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4例,行传统摘除术治疗,观察组44例,行鼻窦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鼻气道阻力及嗅觉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鼻气道阻力、嗅觉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5%)略低于对照组(1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有助于提升该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嗅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对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嗅觉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3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鼻内镜手术、常规手术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嗅觉功能恢复正常例数为6例,重度障碍例数为2例,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可迅速恢复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嗅觉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59-61
目的探讨改良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SNOT-20评分、SF-36评分评估状况、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SNOT-20评分、SF-36评分评估状况,组间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前与术后3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改良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传统鼻内镜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讨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诊疗的20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做随机非盲实验,同时划分患者为两组,Ⅰ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Ⅱ组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评估两组对患者嗅觉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的嗅觉功能评估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12周,Ⅱ组相对Ⅰ组在嗅觉功能评估值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统计,总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是一种可行手术方案,能够安全、有效地促进患者嗅觉功能的恢复,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分别于术后4周、12周、20周,对两组患者的嗅觉功能进行评价;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3.8%(45/48),较对照组患者的79.2%(38/48)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嗅觉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嗅觉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并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恢复渐佳,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6%(6/4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1.3%(15/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谢斌  连磊 《当代医学》2013,(2):92-9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效211例,占96.35%;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占3.20%;术后复发9例,占4.11%;患者总体满意例数为203例,占92.69%。对照组术后有效98例,占91.59%;术后并发症11例,占10.28%;术后复发22例,占20.56%;患者满意例数为81例,占75.7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影像导航进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与传统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8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影像导航下行鼻内镜手术(导航组),与111例慢性鼻窦炎传统鼻内镜手术患者(非导航组)在疗效、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Ⅰ、Ⅱ型鼻窦炎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鼻窦炎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与非导航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ler气房、Onodi气房非鼻丘气房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丘气房额隐窝或额窦区的解剖畸形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总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Ⅲ型慢性鼻窦炎、慢性额窦炎患者,应用影像导航鼻内镜手术是合理的选择,能提高手术疗效及精确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卫华 《吉林医学》2013,(32):6692-669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漫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鼻内镜手术,并完成随访6个月以上的132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总治愈率为73.5%,总有效率为88.6%,Ⅰ型、Ⅱ型、Ⅲ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7.2%、82.6%、66.7%;Ⅰ型总有效率与Ⅱ型、Ⅲ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总有效率与Ⅲ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失血过多2例,鼻腔粘连2例,眶纸板损伤1例。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前仔细阅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处理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搜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78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实验组行鼻内镜术,比较两组术式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有效率高,不易出现并发症,可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兴华  魏勇 《当代医学》2011,17(36):106-10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对369例患者进行分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结果各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高达94.85%。Ⅲ型患者的治愈率和无效率与其他两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病变部位正确处理和术后窦腔清洁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7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鼻窦炎37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35例。结果:3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及35例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1年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44%(68/72)。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陈芳明 《吉林医学》2013,34(24):4972-4973
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220例患者中Ⅰ型73例,Ⅱ型75例,Ⅲ型72例,治愈94例(42.7%),好转87例(39.5%),总有效率为82.3%。其中Ⅰ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Ⅱ型、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效显著,且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手术彻底、治愈率高等优点。可见,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研究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注意点。方法:对1997年10月~2006年6月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以上的536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分析。536例中Ⅰ型198例(36.9%),Ⅱ型266例(49.6%),Ⅲ型72例(13.4%)。结果:治愈392例占73.1%,好转92例占17.2%,无效52例占9.7%,总有效率90.3%。主要并发症是眶纸样板损伤、术中出血、术后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在鼻内镜手术前后进行嗅觉功能的测试,确定其嗅觉功能改变情况,以探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所致的嗅觉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CCCRC嗅觉测试方法对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前、术后第4周、术后第12周及术后第24周分别进行嗅觉功能测试,将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患者总体嗅觉水平术后3次检测结果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次检测结果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手术后第1个月患者嗅觉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2~6个月与第1个月相比嗅觉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孙韧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036+203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鼻息肉根治手术,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脑脊液鼻漏、失明等并发症,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经对症分离粘连处理后治愈。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好,术中患者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操作简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生存质量及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鼻息肉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内镜鼻窦手术,对比分析两组嗅觉功能评分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调查表(SNOT-20)评分。结果术前两组嗅觉功能评分、SNOT-20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嗅觉功能评分及SNOT-20评分均比术前减少,且观察组减少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对鼻腔生理结构的损伤,促进嗅觉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89例。其中42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7例行常规鼻腔、鼻窦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随访1年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的情况,并分析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患者术后1年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出现复发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运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发现工作环境、合并症及术后综合治疗是影响鼻内镜手术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要显著好于常规鼻腔、鼻窦手术,且术后复发率低及并发症少,可操作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红  李军政  邓丽芳 《河北医学》2011,17(8):1066-106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60例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1.6%;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7%,经统计学分析处理X2=22.28,P〈0.01,两组差异比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前、术中及术后正确处理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鼻腔开放手术,研究组实施鼻内镜下微创手术。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手术前后两组嗅觉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7.27%;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CC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杨启明 《当代医学》2016,(22):64-6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收集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中华医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标准分型分期分为3组:I型组、I 型组、I I型组,每组50例。随访1年,对比3组治疗疗效、术后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I型组、I 型组、I I型组治疗疗效分别为78%、60%、42%,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分别为(1.6±0.2)分、(2.2±0.7)分、(4.8±1.3)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例)、8%(4例)、16%(8例),3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I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疗效最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II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