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曾国东  周敏  杨腾宇  邱冰 《混凝土》2020,(3):105-107,116
针对高胶凝材料用量泵送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现象普遍存在并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衰减的问题,进行了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的影响效果比对试验,研究了花岗岩石粉、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早期塑性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合料品种、掺量对混凝土早期塑性开裂性能影响差异显著,15%~20%掺量的粉煤灰或15%掺量的花岗岩石粉能有效降低混凝土早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2.
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高性能混凝土普遍存在的早期开裂问题,采用板式混凝土开裂架研究了掺硅灰、粉煤灰、矿渣粉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规律,同时测量了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及在干燥条件下的总收缩。试验结果表明:掺硅灰对混凝土在干燥条件下的早期总收缩影响不大,但使混凝土早期开裂加重;掺粉煤灰使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明显减小,而总收缩并不降低;掺矿渣粉使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和总收缩都增大,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均使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改善,且掺粉煤灰抗裂性优于矿渣粉。掺硅灰混凝土早期抗裂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增大,徐变和应力松弛能力降低;而掺矿渣粉或粉煤灰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混凝土早期弹性模量减小、徐变和松弛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3.
大掺量复合掺合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研究了45%掺量复合掺合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并与25%掺量复合掺合料混凝土和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掺量复合掺合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略低于25%掺量复合掺合料混凝土,但明显优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收缩与早期开裂性能与25%掺量复合掺合料混凝土相当;大掺量复合掺合料混凝土抗冻融、抗碳化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良好,能够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和矿粉对混凝土早期开裂情况的影响。通过平板引导开裂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掺量的混凝土早期开裂情况,结果表明:掺粉煤灰或矿粉会降低混凝土早期抗开裂能力,且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抗开裂能力越差;粉煤灰或矿粉的掺入,可以延缓混凝土第1条裂缝出现的时间,随着掺量的增加,延缓裂缝出现的能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进行了混凝土早期保湿养护起始时间、粉煤灰与矿粉复合矿物掺合料掺量与混凝土早期的塑性收缩开裂关系的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养护起始时间越早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风险越小;随着复合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数量与开裂程度增加,但可以通过早期保湿养护来避免或降低塑性收缩开裂。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板试验法研究水胶比和粉煤灰对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塑性收缩面积随水胶比的提高而增大;掺入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的塑性收缩,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单位面积总开裂面积、裂缝的最大宽度均明显下降,当粉煤灰掺量达到25%时,试件开裂等级为Ⅲ级。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丽媛  姚燕  王玲 《混凝土》2002,(6):34-36,53
本文采用圆环试验方法研究了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开裂趋势,并测定了掺加粉煤灰的砂浆和混凝土的早期干燥收缩性能,结果表明,粉煤灰能明显降低砂浆和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及高强混凝土的收缩开裂趋势,结合孔结构,SEM和水化热试验结果,分析了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趋势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CABR-NES非接触式收缩变形测定仪及平板刀口约束收缩法,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粉掺量对混凝土早期收缩与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胶比下,采用等量的粉煤灰或矿渣粉取代水泥对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及开裂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粉煤灰对混凝土开裂的抑制效果优于矿渣粉。当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分别为30%和10%时,混凝土具有最小的收缩率、开裂面积及较小的最大裂缝宽度。混凝土的收缩与开裂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混凝土的早期开裂主要与其早期收缩有关,当掺入粉煤灰或矿渣粉的混凝土收缩量较小时,混凝土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泡沫混凝土在工程中存在因收缩而导致开裂的问题,为了减少泡沫混凝土的收缩提高其抗裂性能,本试验采用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与搅拌方式,研究了其在不同配合比情况下的收缩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粉煤灰能够提高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也使早期收缩变大;矿粉能够有效地抑制早期收缩、提高其早期强度,但掺量不宜过大,掺入过多反而会导致强度下降;减水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早期强度,但是增大了其收缩;聚丙烯纤维对早期强度影响不大,对早期收缩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纤维掺量越多,收缩量就越小;减水剂掺量比较大时,泡沫混凝土表面呈暗黄色。  相似文献   

10.
自密实混凝土自生约束收缩开裂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钢环内壁贴应变片的环形约束收缩试验,研究了自密实混凝土由自生收缩引起的受力和开裂性能.以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矿渣单掺和复掺为主要因素,研究了自生约束收缩下自密实混凝土试件的钢环应变随龄期的发展规律,分析了钢环应变、混凝土有效自生收缩应变、混凝土收缩应力、开裂风险系数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单单自生收缩足以导致自密实混凝土环开裂,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能有效降低由自生约束收缩引起的混凝土应力,但掺量过高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会明显下降;矿渣等量替代水泥或粉煤灰使混凝土的自生收缩应力增大,抗拉强度略有增加;混凝土环开裂时试件开裂风险系数为1.00~1.25,掺和料对开裂风险系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超 《山西建筑》2012,(32):132-134
采用平板状试件研究了混凝土早期抗裂性与粉煤灰的掺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得到提高,最后探讨了抗裂的机理,为粉煤灰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方振武  刘磊 《混凝土》2006,(3):85-87
粉煤灰是冶金、电力工业废料之一。粉煤灰做为一种矿物掺合料加入到混凝土中。可以使混凝土具有需水量低,烧失量小.抗压强度高等优点,并能提高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和抗渗性。本文通过分析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基础工程中实际试验和应用情况,探讨了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分析了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研究了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收缩略有增加,而28d龄期的收缩就已小于基准混凝土。粉煤灰以超量方式掺入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缩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张国强 《混凝土》2007,(8):72-74
在对不同掺加量的粉煤灰混凝土的受拉应变能力、混凝土的特征长度以及收缩性能试验,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粉煤灰在改善混凝土抗裂性能中的作用.试验研究发现: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并不会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却明显改善了其受拉应变能力,降低了其脆性,也改善了其干缩性.并对粉煤灰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本文采用自制的混凝土自收缩测定仪测定了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的自收缩,研究了硅灰、磨细矿渣、磨细粉煤灰三种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灰和磨细矿渣增大了高性能混凝土3d前的自收缩值,而磨细粉煤灰降低了高性能混凝土3d前的自收缩值。  相似文献   

16.
减缩剂对混凝土早期自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混凝土早期自收缩测试装置,研究了减缩剂在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掺粉煤灰或矿粉与否等对混凝土早期自收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减缩剂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减缩率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提高。对掺粉煤灰或矿粉的混凝土,减缩剂同样具有优异的早期减缩效果。粉煤灰和矿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对减少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是有利的。减水剂极大地增加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即使掺入减缩剂,其收缩率仍大于不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因此,对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应特别加强早期养护。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含气量、粉煤灰掺量、矿渣粉掺量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40~0.45时,单位立方米水泥用量大于400 kg时,含气量大于7.0%时,混凝土收缩量较大;混凝土收缩量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当粉煤灰掺量为30%时,收缩量最小;混凝土收缩量随矿渣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矿渣粉的掺量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对水胶比为0.43的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泵送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性能和干缩开裂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同样水胶比情况下,在早期开裂和干缩开裂试验中,自密实混凝土的裂纹宽度均较普通泵送混凝土细,裂纹数量均较普通泵泵送混凝土多;从总体上评价,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早期开裂和于缩开裂的性能均优于普通泵送混凝土.  相似文献   

19.
早期开裂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也给混凝土的耐久性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平板法约束试验,研究自然环境下不同水胶比,大掺量粉煤灰以及聚丙烯纤维对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随着水胶比降低,开裂明显加剧,单掺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均对早期开裂有抑制作用,二者双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