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05年全国预拌混凝土搅拌站2000多家,生产能力达到35000m3以上。混凝土搅拌站完成混凝土的预拌生产,使用混凝土搅拌车将预拌好的混凝土运送到施工工地,再通过布料设施进行混凝土的布料,这样的作业流程构成了我国现在使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介绍了国际上目前采用的高效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技术,前卸料混凝土搅拌车的出现对前卸料搅拌车系统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预拌混凝土开盘技术资料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开发思路和使用方法.该系统是根据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实际应用情况研制开发出来的,是预拌混凝土技术资料管理的有效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
作业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过程中效率低下且资源浪费的作业/环节,对某个流程的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预拌混凝土生产和运输过程的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公式,实现了上述过程的量化表征,进一步基于作业管理方法提出了提高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的评价指标。结合预拌混凝土生产和运输过程各环节的特点和成本管理,成功将上述理论应用在某一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绿色生产过程;并针对影响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预拌混凝土绿色指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预拌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是建筑施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为涉及生产、流通、使用等诸多环节,我国预拌混凝土现行政策中并没有明确这个行业的监督管理主体,造成了发展预拌混凝土政策法规执行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工程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深圳市于1997年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要求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并规定"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混凝土总用量超过500m3或一次用量超过20m3的,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不得在施工现场自行拌制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刘琳 《山西建筑》2014,(29):266-268
对晋城市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发展现状,预拌混凝土的生产流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在混凝土生产、运输、使用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和控制重点,对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4,(1)
主要探讨了BTL混凝土强效剂在预拌混凝土中的使用,从技术和经济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对预拌混凝土掺BTL混凝土强效剂与不掺BTL混凝土强效剂进行了对比,结合试验对预拌混凝土早期强度、晚期强度数据做了详细分析。在预拌混凝土中,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预拌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由于生产地点与使用地点不同,在施工中必须掌握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切实控制拌合质量,进而促进我国预拌混凝土施工技术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聚羧酸系外加剂逐渐替代萘系外加剂在预拌混凝土中得以广泛的应用。聚羧酸系外加剂在预拌混凝土广泛应用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混凝土坍落度返大的现象。聚羧酸系外加剂在预拌混凝土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大量的试验研究予以解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预拌混凝土技术。  相似文献   

10.
预拌混凝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被广泛推广使用,其使用程度在70%以上.相比较而言,印度业界对预拌混凝土的认识和使用才刚起步,在早几年预拌混凝土的使用只有2%,最近几年有所增长达到5%,参照发达国家70%以上的混凝土的使用情况,印度的预拌混凝土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黄文咏 《福建建筑》2009,(12):131-133
采用适宜的混凝土原材料并确定它们之间恰当的比例,是生产优质预拌混凝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预拌混凝土生产的特点是材料库存量有限但又必须大量供应产品,等待试配结果然后调整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本文探讨采用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中设计和开发及采购过程控制方法,对常用原材料和常供混凝土,建立备用配合比并加强管理,以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预拌混凝土使用的意义,探讨了预拌混凝土相对传统混凝土的区别,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类型,提出了预拌混凝土现浇板施工中对裂缝的预防建议,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万建成 《商品混凝土》2011,(5):20-22,36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普遍推广和快速发展,人们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水泥的品质将对混凝土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水泥的物理性能、矿物组成以及其它性能指标对商品混凝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预拌混凝土使用水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先诚  冯云  赵云中 《混凝土》2007,(1):64-67,73
从预拌混凝土角度出发,论述了目前水泥生产与水泥应用-预拌混凝土之间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分析了影响预拌混凝土水泥对外加剂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水泥生产厂家应向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与预拌混凝土工艺相匹配和适应的水泥;从预拌混凝土对所用水泥的性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水泥的匀质性和稳定性是第一位的;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不相适应的问题,外加剂生产厂家与水泥生产厂家应双向互动予以解决,但水泥厂家应着眼于从水泥生产角度出发,努力解决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问题,其途径可从熟料矿物组成和结构的优化、合理选择粉磨细度(比面积)及优化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在粉磨过程中合理确定石膏品种及掺量、混合材的种类及掺量、控制含碱量、降低水泥温度和适当陈化时间等来改善适应性;在预拌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水泥生产厂家应能苘提供适应用户"个性"要求的水泥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由于混凝土泵送剂由多种外加剂和改性组分复配而成,而且水泥和掺合料性能变化大,泵送剂的使用效果受到的制约因素复杂,有时甚至还会导致严重的工程事故。文中结合试验数据、实践调查结果和标准修订情况,讨论泵送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难点,并对商品混凝土中安全高效应用泵送剂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柴金玲  王菊蕊 《山西建筑》2006,32(8):216-217
介绍了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方法,从生产过程、材料质量、运输管理等关键环节探讨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更广泛地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张彦森 《山西建筑》2003,29(5):14-15
分析了高强度预拌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和现浇楼板所产生的裂缝原因,从结构设计、施工方面的混凝土计量及材料和材质要求、混凝土浇捣与养护、防止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防治措施的阐述,达到满足工程使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凤琴 《山西建筑》2009,35(24):226-227
结合实际情况,概括了当前商品混凝土在公路工程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确保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以最大限度确保工程质量,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优化效益。  相似文献   

19.
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高强预拌陶粒混凝土施工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陶粒预处理、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浇筑和养护,为高强预拌陶粒混凝土在重庆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康立中  黄维志 《混凝土》2012,(5):103-104,110
通过观察预拌混凝土应用过程中各环节的安全问题现象,分析了产生诸如此类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提高重视预拌混凝土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