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农村留守中学生应对方式家庭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索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及应对方式、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其影响,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安徽省某市方便抽取6所农村中学,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家庭支持量表(PSS-F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 214份。结果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总检出率为24.8%;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得分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显著相关(P值均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支持和主观支持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学习压力、消极应对是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聋哑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聋哑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艾森克个性测验(EPQ),社会支持评定表(SSAS)和自尊量表(SES)对202名聋哑中学生和273名普通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在普通中学生中,女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P<0.05),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差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p<0.05);普通中学生和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与积极应对、总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P<0.05),自尊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P<0.05).结论 普通中学生和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与性别、经济状况有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自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长丰县农村地区2 91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问卷(包括儿童自尊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在2 917名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1 694名,占58.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仅在同时校正消极应对方式、家庭功能和社交焦虑3个变量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协=3.94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身高、学习成绩好、同伴关系亲密、多参加课外活动、父亲文化程度高、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和处于留守状况下的儿童自尊水平较高,而处于社交焦虑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儿童自尊水平较低。结论儿童自尊水平是多个生态子系统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有利于提高儿童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4.
谢其利  宛蓉  张睿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2):236-238,241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为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自尊评定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从贵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615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和479名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高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3.89,P<0.01);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均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值分别为-2.28,-3.59,-3.30,P值均<0.05);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各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范围为-0.49--0.34,P值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P<0.01);回归分析表明,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解释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总变异的39.00%.结论 留守经历、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南省长沙市中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中学生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2 216名中学生进行自制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自尊量表测评。结果长沙市中学生PSQI总分为(4.90±2.548)分,睡眠问题检出率为14.4%,其中农村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睡眠问题分别高于城镇中学生和初中学生(P<0.01),PSQI总分与年龄、家庭暴力情况、负性生活事件和自尊评分呈正相关(r=0.051~0.316,P<0.05),与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关系情况和父母严格情况呈负相关(r=-0.202~-0.071,P<0.01);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生活事件总刺激量(β=0.260)、初高中(β=0.166)、家庭关系情况(β=-0.128)、自尊评分(β=0.112)、父母严格情况(β=-0.081)、家庭经济情况(β=0.081)。结论中学生睡眠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肥东县某农村地区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肥东县某农村地区的2所中学,对初一至高三年级分别随机抽取12个班级,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自尊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总体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0.7%。女生为25.3%,男生为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41,P=0.000);初中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7.8%,高中生为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38.618,P=0.000);父母婚姻状况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6.034,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中年级、家庭环境得分低、自尊得分低和消极应对方式是自杀意念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师生关系得分高和积极应对方式是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联合学校和家庭,根据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学生惧怕否定评价、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自尊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的自尊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泸州市2所中学480名中学生进行测定。结果城镇和农村的中学生自尊水平都较高,且城镇中学生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和高中的中学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大学的中学生。惧怕否定评价、生活事件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5个维度与自尊有显著负相关;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3个维度与自尊有显著正相关。支持利用、学习压力、主观支持、惧怕否定评价对自尊有预测作用。结论应给中学生更多的肯定评价和社会支持,减少其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以提高其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郑州市中学生自尊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学生自尊水平寻找可操作的途径。方法于2013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城乡8所中学4 891名学生,运用罗森柏格自尊量表(SES)、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MLERQ)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郑州市中学生高、低自尊组比例分别为84.8%、15.2%;自尊水平表现为:男生[(28.95±4.998)分]优于女生[(28.37±4.728)分],城市[(28.80±4.997)分]优于乡村[(28.50±4.773)分],高中[(28.82±4.884)分]优于初中[(28.52±4.854)分],独生子女[(29.18±5.053)分]优于非独生子女[(28.48±4.797)分],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学习成绩越好,其自尊状况越好;低自尊组儿童期虐待、社会支持和应激性生活事件得分分别为(42.10±11.753)、(60.18±15.146)和(37.56±24.704)分,高自尊组得分分别为(38.66±12.362)、(70.59±13.884)和(22.90±21.064)分,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主观支持、低应激性生活事件、低情感忽视、成绩好、男生、家庭经济条件好、健康成长应激事件少、高中、独生子女及低情感虐待对中学生自尊水平起正向作用。结论郑州市中学生存在自尊问题,性别、学段、是否独生子女、成绩、家庭经济情况、儿童期虐待经历、社会支持情况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均对中学生自尊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学生抑郁与家庭亲密度、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于2010年10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CV)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安徽省合肥市3所中学3 04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学生中有抑郁表现的1 031人,检出率为33.91%;中学生抑郁得分为(37.95 ±6.64)分,高于中国常模的(33.5±8.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98,P<0.01);中学生抑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和应对方式.结论 家庭环境及应对方式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哈萨克族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家庭支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及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阿勒泰地区的1 268名16~18岁哈萨克族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量表总均分为(2.28±0.51)分.心理健康状况与消极应对、生活事件存在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家庭支持存在负相关(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均是哈萨克族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P值均<0.01),可解释因变量总变异的43.2%.结论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轻度心理问题水平.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生活事件和家庭支持对哈萨克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影响.应在学校、社会、家庭和自身方面开展相关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20.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