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变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8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24只及同源正常京都大鼠(WKY)8只,SHR分为贝那普利干预组[30ing/(kg·d)]、大剂量安体舒通干预组[100mg/(kg·d)]和高血压模型对照组,同时设同源的正常对照组,干预时间为8周,检测收缩压、尿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肾组织醛固酮受体、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贝那普利能下调组织醛固酮【(15.8±2.6)vs(22.2±0.6)pg/mg]及其受体水平【(15±4)vs(13±5)PU]并减轻肾脏纤维化[(17.0±1.8)vs(20.0±2.3)PU],均为P〈0.05;大剂量安体舒通能上调组织醛固酮[(24.3±4.6)vs(22.2±0.6)pg/mg]及其受体水平[(16±6)vs(13±5)PU]并加重肾脏纤维化[(22.6±3.0)vs(20.0±2.3)PU],均为P〈0.05。【结论】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的改变可能影响高血压肾脏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益肾汤”治疗IgA肾病(IgAN)的机理。【方法】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联合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法复制小鼠IgAN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益肾汤低浓度、益肾汤高浓度、强的松±依那普利、强的松±依那普利±益肾汤低浓度、强的松±依那普利±益肾汤高浓度7组。FQ—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MMP-9、TIMP-1mRNA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小鼠肾组织MMP-9、TIMP-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肾间质MMP-9表达(PU值:6.9±2.7vs5.8±2.1;mRNA表达:0.297±0.025vs0.107±0.004)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模型组TIMP-1表达(PU值:18.0±7.7vs5.2±2.2;mRNA表达:0.884±0.247vs0.109±0.007)则较正常组明显上调(P〈0.05)。益肾汤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组之间肾小管间质MMP-9、TIMP-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益肾汤高浓度组与低浓度两组MMP-9表达均强于模型组(PU值:8.9±3.0vs6.9±2.7,8.9±3.3vs6.9±2.7;mRNA表达:0.397±0.047vs0.297±0.025,0.386±0.027vs0.297±0.025;P〈0.05),而TIMP-1的表达均弱于模型组(PU值:14.92±6.07vs18.04±7.70,15.55±6.01vs18.04±7.70:mRNA表达:0.665±0.197vs0.883±0.247,0.713±0.221vs0.883±0.247;P〈0.05)。5个治疗组中强的松±依那普利±益肾汤高浓度组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最强(PU值:34.3±8.7;mRNA表达:1.265±0.433)、而TIMP-1mRNA及其蛋白表达最弱(PU值:9.2±3.4;mRNA表达:0.293±0.068)。【结论】益肾汤可促进IgAN小鼠肾组织MMP-9的表达、抑制TIMP-1的表达。强的松±依那普利±益肾汤的联合治疗方案较单用强的松±依那普利或单用益肾汤治疗IgAN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与肾脏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8只及同源正常组京都大鼠(WKY)8只,观察8周,检测收缩压、尿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和肌酐,大鼠肾组织的醛固酮受体和TGF-β,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HR.组出现明显的蛋白尿(P〈0.05)和低蛋白血症(P〈0.05),肾间质损伤的评分和肾小球内的胶原形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TGF-β,mRNA和蛋白的表达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SHR.组肾组织的醛固酮及其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肾组织醛固酮及其受体水平升高可以使醛固酮的致纤维化作用加强,可能是高血压肾脏纤维化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238例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12例),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评价疗效。结果:12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症状指数(NIH—CPSI)积分[(25.2±5.3)分vs(8.8±6.9)分],疼痛强度评分(COVAS)[(13.2±2.8)分vs(3.3±1.5)分],排尿评分(VS)[(5.3±2.3)分v s(2.1±0.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6.7±1.8)分vs(2.8±1.1)分],最大尿流率(Qmax)[(11.9±2.8)ml/s vs(16.8±2.4)ml/s];对照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24.8±5.2)分vs(11.1±8.7)分],COVAS评分[(13.0±2.3)分vs(4.3±1.6)分],VS评分[(5.1±2.1)分vs(2.8+1.4)分],QOL评分[(6.7±1.6)分vs(4.0±1.8)分],Qmax[(11.5±3.0)ml/s vs(16.7±2.6)ml/s];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循环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6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0例,分别检测其相关内皮功能,包括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PAPP—A。【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相比PAPP—A[(6×10^-3±5×10^-1U/L与(19×10^-3±13×10^-3)U/L,P〈0.05]、hs-CRP[(0.5±0.3)mg/L与(3.6±2.2)mg/L,P〈0.01]、NO[(57±4)μmol/L与(45±5)μmol/L,P〈0.05]和FMD(6.0%±0.8%与3-3%±1.2%,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逐步选择多重回归分析,按α=0.10水准,发现PAPP—A与hs—CRP和FMD存在直线关系,Lnhs—CRP的偏相关系数为0.333(95%置信区间:0.138-0.527,P〈0.01),FMD的偏相关系数为-0.623(95%CI:-1.144—0.102,P〈0.051,其中常数项为5.570。高PAPP—A(〉11.094×10^-3U/L)患者hs—CRP明显增高[(5.3±4.2)mg/L与(1.3±0.6)mg/L,P〈0.01),FMD则降低(3.3%±2.4%与6.2%±3.6%,P〈0.05)。【结论】PAPP-A可作为间接评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NF—kB活性和ICAM-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糖尿病组(D)和伊贝沙坦组(I)。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饲养12周后,观察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取出肾脏作肾组织病理检查,测定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mRNA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检测核因子(NF)-kB的活性。【结果】UAER在D组(3784-100)及I组(149±58)均显著高于C组(30±13).P〈0.01;I组UAER较D组显著降低,P〈0.01。与C组大鼠比较,D组大鼠肾组织MDA含量显著增高(5.8±0.9 vs 3.5±0.2),P〈0.01;SOD、CAT及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22.3±3.1,11,7±0.7,11.3±1.7vs39.2±2.0,18.2±0.5,23.2±3.9),P〈0.01;I组肾组织MDA含量(4.3±0.6)明显低于D组.P〈0.01;SOD、CAT及GSH—PX活性(30.7±1.6,13.3±0.4,15.8±2.8)明显高于D组,均P〈0.01。NF-kB活性在D组大鼠肾组织(44.3±0.4)明显高于C组(14.6±0.8),P〈0.01;I组(37.7±0.3)明显低于D组,P〈0.01。D组肾组织ICAM-1mRNA表达(2.14±0.2)明显高于C组(0.36±0.1),P〈0.01;I组肾组织ICAM-1mRNA(1.37±0.1)表达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伊贝沙坦可能部分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以及下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NF—kB的活性,降低ICAM-1mRNA的表达水平实现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LVRM)的影响。方法: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螺内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40mg/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在发病1周、3个月、6个月干预期内检测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6个月时螺内酯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51.1±4.3)mm和(54.4±4.8)mm,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为(37.3±4.6)mm和(41.8±4.9)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分别为(52.6±4.6)%和(47.2±4.9)%,P〈0.05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小剂量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后可抑制心肌梗死患者左室的扩张和纤维化,防止发生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180移植瘤发展中肿瘤组织及宿主小鼠血浆中NO水平变化及发生机制。【方法】利用32只Kin小鼠复制S180移植瘤模型,分成荷瘤5d、10d、15d和对照(无荷瘤)四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肿瘤组织匀浆及血浆NO2-/NO3-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肿瘤组织iNOS的表达。【结果】NO2-/N03-水平在荷瘤第10d的为3.53±1.36(肿瘤匀浆)和17.3±7.6(血浆),荷瘤第15d的NO2-/N03-水平为4.4±0.7(肿瘤匀浆)和18.5±6.6(血浆),均显著高于5d组和对照组,荷瘤15d的iNOS染色的阳性单位(PU)值为10.40±2.57,显著高于5d、10d组(P〈0.05),病程发展中肿瘤组织iNOS表达与瘤重有正相关关系。【结论】随肿瘤病程发展,肿瘤组织iNOS表达增加,组织及宿主血浆的NO2-/NO3-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P1)在急性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的改变,以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哮喘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激发阶段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检测各组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以及IL-5和IFN-γ水平,用RT-PCR、Westem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QP1mRNA、蛋白质水平和在肺组织的分布.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1)哮喘组BALF中自细胞总数[(52±8)×106/mL]、嗜酸性粒细胞数[(9.8±1.7)×10^6mL]和IL-5水平[(71±27)pg/m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IFN-γ水平[(294±26)pg/m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和IL-5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P〈0.01),IFN-γ水平明显上升(P〈0.05);(2)哮喘组AQP1mRNA(1.90±0.29)和蛋白质(1.31±0.10)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3)哮喘组肺组织可见较弥漫的炎性改变,黏液分泌增多,血管壁水肿明显,血管周围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渗出物,治疗组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AQP1在气管黏膜上皮、微血管内皮上皮、支气管周围血管床、炎症细胞呈阳性表达,哮喘组表达呈强阳性,治疗后表达明显减弱。【结论】AQP1在急性哮喘小鼠肺组织内过度表达,地塞米松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改善小鼠肺部的炎性浸润和肺水渗出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联合那格列奈治疗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32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每晚睡前8小时1次皮下注射,调整剂量(12~26u)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6.5mmol/L。同时联合那格列奈,调整剂量是使餐后血糖控制在6.0—8.0mmol/L,那格列奈每餐30—60mg,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HbAlc及BMI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空腹血糖[(5.1±1.3)mmol/Lvs(12.3±4.2)mmol/L]。餐后2h血糖[(8.2±3.8)mmol/Lvs(17.5±6.1)mmol/L],HbAlc[(7.3±1.1)%vs(11.6±1.3)%],均明显下降(P〈0.01)。BMI[(25.8±4.1)ks/m^2 vs (25.6±3.5)kg/m^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对控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2例,其中11例采用低温下肾动脉阻断法;26例采用两排扣锁式肾实质全层缝合法切开肾实质;5例直接切开肾实质,然后从肾中下1/3交接处向肾下盏作一斜形切口,即可在直视下探查各肾盏取出结石,肾盂肾实质分层缝合。结果36例结石一次完全取净,6例有1~3粒不等的残留小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结论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术具有结石取净率高,肾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与肾细胞癌 (RCC)的 CT鉴别征象 ,以提高不典型 RAML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期增强 CT扫描的 RAML 36例 (5 7个病灶 ) ,RCC4 6例。运用 χ2检验确定有显著性差异的 CT观察指标进行判别分析 ,得到各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权重。结果 单发或多发、边缘、分叶征、病灶突出比、与实质的分界、与皮质的交角、皮质掀起征、肿瘤内血管影、钙化等 9项 CT观察指标对 RAML与 RCC的鉴别有统计学意义 ,利用最大似然法判别分析对二者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 :RAML组 93.0 % ,RCC组 89.1%。结论 病灶突出比、与皮质的交角、皮质掀起征及肿瘤内血管影特征对二者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朱正才  朱晓飞 《医学综述》2012,18(13):2147-2148
目的探讨肾实质切开取石在肾皮质变薄的肾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对28例肾皮质变薄的肾结石患者采用开放性肾实质切开取石,分析手术时间、取石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采用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肾皮质变薄的肾结石28例,平均手术时间95 min(含麻醉时间),平均取石时间21 min,结石取尽率为89.3%,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10 mL,无大出血病例,术后发热16例,给予有效抗生素处理,除1例术后6 d好转外,余均2~3 d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后所有患者均无肾功能损伤,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肾实质切开取石对于肾皮质变薄的肾结石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和肾内氧耗的影响。方法:通过5/6肾切除复制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根据血清肌酐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多酚酸盐组、科素亚加蒙诺对照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干预60 d后,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肾血流量,肾动脉和肾静脉血气,计算残余肾内氧耗量。结果: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治疗前各组血清BUN、Scr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较治疗前血清BUN、S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下降(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P<0.05),肾内氧耗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肾静脉血流量升高(P<0.05),血红蛋白升高(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与科素亚加蒙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提高残余肾组织的肾血流量、降低残余肾内氧耗、改善残余肾组织能量代谢以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动态观察肾小管的超微病理变化并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由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两部分组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的结构变化和功能障碍是缺血损伤的早期病理特征。再灌注时肾小管损伤进一步加重且与氧自由基损伤密切相关。完整的上皮细胞从肾小管基底膜上的脱离是缺血性急性肾功衰时肾小管损伤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学证明肾脏具有内分泌功能,肾功能减退可出现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而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并且有精血同源的论述,由此看来,中医的肾与现代医学的肾脏在生理功能上存在共性,临床和实验研究业已证明借助中医“肾藏精”理论能有效防治由肾功能衰竭所致的血液系统和骨骼系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BK病毒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在逐渐提高[1]。肾移植术后移植肾BK病毒肾病(BK virus allograft nephropathy,BKVAN)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本文从BKV病毒学、流行病学、治病的高危因素、致病机理及BKVAN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本病加以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455例肾穿刺患者临床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国产Menghini负压吸引穿刺针和美国产Tru-Core自动穿刺枪,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肾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结果 临床分型:455例肾穿刺患者,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69例(37.14%),肾病综合征146例(32.09%),系统性红斑狼疮54例(11.87%),急进性肾炎6例(1.3196),血尿待查7例(1.53%),糖尿病12例(2.6396),过敏性紫癜8例(1.76%),慢性肾功能不全22例(4.83%),急性肾衰31例(6.81%)。病理结果:IgA肾病(IgAN)205例(45.05%),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53例(11.65%),膜性肾病(MN)15例(3.30%),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9例(1.98%)。膜增生性肾炎(MPGN)17例(3.73%),狼疮性肾炎(LN)58例(12.74%),紫癜性肾炎(HSPN)8例(1.76%),糖尿病肾病(DN)14例(3.07%),微小病变(MCD)16例(3.52%),硬化性肾炎20例(4.39%),急性肾小管坏死25例(5.49%),新月体肾炎6例(1.31%),慢性间质性肾炎2例(0.44%),原发性淀粉样变性3例(0.66%),ANCA相关性血管炎4例(0.88%)。结论 经皮肾穿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疾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