致。手术治疗就是折叠缝合及缩紧缩小普遍伸展的筋膜组织——即阴道前壁修补术。这种手术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6.
常见的阴道良性肿瘤,有阴道壁囊肿(卵巢冠纵管囊肿),阴道壁包涵囊肿,阴道壁纤维瘤以及阴道壁肌瘤;也有尾骶部畸胎瘤向阴道内生长似阴道壁肿瘤者。阴道的囊肿虽不大,但阴道前后的相邻器官与之密接,在手术时易误伤。阴道的实质性肿瘤起自阴道的肌层,蒂较深,在根除瘤蒂时也易发生损伤。以下按上述各肿瘤特点说明手术中如何防治副损伤。1.阴道壁囊肿:此种囊肿是由卵巢冠纵管(位于卵巢系膜中)下段(走行在子宫颈及阴道前侧壁的壁内)没有完全退化而发生的,管内上皮被有立方上  相似文献   

7.
正阴道前壁脱垂是盆腔器官脱垂中最常见和术后复发率最高的部位。100年来,阴道前壁脱垂的发生机制经过了筋膜伸展薄弱理论、盆底整体理论的盆底结缔组织及韧带损伤机制和阴道三水平支持中一水平起决定作用理论认识的改变,手术治疗方案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从阴道前壁筋膜折叠缝合修补术、增强补片添加的盆底重建和自体组织修补阴道前壁强调同时重建阴道一水平支持的手术。目前手术方式在采用自体组织修补(native tissue repair, NTR)或增强组织添加修复(augmented repair, AR)的术式间仍存在争议,还有待于具有高级别证据、临床长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壁间副中肾管囊肿是临床罕见的子宫疾病。副中肾管囊肿又称Gartner氏囊肿,较常见,是来源于胚胎时期副中肾管阴道部残迹,因上皮生长分泌物储留扩张而形成囊肿,副中肾管在输卵管系膜中走向内侧子宫侧壁及宫颈侧壁,再沿阴道前壁而止于阴道。途中任何部位由于退化不完全,均有可能发生囊肿。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子宫肌壁间副中肾管囊肿的诊治经过,并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该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单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老年性Ⅲ度子宫脱垂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老年性Ⅲ度子宫脱垂体会沈阳铁路局沈阳医院(110005)邱恕娴绝经后老年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生殖系统出现慢性进行性退行性变,筋膜、肌肉支持力减弱,偶见子宫Ⅲ皮脱垂。临床多采用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但老年人体弱多...  相似文献   

10.
女性尿失禁的盆底解剖生理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尿失禁 (femaleurinaryincontinence ,FUI)的发病机制可概括为 :盆底及尿道周围横纹肌松弛 ,阴道前壁脱垂 ,尿道长度缩短 ,尿道平滑肌张力减退 ,膀胱颈及尿道位置降低使尿道倾斜角增大 ,膀胱尿道后角消失。当膀胱内压增高时 ,尿道阻力不足以控制尿液而外流。1 盆底解剖及其生理特点1 1 如同横膈支托着胸腔脏器一样 ,被覆和连接盆腔肌肉及内脏的结缔组织和肛提肌群一起形成一层相互交织的底盘托着盆腔脏器。这一盆底结构主要由三部分组织构成 :①韧带或具有韧带作用的组织。②肌肉和筋膜 ,主要是肛提肌、膀胱阴道筋膜和直肠阴道筋…  相似文献   

1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分为最常见的尿道内括约肌功能正常但尿道活动亢进和尿道内括约肌功能不全有或无尿道活动亢进二类型。改良的Raz针经阴道膀胱尿道悬吊术,治疗第一类型效果满意。手术方法:取膀胱截石位。洗涤、消毒会阴及阴道。Foley导尿管排空膀胱。阴道后壁置重锤拉钩,显露阴道前壁。Foley尿管气囊充盈后稍牵拉,确定膀胱颈位置。阴道前壁行倒“U”形切口。切口顶端横过尿道中段平面,在此处识别白色的尿道旁筋膜。游离阴道壁瓣,若非复杂性悬吊术也可不游离。在膀胱颈平面,于阴道前壁粘膜下向耻骨分离。耻骨和盆内筋膜之间,锐性或钝性分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机械拉伸对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阴道前壁Ⅲ、Ⅳ度脱垂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阴道前壁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并鉴定。通过flexcell-4000柔性基底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3~4代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加载、加力,加载时间分为0小时(对照组)、4小时、15小时、24小时。提取RNA,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测量机械拉伸对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①机械拉伸改变了细胞的形态和伸展方向;②机械力改变了POP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的合成功能。Ⅰ型胶原在加载力后4小时、15小时、24小时的表达量(3.621±0.605,2.885±0.587,8.196±0.853)较对照组(1.000±0.335)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Ⅲ型胶原、MMP-1、TIMP-1在加载力后4小时表达量(0.635±0.095,0.243±0.083,0.413±0.096)较对照组(1.000±0.112,1.000±0.105,1.000±0.154)下降,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和阴道分娩对肛提肌形态学及阴道黏膜神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6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阴道分娩的正常初产妇64例为阴道分娩组,选择同期行阴式手术的非妊娠期未产妇8例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阴道前、后壁黏膜组织和肛提肌组织.对肛提肌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肌肉形态学变化、测量肌纤维直径并进行分型.分别对阴道黏膜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Y(NPY)3种神经纤维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数阴道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内每高倍视野(HPF)下3种抗体阳性神经纤维末梢的数量.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妇肛提肌中Ⅰ型肌纤维占79%.Ⅰ型肌纤维平均直径(86±9)μm,Ⅱ型肌纤维平均直径(79±15)μm.两组阴道黏膜标本中神经纤维数量比较,阴道分娩组阴道前壁黏膜上皮层内PGP 9.5、VIP和NPY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数量分别为(5.9±3.3)、(7.6±3.1)和(8.2±3.2)条/HPF,均高于同组阴道后壁黏膜上皮层[分别为(3.8±2.9)、(5.9±3.1)和(6.0±3.0)条/HP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阴道前壁黏膜固有层内PGP 9.5和VIP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分别为(6.9±3.2)和(4.9±2.1)条/HPF]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阴道前壁黏膜固有层[分别为(3.9±3.6)和(3.1±1.2)条/HPF],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和阴道分娩会对肛提肌和盆底神经造成病理损伤.肛提肌适应妊娠期生理变化,肌纤维肥大.阴道前壁固有层内PGP 9.5和VIP能神经纤维较丰富,有利于阴道壁内血管和平滑肌的扩张,为分娩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顶—双侧联合法腹膜外剖宫产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3年2月至1984年2月采用顶一双侧联合法行腹膜外剖宫产术35例,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 手术方法 1.显露膀胱:取下腹正中切口,其下缘达耻骨联合,分离腹直肌,并将锥状肌部分肌腱剪开,使切口下部充分暴露。分离腹横筋膜及浅表脂肪,则双侧膀胱侧壁的弧形界限可显露。 2.切开膀胱前筋膜。于膀胱顶下2.5cm处切开,切开深度以接近膀胱肌层或暴露膀胱肌层为度,并将切口向两侧扩大,直达膀胱侧缘。 3.分离第一反折:将膀胱前筋膜切口上缘用止血钳提起,用钝性分离法向上推移,使之与膀胱肌层分开。此时随前筋膜一起,第一腹膜反折(腹壁膀胱腹膜反折或前反折)也与膀胱肌层分离。在分离过程中,可发现两侧分离较容易,而中间进行较困难。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丙烯补片行膀胱及尿道悬吊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盆腔器官脱垂,尤其是阴道前壁膨出,在老年妇女中越来越多见,其发生原因复杂。绝经后盆底的肌肉成分、盆腔内筋膜及诸多韧带的萎缩、乏力,是引起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原因。目前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常见手术方法,有阴道前壁修补术、阴道前壁或尿道悬吊术、阴道固定术及膀胱颈尿道近端悬吊术。但所有这些手术对老年妇女均存在3个根本性问题。其一,抬高膀胱颈及尿道位置的重力支点,至少有1个支点仍落在盆底的疏松组织上,而这些组织正是老年妇女盆底结构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16.
软产道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软产道裂伤1.1 会阴及阴道裂伤:正常情况下会阴及阴道伸展性很大,临产后胎头下降,提肛肌向两侧扩展,阴道扩张,会阴体也随之变薄,有利于胎儿娩出.当胎儿与产道不相适应,如胎儿过大或产道狭窄;过期妊娠,胎头较硬,不易变形或会阴坚韧不易扩张;产力过强,胎头娩出过快或产道扩张不足;会阴切开术切口过小;因滞产、营养不良及全身重度水肿而致会阴水肿等时均易致裂伤.会阴裂伤按撕裂的深度可分为三度:Ⅰ度裂伤指阴道下部粘膜,阴唇系带,小阴唇及会阴皮肤破裂,肌层及筋膜完整,裂伤一般较浅,出血不多;Ⅱ度裂伤时累及会阴体或盆壁肌肉筋膜,肛门括约肌完整.Ⅲ度裂伤则已累及部分或全部肛门括约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中,将坐骨棘筋膜作为阴道穹隆悬吊点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月,对10具成年女性尸体(包括7具经甲醛固定的尸体和3具新鲜尸体)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坐骨棘筋膜及其与周围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关系,并使用拉力计测定骶棘韧带、坐骨棘筋膜、髂尾肌筋膜及阴道左右侧穹隆的最大拉力.结果 坐骨棘表面附着的肌肉、筋膜形成坐骨棘筋膜,厚约3 mm,其表面无重要的血管及神经走行.骶棘韧带、坐骨棘筋膜、髂尾肌筋膜和阴道侧穹隆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2±26)、(64±15)、(33±8)和(32±6)N.结论 坐骨棘前外侧1 cm处的坐骨棘筋膜牢固有力,表面无重要血管和神经走行,可以作为阴道穹隆手术新的悬吊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在应力情况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脯氨酰羟化酶(PH4)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POP患者阴道壁组织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块法进行阴道壁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传代后进行细胞加载、加力,提取细胞RNA以测定ColⅠ、ColⅢ、PH4及MMP-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对于POP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不加力状态下,ColⅠmRNA的表达水平为0.666±0.287,而加力2圈状态下,ColⅠmRNA的表达水平为0.450±0.221,两者比较,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8)。而对于MMP-2mRNA的表达水平,不加力状态下为0.431±0.402,加力2圈状态下为0.167±0.09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随着加力圈数的增加,其余各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在应力作用下,其盆底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反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颈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患者在行子宫切除术前先行阴道镜下阴道壁活检病理检查的必要性。方法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5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Ⅰ期子宫颈癌或CINⅢ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669例,其中合并VAIN者99例,收集这9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9例Ⅰ期子宫颈癌或CINⅢ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合并VAIN者99例(14.8%,99/669),其中15例患者于子宫切除术前行阴道镜下阴道壁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VAIN,84例患者于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VAIN。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增高,CINⅢ及Ⅰa期、Ⅰb期子宫颈癌患者合并VAIN的比例(F=17.627,P=0.000)及级别明显增高(F=19.941,P=0.001),其合并VAIN的比例分别为10.0%(35/349)、14.3%(16/112)、23.1%(48/208)。(2)Ⅰ期子宫颈癌或CINⅢ患者合并VAIN的级别,与子宫颈病变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HPV感染状态、腹腔镜手术情况、手术范围、子宫颈病变程度以及子宫颈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脉管癌栓状态、淋巴结转移状态均无明显关系(P>0.05)。(3)99例Ⅰ期子宫颈癌或CINⅢ合并VAIN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随访1~5年发现残端VAIN 12例(其中术后3年内发现11例);这12例残端VAIN患者中11例术前未行阴道镜下阴道壁活检,其中4例残端VAIN病变进展(指病变级别升高),总进展率为4.0%(4/99),这4例病变进展患者中2例为残端阴道癌,残端复发率为2.0%(2/99)。结论对于因Ⅰ期子宫颈癌或CINⅢ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建议术前常规行阴道镜下阴道壁活检病理检查,以决定手术中阴道切除的范围;且术后应对阴道残端定期随诊,尤其术后3年内,以避免VAIN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妊娠期和阴道分娩后尿失禁(UI)患者盆底神经肌肉病理学特征. 方法对常规产前检查的正常初产妇100例,于妊娠37周后和产后42 d采用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UI标准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记录UI情况,阴道分娩者于第三产程后取阴道前、后壁黏膜组织和肛提肌组织.阴道分娩的75例中39例产妇肛提肌取材成功,27例成功进行组织学染色,观察肌肉形态学变化、测量肌纤维直径并进行分型.共64例产妇阴道黏膜成功取材,40例成功进行蛋白基因产物9.5、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Y等三种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数阴道黏膜内三种抗体阳性神经纤维末梢的数目. 结果孕期及产后UI和非UI组肛提肌标本中I型纤维均占优势(76.5%~79.6%),Ⅰ型和Ⅱ型肌纤维的直径和比例在孕期及产后UI和非U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UI组阴道前壁固有层内VIP神经分布少于产后非UI组(3.7±1.0和5.2±2.1,P=0.012).产后UI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长于产后非UI组[(63.3±25.4)min和(44.8±23.3)min,p=0.018];第二产程时间长是发生产后UI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系数为0.028,P=0.028).结论 肛提肌形态学改变、肌纤维直径以及Ⅰ型和Ⅱ型肌纤维比例的改变,不是引起妊娠期和产后UI的直接原因.阴道前壁固有层内的VIP神经分布减少,可能是产后UI的发病机制之一.第二产程时间长是发生产后U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