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谭键 《今日海南》2008,(9):32-33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我国已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以及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新特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传统的经济特区是何种关系,其改革试验对海南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理论月刊》2008,(5):F0004-F0004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央批准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意图,全面把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深刻内涵,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2007年底,"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上海、天津、成渝之后的第四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  相似文献   

4.
肖安民  赵炜 《政策》2008,(1):23-26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如何正确认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5.
征稿     
《长江论坛》2008,(1):12-12
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了更好地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和武汉市"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刊特向全国社科界广泛征集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根据国家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策和中共湖南省委的部署,结合长株潭城市  相似文献   

7.
匡跃辉 《湖湘论坛》2010,23(5):39-43
在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湖南省首次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应系统地分析生态型城市群的深刻背景、战略意义和本质要求,以期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鄂政办发[2008]1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加强对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决定成立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9.
《湖北政报》2010,(14):2-50
<正>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圈内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按照综合配套改革试  相似文献   

10.
《湖北政报》2009,(19):23-26
<正>鄂政发[2009]38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紧紧把握历史性机遇,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把湖北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11.
管洪 《重庆行政》2008,(1):58-59
2007年,重庆市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省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两个特区")。巫山地处三峡腹心,位于"两个特区"中间,是库区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两个特区"的设立,为巫山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充分利用"两个特区"的辐射带动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为中部崛起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家赋予试验区的创新权远比有限的资金、项目更重要,制度创新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两型社会"制度创新中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做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立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年底,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如何加强地方立法工作,更是一个新课题、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李诗伟 《政策》2008,(5):19-2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处在结构调整、发展转型的汉阳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我们必须抢抓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武汉新区建设的机遇,正确处理“五个关系”,推动汉阳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汉阳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关、经济实力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满意度较高的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15.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机关事务管理局充分发挥区级机关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突出特色,努力探索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机制,积极推进"两型"机关建设.  相似文献   

16.
"1+8"武汉城市圈是武汉及周边城市共9市构成的区域联合体,其GDP占湖北省的60%左右,2007年底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是全面启动城市圈试验区建设的第一年,也是决定改革试验区能否取得突破的  相似文献   

17.
《湖北政报》2009,(12):30-31
<正>鄂政函[2009]81号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又  相似文献   

18.
自2007年12月17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湖北、湖南两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最强音。而对于两型社会建设中诸如部门分割、城乡分割、地方分割、转嫁污染、恶性竞争等发展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今日海南》2008,(1):5-5
2007年12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又一重大决策.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08,21(2):35-37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相互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等五大特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否取得成效,其主抓手在于创新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