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康复期的疗效.方法:将中风病康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法"加穴位埋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且两组远期疗效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穴位埋线法治疗中风病康复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醒脑开窍"针法在中风病综合诊疗和康复体系作用重要。"醒脑开窍"促进中风患者苏醒和神经功能康复,被筛选为基层医疗机构治疗中风适宜技术需要进一步开展"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效果的综合评价研究,从而为基层医疗机构更加全面的应用该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143例,并与传统体针组76例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2%、显效45%,总有效率77%。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薛金缓 《河南中医》2011,31(8):923-92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患者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43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5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0%.结论: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中风语言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针刺并口服醒脑再造胶囊,治疗中风语言不利50例。疗程30日。结果:痊愈7例,好转3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醒脑再造胶囊配合针灸治疗中风病语言不利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嗜睡7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嗜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年3月~2005年11月间的嗜睡患者,全部用石学敏院士治疗中风病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治疗。结果:78例中临床治愈41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不仅治疗中风病优于传统治疗方法,而且在治疗嗜睡方面也疗效卓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独具特色。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的中风病综合诊疗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丰富了传统中医理论,为"醒脑开窍"针刺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该针刺法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文章旨在对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近年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做一总结,以期吾辈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结果: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有效率达97.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遗症其致残率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醒脑开窍法的临床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曹文钟  徐慧卿 《中国针灸》1997,17(4):245-247
对醒脑开窍法的临床再认识曹文钟,徐慧卿(河北省沧州市中医院针灸科,061001)主题词醒脑开窍,中风/针灸疗法醒脑开窍法是天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石学敏教授近年来提出的治疗中风病的一种学术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在立法、治则和针刺手法上改变了历代针灸医家治...  相似文献   

10.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中风病8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中风病人160例,随机分为两组,"醒脑开窍"针刺法80例为治疗组,传统取穴针刺法80例为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0例(62.50%),进步20例(25.00%);对照组显效27例(33.75%),进步18例(22.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取穴针刺法.  相似文献   

11.
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中风诊疗体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选穴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主,并根据病病情需要辅以降颅压,抗感染等,经过9005例临床各期中风患者的治疗统计,痊愈率59.27%,显效率23.15%,总有效率98.56%。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另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早期介入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4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治疗组,12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12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辅穴:极泉、尺泽、委中、风池。随症状不同加减穴位。10d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60.83%(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早期介入对于促进中风患者的康复、缩短疗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廉泉配合醒脑开窍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5例采用三廉泉配合醒脑开窍疗法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连续治疗14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廉泉配合醒脑开窍疗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针灸治疗为中心的中风诊疗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选穴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为主,并根据病情需要辅以降颅压、抗感染、降血压之西药及支持疗法等,经对9005例临床各期中风患者的治疗统计,痊愈率59.27%,显效率23.15%,总有效率98.56%。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合醒脑开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91.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复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眼局部取穴。结果:治疗33例,治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结论:醒脑开窍结合眼局部取穴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复视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睡眠倒错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娇  王玲 《河南中医》2013,33(2):260-26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睡眠倒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睡眠倒错患者46例,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日1次,10 d为1个疗程.结果:46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48%.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睡眠倒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并总结刘喆教授应用醒脑开窍和接气通经两种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