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宫腔镜联合B超对宫内妊娠组织残留诊断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科室收治60例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一般组行B超诊断、清宫术治疗,试验组行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对宫内妊娠组织残留诊断符合率为100.00%、临床疗效为96.67%,高于一般组的86.67%、80.00%,试验组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一般组短,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对宫内妊娠组织残留诊断价值较高,治疗效果较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诊断和治疗宫腔内残留妊娠物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6月~2005年8月在该院经临床和/或B超怀疑宫内妊娠物残留患者,采用宫腔镜和B超联合检查并在其监视下取出残留妊娠物。结果:42例患者在B超及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胎盘绒毛及其机化、坏死组织,其诊断符合率为100%,合并宫腔粘连6例。所有患者均在B超和宫腔镜监视下取出残留妊娠物。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异常阴道流血均停止,34例月经恢复正常,5例闭经,3例月经量稀少,术后1月查尿HCG阴性,血HCG正常。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能准确、直观地对宫内妊娠残留物进行定位、定性,并能准确、完整地取出,可作为宫内妊娠物残留的首选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汪爱兵  杨弋弋  杨然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453-2454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宫腔内妊娠组织残留中的价值。方法:对1998年3月~2004年10月经我院宫腔镜诊治胚物残留患者共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经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内有胚胎样组织,取出物均送病理检查证实,B超漏诊率高达21·43%。其中53例经宫腔镜检查后即将胎物一次取尽,另外3例因合并宫腔粘连于宫腔镜下切开粘连,暴露残留组织后取出。结论:宫腔镜诊治胚物残留直观、准确,且可一次性取尽,建议对临床可疑胚物残留患者应以宫腔镜诊治代替盲目刮宫。  相似文献   

4.
许为  丁桂春  徐影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745-4747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定位诊断和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宫腔镜技术联合B超检查对2007年12月~2008年11月收治的5例宫颈妊娠患者进行定位诊断;经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等药物辅助治疗后,在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5例患者宫腔镜联合B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均为胎盘绒毛及其机化、坏死组织;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清除宫颈胚物,术后异常阴道流血停止,月经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查尿HCG阴性,血HCG正常,避免了全子宫切除。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能准确、直观地对宫颈妊娠残留物进行定位与定性,并能准确、完整地取出残留胚物,可作为宫颈妊娠的首选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流产清宫后宫内异常回声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人流或药流不全清宫后而B超提示子宫腔妊娠物残留或滋养细胞疾病可能78例,实行宫腔镜诊治,分析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B超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57例,提示滋养细胞疾病18例,提示子宫疤痕处妊娠绒毛3例。宫腔镜下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有74例,绒毛滋养细胞肌层浸润1例,绒毛植入子宫峡部剖宫产疤痕处3例。病检78例中绒毛植入肌层1例,子宫峡部绒毛2例,1例宫腔镜电切肌层组织中有滋养细胞增生,宫内妊娠物残留74例中有2例滋养细胞增生活跃与B超提示宫肌层血流丰富病例相吻合,临床最后确诊宫内残留72例。B超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子宫疤痕处绒毛植入,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阳性率分别是(57/74)79.17%、(3/3)100.00%、(3/18)16.67%。宫腔镜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中有2例滋养细胞肿瘤漏诊,术后靠B超确诊,校正宫腔镜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阳性率(72/72)100%,故宫腔镜诊断滋养细胞肿瘤准确率33.33%(1/3),联合B超能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结论:对流产清宫后B超提示宫内异常回声者,应首选宫腔镜诊治,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防范不必要的扩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B型超声(B超)在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诊治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3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36例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B超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3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其中31例患者行腹腔镜及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胚物切除术及吸宫术,术中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手术时间30~110 min,平均50(35,70)min,术中出血量15~100 mL,平均50(21,58)mL;5例患者因吸宫及宫腔镜手术后仍有大部分妊娠组织无法清除行腹腔镜下宫角切开取胚术或宫角楔形切除术+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时间70~130 min,平均(91±21)min,术中出血40~200 mL,平均(94±56)mL。所有患者在术后2个月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恢复正常。结论:宫腹腔镜联合B超治疗外凸型未破裂宫角妊娠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雪芹 《现代保健》2012,(17):113-1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官腔镜诊治官腔妊娠组织残留的疗效。方法:对16例因流产组织残留行米非司酮联合官腔镜诊断及手术治疗。官腔镜术前用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d,连用3d,宫角部妊娠组织残留宫腔镜手术未完全去除者再次用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d,连用14d,配伍生化汤,进行随访和总结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6例妊娠组织残留均在宫腔镜直视下诊治、手术。其中12例一次手术完全去除,4例位于宫角部残留组织因宫角部宫壁较薄,术中易出血和损伤,尽量运用手术去除,如有少量残留,术后配合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d,均于术后7-30d内残留组织排出,阴道出血停止,月经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是诊治宫腔妊娠组织残留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介导下宫腔镜对宫角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采用B超介导下宫腔镜诊治的宫角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妊娠囊的部位、形态、大小、回声、血流分布特征及有无合并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12例患者在B超监护下经宫腔镜定位,病灶清除术一次性成功11例,1例宫腔镜复查提示宫角组织残留,使用宫腔镜电切环切除病灶。结论:B超监测下宫腔镜定位刮宫,判断宫角妊娠准确性高,能较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并可重复进行,是诊治宫角妊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治疗的20例因自然流产,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结果:20例患者均有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清宫术后病理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2例,蜕膜样和(或)绒毛组织18例。合并子宫纵膈和(或)宫腔粘连6例(30%)。20例随访为10?24个月,平均为15个月,无异常阴道出血,月经干净后B超提示子宫内膜回声均匀,宫腔内没有残留物。结论:宫腔镜是诊断和治疗宫内妊娠组织物残留的有效和必要的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内胚物残留及异常部位妊娠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物残留及异常部位妊娠50例的疗效进行分析。患者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诊断、定位、确定残留物大小和位置后行清宫术。结果 48例1次取出残留妊娠物及胎囊样组织,病理检查均为胎盘绒毛及机化坏死组织,诊断符合率96.0%;误诊的2例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开腹手术。患者手术后均无发生感染、子宫穿孔及大出血等并发症,B超监测正常,复查血β-hCG正常,随访1~6个月月经正常。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准确、直观地对宫内妊娠残留物及异常部位妊娠进行定位、定性并准确完整取出,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可避免盲目多次清宫而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  相似文献   

11.
闫小燕 《现代保健》2008,5(35):32-32
早孕药物流产后,宫腔内妊娠物残留临床比较常见。笔者所在医院用宫腔镜对21例早孕药物流产后临床和(或)B超疑为妊娠物残留的患者进行诊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田  窦晓青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2):1673-1674
目的探讨B超宫腔镜联合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采用阴道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其诊治价值。结果4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经宫腔镜检查确诊和经B超检查确诊与病理学确诊对比,阳性率分别为95.2%和81.0%。结论B超联合官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是一种无创性妇科检查方法,可提高育龄妇女子宫异常出血诊断的准确性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永青  王宁  许为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456-5458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诊治过程、恶性肿瘤子宫肌层浸润的确认及治疗转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GTD患者的宫腔镜检查资料。结果:32例GTD患者中,14例为葡萄胎清宫后患者,其中10例在宫腔镜下见到水泡状组织残留并予一次性清除,4例宫腔内未见水泡样组织残留;18例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7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与宫腔镜检查符合率100%,11例行化疗,其中2例行2次以上的宫腔镜检查,化疗后均见病灶明显缩小直至消失。32例患者均无宫腔镜检查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B超对于葡萄胎清宫残留物、GTD浸润肌层病灶有诊断意义,可辅助用于观察化疗疗效,对于治疗转归及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价值。方法:通过对宫腔镜下104例宫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进行总结,对宫腔镜及B超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妊娠物残留的宫腔镜下特点进行总结。结果:B超与宫腔镜诊断宫内妊娠物残留比较(2χ=17.647,P=0.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过期流产、足月产后、药物流产不全、人工流产不全妊娠物残留宫腔镜下表现各有特点;妊娠物残留的最常见部位为子宫角,宫腔下段次之。结论:宫腔镜作为宫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手段,具有准确、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应作为首选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宫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86例宫腔内妊娠物残留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断、定位,进行活组织检查及刮宫术,或者宫腔镜下妊娠物切除术。结果采用宫腔镜检查86例患者均诊断明确(与病理诊断相符),84例全部宫内残留妊娠物经宫腔镜下取出,或定位后由超声清宫一次成功,2例残留组织与宫壁粘连紧密,附着面少许残留外,给予药物治疗,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诊疗宫腔内妊娠物残留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联合B超用于IUD取出困难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因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行宫腔镜检查及取器的患者资料98例,手术均行B超定位或监测.结果 在98例患者中,绝经患者45例,占45.92%;有经腹子宫手术史者67例,占68.37%;人工流产后直接放置IUD者21例,哺乳期放置IUD者27例,共占48.98%.宫腔镜下成功取器95例,占96.94%,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用于处理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安全、有效、微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治疗Ⅰ型子宫瘢痕妊娠(CSP)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义乌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58例Ⅰ型CSP患者,根据是否使用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分为观察组: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下妊娠组织清除术,对照组:宫腔镜下妊娠组织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血β-HCG等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患者经B超及磁共振确诊为Ⅰ型CSP,58例患者均获得成功治疗,有7例患者术中发生严重出血,其中观察组术中有3例(9.68%),出血量为(85.48±153.98) ml,对照组术中有4例(14.81%),出血量为(113.70±172.49)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下妊娠组织清除术治疗Ⅰ型CSP具有较好疗效。B超检查联合磁共振检查可提高CSP的早期诊断率,磁共振检查结果更优于B超,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疤痕处妊娠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3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处妊娠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根据患者血β-HCG、B超提示孕囊或包块大小及血流情况采用全身药物治疗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或介入治疗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均治疗成功,术后需补救措施指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根据患者血HCG、B超提示孕囊或包块大小及血流情况采用全身药物治疗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或介入治疗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宫腔镜在宫角妊娠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07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宫角妊娠患者26例,应用宫腔镜技术、B超对其进行诊断及协助治疗。结果26例患者均由超声监测引导下宫腔镜检查确诊,准确率达100%。其中24例在B超引导宫腔镜下彻底清除了妊娠组织。另2例患者因经宫腔镜及超声检查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术中转开腹行患侧宫角楔形切除及同侧输卵管切除术。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出血少,疗效满意。结论B超辅助宫腔镜技术是诊断及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文燕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683-168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行腹腔镜、宫腔镜联合诊治的85例女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输卵管病变51例,子宫内膜异位11例,卵巢异常10例,子宫异常5例(鞍状子宫3例,不全纵隔子宫2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还有2例患者宫腹腔下均未见异常;病检结果均提示良性病变.行相应治疗后出院随访3年,妊娠率为44.7%(38/85).结论 腹腔镜和宫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