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宫产手术149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剖宫产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149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并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149例患者中,产后出血2例,术后腹胀2例,均经相应处理治愈;无产后子痫、尿潴留、产褥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产妇均经母乳喂养指导;所有产妇、婴儿平稳康复,于术后7 d顺利出院.表明术前、术后细致科学的护理可避免各种手术并发症,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和不适,是剖宫产术患者及婴儿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行剖宫产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并给予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发生心力衰竭1例,产后尿潴留2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治愈;无产后子痫、腹部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所有母婴均于术后7~9 d顺利出院。结论:精心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减轻产妇痛苦和不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40例剖宫产产妇在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回访的每个细节中实行人文关怀。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产妇情绪平稳,出血量少,无并发症;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37.5 min。术后3 d回访产妇满意度达到99.5%。结论: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围术期护理配合中实施人文关怀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5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病人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产后出血,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并促进母乳喂养和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有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其余产妇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加上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降低产妇二次手术风险,该方法是可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需求,总结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238例剖宫产产妇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分析,了解她们的护理需求,并根据需求制订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产妇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剖宫产手术,并在术后顺利康复。结论:做好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母婴安全、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该院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200例剖宫产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总结其护理体会及要点.结果 所有产妇经过精心护理,剖宫产术后无并发症,手术均顺利完成,母乳喂养也基本达到100%.结论 孕产妇术前作充分准备,术中、术后及时观察护理,对母婴安全及产妇术后的康复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症治疗,及时采取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术后给予积极治疗与护理。结果:本组产妇入院后均行剖宫产术,9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子痫,有2例发生早期心力衰竭,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给予积极的抢救护理有助于患者及时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节服务在剖宫产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20例剖宫产产妇在术前访视、术中配合的每个环节中实行细节服务。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产妇情绪平稳,无并发症;并且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3d回访产妇满意度达到99.6%。 结论: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护理配合中实施细节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从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防控的角度,总结2020年2月收治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例妊娠晚期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孕妇的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后产妇及新生儿COVID-19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患者于产后14 d顺利出院,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均零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其产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实施常规护理的26例产妇纳入对照组,将实施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的34例产妇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泌乳始动、胃肠功能恢复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中服务态度、心理疏导、操作技术、康复指导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应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泌乳始动、下床活动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1.
石春凤  储萍  杨广顺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1394-1395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联合广泛开窗术治疗成人多囊肝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22例成人多囊肝病患者接受肝部分切除联合广泛开窗术的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加强输液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引流管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22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发生大量腹水5例,胸腔积液12例,胆漏2例,腹腔感染2例,腹腔出血1例,经及时处理后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多囊肝病手术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03年6月行择期剖宫产术的IVF-ET孕妇16例为观察组,2001年6月至2002年10月行择期剖宫产术的IVF-ET孕妇15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SaO2、产后泌乳时间、情绪稳定程度、新生儿窒息情况及产妇满意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有助于减少IVF-ET孕妇剖宫产术后的不适症状和并发症,促进胎儿顺利娩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曾建蓉  江宗玲  侯霞 《全科护理》2010,8(32):2953-2954
[目的]了解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护理需求及给予相应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38例剖宫产产妇住院期间进行护理需求调查,并根据产妇的需求制订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结果]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恐惧;剖宫产产妇担心手术并发症;想及时了解病情;想得到配偶的支持、医务人员的关心;想知道出院后注意事项。根据产妇的心理特点,结合产妇对护理的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产妇未出现产后感染、抑郁等并发症。[结论]做好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并结合产妇的护理需求给予相应的护理,对保证手术安全、促进产妇早日康复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患者,在全麻下足月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2例脑瘫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孕晚期支持、术前心理护理、手术配合、术后观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结果 2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产后42d随访母婴预后良好。结论 多部门合作与配合,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是脑瘫患者顺利度过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3例采用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成功保留子宫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术后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3例产妇经过精心的护理,产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认为对采用子宫下段环形缝扎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1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心理、环境、体位护理、行为、排尿、松弛疗法、哺乳、疼痛等干预措施,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本组患者100例产妇全部经过精心护理,术后康复情况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剖宫产手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产妇的康复,也有利于产后进行母乳喂养,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焦虑状态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的11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围术期焦虑状态及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术后焦虑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2h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耻骨联合上缘至子宫底距离、产后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的焦虑状态,促进产后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认为术前生命体征的监测及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氧气吸入并做好产妇心理护理以及术前的常规准备及术中的手术配合;术后产妇体位及穿刺部位压迫、观察以及严格掌握出入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等能降低并发症,减少产妇身心创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2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足月剖宫产的护理.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9年10月份住院分娩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足月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对2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足月剖宫产产妇加强孕期监护、术前多科会诊,低分子肝素钠的合理使用及监测,术后转外科ICU持续心电监护及专人护理,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量等护理措施.22例产妇均顺利渡过分娩期,无一例发生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存活.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足月剖宫产产妇术前予低分子肝素钠的合理使用及监测,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可防止产后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丽萍 《全科护理》2013,11(4):343-34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给予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的疼痛感、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产妇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