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增生症、乳腺良性肿瘤、乳腺癌三大乳腺疾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提高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一年间行乳腺钼靶检查的全部患者,计算相应结果。再选取临床体检或乳腺钼靶检查怀疑为乳腺良性肿瘤或乳腺癌并术前做过乳腺钼靶摄影检查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与乳腺钼靶摄影检查结果相比较,计算相关指标。结果:乳腺钼靶检查诊断乳腺增生症、乳腺良性肿瘤及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是80.99%、10.02%、4.30%。诊断乳腺良性肿瘤的灵敏度为89.63%,特异度66.84%;乳腺癌的灵敏度为88.06%,特异度69.14%。结论: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增生症、乳腺良性肿瘤及乳腺癌的诊断中,检出率很高,并且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是乳腺常见疾病的重要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钼/铑双靶X线检查筛查早期乳腺癌的优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钼/铑双靶X线机(传统的为钼单靶机)筛查早期乳腺癌的优点。方法:育龄妇女512例,年龄23~54岁。做常规体检与X线钼靶检查的对比,其中部分病例再分别进行钼/铑靶检查对照,比较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摄影条件:27~31KV,30~60MAS,钼、铑靶作轴位(头足位,The Craniocaudal Proiection,CC)和内斜位(The mediolateral oblique Pro-jection,MLO)投照。结果:体检512例,扪及肿块76例、占15.0%;钼靶检查512例,发现良性肿物49例,占受检人数9.6%,乳腺癌8例,占1.6%。钼铑靶对比组:①体检乳房肿块16例,钼靶未见异常,铑靶发现良性肿瘤4例,乳癌1例。②取有家族史等41例,钼靶见良性肿瘤4例,乳癌1例;铑靶发现良性肿瘤6例,乳癌2例。③声像图异常4例,钼靶见乳癌1例;铑靶见良性肿瘤1例,乳癌3例。结论:体检应为筛查早期乳腺癌的第一关。钼靶检查,对于普通乳腺带来很好的图像,但对于致密性乳腺或较大的乳腺略显穿透不足,病灶的检出能力受到局限,阳性检出率不高,能较好诊断肿瘤的良恶性及很好的定位。铑靶检查,能弥补钼靶的不足,更好的穿透性,恰好满足了所有乳腺类型的应用。对无症状、未扪及肿块的早期乳腺癌,钼/铑双靶机中的铑靶优于钼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本地区乳腺疾病的患病和认知现状,分析影像筛查结果,针对防治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通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辖区育龄群众提供免费生殖健康普查普治工作,并联合两家医院的影像科进行乳腺疾病的筛查与影像研究。结果户籍人口筛查率78.6%,常住流动人口筛查率36.87%,筛查覆盖率为38.46%;乳腺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仪为30.15%,乳腺自检知晓率16.8%;疾病筛查6569例,其中乳腺疾病检出率63.19%,乳腺增生36.87%,乳腺肿块21.96%;对医院资料的回顾分析显示超声和钼靶联合检查可以优势互补,较任何单独一种方法可提高诊断符合率。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对乳腺病的认知度较差,尤其是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超声与钼靶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应发挥计生的网络优势,由政府财政支持购置大型流动体检车,配置钼靶X线和高频彩超,把乳腺癌筛查列入育龄妇女每年的普查普治项目中,有效开展一级预防,普及乳腺癌危险因素知识,教会妇女乳腺自检方法,提高乳腺疾病筛查的认知度、覆盖率、检出率,这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一定的创新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珠海市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用随机抽样法,乳腺临床体检和乳腺超声检查相结合,对2 331名农村妇女进行筛查,发现阳性和可疑者进一步进行乳腺钼靶X线和组织病理检查以确诊。结果共检出乳腺疾病844人,检出率为36.2%。查出乳腺癌2例,患病率为0.09%;其他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的检出率和占比最高,分别是29.9%和82.2%,40~49岁组乳腺疾病检出率最高(42.7%)。结论乳腺癌筛查可及早发现无症状乳腺癌患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保护育龄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5.
杨丽萍 《现代保健》2011,(6):149-150
目的 探讨适龄妇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乳腺癌的筛查方法.方法 行乳腺临床体检、乳腺钼靶X线摄片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的筛查方法对适龄妇女进行体检,并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诊断依据.结果 红塔区16个社区35~69岁一万例适龄妇女接受筛查,检出乳腺疾病24例,确诊乳腺癌5例,乳腺癌发病率为50/10万.结论 乳腺癌筛查方法安全、有效、经济,并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借助妇女个体乳腺筛查的平台和渠道,弥补群体普查不足,以进一步促进乳腺保健工作。方法对2011年乳腺保健门诊5722例妇女机会性乳腺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由乳腺保健门诊的专科医生对个体乳腺机会性筛查的妇女进行询问病史及临床触诊后,分别根据年龄及触诊情况给予乳腺超声或(和)钼靶的检查,再根据影像学分级情况建议活检。结果乳腺患病3735例,疾病检出率65.27%,依次为乳腺增生症占77.35%,乳腺囊肿占16.14%,乳腺纤维瘤占4.07%,乳头溢液占1.66%,可疑癌占0.78%。手术活检98例,活检率1.72%。病理结果,良性病变79例,癌前病变8例,乳腺癌11例,乳腺癌检出率192.24/10万,早期乳腺癌检出率81.82%。结论在政府引导的妇女乳腺群体普查不能全面覆盖和保持日常性特征的情况下,乳腺保健门诊作为妇女个体乳腺筛查的平台和渠道,弥补了群体普查的不足,能有效地促进本地妇女乳腺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超声、乳腺钼靶联合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筛查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19年4月在本院筛查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不同患者应用乳腺钼靶检查、超声检查以及病理诊断的相关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确诊,超声检查联合乳腺钼靶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17%(113/120),联合诊断高于单一诊断准确率;在<15mm病灶直径对应的病灶检出率方面,超声检查联合乳腺钼靶检查高于单一诊断方法(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筛查中,通过应用超声检查联合乳腺钼靶检查,既能够提高病灶检出率,同时也有利于更小病灶的检出,为乳腺癌患者的早期治疗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选取150例疑似早期乳腺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和超声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方式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乳腺钼靶检查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40.00%、45.83%、60.00%、54.17%;超声检查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33.33%、48.33%、66.67%、51.67%;乳腺钼靶联合超声检查的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3.33%、16.67%、96.67%、95.83%,其中以联合诊断效果最为显著(P<0.05).结论:乳腺钼靶与超声联合检查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ROC曲线分析法评价乳腺临床检查、乳腺超声检查(US)、钼靶X线检查(MAM)及这3项检查综合分级在乳腺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为农村地区开展乳腺癌筛查选择适宜技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乳腺临床检查,对乳腺癌高危人群采用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进行乳腺癌筛查,利用ROC曲线分析法评价临床检查、超声、钼靶X线检查及各项联合检查(综合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在23 910名接受乳腺癌筛查的农村妇女中,病理确诊乳腺癌31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29.65/10万。乳腺综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323、94.605和0.954;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0.968、90.288和0.814;钼靶X线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4.194、91.727和0.850;临床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41.935、82.734和0.676。其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经Z检验,综合检查F分级评价诊断优于其他各项检查的准确性(P〈0.05),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而综合检查分级评价方法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应用,总结临床随访经验,以期提高该地乳腺癌筛查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1月在该院进行乳腺癌筛查的妇女37036例为研究对象,经乳腺科临床乳腺检查和分流,其中选择乳腺超声检查15478例,乳腺钼靶检查21558例。采用美国放射学会(ACR)提出的BI—RADS第4版和第5版,进行规范化的乳腺影像评估和分类管理,对最终评估为BI—RADS0类、4类和5类妇女进行临床随访,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478例乳腺超声检查妇女,评估为BI—RADS0类246例,BI—RADS1~3类15179例,BI—RADS4类51例,BI—RADS5类2例。21558例乳腺钼靶检查妇女,评估为BI—RADS0类2057例,BI—RADS1~3类19331例,BI—RADS4类164例(4A类120例,4B类33例,4C类11例),BI—RADS5类5例。445例临床随访病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21例,阳性检出率为56.70/10万,失访34例;乳腺超声检查有5例证实为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3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BI—RADS4类2例,0类3例);乳腺钼靶检查有16例证实为乳腺癌:导管原位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9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BI—RADS5类4例,4C类7例,4B类3例,4A类2例)。结论乳腺钼靶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相结合是最佳的乳腺癌筛查模式,可以提高该地乳腺癌筛查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山市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乳腺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2008年对中山市99140例妇女进行乳腺病普查,并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婚育史、乳腺疾病史、饮食生活习惯及母系乳腺癌家族史等。其中22 598例妇女进行了乳腺B超检查,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普查99 140例,其中22 598例妇女进行了乳腺B超检查,B超筛查乳腺肿块疾病检出率为91.22%;包括乳腺肿块及未触及肿块的乳腺增生、乳头溢液等乳腺疾病总检出率为81.24%。乳腺疾病受年龄、绝经方式、绝经年龄、生育孩子个数以及乳腺疾病史等因素的影响。结论:通过乳腺触诊评分,评分3分以上的妇女再进行乳腺B超检查使得乳腺疾病检出率明显增高,大大降低了乳腺疾病筛查的成本。35岁以上中老年妇女、特别是手术绝经、绝经年龄晚的以及有乳腺疾病史妇女应作为重点的乳腺疾病筛查对象。生育孩子越多,乳腺疾病患病率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遵义市红花岗区妇女乳腺病患病情况。方法:2009年9~12月对遵义市红花岗区的5004例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临床检查表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初筛方法为临床触诊,进一步检查采用乳腺钼靶、乳腺彩超和病理检查。结果:共筛查出各种乳腺疾病2065例,患病率为41.27%;各种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的患病率居首位;35~40岁是乳腺疾病的发病高峰时期,40~60岁是乳腺癌的发病高峰时期。结论: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传授妇女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对乳腺疾病的早期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雪莹 《现代预防医学》2018,(14):2554-2557
目的 了解苏州市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筛查现状,分析乳腺筛查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苏州市40岁以上未患过乳腺相关疾病女性的基本情况和乳腺癌筛查情况,结合健康信念模式(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利益、感知障碍、自我效能)分析乳腺筛查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644名女性完成调查,乳腺自我检查率为63.8%、临床检查率为44.7%、B超检查率为36.6%、X线筛检率为22.4%。健康信念模式中,感知利益得分最高,为(3.83±0.51)分,感知易感性得分最低,为(2.73±0.88)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59岁(与40~49岁相比)、家庭收入≥10 000元(与<5 000元相比)、教育程度较高、感知易感性、自我效能得分较高、亲友曾患乳腺癌的女性更易接受乳腺筛查(P<0.05)。结论 苏州市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筛查率较低,应加强对乳腺癌早期筛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感知易感性和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4.
汇川区5000例妇女乳腺疾病普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状况。方法:采用乳腺临床触诊检查、乳腺钼靶、乳腺彩超和肿块活检等方法对5 000例35~69岁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结果:5 000例妇女中发现妇女1 959例妇女患乳腺疾病,患病率为39.18%,其中乳腺癌4例,乳腺疾病发病率因年龄不同有明显差异。结论:40~60岁为遵义市汇川区妇女乳腺癌的高发年龄,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教会妇女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乳腺癌的预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婷  吴瑞琪  王红  赵玉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885-3886
[目的]通过普查使妇女乳腺疾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方法]采用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对3 300例健康者行红外线乳腺检查。[结果]3 300例健康妇女乳腺中,乳腺增生2 493例,占75.55%,乳腺纤维瘤148例,占4.48%,乳腺癌1例,占0.03%。[结论]通过普查,发现生育期妇女乳腺疾病发生率较高;应加大普查普治工作的力度,筛查出早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16.
蚌埠市农村已婚妇女乳腺疾病筛查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蚌埠市农村已婚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乳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3 089例已婚妇女,采用先集中和后入户的调查方式进行乳腺疾病相关问卷调查。3 089例已婚妇女均接受乳腺检查,内容包括临床体检和乳腺红外线检查。结果:农村已婚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13.3%,前3种乳腺疾病分别为乳腺增生、纤维腺瘤和乳腺炎性疾病,其患病率分别为12.9%、0.3%和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妇女,无痛经,无引产、流产史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妇女,有痛经,有引产、流产史的妇女罹患乳腺疾病的危险度增高;与年龄≤29岁、月经周期≤24天、月经量少、家庭年均收入≤5 000元的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相比,年龄大、月经周期时间长、月经量多、家庭年均收入高的妇女罹患乳腺疾病的危险度增加。结论:农村已婚妇女乳腺疾病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坚持定期防癌普查,加强乳腺疾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7.
3740例社区女性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健康女性乳房钼靶筛查效果及乳腺癌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七宝社区居委、村委开展35~74岁女性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乳房临床触诊及钼靶筛查。结果筛查3740例,检出乳腺癌16例,检出率427.81/10万,早期13例,其中原位癌3例,早期率81.25%;钼靶筛查原位癌比例高于非筛查人群;左右乳分别有1.15%及1.52%人群不宜参加钼靶筛查,集中于40~59岁人群,左右乳完全正常的占63.17%,62.42%,35.68%及36.06%的左右乳分别存在良恶性病变,可能良性疾病左右乳均集中于50~59岁;钼靶筛查灵敏度为0.93,特异度为0.98,约登指数0.92,阳性似然比53.47,阴性似然比0.07,一致率0.98,阳性预测值0.18,阴性预测值0.99。临床触诊灵敏度为0.75,特异度为0.42,约登指数0.17,阳性似然比1.30,阴性似然比0.59,一致率0.43,阳性预测值0.01,阴性预测值0.99;35~74岁钼靶普及率为15.24%;哺乳时间超过6个月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OR=0.30,95%CI:0.10~0.89),而一侧乳房癌史导致对侧乳房癌发病相对危险度为9.21(95%CI:1.05~81.07)。结论 35~74岁健康女性适宜开展钼靶筛查,临床触诊筛查具有一定效果。应加强健康教育,推广钼靶筛查,提倡哺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5-2018年广东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数据,了解广东省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情况及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广东省35~64岁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资料,了解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按照乳腺癌筛查流程,接受检查的所有妇女进行乳腺临床检查和乳腺彩超检查,对乳腺彩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某高校女教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了解妇女病患病情况。方法对1 053例女教职工进行乳腺及妇科疾病检查,按疾病及年龄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某高校女职工妇女病总检出例数为973例,其中乳腺增生检出率为42.55%,宫颈炎检出率为17.66%,子宫肌瘤检出率为12.16%,此3种疾病均在41~50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结论定期对女教职工进行乳腺疾病及妇科疾病普查,明确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病职工的生活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北京市海淀区某高校社区4 171例妇女官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今后制定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社区25~65岁妇女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官颈液基脱落细胞学(TCT)检查的方法进行官颈癌筛查;对40 ~ 60岁妇女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进行乳腺癌筛查.可疑病例转至定点医院进行复诊,并由专人负责随访.结果 参加官颈癌筛查4 171人,筛查率10.67%;妇科疾病患病率23.66%,其中子宫肌瘤患病率最高(11.00%);宫颈癌可疑转诊病例实访率98.53%.官颈上皮内瘤变患病率16.78/万;宫颈浸润癌患病率2.40/万.参加乳腺癌筛查3 110人,筛查率13.58%;乳腺疾病患病率28.01%,其中乳腺增生患病率最高,为14.05%;乳腺癌可疑转诊病例实访率为96.43%.乳腺癌患病率96.5/10万.结论 北京市某高校社区妇女官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率均不高,定期进行筛查,对降低两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