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LTG)单药治疗特殊类型(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LTG单药治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依据血药浓度分成小于1.0 μg/mL的低浓度组、大于8.0 μg/mL高浓度组及1.0~8.0 μg/mL的典型疗效组3个组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回归方程为Y=0.3574X-0.0589,r=0.9992,线性范围为0.2~20.0 μg/mL;120例患者的血药浓度在0.498~15.886 μg/mL范围内,平均血药浓度为4.25±3.192 μg/mL。对于不同血液浓度的三个组别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癫痫三个发作类型与部分性发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总有效率达76.67%;LTG对癫痫各类型发作疗效显著,对部分性发作尤为明显。结论LTG血药浓度为1.0~8.0 μg/mL对育龄期女性癫痫多种类型患者的疗效安全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苯妥英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与血药浓度和剂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 14 1例次单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苯妥英有效血药浓度为 13 .5 9± 5 .3 1μg/mL ;在剂量 0 .2~ 0 .4g/d的 110例次中 64 .5 0 %的病例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 ,3 .64 %表现苯妥英中毒。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在苯妥英单药控制癫痫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拉莫三嗪(LTG)、丙戊酸钠(VPA)和维生素Be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收集儿童难治性癫痫32例,已在使用VPA且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50~100ug/mL)者,即从0.15mg/(kg·d)、1次/天开始加LTG,第1个月每周增加LTG0.2mg/(kg·d),第2个月每周增加0.3mg/(kg·d),以后每周增加0.5~1mg/(kg·d),直至发作控制或剂量达10mg/kg·d)。未使用VPA者,从20mg/(kg·d)开始加VPA,并调整血药浓度至50~100ug/mL,再逐渐减停其它抗癫痫药物,加LTG,方法同上。所有患者口服维生素B630mg/天~60mg/天。结果:治疗12个月时17例(53.1%)完全控制,10例(31.25%)有效,5例(15.6%)无效,治疗后发作频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8例(25.0%)脑电图恢复正常,2例(6.25%)出现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血象及肝功改变。结论:LTG、VPA和维生素B,联用为1种有效、安全而且值得推广的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癫痫病人血清苯妥英钠浓度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癫痫病人应用苯妥英钠 (DPH)治疗的最佳有效血药浓度。②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 136例癫痫病人血清苯妥英钠浓度。③结果 服药剂量与血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r =0 .5 1,P <0 .0 5 ) ;75例癫痫病人病情控制较好者平均血药浓度为 5 0 .2 μmol/L ,发作得到控制最佳有效浓度范围为30 .0~ 6 0 .0 μmol/L。 ④结论 苯妥英钠剂量与疗效关系因人而异 ,必要时应进行严密的血药物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卡马西平用于部分性癫痫治疗时不同血清药物浓度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部分癫痫患者98例,根据预期血药浓度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预期血药浓度为9~12μg/mL,对照组预期血药浓度为4~8μg/mL,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47%,对照组有效率为69.39%,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部分性癫痫的治疗,低剂量的卡马西平即可有效的控制症状,增加剂量将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联用拉莫三嗪(LTG)与丙戊酸钠(VPA)时药物间相互作用对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对2—12岁的26例联用LTG和VPA的癫痫患儿以及44例单用LTG(13例)或VPA(31例)患者血药浓度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联用药组比单用药组LTG血药浓度明显升高(P〈0.01),VPA血药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儿在联用LTG和VPA后与单用时相比LTG血药浓度升高,VPA血药浓度不变,提示联用时应减少LTG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人氨茶碱使用情况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方法:对47例老年患者(≥60岁)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氨茶碱血药浓度个体化差异大.血药浓度在治疗浓度范围内(10 μg/mL~20 μg/mL)的为16例,只占34.0 %;<10 μg/mL的为16例,占34.0 %;>20 μg/mL的为15例,占31.9 %,几乎各占1/3.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人氨茶碱血药浓度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指导儿童癫痫病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昆鹏  李晓晶  李晓丽 《吉林医学》2008,29(23):2201-2202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剂量对治疗儿童癫痫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给576例儿童癫痫病患者长期口服丙戊酸钠,剂量为15~60mg/(kg·d),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利用SPSSIO.0统计软件对治疗结果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丙戊酸钠的有效浓度范围为50-100μg/ml,中毒浓度〉100μg/ml,观察组中癫痫完全被控制186例,好转331例,总有效率为89.76%。不同个体服用同等剂量丙戊酸钠后,稳态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对治疗儿童癫痫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意义。临床监测其血药浓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37-39
目的 探讨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药浓度的调节作用,同时分析对茶碱血药浓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5 年6 月~2017 年5 月收治的COPD 患者,将其中的80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血清中茶碱浓度使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明确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及疗效,并深入探讨对患者血药浓度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 30 例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3~10 μg/mL,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25/30),不良反应出现率为26.67%(8/30);26 例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为10~15 μg/mL,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08%(19/26),不良反应出现率为57.69%(15/26);24 例患者的茶碱浓度为15~20 μg/mL,治疗有效率为70.83%(17/24),不良反应出现率为70.83%(17/24);各浓度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10 μg/mL 浓度的不良反应出现率相较于其他两组明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吸烟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与不吸烟患者相比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肺心病患者的茶碱血药浓度与没有肺心病患者相比偏高,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茶碱治疗COPD 时血药谷浓度需调控在3~10 μg/mL,可获得理想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茶碱血药浓度受到吸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杨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1999,19(3):8022-95612
目的对97例次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寻剂量与浓度、浓度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结果21例血药浓度为10~20mg/L的患者中,有效11例(52.4%),无效9例(4.3%),中毒1例(4.8%)。47例患者口服日剂量均为0.3g,血药浓度<10mg/L的有31例(66.7%),10~20mg/L的有8例(16.7%),20~30mg/L的有5例(10.6%),>30mg/L的有3例(6.3%)。结论苯妥英钠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大:特殊情况下应监测游离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联合拉莫三嗪对儿童难治性癫痫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35例,其中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8例,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12例,Len-nox-Gaust综合征7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拉莫三嗪治疗,采用Mark等制定的儿童癫痫生活质量量表(QOLCE)对拉莫三嗪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常规治疗联合拉莫三嗪对各种儿童难治性癫痫均有效,总有效率51.4%,尤其是对Lennox-Gaust综合征疗效最显著;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较添加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5),尤其是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改善显著( P <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能明显改善儿童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高海拔地区不同民族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下意识消失界点相对应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剂量的EC05、EC50和EC95(EC指最低有效浓度)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值)参数。方法:择期102例ASA(I-II)级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根据民族不同将研究资料分为三组:A组(汉族)、B组(藏族)、C组(回族),监测听觉诱发电位AAI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值。用靶浓度控制输注法输注丙泊酚,采用阶梯上升浓度递增法给药,以预期效应室浓度1.2μg·mL-1为起点,每次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到一致后,加注丙泊酚浓度0.3μg·mL-1,直患者意识消失。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和相对应剂量的EC05、EC50、EC95值和AAI。结果:不同民族患者靶控输注(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的EC05、EC50、EC95值分别为A组:2.01μg·mL-1、3.01μg·mL-1、4.00μg·mL-1;B组:1.77μg·mL-1、3.01μg·mL-1、4.25μg·mL-1;C组:1.02μg·mL-1、2.44μg·mL-1、3.85μg·mL-1,血浆浓度的EC05、EC50、EC95分别为A组:2.42μg·mL-1、3.47μg·mL-1、4.52μg·mL-1;B组:2.14μg·mL-1、3.50μg·mL-1、4.87μg·mL-1;C组:1.38μg·mL-1、2.87μg·mL-1、4.36μg·mL-1,相应剂量的EC05、EC50和EC95分别为A组:0.87mg/kg、1.60 mg/kg、2.33mg/kg;B组:0.62mg/kg、1.58mg/kg、2.54mg/kg;C组:0.11mg/kg、1.16mg/kg、2.21mg/kg。患者意识消失时AAI值均在30以下。结论:高海拔地区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相应剂量的EC05、EC50和EC95等临床参数回族与汉族、藏族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回族丙泊酚用药偏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不同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下意识消失界点相对应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及相应剂量的EC05、EC50、EC95及AAI参数。方法将ASA Ⅰ~Ⅱ级LC手术病人根据海拔不同分为A组(海拔约2200m)、B组(海拔约3000m)、C组(海拔约4000m),监测听觉诱发电位AAI值。用靶浓度控制输注法输注丙泊酚,以预期效应室浓度1.2μg·mL-1为起点,每次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到一致后增加0.3μg·mL-1,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计算意识消失时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和相对应剂量的EC05、EC50、EC95以及AAI值。结果不同海拔地区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EC05、EC50、EC95值:A组,1.81、3.01、4.16μg·mL-1;B组,1.98、3.01、4.11μg·mL-1;C组,1.87、3.04、4.21μg·mL-1。血浆浓度EC05、EC50、EC95值:A组,2.26、3.43、4.58μg·mL-1;B组,2.41、3.46、4.54μg·mL-1;C组,2.29、3.55、4.81μg·mL-1,相应剂量EC05、EC50、EC95值:A组,0.70、1.64、2.56 mg/kg;B组,0.83、1.65、2.49 mg/kg;C组,0.73、1.63、2.53 mg/kg。三组间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剂量的EC05、EC50、EC95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AAI值均小于30。结论不同海拔地区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效应室浓度、血浆浓度、相应剂量的EC05、EC50、EC95及AAI值等临床参数无明显差异,但低于白种人和国人其他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兔血浆中异烟肼(Isoniazid,INH)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研究其静脉给药后兔体内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以Agilent ZORBAX SB-C18柱(5μm,4.6mm×250mm)为INH的分析柱,流动相为0.02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H3PO4调pH4.0):乙腈=55:45;流速1.0 mL·min-1;柱温:35C,血浆经桂皮醛衍生化后325nm波长下检测.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按INH 11.43 mg·kg-1静滴,RP-HPLC法检测血浆药物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数据经DAS软件拟合分析.结果 INH在0.05~20μg·mL-1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9),最低检测浓度为50ng·m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100%,日内、日间变异系数(RSD =5)分别为1.2% ~4.3%和2.5% ~4.4%.INH在兔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隔室模型(权重系数为1/cc),T1/2=(1.92 ±0.80)h,Cmax=(9.70±1.38)mg·L-1,AUC(0-∞)=(20.97±3.11)mg· (h·L)-1.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兔血浆异烟肼HPLC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适用于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兔体内异烟肼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双隔室模型,体内药代谢动力学参数为异烟肼其它剂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硫酸镁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维库溴铵用量和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50例,年龄102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被分为2组,每组25例:R组(术中持续以0.4μg.kg-1.min-1速率输注瑞芬太尼);M组(术中持续以0.4μg.kg-1.min-1速率输注瑞芬太尼,并在诱导前给予硫酸镁40 mg.kg-1静脉输注,继以20 m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至缝皮)。麻醉以异丙酚(80μg.kg-1.min-1)、维库溴铵和七氟醚维持。记录手术时间、患者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维库溴胺和七氟醚使用量以及术后寒战的病例数。结果M组围术期MAP和HR明显低于R组(P〈0.05或P〈0.01)。M组术后寒战发生率明显少于R组(P〈0.05);R组维库溴铵用量明显高于M组(P〈0.01)。2组的麻醉总时间和每小时七氟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可以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减少术中维库溴铵用量和复苏过程中寒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与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用药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单药Art、L-OHP及Art(6.25μg·mL-1)联合不同浓度L-OHP处理结肠癌HCT116细胞株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增殖变化;金正均Q值法判断两药联合效应,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Art和L-OHP对HCT116细胞株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药物浓度提高而增高(P0.05);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或相加效应;HE染色可见随Art浓度增加,细胞膜破裂,细胞核染色逐渐加深,细胞正常结构消失;Art(6.25μg·mL-1)与LOHP(0.5μg·mL-1)联合用药,联合组早期细胞凋亡率较单药Art(20.31±3.8)%、L-OHP(14.83±3.9)%显著提高(P0.05)。结论 Art与L-OHP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抑制HCT116细胞株增殖并增强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HPLC法快速测定人血浆中两性霉素B的血药浓度。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反相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3 mol·L-1乙酸铵水溶液(体积比44∶56,pH=4.8),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410 nm,柱温为40℃。以小檗碱为内标。结果两性霉素B血药浓度在0.04~1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 2,n=7)。两性霉素B高(8μg·mL-1)、中(1μg·mL-1)、低(0.1μg·mL-1)3个血药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7.60%、93.90%和94.53%,日内(n=5)、日间(n=3)RSD值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两性霉素B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开胸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Ⅱ级、行开胸肺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n=15)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恒速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1,10min输注完毕。之后采用0.5μg·(kg·h)^-1持续静脉微泵注射,关胸时停止注射。麻醉诱导采用并丙酚TCI4μg·ml^-1,芬太尼3μg·kg^-1,爱可松0.9mg·kg^-1。对照组(n=15)静脉恒速微泵注射等速度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采用异丙酚TCI4μg·ml^-1,芬太尼5μg·kg^-1,爱可松0.9mg·kg^-1。手术开始后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必要时采用芬太尼0.1mg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总量控制在8—10μg·kg^-1。记录苏醒期入苏醒室(PACU)、拔管时和出PACU时的BP、HR、SpO2。记录苏醒室中的拔管时间、血气,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处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异丙酚、芬太尼、罗库溴铵总用量降低(P〈0.01)。与入PACU时间点比较,对照组患者拔管时的HR明显增加(P〈0.01);右关托咪定组患者各时间点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BP、HR更加平稳(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苏醒期疼痛和烦躁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的pH、PCO2、PO2和BE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联合使用右关托咪定可降低麻醉药用量,提供苏醒期中更加优化的血流动力学,降低疼痛和烦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丝棉木中卫矛羰碱(compound 1)和6α,12- 二乙酸基-1β,9α- 二乙酸(β- 呋喃甲酸酯基)-4α- 羰基-2β-2- 甲基丁酯-β- 二氢沉香呋喃(compound 2)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丝棉木叶、种子和茎中这2 种成分的含量。方法:石油醚提取,挥干石油醚,甲醇溶解,HPLC 法检测。Syncronis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水(72∶28),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25℃。结果:compound 1 和compound 2 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7~2.72 mg·mL-1 (r1=0.999 7)和0.10~1.60 mg·mL-1 (r2=0.999 5);检出限分别为10.3 μg·mL-1、13.8 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110.7%、99.6%~103.5%。丝棉木叶中compound 1 含量范围0.02~0.03 mg·g-1,compound 2 未检出;种子中compound 1 和compound 2 含量范围分别为1.64~3.06 mg·g-1、0.53~1.41 mg·g-1;茎中compound 1 和compound 2 均未检出。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捷、稳定、准确,可用于测定丝棉木中2 种成分含量。同一株丝棉木的叶、种子、茎中2 种化合物含量不同;不同株丝棉木的相同部位2 种成分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清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内标物为盐酸雷尼替丁;色谱柱为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运行缓冲液为0.2 mol.L-1NaH2PO4溶液-无水乙醇(体积比1∶1),调节pH值为5.5;分离电压为18 kV,重力进样10 s(高度15 cm);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盐酸巴马汀、盐酸药根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37-11.84μg.mL-1(r=0.999 1)、0.45-2.24μg.mL-1(r=0.998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1%、98.5%,RSD均小于3.00%。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一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