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CT表现。结果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分为3种类型:毛玻璃样改变、斑片高密度影、纤维化。结论CT检查对胸部放疗患者进行观察、随访可以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并能作为同其他疾病鉴别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放射性肺损伤(irrad iation lung in jury,IIL)是胸部放疗的常见并发症,但患者症状一般较轻,不易被患者和医生发现,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放射性肺损伤最好的方法之一。我们回顾分析本院195例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乳腺癌术后放疗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CT表现。结果:36例中急性放射性肺炎8例,表现为照射野范围内斑片状、片状密度增高灶或毛玻璃样改变;中间期15例,表现介于急性期与纤维化期之间,可同时见毛玻璃样改变、斑片状实变灶及纤维条索灶;纤维化期13例,表现为照射野范围内的纤维条索灶。结论:CT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不同时期的特征表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直线加速器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鑫 《当代医学》2010,16(4):53-53,4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发生机制。方法收集50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放射性肺损伤的X线、CT表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放射性肺损伤表现为早期肺叶内片状密度均匀的模糊阴影,且阴影边缘与照射视野相一致,与正常肺组织有明显的分界。后期纤维化表现为在照射区出现不规则索条状阴影及网织状阴影,纵隔结构牵拉移位等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和范围,诊断放射性肺损伤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6年我院收治的25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CT扫描诊断其放射性肺损伤情况,总结CT对其诊断价值。结果 (1)急性放射性肺炎期:25例患者中7例(28.00%)在放疗3个月内出现,CT扫描图像显示为单侧肺受累,主要为肺前半部分斑片状或片状高密度灶,其边界模糊,邻近肺组织呈毛玻璃样改变;(2)中间期:25例患者中12例(48.00%)在放疗3~6个月出现,CT显示患侧肺照射野内为斑片状或片状高密度灶,合并纤维条索灶,但其边界比较清晰,肺体积减小;(3)纤维化期:25例中6例(24.00%)在放疗6个月以后出现,照射野内呈带状、条状纤维条索灶,病灶边界比较清晰,但邻近胸膜显示黏连、牵拉。CT扫描可见肺体积变小、局部胸膜增厚。结论 CT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价值较高,不同分期的肺损伤者CT表现也不同,临床治疗中要提高警惕、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5):102-104
目的探讨肺损伤的CT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肺损伤CT表现的认识水平。方法搜集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48例肺损伤病例,对其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肺损伤患者中,肺挫伤和肺撕裂伤31例,吸入有害气体所致的肺损伤5例,放射性肺损伤5例,百草枯农药中毒7例。CT表现为:肺内病变单发8例,多发40例。纹理模糊改变31例,磨玻璃密度影改变28例,肺实变11例。伴有胸部其他改变7例。结论CT对肺损伤的检查准确率高,为诊断肺损伤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意义。CT检出放射性肺损伤102例,42例(41.2%)出现呼吸道症状。出现症状在放疗后3个月-3年,平均10.7个月。最早CT出现改变在放疗后28天,平均6.6个月,较临床早约4个月。CT表现分为3个阶段:渗出期、中间期、纤维化期。胸腔积液42例(41.2%),心包积液24 例(23.5%),均为少量。提示,CT能优于临床和普通X线早期确诊放射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彭光明  蔡祖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1):3262-3263,3266
目的研究早期放射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从27例放射性肺损伤中筛选出放射性肺炎14例。全部都有CT扫描及胸片。结果密度轻度增加1例,斑片状实变7例,散在斑片状影6例。空气支气管征及胸腔积液各2例。结论CT对于发现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表现一放射性肺炎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放射性损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意义。方法50例病例均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的住院患者,分析5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CT及X线检查表现。结果17例无阳性发现,30例放射性肺损伤,上肢静脉皿栓2例,冠脉损伤2例,骨损伤3例。结论影像检查能显示乳腺癌放疗后放射性损伤多种表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部CT检查在肺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l例有肺部损伤的胸部CT平扫资料,探讨肺部创伤的发生机理和发展特点。结果 248例胸外伤患者分别行X线及CT扫描,51例患者CT检查为阳性,共检出五种类型肺损伤。发现损伤128处,检出率为128/51;51例CT检查为阳性患者。X线摄片仅发现损伤54例,CT检查为阴性患者X线也为阴性,X线检出率为54/51。结论 CT的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X线摄片.在胸部外伤肺损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肺损伤的CT表现与肺组织损伤后病理生理改变相关.通过对胸部刨伤的CT检查能对肺损伤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是肺损伤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放射性肺炎CT的影像学表现对于临床诊断放射性肺炎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评价放射性肺炎CT图像与其病理及发病机制相关性.方法 收集确诊放射性肺炎30例,总结临床症状和CT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回顾放射性肺炎发生机制,并根据其病理变化分析所产生的CT影像表现.结果 3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的CT均有典型表现,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表现为照射部位相一致的磨玻璃样、点片状模糊影,此外有纤维条形影、代偿性肺气肿、胸膜粘连、纵隔移位等影像学特征,这些影像学征象反映了放射性肺炎的病理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确切证据.结论 CT对于诊断放射性肺炎,确定其病变范围,肺内损害程度等提供诊断依据,对于指导临床及早控制病情,观察病情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甚至对评估放射治疗方案,放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等都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调强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109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均接受调强放疗,根据是否发生放射性肺损伤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对年龄、手术方式、化疗周期数、临床分期及肺相关的物理学参数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09例患者中共有10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为9.17%(10/10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周期数(χ2=5.825,P <0.05)、患侧肺平均量(t=-4.011,P <0.05)、患侧肺 V5(t=-2.771,P <0.05)、V10(t=-3.683,P<0.05)、V15(t=-4.113,P <0.05)、V20(t=-4.541,P <0.05)、V25(t=-2.747,P <0.05)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20是放射性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以 V20=29.03%为诊断界值点,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6%。结论:V20是乳腺癌术后患者调强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V20=29.03%可以作为有效的剂量学指标来评估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肺损伤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损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1例肺损伤患者的CT检查资料。结果CT表现为肺挫伤15例,肺挫裂伤7例,肺囊肿2例,肺血肿1例。结论CT能明确创伤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为临床诊断和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是胸部创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效果.方法 49例胸部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25例)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时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每周静滴;B组(24例)予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比分析两组的CT表现.结果 A组在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及病灶范围均小于B组.但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B组占25%(6/24),A组为12%(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纤维化的发生率B组为20.8%(5/24),A组为12%(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提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缩小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灶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食管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并同步化疗后的初期疗效及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情况,进一步探讨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均接受IMRT并同步FP(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化疗,回顾性收集其一般资料。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标准分为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组(1~4级,25例)和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组(0级,71例),分析食管癌患者IMRT后的初期疗效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状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IMRT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食管癌患者IMRT并同步化疗初期疾病控制率为71.88%(69/96),96例食管癌患者IMRT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25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26.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卡氏评分70~80分、合并基础肺部疾病、计划靶区体积≥36.7cm3、全肺平均剂量≥10Gy是食管癌患者IMRT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OR=2.261,1.976,2.190,4.141,2.450,P<0.05)。结论 食管癌IMRT并同步化疗后的初期疗效好,但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风险较高;食管癌IMRT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淋巴结转移、卡氏评分70~80分、合并基础肺部疾病、计划靶区体积≥36.7cm3、全肺平均剂量≥10Gy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进行针对性干预,进而降低食管癌IMRT并同步化疗后和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佳  崔珍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893-1897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toxicity,RILT)是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副反应,包括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由于肺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当其接受一定的放疗剂量时就可能发生放射性损伤。目前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有效的预测指标和治疗措施,不仅限制了肿瘤的放疗剂量,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生活质量,成为提高胸部肿瘤放疗疗效的瓶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放射性肺损伤不仅与肺的受照剂量和体积密切相关,也与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信号传导有关,如炎症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因子失衡、氧化损伤等均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此外,患者的体能状况也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有关。因此,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应用来对症处理肺的放射性炎症,总体效果欠佳,更缺少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确切有效的防治办法,因此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及临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人们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临床防治方面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如应用细胞因子抑制剂、基因治疗、中西医药物、干细胞移植等。本文就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防治研究进展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从而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影像学表现与放疗时间、临床症状、发生机率间的关系,并在病理及发病机制上进行简要的分析。方法:收集确诊胸部恶性肿瘤25例,就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放疗面积、剂量的关系做出分析总结。结果:与照射野相一致、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的磨玻璃样、点片状模糊影为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照射野内纤维索条状影、胸膜粘连、纵隔移位、肺体积缩小、代偿性肺气肿等为慢性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结论:放射性肺损伤与照射面积、放射剂量、时间、次数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对象的放射性肺损伤于放疗开始后3个月内进行评价,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共35例,其中。级16例,1级8例,2级7例,3级4例,4级。例,剂量学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显著相关,性别、年龄和放射部位与肺损伤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中肺损伤与患者年龄、性别、放射剂量和照射部位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主要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与肺纤维化,多发生于肺癌、食管癌放疗过程中或放疗结束后。自2003年6月至2006年3月在本院接受放疗的1500例胸部肿瘤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230例,发生率为15.33%,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患者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肺损伤。方法选取进行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61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与其肺部基础疾病、肺部照射体积、照射剂量、联合化疗等因素均有关联。接受联合化疗的34例患者中有12例发生肺放射性损伤,接受单纯化疗的27例患者中仅有6例发生肺放射性损伤,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放疗的老年患者随着照射体积和剂量的增加、联合化疗和伴有肺部基础疾病等因素都会增加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